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大氣壓強的存在(一)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對處在其中的物體有壓強。大量現象表明,大氣會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大氣的壓強簡稱大氣壓。(二)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存在最著名的實驗,它不僅證實了大氣壓存在,還向人們生動地說明了大氣壓的數值是很大的。(三)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1)大氣有重力一一產生壓強的根本原因。(2)大氣會流動一一因此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四)平時人感覺不到大氣壓存在的原因身體內外空氣相通,身體各部位內外所受壓力相同,內外平衡。二、大氣壓的大小(一)測量大氣壓的工具(1)空盒氣壓計:空盒氣壓計上有兩行刻度,一行以百帕( hPa)為單位,一行以毫米汞柱( mmHg )為單位,1毫米汞柱約為133帕。該氣壓計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2)水銀氣壓計:水銀氣壓計內有一支細玻璃管,管內水銀柱的高度會隨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讀出的水銀柱高度為多少毫米,大氣壓即為多少毫米汞柱。該氣壓計的測量比較精確。空盒水銀(二)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離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空氣的密度越小,大氣壓也就越小。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人們經過反復測定,發現在海拔2 000米以內,每升高12米,大氣壓大約要降低133帕(1毫米汞柱),到了5 700米高的地方,大氣壓要比海平面上減小一半;而在32000米的高空,大氣壓就只有海平面上的百分之一了。(三)大氣壓的數值在海平面附近,大氣壓的數值接近于1.01 x 105帕,人們通常把這個大氣壓稱為標準大氣壓。標準大氣壓與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相等,其數值相當于1厘米2的面積上施加約10牛的壓力。三、生活用品與大氣壓(一)真空壓縮袋是專門用來保存體積較大的物品的,不但可以省去許多儲存空間,還可防霉、防蛀、防菌防潮等。其工作原理是把物品放進真空袋里,抽出袋內空氣,外界的大氣壓把物品壓扁。(二)吸塵器吸塵器是靠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使空氣高速排出,而風機前端吸塵部分的空氣不斷地補充風機中的空氣,致使吸塵器內部產生瞬時真空,與外界大氣壓形成負壓差。在負壓差的作用下,吸人含灰塵的空氣,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潔的空氣,負壓差越大,風量越大,則吸塵能力越好。(三)離心式水泵工作原理水泵啟動前,向泵殼里灌滿水,在動力機的帶動下,葉輪高速旋轉,水被甩出去,在轉軸附近形成一個低壓區,外面的水就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推開底閥通過進水管進人泵殼。進來的水又被葉輪甩到出水管,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就不斷把水送到了進水管高處。例1、如圖所示,下列現象中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A.用抽氣筒從b管向外抽氣,瓶內氣球會膨大起來B.用手指蓋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開,水又從下孔流出C.將帶有玻璃管的空試管加熱后,側插入水中,水會進入試管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靜止時,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例2、興趣小組在進行估測大氣壓實驗時,首先讀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長度為L;然后按照圖示的過程,慢慢地拉注射器(圖甲沒有蓋橡皮帽,圖乙在排盡空氣后蓋上橡皮帽),剛好拉動活塞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和F2。則他們測出的大氣壓最接近于( )A.F1L/V B.F2L/V C.(F2-F1)L/V D.(F1+F2)L/V例3、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因為生病而需要打針輸液。輸液示意圖中,藥瓶瓶口插有兩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 使藥液從A管中順利流出;針頭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這是為了 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輸液速度,除了放大調節器外,還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就是 。例4、洋洋家的衛生間下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盤很快就將下水道疏通了,如圖所示,為此他突然聯想到所學過的大氣壓知識,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學合作利用吸盤設計了一個估測大氣壓強的實驗方案。【方案設計】⑴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D;⑵將吸盤四周沾上水,擠出里面的空氣壓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⑶用力豎直往上拉吸盤柄,直到吸盤脫離地面,根據經驗估測拉托吸盤所需拉力的大小F;⑷計算出當地大氣壓強。【評估交流】(1)洋洋說:我們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操作過程規范,較方便地估測出了大氣壓強。