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第2課時 微生物的選擇培養與計數學習目標:1.學會用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理解選擇培養的原理2.學會通過調整增養基的配方來有目的地培養某一種微生物3.學會用多種方法測定微生物的數量學習內容:一、選擇培養基1.自然界中目的菌的篩選:從目的菌株生存的 中找。(1)實例: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中用到的耐高溫的DNA聚合酶,是從熱泉中篩選出來的中提取出來的。(2)依據:水生棲熱菌能在 ℃的高溫條件下生存,而絕大多數微生物在此條件下不能生存。2.選擇培養基:允許 的微生物生長,同時 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3.實驗室中目的菌的篩選(1)原理:人為提供有利于 生長的條件(包括營養、溫度和pH等),同時 其他微生物的生長。(2)方法:利用 培養基分離。二、微生物的選擇培養1.方法:對樣品進行充分 ,然后將 涂布到制備好的 培養基上。也就是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2.稀釋涂布平板法的操作過程(1)系列稀釋操作①將10 g土樣加入盛有 mL無菌水的錐形瓶中,充分搖勻。②取1 mL上清液加入盛有 mL無菌水的試管中,依次等比 。(2)涂布平板操作①取菌液:取0.1 mL菌液,滴加到 表面。②涂布器消毒:將涂布器浸在盛有 的燒杯中。③涂布器滅菌:將涂布器放在火焰上 ,待酒精燃盡、涂布器 后,再進行涂布。④涂布平板:用涂布器將 均勻地涂布在培養基表面。涂布時可轉動培養皿,使涂布 。(3)培養:待涂布的菌液被培養基吸收后,將平板 ,放入30~37℃ 中培養1~2 d。三、微生物的數量測定1.稀釋涂布平板法(1)原理: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單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 。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 。(2)計數原則:①一般選擇菌落數為 的平板進行計數。樣品的 將直接影響平板上的菌落數目,通常選用一定稀釋范圍的樣品液進行培養。②在一同稀釋度下,應至少對 個平板進行重復計數,然后求出 。(3)結果分析: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 ,這是因為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只是 。因此,統計結果一般用 而不是用活菌數來表示。2.稀釋涂布平板法操作注意問題(1)稀釋操作時:每支試管及其中的9 mL水、移液管等均需 ;操作時,試管口和移液管應在離火焰1~2 cm處。(2)涂布操作中的注意事項①涂布器浸在體積分數為 %的酒精中,取出時,讓多余酒精在燒杯中滴盡,然后將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 。②不要將過熱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燒杯中,以免 。(3)同一稀釋度的樣液加到 個或 的平板上,經涂布、培養,計算出菌落平均數。(4)計算公式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 。3.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一種常用的、快速 的測定微生物數量的方法。(1)原理:利用特定的細菌計數板或 ,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然后再計算一定體積的樣品中微生物的數量,。(2)結果:統計的結果一般是 的總和。四、微生物兩種兩種接種方法的比較主要方法 平板劃線法 稀釋涂布平板法主要步驟 在 體培養基 表面 劃線 系列 操作和 操作接種工具能否用 于計數 ,但是操作復雜,需涂布多個平板培養結果共同點 都能將微生物分散到固體培養基表面,以獲得單細胞菌落,達到分離純化微生物的目的,也可用于觀察菌落特征五、探究·實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1.實驗原理絕大多數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利用以氮源的 培養基,可以從土壤中分離出分解尿素的細菌。2.實驗設計(1)土壤取樣:在酸堿度接近中性的潮濕土壤,且距地表約3~8 cm的土壤層取樣。(2)樣品的稀釋測定土壤中細菌的數量,一般選用 倍稀釋的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當第一次做這個實驗時可以將稀釋的范圍放寬一點。(3)微生物的培養與觀察:①培養:根據不同微生物的需要,控制適宜的培養 和培養 。細菌一般在℃的溫度下培養 d。②觀察a.觀察方法:每隔 h統計一次菌落數目,選取菌落 時的記錄作為結果。b.記錄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 、 和 等。3.對微生物的分離與計數實驗結果的分析。目的 現象 結論是否有雜菌污染的判斷 對照的空白對照培養基中 未被雜菌污染培養物中菌落數偏 被雜菌污染培養物中菌落形態 ,菌落數偏高 培養物中混入其他雜菌選擇培養基是否起篩選作用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上的菌落數目 選擇培養基上的數目 選擇培養基具有篩選作用4.操作提示(1)無菌操作①取土樣的用具在使用前都需要 。②實驗操作均應在 進行。(2)做好標記:本實驗使用的平板和試管較多,為避免混淆,最好在使用前做好標記。例如,在標記培養皿時應該注明組別、培養日期和平板上培養樣品的 等。(3)制定計劃:對于耗時較長的生物實驗,需要事先規劃時間,以便提高 ,在操作時有條不紊。5.需注意的問題(1)為了保證結果準確,一般選擇菌落數在 的平板進行計數。(2)恰當的 是成功統計菌落數目的關鍵。(3)設計實驗時為了增強實驗的說服力與準確性,要設置 實驗,且一定要涂布至少 個平板作為重復組。涂布至少3個平板作為重復組,目的是排除實驗中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4)分析實驗結果時,要考慮重復組結果是否接近,如果 ,意味著操作有誤,需重新實驗。(5)為防止培養時間不足導致菌落遺漏,在菌落計數時,每隔24 h統計一次菌落數目,選取菌落 時的記錄作為結果。(6)統計的菌落數目往往比活菌實際數目 。(7)要進一步鑒定選擇培養基上的菌落是分解尿素的細菌,可在培養基中添加 指示劑,培養基變 則可以初步鑒定為分解尿素的細菌。答案一、1.相應環境(1)水生棲熱菌(2) 70~802.特定種類 抑制或阻止3. (1)目的菌 抑制或阻止 (2) 選擇二、1. 稀釋 菌液 選擇2. (1) ①90 ②9 稀釋(2)①培養基 ②酒精 ③灼燒 冷卻 ④菌液(3)倒置恒溫培養箱三、1. (1)活菌 活菌(2)①30~300 稀釋度 ②3 平均值(3)少 一個菌落菌落數2. (1)滅菌 (2)①70 灼燒 ②引燃其中的酒精(3)三 三個以上(4)×稀釋倍數3.直觀 (1)血細胞計數板 (2)活菌數和死菌數四、接種環 固體 連續 梯度稀釋 涂布平板 接種環 涂布器 不能 能五、1.尿素作為唯一2. (2) 1×104、1×105和1×106(3)①溫度 時間 30~37 1~2②a.菌落數目穩定b.形狀 大小 顏色3. 無菌落生長 高 多樣 高 大于4.(1)①滅菌 ② 火焰(2)稀釋度(3)實驗效率5. (1) 30~300(2)恰當的稀釋度(3)空白對照 排除實驗中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4)相差太大(5)菌落數目穩定 (6)低(7)酚紅 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