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歷史《綱要(上)》同步學案( 第九單元)學生版+教師版(知識框架+階段特征+重點梳理+單元測試)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歷史《綱要(上)》同步學案( 第九單元)學生版+教師版(知識框架+階段特征+重點梳理+單元測試)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同步學案(知識框架+階段特征+重點梳理+單元測試)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九單元知識總結(兩課時)
(第九單元:)
(一)學 生 版
【知識框架】
【階段特征】
總體特征: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1949~1978年)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曲折探索時期。 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誤,“文化大革命”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具體表現
(1)政治上,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系,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嚴重破壞。
(2)經濟上,隨著“一五”計劃的開展和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完成,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1956年中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在“左”傾錯誤思想指導下開展的社會運動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3)外交上,廢除舊中國一切不平等條約,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礎上,同蘇聯等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實行“ 一邊倒”的外交方針,以沖破美國的外交孤立政策。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積極出席國際會議,參與討論和解決國際事務,發(fā)揮大國作用。重返聯合國,實現中美、中日關系破冰
(4)科技文藝上,社會主義性質的教育、文藝發(fā)展起來,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益補充,科技建設反映出新中國成立初期鞏固政權的需要。
(5)社會生活上,交通運輸業(yè)發(fā)展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蓋全國的交通網絡:社會生活受政治運動影響較大,服裝體現了強烈的時代色彩。
【重點梳理】
重點1 新中國過渡時期的歷史特征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時期,具有以下歷史特征:
1.社會性質
“過渡時期”我國的社會性質,就政權形式和經濟基礎而言,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從這一時期中共采取的政策來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義的性質,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沒收官僚資本。
2.經濟特征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前有五種經濟形式并存,即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個體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其中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半社會主義性質的;一部分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在我國當時的條件下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性質。三大改造完成后,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成分完全占主導地位。
3.社會主要矛盾
從1949年到1952年底,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國民黨殘余勢力、地主階級及帝國主義間的矛盾。從1953年到1956年底,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則主要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這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4,政治制度
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在過渡時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并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這一政體過渡局面的結束,但政協作為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繼續(xù)存在,并發(fā)揮作用。
5.國際外交
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確定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方針,提出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別國建立外交關系。
6.民族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1949年9月,“共同綱領”將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確定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策和重要政治制度之一。在1954年制定及以后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都將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作為國家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加以規(guī)定。
重點2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實行的土地政策
