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曲苑擷英西師版九年級上冊教學目標1. 在中國傳統曲藝的聽覺和視覺體驗中,引導學生感受中國曲藝的特點,喜歡聆聽、演唱,樂于了解其歷史發展、表現形式和藝術特色,產生欣賞中國傳統音樂的興趣;感受體驗《重整河山待后生》和《蝶戀花·答李淑一》唱段中所表現的革命家情懷與愛國主義精神。2.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和《蝶戀花·答李淑一》片段,感受其音樂特點;了解我國南北有代表性的兩種說唱音樂——北方鼓詞和南方彈詞的主要特點。3. 在多樣化的課堂設計中,學生理解或較準確地歸納中國傳統曲藝的特點,并能聆聽、辨別,培養良好的欣賞、思考、總結等學習習慣。思考:音樂在演唱上什么特點?曲藝: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以“說、唱”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新知導入新知講解思考:在演唱上有什么特點?代表人物:駱玉笙(1914年-2002年)京韻大鼓"駱派"創始人。藝名小彩舞”,天津人,出生于上海,是我國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她自幼學唱京劇,后改唱京韻大鼓,創立了“駱派”,被譽為“金嗓歌王”。思考:你聽到了哪些伴奏樂器?板 鼓大三弦琵琶四胡板 鼓 板 鼓 板 鼓 合板 鼓 板 鼓 板 鼓 合作品簡介:《重整河山待后生》是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主題曲,其旋律是采用京韻大鼓的音調素材寫成的?!端氖劳谩肥歉鶕骷依仙嵬≌f改編而成,它再現了中國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下飽受欺凌,奮起抵抗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京韻大鼓起源與發展:中國曲藝曲種之一。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形成于京津兩地,華北和東北地區。京韻大鼓藝術特色:1.形式:2.主要伴奏:3.語言:4.演唱:5.表演:一人站唱,自擊鼓板大三弦、四胡、琵琶北京音系的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借鑒京劇的表演程式,運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舉足等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剛柔并濟、抑揚頓挫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蝶戀花——答李淑一》蘇州評彈作品簡介蘇州評彈的藝術特色:1.形式:2.主要伴奏:3.語言:4.演唱:5.表演:一人單檔、兩人合檔、三人三檔小三弦、琵琶吳儂軟語身上的動作,臉上的動作,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優美抒情、細膩委婉京韻大鼓蘇州評彈課堂練習京韻大鼓特點:1.形式 2.主要伴奏 3.語言4.演唱 5.表演蘇州評彈課堂總結北鼓 京韻大鼓南詞 蘇州評彈板書設計曲藝作業布置搜索更多的音樂聆聽,識別不同的藝術形式和特點。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件.pptx 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駱玉笙_標清(6065457)(8753830).mp3 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駱玉笙_標清(6065457).mp4 可凡傾聽:評彈開篇《蝶戀花答李淑一》,聽著別有一番滋味_1080p(7718009) (1).mp4 聽一聽、蘇.mp3 聽一聽京.mp3 四胡.mp3 大三弦.mp3 導入.mp3 琵琶獨奏.mp3 第一句.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