資源簡介 2.2運動的規律性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持唯物主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尊重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做到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科學精神: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尊重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哲學依據和內涵,能夠認識和分辨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和經濟主義的弊端。公共參與:學習和生活中能夠作出理性的判斷與選擇,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促進社會和諧。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規律的特點、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含義與要求。學習難點:規律的特點、了解主觀能動性的表現,理解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三課前預習1.規律的特性:(1)客觀性: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2)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都有其固有的規律。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1)做事情要尊重( )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2)充分發揮( ),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3)把發揮( )和( )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4)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 ),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 )、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3.含義: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_________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_____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要求:(1)要求我們充分發揮___________,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_________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2)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_________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_________結合起來。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___________,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4.物質與運動的關系:(1)物質是( )的物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和變化之中,運動是物質固有的( )和存在方式。(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 )的載體。5.運動的含義:哲學上所講的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_____和_____。物質與運動的關系:(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運動是物質固有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世界上不存在脫離_____的物質。(2)運動是_____的運動。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規律的客觀性與普遍性:(1)規律的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_____的、必然的、_____的聯系。(2)規律的客觀性: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_________為轉移的,既不能被_____,也不能被_____。(3)規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都有其固有的_____,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沒有規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四自我檢測1.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野生動物頻頻靠近人類生活區。2021年以來,鯨魚多次“打卡”深圳大鵬灣、荒漠貓現身祁連山保護區……我們與“大自然的精靈相處得更加和諧。這些信號( )①啟示我們要在把握人與自然的對立統一中利用自然②表明哲學思想的產生離不開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③反映出尊重自然是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前提④提示我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規律以造福人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今天的盛世中國,是無數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清明節,我們祭掃烈士,就是要在撫今追昔中銘記革命先烈事跡,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弘揚革命英烈精神,更加堅定地向未來奮進。清明節祭忠魂表明傳統節日( )①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②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恒的③在靜止中保持著自身的存在④在運動中不斷彰顯自身魅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漫畫“同一扇窗戶,向上看是風景,向下看是泥土”包含的哲學道理有( )①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條件制約②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具有自覺選擇性③意識的內容隨人們選擇的變化而變化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受主觀因素的影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在孟德爾以前,孩子為什么像父母這樣的遺傳現象沒有明確的科學解釋。自1854 年夏天孟德爾選用22種豌豆株系,進行了7組具有單個變化因子的一系列雜交試驗,揭示出遺傳學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統稱孟德爾遺傳規律),我們才對近親為什么不能結婚的解釋有了理論依據。從此以后,我們還利用分離定律,得到所需要的具有穩定遺傳的某物新品種。這說明( )①認識規律就能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尊重遺傳規律是人們變革動植物世界的前提③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某物新品種生長的規律④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才有可能造福人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漫畫《花架子》意在告誡我們( )A.要反對安于現狀、無所作為的思想 B.要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事物的規律C.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D.要以正確意識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6.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根據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指出2022年的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是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突出的關鍵詞。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運動是靜止的一種特殊狀態②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③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恒的④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展望“十四五”,奮進新征程,青少年是未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主力軍。“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立身而行,以學為基”,我們要秉承持之以恒的韌勁,學習過程中合理利用時間,高效完成,才能不負韶華,實現人生價值。這說明( )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離不開正確世界觀指引②承認時間的客觀規律是合理利用時間的前提③提高辯證的思維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規律的普遍性決定青少年學習態度的統一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時間是萬事萬物存在的刻度。l秒鐘,電影放映24幀畫面,獵豹在草原上飛奔28米,蜂鳥振動翅膀55次;l分鐘,登山隊員攀登珠峰頂峰58.3厘米,“復興號”前進5833米。時間創造無限可能。有人努力奔跑,用全力以赴的沖刺突破極限;有人砥礪前行,以日復一日的堅守辛勤耕耘。原本勻速流動的時間,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奮斗中、在昂揚奮發的進取中,確定意義、體現價值,進而定義生命的精彩、定格歷史的脈動。人們在奮斗中“定義”時間,說明時間是( )①測量事物運動的客觀尺度②事物運動的主觀聯想③客觀物質的存在方式④與物質運動不可分制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為開展規模更大、更豐富的科學實驗,了解太空和宇宙奠定了堅實基礎。科學技術的發展( )①進一步佐證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質②有力論證了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認識的事物③深刻揭示了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④說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要求,推進“雙減”工作落實落地,關鍵在于教育理念的轉變;各地要細化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目標,做好探索:堅持學生為本、回應關切,遵循教育規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上述要求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①重視意識的能動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把握規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③只有把握事物的本質聯系,才能推動事物的發展④突破客觀實際的限制,積極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正確的規律可以造福人類,錯誤的規律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12.“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主要表明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13.“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體現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14.按規律辦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15.物質是運動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三課前預習1. 創造 消滅2.(1)物質運動(2) 主觀能動性 求真務實(3) 主觀能動性 尊重客觀規律(4) 唯意志主義 安于現狀3. 客觀存在 固有 主觀能動性 以求真務實 客觀規律 科學態度 唯意志主義4.(1) 運動 根本屬性(2)運動5. 變化 過程 根本屬性 存在方式 運動 物質 本質 穩定 人的意志 創造 改變和消滅 規律四自我檢測1.B2.B3.D4.D5.C6.D7.C8.B9.A10.C11.錯誤12.正確13.正確14.錯誤15.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