【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
選擇題(共24小題,每題2分,共48分)
1.[山東濟南2022二模]下圖為1949年定稿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設計者張仃、周令釗的圖稿說明為:紅星表示無產階級領導;齒輪、嘉禾表示工農聯盟為基礎;四面紅旗表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大聯合;地圖表示新中國,背景光芒四射。這一設計鮮明的反映出( )
A.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原則 B.中國各民主階級大團結的精神
C.中國已基本實現了國家統(tǒng)一 D.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宣告勝利
2.[山東濟南2022模擬]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中央政府對普通鄉(xiāng)民進行階級思想教育、政治覺悟啟發(fā)、組織紀律訓練,同時訴諸物質利益激勵、政治身份認同、情感訴說引導等。這些動員方式旨在( )
A.激發(fā)鄉(xiāng)民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動性
B.掀起建設農業(yè)生產合作社高潮
C.將農民生活納入到國家計劃體制
D.為工業(yè)化建設提供勞動力資源
3.[浙江2022預測]如表為1952-1958年廣東省農業(yè)總產值發(fā)展速度表。據此可知
時間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農業(yè)總產值發(fā)展速度 10.5% 11.29% 11.78% -3.46% 10.07% 9.34% 28.26%
A.農業(yè)發(fā)展速度持續(xù)上升 B.人民公社化運動弊端顯現
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 D.國家戰(zhàn)略推動農業(yè)發(fā)展
4.[河南名校聯盟2022模擬]下圖為20世紀50年代在大江南北廣為流行的一幅宣傳畫。這幅作品的流行
A.寄托了人民對工業(yè)化的祈份 B.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
C.展現出東北建設的經濟成就 D.反映了工業(yè)布局得到改善
5.[四川成都2022適應考]從1953年開始,黨和政府先后嘗試通過劃定福利補助金的提取比例以及推行福利設施企業(yè)化等方式來規(guī)范國營企業(yè)的福利開支。然而,因為配套工作沒有跟上,這些舉措未取得明顯成效。為減輕職工負擔、改善職工的生活,1956年職工福利制度一度又回歸由國營企業(yè)包辦的模式。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國民經濟的根本好轉 B.所有制形式重大變化
C.分配體制的集中管理 D.國家經濟戰(zhàn)略的實現
6.[陜西寶雞2022(七)]下圖是一張宣傳“團體人身保險”的廣告畫,廣告語為“提高勞動人民福利,加強抗美援朝力量”。可看出這一時期
A.存在多種資源調配方式 B.社會性質發(fā)生根本改變
C.已經確立計劃經濟體制 D.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7.[重慶2022聯考(二)]1954年,中共中央在一份批示中指出;對科技人才必須合理地使用他們以發(fā)揮其專長,必須使他們有可能集中精力和時間于科學研究工作;應當解決他們在科學研究工作中缺乏必要的設備、經費和助手的困難和其他困難。這一批示的歷史背景是
A.全面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展 B.社會主義改造的推進
C.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戰(zhàn)略的實施 D.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提出
8.[福建廈門2022四模]據如圖可知,當時中國的高等教育
A.依據現實需求設置專業(yè) B.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訴求
C.立足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D.凸顯了教育的社會主義原則
9.[江蘇2022臨考押題]如圖為1956年吳凡創(chuàng)作的《布谷鳥叫了》。該作品反映出當時我國
A.農村生產方式發(fā)生一定變化 B.婦女基本實現經濟獨立
C.農村走上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D.掀起了農業(yè)合作化熱潮
10.[江蘇淮安2022模擬]建國初期,周恩來總理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通過了如下原則,該會議
二、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三、承認一切種族的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九、促進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A.旨在為中國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周邊環(huán)境 B.體現了“團結、友誼、合作”精神
C.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推動建設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11.[江蘇海安、南京2022模擬]某次國際會議,美國要求有關國家派親美人士參加會議,并敦促他們在會議上發(fā)表反共講話。美國試圖以反共觀點沖擊會議的反殖主題,迫使與會各國陷于意識形態(tài)的爭論之中,達到削弱中國影響的目的。此次會議
A.進一步推動中國外交取得新進展 B.成為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標志
C.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促成了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
12.[江西2022二模]如表為1949—1952年中國經濟建設支出和國防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例數據,表格反映出( )
A.社會制度的過渡 B.國家主要任務逐步轉變
C.經濟體制的轉型 D.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
