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風(一)風的形成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個地方的氣壓和另一個地方的氣壓高低不同,即有的地方氣壓高,有的地方氣壓低,空氣就會從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這樣就形成了風。(二)風的基本要素風是有方向和大小的,用風向和風速來表示。風向和風速是描述風的兩個基本要素。(1)風向:風吹來的方向,有“東、南、西、北”以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八個基本方向。天氣觀測和預報中常使用8種風向。如果風是從東邊吹向西邊,那么這個風的風向是東風。(2)風速: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距離。常用的單位有米/秒、千米/時等。風速常用風級表示。(三)各風級的名稱、風速和風效風速常用風級表示。風級一般分為0~ 12級,每級風的名稱、風速及在陸地上產生的風效都會有所不同。見下表:風級 風的名稱 風速(米/秒) 陸地上的風效0 無風 0~ 0.2 船靜,煙囪排出的煙直上1 軟風 0.3~ 1.5 煙能偏向一側顯示風向,但風向標不轉動2 輕風 1.6~ 3.3 臉部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3 微風 3.4~ 5.4 樹葉和小樹枝搖動不息,旗幟展開4 和風 5.5 ~ 7.9 地面紙片和灰塵被吹起,小樹枝搖動5 清風 8.0~ 10.7 有葉的小樹搖動,湖面有小波6 強風 10.8~ 13.8 大樹枝搖動,電線鳴響,舉傘困準7 勁風 13.9~ 17.1 全樹搖動,迎風步行感覺困難8 大風 17.2 ~ 20.7 樹枝折斷, 人向前行感覺阻力非常大9 烈風 20.8 ~ 24.4 煙囪被吹斷,屋頂受損,瓦片吹飛10 狂風 24.5~ 28.4 樹連根拔起,建筑物被毀11 暴風 28.5 ~ 32.6 陸上罕見,房屋被吹走,造成重大損失12 臺風 大于32.6 陸上極少,會造成巨大的災害注:以上是陸地上形成的風級,海上的風級最大可達17級。(四)風的測量氣象觀測中是用風向標和風速儀來觀測風向和風速的。(1)風向:測量風向的儀器是風向標,風向是指它們的尖端指向。(2)風速:氣象觀測中,測風速的儀器是風速儀。(五)風的符號天氣圖上用風向標來表示風向和風速。一般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近地面的風向標。風向標的矢桿表示風向。風向標上的矢羽表示風速,一個小三角旗表示20米/秒,長橫線表示4米/秒,一 短橫線表示2米/秒,(六)風的影響風對人類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有些動物的行為也和風有關。例如:在大風暴來臨前,沙漠中的駱駝會表現出驚恐、不肯行走;刮大風時,鳥類不輕易起飛。二、空氣的濕度除了霧、雨水和雪等可見的水外,我們平時是看不到空氣中的水汽的。其實,不論是陰雨天還是晴天,冬天還是夏天,室內還是室外,濕潤的海洋上空還是干燥的沙漠地區,任何地方的空氣中都含有水汽。(一)濕度的概念濕度表示空氣中水汽的多少。它是表示空氣干燥程度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溫度下,一定體積的空氣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則空氣越干燥;含有的水汽越多,則空氣越潮濕。(二)濕度的測量(1)測量儀器測量空氣濕度的儀器稱為濕度計。干濕球濕度計是最常用的濕度計,它由一支干球溫度計和一支濕球溫度計組成,濕球溫度計的球部有濕棉紗包著。濕度計的種類還有很多,如毛發濕度計、自動感應濕度計等。(2)測量方法在生活中,空氣的濕度一般用相對濕度表示。用干濕球濕度計測量空氣相對濕度的方法:先讀出干球溫度計的讀數,再讀出濕球溫度計的讀數,然后計算它們的溫度差,最后通過查相對濕度表,即可得出相對濕度。(三)濕度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濕度越大,空氣中的水汽就越豐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大。許多天氣諺語就是根據濕度來判斷天氣變化趨勢的。例如,“蜻蜓低飛,不雨也陰”,就是由于大雨前空氣中的濕度較大,蜻蜒的翅膀因沾上水分而不能高飛。三、降水(一)水汽凝結當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就很難再容納更多的水汽了。如果氣溫降低,空氣容納水汽的能力也會隨之降低,空氣中的水汽會附著在微小的灰塵顆粒上形成細小的水珠,即發生水汽凝結。例如我們肉眼看到的云或霧就是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凝結出的細小水珠或冰晶。