(2)瑞瑞說: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問題,盡管我的操作規范,但估測的結果誤差較大,洋洋認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見,然后,他們繼續一起探討如何改進方案,盡量減少測量誤差。(3)根據洋洋和瑞瑞同學的實驗記錄及自我評估情況,請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測出的大氣壓強P=________(用字母表示);實驗時洋洋同學將吸盤四周沾上水,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1.下列操作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A.覆杯實驗 B.注射藥水C.吸飲料 D.馬德堡半球實驗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不用繩子扎口的氣球”,如圖所示,先將氣球放入玻璃管中,再將氣球口緊套在玻璃管口,從抽氣口抽氣,觀察到氣球變大,停止抽氣后,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氣口。此時氣球不用繩扎,也能保持膨脹狀態。假設抽氣前后氣球內的氣壓分別是p1、p2 , 瓶內的氣壓分別是p3、p4 , 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p13.創意新品“天氣預報瓶”如圖示,A 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 為密閉的玻璃球,A 與 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它能顯示天氣的好壞,隨著環境氣壓的變化,A 管內的水位會上升或下降,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天氣預報瓶”利用天氣和大氣壓的關系進行預報的B.A 管和 B 球液面相平時,顯示內外氣壓一致C.A 管液面明顯下降時,說明外界大氣是高氣壓,則是陰雨天氣D.A 管液面明顯下降時,說明外界大氣是高氣壓,則是晴朗天氣4.如圖甲所示的覆杯實驗中(1)硬紙片不會掉下的事實是________存在的證據;(2)有同學認為實驗中是水粘住了紙片,老師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隨著空氣被抽出,紙片掉下了,排除了紙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換用容積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進行實驗,要使同一硬紙片掉下,相同情況下需要抽氣的時間會________(填“變短”、“變長”或“不變”)。5.制作簡易氣壓計,觀察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1)如圖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適量紅色的水,將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緊瓶口,紅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夠,你應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適當位置,制成了簡易氣壓計。(2)將簡易氣壓計從四樓移到一樓過程中,發現玻璃管內水柱________,說明________。(3)小明將簡易氣壓計放在陽光下,過一會兒,他發現玻璃管內水柱發生了變化,這現象說明,簡易氣壓計的測量結果會受到________影響。6.某科學實驗小組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簡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如圖甲所示,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被拉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9.9牛。如圖乙所示,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________厘米,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為________。(3)同學們通過計算發現實驗誤差較大,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請寫出兩條):①________;②________。7.小花利用標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實驗步驟如下:a.先讓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當注射器的小孔充滿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繩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圖甲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1N;c.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6cm;d.根據測量數據,算出大氣壓的值。(1)實驗所用的器材為:注射器、刻度尺、細繩、橡皮帽、水和 。(2)此注射器活塞橫截面積是 cm2;根據實驗數據計算出大氣壓強是 Pa,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3)小花又用塑料吸盤掛鉤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如圖乙。她將吸盤緊緊壓在厚玻璃上,測出吸盤的直徑為D,然后用彈簧測力計緩慢地拉塑料吸盤直至使其脫離玻璃,讀出拉開瞬間的拉力為F,算出大氣壓的值為 (用字母表示)。她發現測出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 。(4)小花與同學們分析實驗時,發現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較大,對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 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讀準 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是 。