13.[廣東廣州2022模擬]1953年周恩來指出“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不是說把一切力量都擺在重工業(yè)上,其他的都不搞了,農業(yè)不發(fā)展了,輕工業(yè)不發(fā)展了,那是不行的,因為重工業(yè)還不能滿足人民需要。”1956年毛澤東曾說“學習蘇聯也得具體分析,我們搞土改和工商業(yè)改造,就不學蘇聯那一套。”這反映了建國初經濟建設
A.重視國民經濟協調發(fā)展 B.借鑒蘇聯經驗與獨立探索并舉
C.為實現工業(yè)化奠定基礎 D.通過三大改造向社會主義過渡
14.[湖南衡陽2022全真模擬]下圖反映了1949-1957年我國農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在工農業(yè)凈產值中所占比重的變動。
據此可知
A.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已經完成 B.我國逐漸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轉變
C.人民公社化運動影響農業(yè)生產 D.經濟建設中農、輕、重均衡發(fā)展
15.[山西呂梁2022一模]1956年春,劉少奇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上發(fā)言:“我們堅決同你們站在一起,要求全體工人階級像你們一樣地勞動;就是表示我們決心克服一切障礙,為把你們所已經達到的先進的生產水平迅速地變?yōu)槿鐣纳a水平,并且為繼續(xù)前進到更高的生產水平而斗爭”。這表明當時新中國
A.國內主要矛盾正在發(fā)生變化 B.國民經濟已經恢復
C.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D.經濟方針需要調整
16.[寧夏吳忠2022三模]下圖反映了1949—1956年《人民日報》刊文用詞的使用頻率變化情況。據此可知,我國這一時期( )
A.堅持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完成了對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
C.徹底打破帝國主義勢力的遏制封鎖 D.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機逐步成熟
17.[湖北部分重點中學2022模擬]讀下邊的宣傳畫《農業(yè)合作社里的老社員》,下面的四句詩為“年近七旬老社員,自報奮勇有承擔;精心飼養(yǎng)肥豬壯,眾人異口同聲贊”,該畫作
A.反映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精神風貌B.凸顯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的成果
C.展現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時期民眾風貌D.說明包干到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18.[遼寧葫蘆島2022一模]1953年,鞍山鋼鐵公司工人王崇倫發(fā)明了“萬能工具胎”,使一臺刨床能頂6臺插床使用,一年完成了幾年的生產任務,王崇倫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郵票中的圖像是王崇倫邊使用機床邊講解的情景。上述材料反映出( )
A.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yè)體系 B.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
C.人民群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 D.公私合營激發(fā)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19.[新疆昌吉2022一模]1956年12月,毛澤東提出要搞“新經濟政策”。他說:“地下工廠因為社會需要就發(fā)展起來了。要使它成為地上的,合法化的,可以雇工。現在合作工廠做衣服要三個月,袖子一長一短,扣子沒有眼,質量差。最好開私營工廠,同地上作對,還可以開夫妻店,請工也可以。這叫作新經濟政策。”毛澤東提出“新經濟政策”意在
A.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 B.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構建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D.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新模式
20.[陜西咸陽2022一模]1961~1963年,安徽省進行了包產到戶的“責任田”試驗,1964年春耕前,試驗完全停止。如圖能夠說明
A.農業(yè)集體化道路在當時仍具有優(yōu)勢
B.安徽包產到戶試驗不具備可操作性
C.“八字方針”的實施推動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D.“四個現代化”的提出激發(fā)了農民積極性
21.[河南汝州2022考前模擬]到1966年,廣大內地和邊疆省區(qū)新建了不同規(guī)模的現代工業(yè),形成不少工業(yè)中心,如武漢、包頭等鋼鐵基地,山西、內蒙古、河南、安徽等煤炭基地,蘭州石油化工中心,成都、重慶的鋼鐵、機械基地。這說明,當時我國
A.工業(yè)布局有了改善 B.經濟建設重心轉向內地
C.工業(yè)體系初步建立 D.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實行
22.[河北石家莊2022模擬]下表是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部分物資或經濟指標增長情況。表中反映的現象( )
名稱/年代 1961年 1963年 增長(%)
油料作物收購價格(元) 2.7 3.2 19
棉花收購價格(元) 2.59 2.85 10
農村人均福利費(元) 1.17 3.51 300
A.徹底糾正了“左”傾錯誤 B.使工業(yè)結構進一步合理化
C.是方針和政策調整的結果 D.推動了工業(yè)生產效益提高
23.[福建泉州2022模擬]1963~1964年,中國與當時尚未建立外交關系的阿根廷、烏拉圭、巴西3個國家開展了足球交流活動。1964年10月,墨西哥體聯主席兼奧委會主席何塞赫蘇斯克拉克率團訪問北京、廣州,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接見了代表團。該時期我國的體育交流活動( )
A.有利于改善當時中國外交環(huán)境 B.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基礎
C.客觀上推動了中美關系正常化 D.體現了“一邊倒”的外交原則
24.[江蘇鹽城2022全真模擬(一)]鐵人王進喜是新中國第一代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1960年4月,在大慶油田打井時突然出現井噴現象,危機關頭王進喜和同事們冒著嚴寒跳進泥漿池清理被堵住的水泵口,一起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由此可以看出當時( )