(二)降水的形成空氣中凝結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后飄浮在空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隨著溫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漸增大,最終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見的降水是降雨。降水的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空氣中含有足夠的水汽(或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100% );空氣溫度下降到水汽能夠凝結出來的程度。(三)降雨量的測定(1)計量單位:毫米。(2)含義:降雨量表示一定時間內降落到地面的水層深度。(3)測量器具:雨量筒(4)觀測方法:氣象觀測中,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來,觀測時把雨量筒內的儲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內,讀出的刻度即為降雨量。雪和冰雹等融化后可用同樣的方法測量。四、獲得天氣預報的信息(一)天氣預報信息的來源(1)看電視、聽廣播、撥打氣象預報電話及查看互聯網。(2 )通過分析天氣圖,自己預測天氣。(3)通過氣象觀測,自己作出天氣預報。(二)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天氣預報主要包括陰晴、云量、降水概率、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風向與風級等內容。(1)云量與降水等級總云量占空比例 天氣狀況 12小時降水量(毫米) 等級8/10以上 陰 大于30 暴雨5/10~ 8/10 多云 15~30 大雨3/10 ~ 5/10 少云 5~ 15 中雨3/10以下 晴 小于5 小雨(2)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3)“偏南風3級”:表示風向為偏南風,風級為3級。(4)“氣溫15~ 23℃”:表示最低氣溫為15℃,最高氣溫為23℃。五、天氣圖(一)天氣圖的概念很多電視臺都有天氣形勢分析預報。天氣形勢常用天氣圖表示。天氣圖是一種可以表現不同地方氣象信息的地圖。(二)等壓線在天氣圖上,把同一時間氣壓值相等的點用曲線連起來,這條曲線就是等壓線。根據等壓線的分布特點可以分析出常見的天氣系統,如高壓、冷鋒等。(三)鋒鋒是影響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冷暖空氣的交界面叫鋒面。(1)冷鋒:向暖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叫冷鋒,常帶來降雨、大風和降溫天氣。(2)暖鋒:向冷空氣一側移動的鋒叫暖鋒,常帶來降雨天氣,氣溫升高。名稱 冷鋒 暖鋒示意圖表示符號移動 冷空氣→暖空氣 暖空氣→冷空氣過境時 降雨、大風、降溫等 云、雨,多連續性降雨過境后 天氣轉睛,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下降 天氣轉睛,氣溫上升、氣壓下降舉例 我國北方夏季暴雨、我國冬季寒潮 我國華南地區的春暖多晴,一場春雨一場暖(四)天氣預報中信息的來源現在的天氣預報除了地面觀測站收集的信息以外,還有大量用氣象衛星氣象雷達氣象探測火箭、氣象探測氣球海洋氣氣象數據自動收集裝置、自動遙感和遙測裝置等等收集的各種氣象信息。氣象工作者利用計算機來處理這些上千萬個天氣信息數據,模擬天氣變化,從而準確地預報天氣。例1、如圖所示是我國東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 )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緯度位置的影響 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風坡,北坡是迎風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例2、讀鋒面圖,回答:(1)該鋒是________鋒,判斷依據是向________(填方向)移動。(2)該鋒面過境時常出現________等天氣現象。(3)肺結核病人咯血,特別是嬰兒肺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在此鋒過境時發病率很高,為什么? 。例3、某同學在探究“空氣中含有的水汽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設計了如下實驗:在四只相同的燒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它們的水溫分別是25 ℃、40 ℃、55 ℃、65 ℃,在杯口同時蓋上玻璃片,過一會兒看到如圖所示的現象。請回答:(1)該同學設計的實驗是為了驗證:空氣中含有的水汽與 有關;(2)甲杯的水溫為____。A.25 ℃ B.40 ℃ C.55 ℃ D.65 ℃1.