1.以下對課本《瓶中取袋》實驗中“將塑料袋從瓶內拉出來時,越拉越吃力”這一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A.塑料袋內的氣體不斷被擠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氣壓越來越大C.瓶與塑料袋間的氣壓越來越大 D.塑料袋內外的氣壓差越來越大2.在驗證大氣壓存在的覆杯實驗中,某同學認為:“實驗中紙片不掉落完全是因為紙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與大氣壓無關。”下列能幫助該同學改變這種想法的實驗是( )。A.如圖甲,換用不同種類的紙片做覆杯實驗,紙片都不掉落B.如圖乙,覆杯實驗中將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紙片均不掉落C.如圖丙,將一張濕紙覆蓋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轉杯子紙片不掉落D.如圖丁,在密閉鐘罩內做覆杯實驗,抽出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紙片掉落3.如圖所示的現象中,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A.覆杯實驗 B.用吸管吸牛奶C.瓶中取袋 D.用注射器注射藥液4.在一次拓展課中,小柯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具體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10厘米2②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厚玻璃板上;③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98.5N:④記錄整理數據,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實驗裝置如圖,請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分析:(1)將吸盤沾水濕潤的目是:________。(2)根據小柯的實驗數據,計算得到的大氣壓的值等于________帕。(3)小柯同學又把玻璃板分別斜放、立放,使彈簧測力計向不同方向拉吸盤,也都測出了大氣壓的值,這說明________。5.學習了大氣壓的相關知識后,同學們想估測一下大氣壓的大小。他們準備了如下器材:不同規格的注射器、兩個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刻度尺、一個鐵絲做成的T型鉤、細線、橡皮帽等。某組同學在實驗中選了B規格的注射器,發現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太小了。于是設計了圖甲實驗裝置,順利完成了測量任務。具體步驟如下:①先讀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長度為L②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盡簡內的空氣。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③然后慢慢地拉注射器,剛好拉動活塞時,兩個測力計示數均為F請根據他們實驗方案回答以下問題:(1)若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則本次測量大氣壓值P= 。 (用測量步驟中的V、L和F表示)(2)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使得測量結果比:當天氣壓 (填“偏大”或者“偏小”)。請你想一個方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寫出你的操作方案 。(3)另外一組的同學用一個彈簧測量計也完成了實驗,請你分析他們選擇的是哪個注射器,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例1、【答案】D【解析】分析各個選項中現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哪個與大氣壓強無關,哪個就是正確選項。A.用抽氣筒從b管向外抽氣,瓶內的氣壓會減小。由于氣球通過a管與大氣連通,且大氣壓強大于瓶內氣壓,于是瓶內氣球會膨大起來,故A不合題意;B.用手指蓋住上孔,大氣會對瓶內的水產生向上的壓強,于是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開,瓶內水面上方與大氣相通,氣壓等于標準氣壓,那么下口處水的壓強大于外面的大氣壓強,所以水又從下孔流出,故B不合題意;C.將帶有玻璃管的空試管加熱后,側插入水中。當試管內空氣恢復室溫時,試管內的氣壓小于大氣壓強,于是燒杯內的水會被壓進試管,故C不合題意;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靜止時,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原理就是液體壓強和深度的關系,與大氣壓強無關,故D符合題意。例2、【答案】C【解析】根據圓柱體的體積公式V=Sh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對活塞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出作用在活塞上的大氣壓力,最后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出大氣壓強即可。【解答】根據圓柱體的體積公式V=Sh可知,活塞的橫截面積為:;當注射器上沒有橡皮帽時,注射器內外的大氣壓強相互抵消,此時它只受拉力F1和摩擦力f,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活塞受到的摩擦力f=F1;當注射器上蓋上橡皮帽時,活塞受到向內的大氣壓力和摩擦力,向外的拉力F2,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此時活塞上受到的的大氣壓力為:F=F2-f=F2-F1;則大氣壓強為:例3、【答案】 大氣壓;減小摩擦;增大藥瓶與手的相對高度(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輸液示意圖利用大氣壓的作用為人體輸液,而針頭表面光滑可以減小摩擦。