A.國民經濟調整基本完成 B.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實現
C.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 D.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材料分析題
25.(25分)[天津2022押題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農業(yè)發(fā)展基礎上,宋代的民間手工業(yè)比前代有所發(fā)展。……宋代取消了束縛商業(yè)發(fā)展的政策,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宋代大部分行業(yè)的手工業(yè)者都是亦工亦商,手工業(yè)的經營者就是商人,手工作坊和工場就是商店,以印書手工業(yè)為例,書店兼有編輯、印刷、書店的性質,以賣書為主要任務,……同時,官營手工業(yè)在整個社會手工業(yè)中的比例不斷下降,為民間手工業(yè)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摘編自《宋代民間手工業(yè)高度發(fā)展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 為使戰(zhàn)時后方工業(yè)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國民政府對民營工礦業(yè)采取扶持措施和優(yōu)惠政策,先后頒布了《非常時期工業(yè)獎助暫行條例》《獎勵工業(yè)技術暫行條例》等。為保護廠礦設備免遭日機轟炸,工礦調整處采取疏建辦法,規(guī)定凡制造工作能分開者另設分廠,設備能在洞中使用者,可開鑿山洞,移內工作。并設立疏建貸款,在疏建技術上給以指導。為幫助內遷廠礦復工或新建廠礦盡快開工,政府對其貨款總計達2003萬元,從民國二十八年到三十三年,經濟部工礦調整處供應給民營企業(yè)的五金、化工、電氣等器材、原料總值約563億元。還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術員工,至民國二十九年,已招募技術員工達12164人。此外,還開設了各種訓練班、訓練新技工。
——摘編自史仲文、胡曉林《中國全史》
材料三 “工業(yè)化的速度首先決定于重工業(yè)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以發(fā)展重工業(yè)為大規(guī)模建設的重點。在“邊打,邊穩(wěn),邊建”的方針下,就要求我們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進行基本建設,要求我們以有限的資金和建設力量,首先保證重工業(yè)和國防工業(yè)的基本建設,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yè)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們必須在五年內基本上完成鞍鋼等大工業(yè)基地的建設,并開始新的工業(yè)基地的建設,以此來發(fā)展我國的五金、燃料、機械、電力工業(yè)與國防工業(yè),使1957年的工業(yè)生產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編制1953年計劃及五年建設計劃綱要的指示》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促進宋代民間手工業(yè)發(fā)展的有利因素。(6分)
(2)根據材料二指出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推動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措施。(10分)
(3)據材料三概括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的意義。(9分)
26.(15分)[江西臨川2022實戰(zhàn)演練沖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同時命令海軍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組織“聯合國軍”武裝干涉。初期,朝鮮人民軍迅速南進,9月中旬,美軍在仁川登陸,戰(zhàn)爭形勢發(fā)生急劇逆轉。10月初,美國不顧中國的一再警告,跨過三八線,侵占平壤,把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
中國政府對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的局勢極為關注。早在7月13日,中央軍委抽調25萬兵力,組成東北邊防軍。多次向美軍政府提出抗議和警告,并要求聯合國制止美國對中、朝的侵略。10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舉行會議,最終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決策,10月19日黃昏,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分別在丹東、長甸河口和集安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作戰(zhàn)。
——摘自郭大鈞主編《中國當代史》
(1)根據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分析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原因。(8分)
(2)根據材料以及所學知識,指出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對國際局勢的影響。(7分)
27.(12分)[河南部分學校2022質檢]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1世紀以來,每逢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事件以及中共領導人的周年紀念,學術界都會出現研究熱潮,出版和發(fā)表大量著作和文章,如葉揚兵《美好的遠景和過高的預期——農業(yè)合作化高潮形成的原因之-》(《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1期)、沙健孫《毛澤東與新中國建設》(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章百家《革命建設改革:中國共產黨的道路》(外文出版社2011年版)、沈大偉《中國共產黨:收縮與調適》(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版)等,這些書名反映了作者對重大歷史事件與中共主要領導人的深刻理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某一重大歷史事件,自擬一個書名,并運用具體史實予以論證。(要求:論證充分,史實準確,表述清晰)
