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章 基因工程第1節 重組DNA技術的基本工具(一)教學目標1.闡明重組DNA技術所需的三種基本工具的作用。2.認同基因工程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3.進行DNA的粗提取與鑒定。(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重組DNA技術所需的三種基本工具的作用。(2)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2.教學難點(1)基因工程載體需要具備的條件。(2)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三)教學過程一、結合基因工程應用的實例引入本節課的學習我國是棉花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棉花在種植過程中常常會受到棉鈴蟲的侵襲,這會使棉花大量減產。大量施用農藥不僅提高了生產成本,還可能造成農產品和環境的污染,如果能培育出自身能抵抗棉鈴蟲的棉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棉花本身不具有“殺蟲基因”,而蘇云金桿菌有一-種“殺蟲基因”,它能通過編碼產生抗蟲蛋白來殺死棉鈴蟲。能否將蘇云金桿菌的“殺蟲基因”導入棉花細胞,使棉花自身產生抗蟲蛋白來抵抗棉鈴蟲呢 引導學生聯系學過的知識,思考、回答。二、基因工程的概念和理論基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學習基因工程的概念。三、基因工程需要用到的“分子工具”番木瓜是在我國商業化種植的水果,利用教材中 “從社會中來”欄目中培育轉基因番木瓜的實例,以此創設情境提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即在基因工程的操作中需要用到哪些“分子工具",引出對基因工程所需“分子工具”的介紹。展示教材中的“重組DNA技術所需的三種基本工具示意圖",讓學生分析這三種工具的作用。四、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分子手術刀”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分子手術刀”的內容。思考回答以下問題:1.限制酶的作用特點有哪些 2.兩種限制酶切割DNA片段后產生的末端有什么不同 3.限制酶主要是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的,它們在原核生物中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五、DNA連接酶——“分子縫合針”介紹DNA連接酶的分類和作用特點。六、基因進入受體細胞的載體“分子運輸車”外源基因難以進入細胞,進入后也不容易穩定存在并表達。通常需要利用載體將基因送入細胞。常用的載體是質粒,它是一種裸露的、結構簡單、獨立于真核細胞細胞核或原核細胞擬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環狀雙鏈DNA分子。通過思考題引導學生分析載體需要具備的條件,思考、回答問題,總結載體需要具備的條件:具有一個或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供外源基因插入其中;能在受體細胞中進行自我復制,或整合到受體DNA上,隨受體DNA同步復制,這樣它攜帶的外源基因才能在受體細胞中復制,不至于丟失;具有標記基因便于重組DNA分子的篩選。補充介紹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載體的種類,并說明天然質粒往往需要經過人工改造才能用于基因工程的操作。讓學生閱讀本章教材“科技探索之路”的內容,思考科學家發現三種“分子工具”的意義。認識三種“分子工具”的發現使科學家能夠在體外對DNA分子進行設計和施工,從而推動了基因工程從理論走向實踐;認同基因工程是在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需要相關理論和技術的支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