【解答】外面的空氣從C管進入藥液瓶,從而增大氣體壓強使藥液從A管中順利流出;針頭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這是為了減小摩擦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輸液速度,除了放大調節器外,還有一個簡便的方法就是增大藥品,可以增大液體的壓強。故答案為:大氣壓;減小摩擦;增大藥瓶與手的相對高度(意思相近即可)例4、【答案】 (1)P=F/S (2)吸盤中的氣體擠不干凈;拉脫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測偏差大(3)4F/πD2;防止外面的氣體進入吸盤【解析】(1)根據壓強公式可知,用測力計測出吸盤受到的壓力,根據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出吸盤的受力面積,就能計算出大氣壓強。(2)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吸盤中的空氣擠不干凈,那么里面的空氣會產生向外的壓強,從而使測出的大氣壓強偏小;沒有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脫吸盤的力,而是使用估測法,肯定偏差較大,據此分析解答。(3)首先根據圓的面積公式S=πr2計算出吸盤的受力面積,再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大氣壓強。如果在吸盤的周圍沾上水,水可以起到封閉的作用,防止外面的空氣再次進入吸盤,影響測量結果。【解答】(1)洋洋說:我們的實驗原理是 , 操作過程規范,較方便地估測出了大氣壓強。(2)瑞瑞說:在操作過程中,我發現存在吸盤中的氣體擠不干凈、拉脫所需的力的大小估測偏差大等問題,盡管我的操作規范,但估測的結果誤差較大,洋洋認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見,然后,他們繼續一起探討如何改進方案,盡量減少測量誤差。(3) 洋洋和瑞瑞測出的大氣壓強。實驗時洋洋同學將吸盤四周沾上水,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外面的氣體進入吸盤。1.【答案】B【解析】A.在覆杯實驗中,水和紙片受到大氣向上的壓強,因此沒有落下來,故A不合題意;B.注射藥水時,依靠手對活塞的推力將藥液壓進皮膚,與大氣壓強無關,故B符合題意;C.吸飲料時,吸管內的空氣減小,在外界大氣壓強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口中,故C不合題意;D.在馬德堡半球實驗中,兩個銅半球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擠壓在一起,很難拉開,故D不合題意。2.【答案】B【解析】根據瓶內瓶外大氣壓的變化分析解答。【解答】抽氣前氣球內氣體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通,氣球體積沒有變化,所以與大氣壓相等;抽氣后,氣球與外界大氣相通,氣球內氣壓等于大氣壓,故p1=p2。抽氣前瓶內氣體壓強與外界大氣壓相通,與大氣壓相等;用抽氣機向外抽氣時發現瓶內的氣球在膨脹,說明此時玻璃瓶內氣體壓強小才會導致氣球膨脹,即p3>p4,B符合題意。3.【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天氣與氣壓的關系答題。【解答】“天氣預報瓶”的實質是連通器,連通器兩端的液面相平時,液面上的氣壓相等;連通器兩端的液面不相平時,液面低的那端氣壓高,液面高的那端氣壓低;天氣與氣壓的關系:高氣壓區多晴燥天氣,低氣壓區多陰雨天氣。圖中,A管液面明顯下降時,外界氣壓明顯升高,說明外界大氣是高氣壓,高氣壓區多晴燥天氣。所以C選項錯誤。本題答案:C。4.【答案】 (1)大氣壓(2)不變【解析】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在數值上等于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解答】(1)覆杯實驗中紙片不掉下,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2)兩次實驗中,紙片大小不變,因此大氣產生的向上的壓力大小不變,而杯口變小,但杯內的水的深度沒變,因此水對紙片的壓強不變,所以向下的壓力也不變,因此兩次實驗需要的抽氣時間相同;故答案為:(1)大氣壓;(2)不變。5.【答案】(1)向瓶內吹適量的氣(2)下降高度越高;大氣壓越低(3)溫度【解析】1、圖示中插在液面下的玻璃管將瓶內氣體與瓶外大氣隔成了兩個空間,當瓶內氣壓大于瓶外大氣壓時,玻璃管內的液柱會上升;2、大氣壓隨高度增大而減小;3、物體在光照下會吸收熱量溫度發生變化。【解答】(1)由圖可知,要使玻璃管內的水柱上升,需要使瓶內的氣壓大氣瓶外的氣壓。所以可以向瓶內吹適量的氣;(2)由于高度越高氣壓越小,題中四樓移到一樓時,高度降低大氣壓增大,液體會下降。說明了高度越高大氣壓越低;(3)物體在光照下會吸收光的熱量而使溫度發生變化,氣體受熱膨脹氣壓增大。所以他發現玻璃管內水柱發生了變化,這現象說明,簡易氣壓計的測量結果會受到溫度影響。6.【答案】(1)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2)6.00;3.3厘米2(3)空氣沒有排盡;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如果注射器內存有空氣,那么空氣會產生向外的壓強,從而使測得的大氣壓強偏小;(2)根據乙圖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讀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根據公式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3)根據這個實驗的過程、操作方法和實驗器材,分析測量誤差較大的原因。【解答】(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簡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2)根據乙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2cm,則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長度為6cm。