【單元測試】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共24小題,每題2分,共48分)
1.【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設計充分反映了中國各民主階級大團結的精神,各民主階級聯合建立新中國,B項正確;1954年憲法體現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原則,排除A項;1949年,香港、澳門、臺灣等問題沒有解決,排除C項;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排除D項。
2.【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在土地改革中,中央政府對普通鄉(xiāng)民進行一系列動員活動,其目的在于提升鄉(xiāng)民素質和對新政權的認同,進而激發(fā)鄉(xiāng)民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動性,A項正確;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對農業(yè)的改造掀起建設農業(yè)生產合作社高潮,排除B項;這些動員方式并不是將農民生活納入到國家計劃體制,排除C項;此時還未開始工業(yè)化建設,而且土地改革的主旨也不是為工業(yè)化建設提供勞動力資源,排除D項。
3.【答案】D
【詳解】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廣東的農業(yè)發(fā)展速度有高有低,但整體是向上發(fā)展的。而從1952年到1958年這個時間段里,國家進行了“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國家戰(zhàn)略推動了農業(yè)發(fā)展,D項正確;從1952年到1954年廣東省農業(yè)總產值發(fā)展速度是上升的,但是1955年農業(yè)總產值發(fā)展速度下降,所以不能用“持續(xù)上升”來概括1952—1958年廣東省農業(yè)發(fā)展速度,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運動是從1958年開始的,不足以說明“1952—1958年”這一時間段內廣東農業(yè)發(fā)展速度,排除B項;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從1978年開始的,排除C項。
4.【答案】A
【詳解】從材料看到,流傳大江南北的宣傳畫主題為“使用一切能夠使用機器的勞動都使用機器”這寄托了人民對工業(yè)化的祈盼,A項正確;B項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材料沒有指出特定區(qū)域,無法得出這是東北建設成就,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宣傳工業(yè)化,而非工業(yè)地域布局,排除D項。
5.【答案】B
【詳解】結合材料中“福利補助金的提取比例以及推行福利設施企業(yè)化”“為減輕職工負擔、改善職工的生活”等信息可知,這是國營企業(yè)規(guī)范福利開支,推行福利設施“企業(yè)化”的結果,但最后未見成效,這與1956年公有制的建立息息相關,B項正確;國民經濟的根本好轉在1952年已經實現,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分配體制的集中管理,是對材料現象的概括,而非主要原因,排除C項;當時國家經濟戰(zhàn)略的實現指的是一五計劃的實現,是在1957年,排除D項。
6.【答案】A
【詳解】根據圖示內容可知,當時出現了團體人民保險作為勞動人民的福利以保障勞動人民利益的現象,說明在正常的勞動分配之外出現了保險這種形式,是存在多種資源調配方式的表現,A項正確;根據“抗美援朝”可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性質尚未發(fā)生根本改變;確立計劃經濟體制和進行經濟體制改革都是在抗美援朝之后,與題意時間不符,排除CD項。
7.【答案】C
【詳解】材料主要說明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對科技人才的重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正在實施“一五”計劃,C項正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是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以后,排除A項;科技人才主要滿足國家工業(yè)化建設需求,并非社會主義改造,排除B項;D項表述與材料所述時間不符,排除D項。
8.【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1953年中國高等學校招考專業(yè)分類情況”中的信息,可知,工科占比最多,其次是師范類;農林類、文科類占比較小。結合所學可知,從1952年開始,中國高等學校為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人才需求,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院系調整,充分體現了“教育建設為經濟建設服務,首先為國家工業(yè)化服務”的發(fā)展方向,A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訴求”,排除B項;當時中國的高等教育主要是服務于經濟建設,并非立足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且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是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的,排除C項;材料與教育的社會主義原則無關,排除D項。
9.【答案】A
【詳解】材料作品《布谷鳥叫了》反映了農村生產方式發(fā)生了變化,由以往的人力或畜力耕作改變?yōu)闄C械化耕作,A項正確;作品體現不出婦女基本實現經濟獨立,排除B項;人民公社會開始于1958年,排除C項;農業(yè)合作化從1953年就已經開始,排除D項。
10.【答案】B
【詳解】由材料“建國初期,周恩來總理參加的一次國際會議”“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一切種族的平等,承認一切大小國家的平等”及所學知識可知,這次國際會議是“萬隆會議”,這次會議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者參加的國際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體現了“團結、友誼、合作”的精神,B項正確;為中國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周邊環(huán)境,不是亞非會議的主要目的,排除A項;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建設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
