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發酵工程第1節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學習目標:1.結合實例簡述發酵、傳統發醇技術的概念2.概述制作泡菜。果酒和果醋的原理3.利用乳酸菌發酵制作酸奶或泡菜4.利用酵母菌、醋酸菌分別制作果酒和果醋學習內容:一、發酵與傳統發酵技術1.發酵(1)概念:發酵是指人們利用 ,在適宜的條件下,將原料通過 的代謝轉化為人類所需要的產物的過程。(2)原理:不同的微生物具有產生不同 的能力,因此利用它們就可以生產出人們所需要的多種產物。2.傳統發酵技術(1)概念:直接利用 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發酵保存下來的 、 等發酵物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制作食品的技術。(2)特點: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 發酵及 發酵為主,通常是 式或 式的。(3)發酵產品:利用傳統發酵技術制作的食品有 、醬、 、醋、 和豆豉等。(4)優點和缺點傳統發酵技術的優點有操作簡單,便于家庭式或作坊式生產,它是文化的傳承等;缺點有生產條件不易控制,容易受雜菌污染,生產效率較低,產物不單一等。3.腐乳的制作(1)參與的微生物: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 、 和 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2)腐乳的特點:豆腐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小分子的 和 ,味道鮮美,易于 ,便于 。二、嘗試制作傳統發酵食品1.傳統發酵食品所利用的微生物(1)乳酸菌代謝特點:種類: 很多,常見的有 菌和 菌分布: 空氣、土壤、植物體表、人或動物的腸道內均有分布應用: 乳制品的發酵、泡菜的腌制等如酸奶等發酵發酵原理:(2)酵母菌—— 生物代謝特點: 型,釀酒酵母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28℃分布: 常存在于含糖量較高的水果、蔬菜表面應用: 釀酒、制作饅頭和面包等發酵原理:(3)醋酸菌—— 生物代謝特點: 型,多數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30~35℃應用: 制作各種風味的醋發酵原理: ①O2、糖源都充足時,能通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將糖分解成乙酸: ②缺少糖源時,則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乙酸:2. 制作傳統發酵食品——制作泡菜(1)影響酵母菌生長、繁殖和發酵的主要環境因素溫度 釀酒酵母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 ℃氧氣 的情況下,大量繁殖條件下,進行酒精發酵(2)影響醋酸菌生長、繁殖和發酵的主要環境因素溫度 多數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 ℃氧氣 氧氣供應(3)要控制好鹽水的濃度:若濃度過高,乳酸發酵 ,泡菜風味差;若濃度過低, ,導致泡菜變質。(4)嚴格控制厭氧條件:①制作泡菜所用容器須 ;②泡菜壇用 密封,并注意在發酵過程中經常向水槽中補充 。(5)裝壇時壓實,裝 ;鹽水須沒過全部菜料。(6)泡菜制作前鹽水煮沸的作用:一是除去 ,二是殺滅鹽水中的 。(7)在制作泡菜前,可以向泡菜壇中加入一些“陳泡菜水”,其目的是 。3 .制作傳統發酵食品——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在果酒制作過程中,每隔12 h左右將瓶蓋擰松一次的原因是因為發酵過程中會產生 ,因此要及時排氣,以防止發酵瓶爆裂。(2)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過程中,發酵液的變化發酵 酒精發酵 醋酸發酵氣味和味道 酒味 酸味氣泡和泡沫發酵液顏色 (以紫葡萄作原料) 渾濁,液面形成(3)隨著醋酸發酵的進行,發酵液的pH、發酵溫度等均不利于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因此酵母菌活性很低。(4)打開瓶蓋后,空氣中的醋酸菌會進入發酵液中大量繁殖,其他的菌因為不適應環境條件而不能繁殖。我們制作果醋時,可以先買一瓶醋,將其打開暴露于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在醋的表面會有一層薄膜,用這層薄膜進行接種可以明顯縮短制作果醋的時間。4.果酒、果醋制作中發酵裝置圖中各結構的作用裝置圖 結構 作用充氣口 ①醋酸發酵時連接充氣泵,輸入 ; ②制果酒時 充氣口排氣口 用來排出長而彎曲 的膠管出料口 便于取料,及時監測發酵進行的情況答案一、1.(1)微生物 微生物 (2)代謝物2.(1)原材料 面團 鹵汁 (2)固體 半固體 家庭 作坊(3)腐乳 醬油、泡菜3.(1)酵母 曲霉 毛霉 毛霉 (2肽 氨基酸 消化吸收 保存二、1.(1) 厭氧型 乳酸鏈球菌 乳酸桿菌(2)真核 兼性厭氧型(3)原核 好氧2. (1) 28_ 氧氣充足 無氧(2) 30~35 充足 (3)將受抑制 雜菌易繁殖(4)①密封性良好;②水 水 (5)八成滿 (6)水中的氧氣 其他微生物(7)提供乳酸菌菌種3 .(1) CO2(2) 酒味 酸味 有氣泡和泡沫 無氣泡和泡沫 顏色加深變成深紅色 白色菌膜4.無菌空氣 關閉 CO2 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