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世界的物質性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統一性原則,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堅定馬克思主義和無神論立場。2.科學精神:培養正確認識世界的本質,并能自覺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能力。3.公共參與: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分析一切事物及現象,并且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統一性原則指導實踐活動。二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意識的本質。學習難點:物質與物質具體形態的區分、客觀存在和客觀實在的區分。三課前預習1.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_____形成和發展的,都是統一的_________中的一部分。物質的含義及唯一特性:(1)物質的含義: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_____所反映的_________。(2)物質的唯一特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_________,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_________。2.(1)原理內容: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_______。(2)原因自然界:自然界在本質上是_____的。人類社會: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都具有客觀的_____。人的意識:人的意識本身就根源于________。(3)方法論要求:我們應當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_______原則,堅定科學_______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3.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方法論要求:我們應當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 )性原則,堅定科學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4.自然界的物質性:(1)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概念:①含義: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______。②物質的屬性:a.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______。b.運動是物質的______。c.還有可知性、永恒性、無限性等一般屬性。③要明確物質和物質的具體形態的關系:①區別:A哲學上的物質是指各種物質具體形態的共性——______;物質具體形態則是物質的______,它不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還具有自己的個別特性。B哲學上的物質不能被創造、改變和消滅,而物質的具體形態則可以被創造、改變和消滅。②聯系:A哲學上的物質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______,而不是指一種______物質形態。B二者的關系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 具體的物質形態區別 特性 唯一特性是名觀實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 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性。存在狀態 抽象的、永恒的、不生不滅的 具體的,多變的、有生有滅聯系 物質是對具體的物質形態的共同本質的抽象概括;具體的物質形態是物質的具體表象。二者是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2)自然界的物質性原理:【原理內容】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______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統一的______的一部分。【方法論】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______、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四自我檢測1.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微“冬夢”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一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會微以藍色為主色調,體現冰雪的明亮純潔,也寓意著夢想與未來。紅黃兩色源自中國國旗,代表運動的激情青春與活力。在“BEIJING2022”字體的形態土汲取了中國書法與剪紙的特點,增強了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這一設計表明( )①意識推動著中華文化的創新性發展②藝術作品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③藝術作品內容因表達的是創作者情感而具有主觀性④創作主體的知識和審美觀對藝術創作有深刻的影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讀下面漫畫《“嚴格執行”》,可以從中獲取的正確感悟包括( )①制定規則要立足實際,符合公眾要求②面對規則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變通③對待事物要解放思想,不能墨守陳規④解決問題不能表面化,堅持實事求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下列選項中與下面漫畫《找眼鏡》(作者:薛飛)哲學寓意相同的是( )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②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③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④人們習慣尋找幸福,卻容易忽略它就在眼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在中華古詩詞中,清晨可以是“日出霧露馀,青松如膏沐”,也可以是“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傍晚可以是“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也可以是“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夜晚可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也可以是“夜闌清露瀉銀河,洗出芙蓉半朵”。這種現象說明( )①詩人反映外部世界的思維方式具有不穩定性②詩詞審美形式的多樣性影響反映內容的客觀性③意識反映對象的方式可以而且應該是豐富多彩的④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具有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對下邊漫畫寓意正確的哲學解讀是( )A.正確意識推動事物的發展 B.志存高遠比長相漂亮更重要C.物質和意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D.顏值和努力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6.一位北宋文人在杜甫詩集中發現,《送蔡都尉》詩中“身輕一鳥,槍急萬人呼”,少了一個字。于是,他和朋友們探討到底是什么字。有人說是“疾”,有人說是“落”字,又有人說是“起”“下”“度”等,各有理由,又都不能獲得大家的肯定。后來,確證原詩為“身輕一鳥過”,都佩服杜甫煉字精妙,把鳥疾飛而過的形態描繪得栩栩如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選用何字為妙,是一個客觀事實,正確答案只有一個②猜測杜詩用字,要考慮語詞的音韻,也要考慮概念的內涵③眾人猜測不準,是因為他們沒有遵守邏輯推理的基本規則④詩歌鑄詞煉字,需要發揮意識的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漫畫《現場“指導”》(作者:魯楠)諷刺了一些人在實際工作中( )①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②沒有深入實踐,自以為是③大搞形式主義,脫離群眾④唯長官意志,缺乏主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意象是中國古典詩詞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段,飽含著人的情感。那些成為意象的事物,作者內心相交融,被賦予了情感屬性,極大豐富了詩詞的表現力。例如,“露從今夜臺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經過詩人的吟詠和渲染,明月成為代表思鄉思親的意象,深入人心。詩詞中的意象( )①以有盡的筆墨表達出無盡情思②是客觀事物與詩人情感的結合③根源于創作者獨特的內心感受④是對具體事物的直接描摹復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柳”諧音“留”,在中國古代,送行者會折一條柳枝送給遠行的人。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云:“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意思是說籠罩在煙霧中的茂密的柳條,每枝都依依不舍,萬千枝條在日暮里拂走斜陽。行人不要折盡枝條,柳條送走行人,也歡迎來客。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柳枝具有送別屬性,反映了意識的主動創造性②詩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識活動自覺選擇性③折柳寄情反映離別的狀態,體現意識反映物質④柳條送人迎客,源自于詩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讀下圖漫畫《應付》,圖中那個弄虛作假人的行為啟示我們( )①要如實地處理好現實問題②重視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③反對主觀唯心的教條主義④主觀和客觀必須保持一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動物心理不僅包括感覺、表象、情感,甚至還有簡單的分析和判斷。( )12.藝術創作是按照創作者的意圖去改造創作對象的觀念性活動。( )13.意識可以創造出世界上原來沒有的東西。( )14.人的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世界,使客觀世界發生變化。( )15.自然界是客觀的,人類社會是主觀的。( )三課前預習1. 規律 物質世界 意識 客觀實在 客觀實在性 共同本質 物質形態2. 物質性 物質 物質性 物質 物質統一性 無神論3.物質統一4.(1) 客觀實在 唯一特性 根本屬性 客觀實在性 具體表現 共同本質 具體的(2) 自身固有 物質世界 尊重自然5. 物質性 物質 物質性 物質 物質統一性 無神論四自我檢測1.C2.D3.C4.D5.B6.C7.C8.A9.C10.B11.正確12.錯誤13.錯誤14.錯誤15.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