11.【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此次會議是萬隆會議,它是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在會議召開期間,美國干擾萬隆會議,周恩來總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使會議圓滿結束。會后,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加強聯系,進一步推動中國外交取得新進展,A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成為新中國外交走向成熟的標志,排除B項;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外交上獲得劃時代的勝利,恢復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日內瓦會議促成了印度支那問題的和平解決,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
12.【答案】B
【詳解】據材料圖表可知,新中國成立后經濟建設支出由一開始落后于國防支出到后面超過國防支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從戰(zhàn)時狀態(tài)開始走向和平年代,國家的主要任務由解放戰(zhàn)爭轉向經濟恢復,B項正確;這個階段社會制度的過渡主要表現為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特別表現在公有化的社會主義改造告,而材料講的是國家主要任務逐步轉變,排除A項;從材料只能看出財政支出情況,不能看出經濟管理體制,且這個階段的經濟體制轉型主要表現在計劃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計劃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是隨著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的,排除C項;這個階段確實是國民經濟的恢復時期,但材料無法得出經濟是否恢復的結論。
13.【答案】B
【詳解】材料“學習蘇聯也得具體分析,我們搞土改和工商業(yè)改造,就不學蘇聯那一套”體現的是建國初期我國的經濟建設強調既要借鑒蘇聯經驗又要獨立探索,B項正確;材料與重視國民經濟協調發(fā)展無關,排除A項;一五計劃為實現工業(yè)化奠定基礎,排除C項;三大改造僅是材料的一方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
14.【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49-1957年,我國輕工業(yè)和重工業(yè)的凈產值比例不斷增加,農業(yè)的凈產值下降,說明工業(yè)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我國逐漸由農業(yè)國向工業(yè)國轉變,B項正確; 1962~1965年,中國進行了第一次經濟調整,排除A項;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排除C項;材料信息得不出經濟建設中農、輕、重均衡發(fā)展,排除D項。
15.【答案】B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6年春,三大改造即將進入尾聲,國內的主要任務就是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因此劉少奇倡導“為繼續(xù)前進到更高的生產水平而斗爭”即體現這一時代要求,B項正確;材料與國內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無關,排除A項;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項;材料與調整經濟方針無關,因為新中國成立后就十分重視經濟發(fā)展,如土地改革、國民經濟恢復、一五計劃推行等,排除D項。
16.【答案】D
【詳解】通過觀察圖中三條曲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民日報》刊文中,“戰(zhàn)爭”出現頻率在1949到1950年增長后,于1953年明顯下降,而“和平”和“建設”的使用頻率則在1953年后平穩(wěn)增長,反映出朝鮮戰(zhàn)爭后國際環(huán)境趨向和平,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機逐步成熟,D項正確;建國初期,“戰(zhàn)爭”“和平”和“建設”在《人民日報》的出現頻率不能說明我國堅持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項;直到1956年底,我國才完成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排除B項;直到1970年代,我國才“徹底”打破帝國主義勢力的遏制封鎖,排除C項。
17.【答案】C
【詳解】材料中的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是三大改造的內容,從“年近七旬老社員,自報奮勇有承擔;精心飼養(yǎng)肥豬壯,眾人異口同聲贊”可得出當時人們積極投入到國家建設中,因此展現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時期民眾風貌,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農業(yè)生產合作社,不是人民公社,也不是包干到戶,排除AD項;材料反映的是農業(yè),不是工業(yè),排除B項。
18.【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鞍山鋼鐵公司工人王崇倫的技術革新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充分反映了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B項正確;一五計劃完成,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yè)體系,排除A項;1956-1966年這十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排除C項;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激發(fā)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排除D項。
19.【答案】D
【詳解】毛澤東主張允許私營經濟存在,與國營經濟展開競爭,說明毛澤東在三大改造后探索經濟發(fā)展新模式,故選D項;1952年我國因已經完成國民經濟的恢復工作,排除A項;1956年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排除B項;三大改造使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建立,排除C項。