自西域歸來的李白說:“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而唐朝詩人王之渙卻有詩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試從科學角度分析這兩種風分別是( )A.東南風、西北風 B.西北風、東北風 C.西北風、東南風 D.東北風、西北風2.某學校七年級一班的師生準備第二天到郊外秋游,小亮擔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了電視上的天氣預報后,小亮很高興,他在預報中聽到,明天吹東南風六級,能表示這種風的符號是( )A. B. C. D.3.對風的預報內容主要是風向和風力,下面對風向和風力理解正確的( )A.風向是指風的去向,如“西北風”說明風來自東南方吹向西北方B.風向是指風的來向,如“西北風”說明風來自西北方吹向東南方C.風力指風的強度,風力最大時風級是10級D.風力指風的強度,風級越大,表示風力越弱4.“天氣預報瓶”的創意新品如圖所示,A為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小科仿制了一個,發現比較靈驗,當A管液面明顯上開時,往往轉為陰雨天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氣的氣壓變化B.A管和B管液面相平時,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C.A管液面上升時,顯示大氣壓變大D.B球內裝有較多紅墨水,會增大瓶內溫度變化造成的于擾5.下面所示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冷鋒天氣的是( )A.B.C.D.6.如圖是12月17-19號湖州的氣象要素,請根據表中信息回答問題:氣象要素 日期12月17日 12月18日 12月19日天空狀況 陰有小到中雨 陰有小雨 陰有小雨氣溫 11℃-15℃ 7℃-11℃ 5℃-8℃風向風力 西北風4級 偏北風4級 偏北風4級(1)表中所描述的是________(填“天氣”或“氣候”)現象。(2)湖州這幾天在________氣壓控制下。(3)氣象觀測中是用________觀測風向的。7.近海地區夏季的海陸風是風向晝夜交替變化的風,在如圖所示中,甲為 , 乙為 。A.白晝海風 B.黑夜海風 C.白晝陸風 D.黑夜陸風8.干濕球濕度計有兩支溫度計組成,一支是干球溫度計,測量的就是氣溫;另一支是濕球溫度計,其玻璃泡用濕棉紗包裹。(1)其原理是:當其它條件相同時,濕度越大,蒸發越________,溫度降低越________。(2)根據下表,回答有關問題。相對濕度干球溫度 干濕差1℃ 2℃ 3℃ 4℃15℃ 90% 80% 70% 61%20℃ 91% 82% 74% 66%25℃ 92% 83% 76% 68%30℃ 93% 86% 79% 73%如果當地當時氣溫是25℃,濕球溫度計示數是22℃,當地當時空氣的相對濕度是________。(3)從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兩個結論,請寫出其中一條:________。(4)傳統的氣象預報只關注具體的氣溫,而忽視了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同在30℃的環境中,空氣濕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適”或“越不舒適”)。1.在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總能看到衛星云圖,從圖上可以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陰天;下面衛星云圖分析方法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綠色表示陸地B. 藍色表示海洋C. 白色表示云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一般是陰雨區D. 白色表示云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薄,天氣晴朗2.某地氣象臺昨晚發布天氣預報:“明天陰,局部有小雨,溫度:14—23 ℃ ,東北風4-5級,陣風6級。……”對于這則預報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東北風是通過風向標測得 B. 陣風6級通過風速儀測得C. 溫度14-23℃是通過溫度計測得 D. 明天陰說明明天是高氣壓控制3.夏季,近海地區海陸風的風向通常晝夜交替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是白天形成的海風 B.甲圖是白天形成的陸風C.乙圖是白天形成的海風 D.乙圖是白天形成的陸風4.讀“某市某日天氣預報圖”,完成下列各題:(1)此日該地區的天氣為________,最低氣溫為________℃,最高氣溫為________℃。(2)這次天氣預報中反映的最基本的氣候要素是( )A.空氣質量B.風向C.氣溫和降水D.風力5.