活塞的橫截面積為:;(3)同學們通過計算發現實驗誤差較大,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①空氣沒有排盡;②橡皮帽密封性不好有摩擦等7.【答案】(1)彈簧測力計(2)0.75;1.08×105;偏大(3);偏小;吸盤內有空氣殘留(4)①④【解析】【分析】(1)根據實驗過程確定所測的物理量,進而確定缺少的器材;(2)根據計算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根據計算大氣壓強,再與標準大氣壓強比較。(3)首先根據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出吸盤的受力面積,再根據計算出大氣壓強。吸盤內殘留空氣,對吸盤產生向外的壓強,從而導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即測出的大氣壓強偏小。(4)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各種情況下測力計的示數變化即可。【解答】(1)在實驗過程中,要測量活塞剛好被拉動時的拉力,也就是作用在活塞上的大氣壓力,因此還有彈簧測力計。(2)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大氣壓的值為:;與標準大氣壓強相比偏大。(3)大氣壓強的值為:。它發現測出的大氣壓比真實值偏小,原因是:吸盤內有空氣殘留。(4)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會對活塞產生向外的壓強,導致測出的大氣壓強偏小;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會對活塞產生向里的阻力,導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偏大,即測出大氣壓強偏大;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沒有讀準 ,那么可能導致讀出的示數偏大,即測出大氣壓強偏大;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則外面的空氣會進入,導致對活塞產生向外的壓強,即測出大氣壓強偏小。故選①④。1.【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有關大氣壓強的知識分析判斷。【解答】塑料袋將瓶口封住,瓶子內部形成一個封閉空間。向外拉動塑料袋時,瓶內空間增大,則氣體壓強減小,而外界的大氣壓強不變,因此塑料袋內外的壓強差越來越大,自然越拉越吃力,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設計實驗即可。【解答】既然該同學認為紙片不下落與大氣壓強無關,不妨我們可以設法將大氣壓強去掉,如果此時紙片仍然沒有下落,那么它的觀點正確,否則它的觀點錯誤。根據圖片可知,可以將這個杯子放在密閉鐘罩內,然后不斷的抽出空氣即可,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3.【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覆杯實驗中,水和紙片受到大氣向上的壓強,因此不會下落,故A不合題意;B.吸牛奶時,吸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的大氣壓強,牛奶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流入空中,故B不合題意;C.由于瓶和塑料袋之間存在大氣壓強,即使捆綁的再緊,也能把塑料袋從瓶中取出來,故C不合題意;D.注射器注射藥液時,依靠活塞對藥液產生的壓強,與大氣壓強無關,故D符合題意。故選D。4.【答案】(1)防止氣體進入吸盤或增強吸盤與玻璃板之間的密封性,防止漏氣等(2)9.85×104(3)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解析】(1)將吸盤內的水擠出時,部分水停留在吸盤和玻璃板之間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外面的空氣進入吸盤;(2)根據公式計算大氣壓強的值;(3)根據大氣壓強的方向特點解答。【解答】(1)將吸盤沾水濕潤的目是:防止氣體進入吸盤,增強吸盤與玻璃板之間的密封性,防止漏氣。(2)大氣壓強的數值為:;(3)小柯同學又把玻璃板分別斜放、立放,使彈簧測力計向不同方向拉吸盤,也都測出了大氣壓的值,這說明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5.【答案】(1)2FL/V(2)偏小;先抽取一定量水,然后將注射器活塞推到底部(3)C 當壓強一定時,受力面積小,壓力小【解析】【分析】(1)注射器的針筒有刻度的部分為圓柱形,可根據V=SL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再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出大氣壓強;(2)如果針筒內存在殘留的空氣,那么它們會對活塞產生向外的壓強。根據F大氣=F拉力+F內可知,此時測力計的示數會偏小,即測出的大氣壓力偏小,自然計算出的大氣壓強偏小。可以先用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水,這樣最后肯定不會有空氣殘留,會適當減小測量誤差。(3)根據F=pS可知,在大氣壓強相同時,注射器越粗,活塞的橫截面積越大,自然受到的大氣壓力越大,此時測力計的示數會越大。為了使示數不超量程,就要減小大氣壓力,即減小活塞的橫截面積,選用比B更細的注射器,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V=SL可知,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都是F,因為有兩個測力計,所以大氣壓力為2F;那么大氣壓強為:。(2)實驗過程中,同學們發現注射器頂端裝針頭處,空氣無法排盡。這將使得測量結果比:當天氣壓偏小。解決這個問題的操作方案:先抽取一定量水,然后將注射器活塞推到底部。(3)另外一組的同學用一個彈簧測量計也完成了實驗,他們選擇的是注射器C,理由:當壓強一定時,受力面積小,壓力小。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十三)大氣壓(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