20.【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1964年安徽省進行了包產到戶的“責任田”試驗完全停止,說明包產到戶不被接受;且1964年至1970年安徽糧食產量不斷增加,說明農業(yè)集體化道路在當時仍具有優(yōu)勢,A項正確;B項與材料說法“1961~1963年,安徽省進行了包產到戶的‘責任田’試驗”不符,排除B項;1960年實行“八字方針”,與圖示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四個現代化”的信息,排除D項。
21.【答案】A
【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建國初期,我國的工業(yè)中心主要在東部地區(qū)。到20世紀60年代初,中央根據當時國內外形勢的發(fā)展,決定進行“三線建設”,經過一段時間建設,廣大內地和邊疆省區(qū)新建了不同規(guī)模的現代工業(yè),中西部的一些地區(qū)成為工業(yè)中心,說明我國工業(yè)布局有了一定改善,A項正確;20世紀60年代,我國的經濟建設重心依然在東部地區(qū),排除B項;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一五”計劃完成后,我國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起獨立的工業(yè)體系,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D項。
22.【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表格中的數據和所學知識可知,這種現象得益于“八字方針”的貫徹落實。面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對國民經濟造成的破壞,1960年底,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發(fā)展,C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工業(yè)結構材料未體現,排除B項;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正在應對“左”傾錯誤和三年困難,D項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
23.【答案】A
【詳解】根據“中國與當時尚未建立外交關系的阿根廷、烏拉圭、巴西3個國家開展了足球交流活動。”可得出通過體育的交流,可以促進中國對外關系的發(fā)展,改善外部環(huán)境,A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于1953年,排除B項;材料與美國無關,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不是一邊倒,排除D項。
24.【答案】C
【詳解】鐵人王進喜在大慶油田井噴時,和同事冒著生命危險用身體去制服井噴,結合1960年我國工業(yè)水平還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可以看出當時人民為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所體現的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C項正確;A對應的時間是1952年,排除A項;1960年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還沒有實現,排除B項;材料所示與勤儉節(jié)約關系不大,排除D項。
二、材料分析題
25.
【答案】(1)有利因素:①宋代取消了束縛商業(yè)發(fā)展的政策;②手工業(yè)經營方式靈活;③官營手工業(yè)比例下降,民營手工業(yè)有生存發(fā)展空間。(6分)
(2)措施:對民營工礦業(yè)采取扶持措施和優(yōu)惠政策;工礦調整處采取疏建辦法;設立疏建貸款,在疏建技術上給以指導;制定“技工招募法" ,到各地招募技術員工;開設了各種訓練班,訓練新技工。(10分)
(3)特點:集中力量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建立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體系,促進經濟的極快發(fā)展。(6分)
意義:開始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了初步基礎。(3分)
【詳解】(1)因素:根據材料“宋代取消了束縛商業(yè)發(fā)展的政策”可歸納出宋代取消了束縛商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根據材料“宋代大部分行業(yè)的手工業(yè)者都是亦工亦商,手工業(yè)的經營者就是商人”可歸納出手工業(yè)經營方式靈活;根據材料“官營手工業(yè)在整個社會手工業(yè)中的比例不斷下降,為民間手工業(yè)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可歸納出官營手工業(yè)比例下降,民營手工業(yè)有生存發(fā)展空間。
(2)措施:根據材料“國民政府對民營工礦業(yè)采取扶持措施和優(yōu)惠政策”可歸納出對民營工礦業(yè)采取扶持措施和優(yōu)惠政策;根據材料“礦調整處采取疏建辦法,規(guī)定凡制造工作能分開者另設分廠”可歸納出工礦調整處采取疏建辦法;根據材料“并設立疏建貸款,在疏建技術上給以指導”可歸納出設立疏建貸款,在疏建技術上給以指導;根據材料“還制定‘技工招募法’,到各地招募技術員工”可歸納出制定“技工招募法" ,到各地招募技術員工;根據材料“還開設了各種訓練班、訓練新技工”可歸納出開設了各種訓練班,訓練新技工。
(3)特點:根據材料“因此我們必須以發(fā)展重工業(yè)為大規(guī)模建設的重點”可歸納出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根據材料“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yè)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歸納出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根據材料“以此來發(fā)展我國的五金、燃料、機械、電力工業(yè)與國防工業(yè),使1957年的工業(yè)生產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可歸納出建立比較齊全的工業(yè)體系,促進經濟的極快發(fā)展。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五計劃的意義主要體現為開始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面貌, 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26.