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A、B兩圖中,表示冷鋒的是________,表示暖鋒的是________.(2)從上下位置看,冷氣團一般在鋒面________(以下、以上),原因是________.(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個暖氣團的上升過程.冷鋒降水一般位于________(鋒前、鋒后),暖鋒來看,降水易發生在________(鋒前.鋒后).(4)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是圖________(A、B)所示的天氣系統南下形成的災害性天氣.(5)A圖中天氣系統過境時的天氣狀況是________.6.如圖所示。A地海拔200米,B、C兩地海拔2200米,且A處常年吹東風,則:(1)B和A的相對高度為________,A和B相比,氣溫較高的是________地。(2)B和C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________地,判斷理由是B地位于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參考答案例1、【答案】B【解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1.緯度位置。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附近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2.海陸位置。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3.地形因素。通常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4.洋流因素。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解答】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濕潤空氣水平運動時,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溫度下降,水汽凝結,在迎風坡產生的降水。讀圖可知,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響,山的南坡降水多為迎風坡,山的北坡降水少為背風坡,迎風坡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風坡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減少,B符合題意。例2、【答案】(1)冷;暖空氣一側(2)降雨、大風、降溫(3)解:天氣變化大,短期內氣溫突然降低。【解析】冷鋒:鋒面在移動過程中,冷氣團起主導地位作用,推動鋒面向暖氣團一側移動,這種鋒面稱為冷鋒。暖鋒:鋒面在移動過程中,若暖空氣起主導作用,推動鋒面向冷 氣團一側移動,這種鋒機稱為暖鋒。(1)由圖可知,冷氣團移向暖氣團;所以是冷鋒;故答案為:冷;暖空氣一側;(2)冷鋒過境會帶來大風、降溫、降雨等天氣;故答案為:降雨、大風、降溫;(3)肺炎、支氣管炎、哮喘都會受溫度的影響,尤其是降溫的時候;故答案為:天氣變化大,短期內氣溫突然降低;例3、【答案】(1)溫度(2)D【解析】【分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解答】(1)由實驗過程可知,該實驗過程燒杯內的水的溫度是不同的,結果燒杯上的玻璃片的水滴數量不同;說明該實驗主要是為了驗證溫度對水汽多少的影響;故答案為:溫度;(2)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所以玻璃片上水滴最多的就是溫度最高的;故甲燒杯中水的溫度為65℃;故答案為:D;故答案為:(1)溫度;(2)D。1.【答案】C【解析】1、中國的氣候區主要分為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夏季盛行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盛行陸地吹向海洋的偏北風;2、冬季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影響范圍廣,由西北北吹來一直到東南部都受影響。夏季風由海洋吹向西北,受高山阻擋西北部不受到夏季風的影響。【解答】由題意可知,“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是指冬季的西北風,吹過玉門關到東南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夏季的東南風不能吹到西北部,C選項正確。A、B、D錯誤。2.【答案】A【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表示風的符號的認知;【解答】A、表示東南風六級;故A正確;B、表示西北風六級;C、表示東南風八級到十二級;D、表示西北風八級到十二級;故答案為:A。