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法治國家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堅定建設法治國家的信念。科學精神:通過案例和老師講授、學習,理解法治國家的內涵和特征;建設法治中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黨和國家統籌和謀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又要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意識: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建設法治國家。公共參與:依法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為落實良法善治、建設法治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二學習重難點重點:法治國家的內涵和具體內容;建設法治國家的總體要求、具體要求;建設法治國家的重大意義。難點:建設法治國家的總體要求、具體要求。三課前預習1.法治國家的內涵。法治國家,就是實行 、 、 、 的國家。堅持憲法法律至上 憲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 ,即憲法法律是社會治理的 , 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堅持良法之治 法治國家強調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眾的認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法律的效力。一方面,良法應 ,在制定過程中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符合社會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應 、規范系統、 、協調統一,能夠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權利 公民依法享有 ,包括人身權、財產權、知情權、參與情、表達權和監督權等。保護公民的各項權利是法治的 。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 國家的各項權力,包括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監督權等,都必須在 。為了規范權力的運行,就需要通過 ,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 、不易腐的保障機制。2.建設法治國家。(1)措施:建設法治國家,既需要完備的 ,更需要法律的 。①推進憲法實施。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 。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 ,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 的規范性文件。②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備的法律體系是法治國家的 。在憲法之下,要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法律制度,形成一個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國家治理有法可依。③完善法律實施機制。政府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為社會提供 ;社會公眾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司法機關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定分止爭,懲罰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2)意義:通過建設法治國家,能夠有效 ,保障公民合法權益;能夠推動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 。四自我檢測1.2022年4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的意見》指出,堅持嚴厲打擊、依法辦案,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高發態勢。這表明( )①堅持專政職能,維護社會公共秩序②制定相關法律,推動法治國家建設③依法從嚴懲處,切實保障人民安全④健全民主制度,提升人民參與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法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下列關于良法認識正確的是( )①良法應內容合理,符合社會和人民的需要②良法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③良法應體系完備,能夠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④良法在制定過程中應聽取所有人的意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某網紅主播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在上海、廣西、江西等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虛構業務將其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轉變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偷逃個人所得稅,違反了相關稅收法律法規,被處罰超9000萬元人民幣。這表明( )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②公民權利通過執法得到保障③平等是我國法律的基本屬性④只有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國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持續推進合憲性審查,按照“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的要求,備案審查工作程序機制更加健全,主動審查、專項審查的力度不斷加大,督促糾正了一批與憲法法律不符的規范性文件。這( )①是全國人大依照憲法修改國家基本法律的表現②表明全國人大依法行使了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③使得我國的憲法法律成為社會治理的最高準則④有利于確保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符合憲法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過程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官網、新聞客戶端以及“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開設建言專欄,開展了為期兩周的網上意見征求活動。活動組織有序,社會反響強烈,累計收到網民建言超過101.8萬條,為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這一做法( )①可以使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②能夠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防止權力的濫用③說明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民主決策造福人民④表明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浙江省金華市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法治金華建設。2021年12月3日金華市舉行了主題為“品讀“真理味道'汲取法治力量”的“12·4”國家憲法日系列活動。下列說法中可作為本次活動宣傳標語的有( )①以憲法為核心,要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尊重憲法權威,保證憲法實施③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④堅持依憲治國,弘揚傳統道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務院及其各部門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組織辦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國務院任命的29個部門和單位的36名負責人依法進行憲法宣誓。國務院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①旨在強化憲法監督,推進和完善法律體系建設②強化了政府的法治意識,提高了依憲執政的能力③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員忠于憲法,防止權力的濫用④彰顯了憲法權威,有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2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通知強調。各地各部門法治宣傳教育職能部門要結合疫情防控實際,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因地制宜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法治宣傳教育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影響路徑是( )①健全立法機關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機制②引導公民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③公民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自覺遵守者④推動法治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和諧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① D.④→③→②9.2021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正式開始實施。該規定設定了很多新規則,如“人臉信息”和人臉信息的“處理”的法律界定,對于信息處理者處理人臉信息提出新要求,對于信息處理者處理人臉信息進行了限制等。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規定( )①是依法行使立法權,進行科學民主立法的表現②為人民法院依法審理相關案件提供依據③說明就法律適用問題提出規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職權④是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法院執行人大決議的措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2年,某地結合當地實際,深入推進“法律九進”(進機關、進單位、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企業、進市場、進景區),大力開展“法治九建"(依法行政示范機關、依法管理示范單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區、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學法守法示范家庭、依法經營示范企業、公平守信示范市場、誠信文明示范景區)示范創建活動。開展上述活動( )①有利于進一步筑牢法治國家的基礎②有利于健全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機制③能提高各層次各領域依法治理水平④意在完善我國現有的法律援助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判斷題11.只要有了完備的法律體系,就可以建設法治國家。( )12.“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說明建立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的保證。( )1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14.法治國家就是實行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的國家。 ( )15.通過建設法治國家,能夠有效規范權力運行,保障公民合法權益。( )三課前預習依法治國 依憲治國 依法執政 依憲執政 首要內容 最高準則 任何個人和組織 依法治國 內容合理 體系完備 類別齊全 廣泛的權利 主要功能 法律之下運行 完善的法律制度 不能腐的防范機制法律體系 嚴格實施 依憲執政 合憲性審查工作 撤銷糾正違憲違法 制度前提 優良的公共服務 嚴格公正司法 規范權力運行 長治久安四自我檢測1.B2.B3.A4.D5.B6.C7.D8.B9.C10.A11.錯誤12.錯誤13.正確14.正確15.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