【答案】(1)原因:兩極格局中,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蘇聯的大力支持;中國國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朝鮮政府請求;援助朝鮮,扭轉戰(zhàn)局;為了鞏固新政權的需要。(任意4點得8分)
(2)影響:遏制了美國的全球擴張戰(zhàn)略;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兩極對抗不斷升級;東北亞局勢緊張加劇。(任意3點得7分)
【詳解】(1)原因:根據材料“命令海軍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跨過三八線,侵占平壤,把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以及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國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根據材料“10月初,美國不顧中國的一再警告,跨過三八線,侵占平壤,把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10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舉行會議,最終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決策”以及所學知識可知,援助朝鮮,扭轉戰(zhàn)局;為了鞏固新政權的需要;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原因還包括兩極格局中,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蘇聯的大力支持;朝鮮政府請求等等。
影響:根據材料“多次向美軍政府提出抗議和警告,并要求聯合國制止美國對中、朝的侵略。10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舉行會議,最終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決策,10月19日黃昏,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分別在丹東、長甸河口和集安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作戰(zhàn)”,可從遏制了美國的全球擴張戰(zhàn)略;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兩極對抗不斷升級;東北亞局勢緊張加劇等方面分析。
27.
【答案】示例書名:《1954年憲法與中國特色民主政治模式的構建》。(2分)
論證: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民經濟恢復工作的完成和各級人民政權的鞏固,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的時機日益成熟。在全國人民普選的基礎上,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該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載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賦予了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權利,標志著我國政權組織形式和議事規(guī)則的進一步民主化和制度化。該憲法還確定了中共領導下的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不僅有助于吸收和擴大社會各界人士有序地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jiān)督等職能,還保障了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加快了少數民族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的發(fā)展,鞏固了國家和民族的統(tǒng)一。實踐證明,1954年憲法所建構的人民民主政治體制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仍是當前中國民主政治的基石。(8分)
總之,1954年憲法以人民民主為主旨,確立了新中國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奠定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2分)
【詳解】根據所學,可選擇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這一事件,并擬定書名為《1954年憲法與中國特色民主政治模式的構建》。論證過程主要結合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的背景、憲法的內容及我十點、我國民主法治建立的內容進行概括。最后總結,1954年憲法以人民民主為主旨,確立了新中國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奠定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
(二)教 師 版
【知識框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车致| 枣强县| 鞍山市| 和田市| 金华市| 嘉善县| 巍山| 区。| 什邡市| 灌云县| 凤庆县| 胶南市| 乳源| 常德市| 卓资县| 芒康县| 永和县| 芦溪县| 龙陵县| 东乌| 南投县| 怀来县| 苍溪县| 犍为县| 新化县| 招远市| 宝清县| 来安县| 修水县| 温泉县| 广南县| 江西省| 隆子县| 平湖市| 巴塘县| 贵定县| 汶川县| 贵阳市| 肇庆市|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