3.【答案】B【解析】風向是風的來向。風力是風的強弱,共分13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大。風力最大風級是13 級。風的級數越大,風力越強,B符合題意。4.【答案】B【解析】可以根據裝置的結構和特點,然后結合大氣壓的大小受天氣的變化影響的關系這些所學過的知識來判斷解題,一般來說,陰天下雨的天氣大氣壓比正常低。A、天氣不同,氣壓不同,一般來說,陰天下雨的天氣大氣壓比正常低,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因此“天氣預報瓶”利用天氣與大氣壓的關系進行預報,根據A管的液面上升下降情況,看出天氣氣壓的變化,而不是A管子越粗來看出天氣氣壓的變化的,因為它是玻璃管,所以很難把管子漲大變粗的,A不符合題意。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時,兩平面受到氣體的壓強相等,說明瓶內氣壓等于外界大氣壓,B符合題意。C、A管液面上升時,內外氣體壓強不等,顯示外界大氣壓減小,C不符合題意。D、B球容積較大,紅墨水越多,由于熱脹冷縮引起的體積變化不明顯,從而減小瓶內溫度變化造成的干擾,D不符合題意。5.【答案】A 【解析】冷鋒系統是冷氣團移向暖氣團,且暖氣團會上升;故只有A符合6.【答案】(1)天氣(2)低(3)風向標【解析】(1)氣象要素是指表明大氣物理狀態、物理現象的各項要素。主要有:氣溫、氣壓、風、濕度、云、降水以及各種天氣現象。(2)低氣壓是指的近地面的氣壓,一般夏天形成在陸地上。著名的低氣壓中心就是亞洲低壓中心(印度低壓)和亞速爾低壓中心。低氣壓的氣流是向上上升。而氣流越上升氣溫越下降,所以形成降雨。所以低氣壓一般給經過的地區帶來大風和降雨。可以緩解旱情。【解答】(1)表中信息所描述的是湖州的天氣現象;(2)低氣壓一般給經過的地區帶來大風和降雨,由表中所示的天氣推斷湖州這幾天在低氣壓控制下;(3)氣象觀測中是用風向標觀測風向的。7.【答案】 D;A【解析】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解答】甲是由陸地吹向海洋的,說明陸地氣壓高于海洋,由于水的比熱大于砂石,所以夜晚時,海洋溫度高于陸地溫度,氣體向上膨脹,導致海洋表面氣壓減小,故甲是黑夜陸風;乙是由海洋吹向陸地,說明海洋氣壓高于陸地,白天陸地升溫快于海洋,氣體膨脹,即陸地氣壓低于海洋,所以乙是白晝海風; 故答案為:D;A。8.【答案】(1)慢;小 (2)76%(3)相同氣溫時,干濕差越大,空氣相對濕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濕差,氣溫越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越大。(4)越不舒適【解析】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較高即濕度較大時,濕泡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較慢,溫度下降的較少,干、濕溫度計的示數差較小;反之,當水蒸氣含量較低時,濕泡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較快,溫度下降的較多,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較大.空氣濕度是指空氣的潮濕程度,用來表示空氣中水汽含量距離飽和的程度。研究表明,最有益于人體的健康濕度范圍為45%至60%。如果空氣中的濕度低于45%,會造成室內干燥,導致皮膚、咽喉、呼吸道干燥,容易引發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當空氣濕度高于60%時,人體會感覺悶熱難耐,而當空氣濕度高于80%時,則屬于濕度過高,會使人體散熱困難,從而導致體溫升高、心跳加快、頭暈惡心等癥狀。(1)干濕球溫度計是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汽含量的裝置,它是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個溫度計被濕布包起來,兩個相同的溫度計的讀數不一樣。在一定溫度下,兩個溫度計讀數的差別越小,表示空氣的濕度越大. 濕度越大,水蒸發量越少,濕球溫度與干球溫度的差越少。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較高即濕度較大時,濕泡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較慢,溫度下降的較少,干、濕溫度計的示數差較小;反之,當水蒸氣含量較低時,濕泡溫度計上的水分蒸發較快,溫度下降的較多,兩個溫度計的示數差較大。(2)對應圖表格當時氣溫25 ℃, 濕球溫度計示數是22℃ ,那么說明干濕差為3℃ ,所以圖表格中對應的相對濕度為76%。(3)由圖表格中可以發現相同氣溫時,干濕差越大,空氣相對濕度越小。(4)人體感到舒適的氣溫是:夏季19℃-24℃,冬季12℃-22℃。 當環境溫度較高時,人體就要借汗液的蒸發來排出熱量。