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我國的珍稀動物》1.每年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2.我國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朱鹮,華南虎,白頭葉猴,揚子鱷,金絲猴,白鰭豚等。大熊貓是喜濕性動物,喜食竹類,棲于我國長江上游高山深谷的茂密竹林里。朱鹮生活在溫帶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帶,喜歡棲息于疏林地帶高大的樹上,主要以小魚、泥鰍、甲蟲等為食。華南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生活在我國南方的熱帶雨林中,也常出沒于山脊、矮林灌叢或礫石塘等地方,多在夜間活動,嗅覺發達,行動敏捷,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白頭葉猴的棲息地位于我國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巖溶地區,因為這里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它們常采食可口的樹葉、野花、野果。3.我國珍稀動物的生存現狀:(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較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瀕危動物種類較多的國家。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物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于我國四川西北部山區及甘肅南部等地。2015年2月28日,國家林業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截至2013年底,中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為1864只。中國珍稀鳥類-朱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 2018年5月23日,陜西省洋縣舉行首屆朱鹮國際論壇,公布朱鹮保護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華南虎作為中國特有虎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據中新社2017年11月報道,根據華南虎譜系登錄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已知的華南虎一共有165只。白頭葉猴因以樹葉為食,頭部高聳著一撮直立的白毛而得名。中國新聞網公布,截至2017年7月,在全球白頭葉猴唯一棲息地中國廣西崇左市,白頭葉猴的數量達到1000只左右。4.珍稀動物為什么會瀕臨滅絕呢?答:(1)生存環境發生變化。(2)繁殖能力下降,適應環境能力減退。(3)人類為了經濟利益獵捕珍稀動物。(4)人類的生產、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和污染,使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變小以及使它們感染疾病等。5.環境變化導致野生動物失去生存家園。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答:(1)土地開墾、森林砍伐等使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加劇,減少了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2)自然災害造成食物嚴重缺乏,使動物饑餓致死;(3)山林火災使野生動物大面積死亡。6.動物自身繁殖和生存能力減退,使其不能適應環境變化。請舉例說明。答:大熊貓發情期很短,年中不過春、秋兩次。大熊貓受孕后產下的幼崽渾身無毛,比老鼠還小,到兩個多月才有視力,100天以后才能勉強爬行。自然條件下,幼崽往往因寒冷、饑餓和敵害而夭折。7.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答:身體素質差、抗病害能力弱、繁殖能力下降、適應環境能力減退等。8.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外界原因有哪些 答:發生地震、火山噴發、溫度變化等。9.人類導致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行為有哪些 答:亂捕濫殺、污染環境等。10.造成野生動物瀕臨滅絕還有人為活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答:(1)人類經濟活動和現代化生產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和污染,使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越來越小。例如:適合朱鹮筑巢的高大喬木遭破伐,適合朱鹮覓食的水田大面積改造為旱田,朱鹮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收縮。(2)另外,越來越廣泛地使用農藥也威脅了它們的安全。(3)某些野生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商業價值。例如:在巨額利益驅動下,華南虎被人類大量獵捕,自然種群逐漸滅絕。11.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保護區是生物物種的貯備地,也是拯救瀕危生物物種的庇護所。12.人工繁育是指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繁殖和飼養珍稀動物,增加珍稀動物繁殖的機會和幼體成活的概率,以及保障珍稀動物的食物充足。13.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14.我國保護珍稀動物的措施有哪些?答:(1)建立自然保護區。(2)人工繁育。(3)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際重點保護?!吨腥A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4)海關嚴查瀕危野生動物走私。(5)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15.珍稀動物是指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分布區域十分狹小,現存數量少,若不加以保護,數量會持續下降甚至種群會滅絕。它們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對象,是珍貴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16.你的家鄉有哪些自然保護區?主要有哪些珍稀動物?答:我們東營市有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有東方白鸛等珍稀動物。17.作為小學生,我們該如何保護珍稀動物?不捕殺珍稀動物,做好保護珍稀動物的宣傳活動,適當地制止捕殺珍稀動物的行為,擁護建立自然保護區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