此時,空氣濕度就顯得特別重要。當空氣濕度較高時,汗液蒸發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種黏糊糊的感覺,很不舒服。如果高溫伴著高濕(例如夏季雷雨來臨前),還容易發生中暑現象。只有當空氣濕度較低時,汗液蒸發速度才會較快,即使天熱一點,人也感到一種爽快。因此同在30℃的環境中,空氣濕度越大,人越不舒服。1.【答案】 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遙感圖象的判讀的相關知識。【解答】在衛星云圖上,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內容,在衛星云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一般是陰雨區,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答案】 D【解析】(1)天氣是指某一個地區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而天氣現象包括氣溫、氣壓、濕度、風、雨、閃、雪等。(2)高氣壓指比周圍的氣壓高的地點,其中氣壓最高的地點,叫作“高氣壓中心”。北半球的高氣壓中心附近,風是以右旋的渦旋而向外吹去,所以該部分的空氣較為稀薄。為補充它,空氣自上空降落,形成下降氣流,所以通常都是好天氣。低氣壓,某地區氣壓的高低是與周圍比較而說的,其中氣壓最低的地方,叫作“低氣壓中心”。四周壓力較高地方的空氣都會流到中心來,這正好像四周高山上的水都匯集到盆地中心去一樣。北半球的低氣壓中心附近,風是向中心吹進,為左旋的旋渦,且吹進來的空氣即向上升,而形成上升的氣流,通常是天氣不好。【解答】明天陰說明明天是低氣壓控制,低氣壓控制的地區往往是陰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答案】 C【解析】陸風是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夜間陸地降溫快、氣溫低于海洋,近地面陸地氣壓較高,海洋氣壓較低,空氣從高壓流向低壓,形成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解答】由圖可知,甲圖近地面風向是從陸地吹向海洋,因此是陸風,而陸地近地面呈下沉氣流,因此甲圖是夜晚形成的陸風;那么乙圖近地面風向從海洋吹向陸地,因此是海風,而陸地近地面呈上升氣流,因此乙圖為白天形成的海風,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4.【答案】(1)小雨;19;28 (2)C【解析】通過圖片中的天氣信息對照解題即可。(1)此日該地區的天氣為小雨,最低氣溫為19℃,最高氣溫為28℃。(2)這次天氣預報中反映中沒有空氣質量,風向,風力等信息,反應的最基本的氣候要素是氣溫和降水。5.【答案】(1)B;A (2)以下;冷空氣密度大,暖空氣密度小(3)鋒后;鋒前 (4)B (5)產生云、雨等天氣,多產生連續性降水.【解析】由鋒的結構可知,AB圖中的b氣團是冷氣團,a是暖氣團.A圖冷氣團在后退,判斷為暖鋒;B圖冷氣團主動進攻,故判斷為冷鋒。讀圖分析可知;(1)A圖冷氣團在后退,判斷為暖鋒;B圖冷氣團主動進攻,故判斷為冷鋒。(2)冷氣團由于氣溫低,密度大,故分布于鋒面之下.暖氣團密度小,故分布于鋒面之上.從圖中可以看出鋒面的位置是傾斜的,一般都傾向冷氣團一側。(3)降水的形成,必定有一個暖氣團的上升過程;冷鋒是冷氣團在后,暖氣團在前,故冷鋒的降水位于鋒后;暖鋒是冷氣團在前,暖氣團在后,故暖鋒的降水位于鋒前。(4)寒潮指北方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南侵襲,造成大范圍急劇降溫和大風的天氣過程。故寒潮屬于冷鋒天氣系統形成的災害性天氣。(4)A圖為暖鋒,暖鋒過境時,因受冷暖氣團交匯控制,天氣變化劇烈,常伴隨云雨天氣;暖鋒過境后,因為暖氣團代替了原來的冷氣團位置,故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6.【答案】 (1)2000米;A(2)B;迎風坡;背風坡【解析】(1)海拔是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地面某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即兩地的高度差。(2)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 A地海拔200米,B地海拔2200米,因此B和A的相對高度為2200-200=2000米。其中A地海拔較低,因此氣溫較高。(2)讀圖分析可知, B和C地相比,B地位于迎風坡,降水較多;C地位于背風坡,降水較少。故答案為:(1)2000米;A;(2)B;迎風坡;背風坡。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十五)風和降水、天氣預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