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本次課考點羅列 1.串并聯電路2.電表改造3.測量電阻一、考點梳理考點一、串、并聯電路的理解及相關計算串、并聯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分配關系(1)串聯電路中各電阻兩端的電壓跟它的阻值成正比推導:在串聯電路中,由于U1=I1R1,U2=I2R2,U3=I3R3…Un=InRn,I=I1=I2=…=In,所以有==…===I。(2)并聯電路中通過各支路電阻的電流跟它們的阻值成反比推導:在并聯電路中,U1=I1R1,U2=I2R2,U3=I3R3…Un=InRn,U1=U2=…=Un,所以有I1R1=I2R2=…=InRn=I總R總=U。【典例1】(多選)如圖所示,圖線1表示的導體的電阻為R1,圖線2表示的導體的電阻為R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R1:R2=1:3B.R1:R2=3:1C.將R1與R2并聯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3:1D.將R1與R2串聯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1:3【答案】AC【詳解】AB.根據I-U圖象知,圖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所以R1:R2=1:3故A正確,B錯誤;C.并聯電路電壓相等,電流比等于電阻之反比,所以將R1與R2并聯后接于電源上,電流比I1:I2=3:1故C正確;D.串聯電路電流相等,所以將R1與R2串聯后接于電源上,電流比I1:I2=1:1故D錯誤。故選AC。【典例2】如圖所示,兩個電阻串聯后接在電路中兩點,已知兩點間電壓不變。某同學將一個實驗室里的電壓表并聯在兩端時,讀數為9 V;將該電壓表并聯在兩端時,讀數為7 V,則兩點間電壓( )A.大于16 V B.等于16 VC.小于16 V D.無法確定【答案】A【詳解】將電壓表并聯在R1兩端時,并聯后的電阻小于R1, R1兩端的電壓小于不接電壓表時的電壓,此時的電壓表示數為9V,同理,R2兩端的電壓小于不接電壓表時的電壓,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7V,所以兩點間電壓大于16V,A正確,BCD錯誤。故選A。【典例3】如圖所示,,,滑動變阻器總電阻為,按如圖所示方式連接成電路,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間電阻最小值為 B.、間電阻最大值為C.、間電阻最小值為 D.、間電阻最大值為【答案】D【詳解】設R3上半部分的電阻為x,則A、B間的電阻為由數學知識可知,當時當時故選D。練習1、一個T型電路如圖所示,電路中的電阻R1=1Ω,R2=12Ω,R3=4Ω,另有一測試電源,電源提供的電壓為10V,內阻忽略不計,則:( )A.當cd端短路時,ab之間的等效電阻是5ΩB.當ab端短路時,cd之間的等效電阻是16ΩC.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cd兩端的電壓為8VD.當cd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ab兩端的電壓為8V【答案】C【詳解】A.當cd端短路時,R2和R3并聯再與R1串聯,ab之間的等效電阻A錯誤;B.當ab端短路時,R1和R3并聯再與R2串聯,cd之間的等效電阻B錯誤;C.當ab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R2中沒有電流,相等于R1 與R3串聯,cd兩端的電壓為R3分得的電壓C正確;D.當cd兩端接通測試電源時,R1中沒有電流,相等于R2 與R3串聯,ab兩端的電壓為R3分得的電壓D錯誤。故選C。練習2、如圖所示,兩個阻值較大的定值電阻串聯后,接在輸出電壓的直流電源上,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把電壓表接在兩端,電壓表的示數為,如果把此電壓表改接在兩端,電壓表的示數將( )A.等于B.小于C.大于D.電壓表內阻末知,無法判斷【答案】B【詳解】電壓表接在兩端,電壓表的示數為,表面電壓表與并聯后電阻與的阻值相等,說明大于,把此電壓表改接在兩端,則電壓表與并聯,其總電阻要小于,根據電壓分配規律,電壓表示數要小于。故選B。練習3、如圖所示,R1、R2、R3的電阻之比是2∶3∶5,電流表內阻忽略不計,電路兩端的電壓恒定,試求:(1)三個電阻中的電流之比;(2)兩個電流表的讀數之比。【答案】(1)15∶10∶6;(2)16∶25【詳解】(1)理想電流表用導線代替,電勢相等的點用同一字母標出,如圖甲所示,可見R1、R2、R3都連接在A、B兩點間,三者并聯,等效電路如圖乙所示設A、B兩點間電壓為U,則流過三個電阻的電流分別為,,可得三個電阻中的電流之比為(2)電流表A1測量的是流過R2、R3的電流,故電流表A1的讀數為電流表A2測量的是流過R1、R2的電流,故電流表A2的讀數為代入數據可得兩電流表的示數之比為考點二、電表改裝(1)電表改裝的問題實際上是串、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計算問題,只要把表頭看成一個電阻Rg即可。(2)無論表頭改裝成電壓表還是電流表,它的三個參量Ug、Ig、Rg是不變的,即通過表頭的最大電流并不改變。(3)由改裝后電壓表的內阻RV=R串+Rg=nRg可知,電壓表量程越大,其分壓電阻R越大,電壓表內阻RV越大。(4)由改裝后電流表的內阻RA==(其中n=)可知,電流表的量程越大,其分流電阻R并越小,電流表的內阻RA越小。【典例1】(多選)如圖是兩個量程的電壓表,當使用A、B兩個端點時,量程為0~5V,當使用A、C兩個端點時,量程是0~15V,已知表頭電阻Rg=300Ω,滿偏電流Ig為1mA,則( )A.R1=4.7×103Ω B.R1=5×103ΩC.R2=1×104Ω D.R2=1.5×104Ω【答案】AC【詳解】AB.由歐姆定律可知B錯誤,A正確;CD.由歐姆定律可知D錯誤,C正確。故選AC。【典例2】(多選)四個相同的小量程電流表(表頭)分別改裝成兩個電流表、和兩個電壓表、已知電流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電壓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改裝好后把它們按圖所示接法連入電路,則( )A.電流表的讀數大于電流表的讀數B.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角小于電流表指針的偏轉角C.電壓表的讀數小于電壓表的讀數D.電壓表指針的偏轉角等于電壓表指針的偏轉角【答案】AD【詳解】AB.電流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故電流表的內阻小于的內阻;由圖可知,兩電流表并聯,故兩流表兩端的電壓相等,兩表由同一電流表改裝而成,而將電流表擴大量程時為并聯一小電阻,故相當于為四個電阻并聯,故兩表頭中電流相同,故兩表的偏角相同,因表量程大于表,故的讀數比的讀數大,A正確,B錯誤;CD.電壓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故的電阻大于的電阻;兩電壓表串聯,故通過兩表的電流相等,故的讀數比的讀數大,兩電壓表串聯,通過表頭的電流相等,表頭指針偏轉角度相等,電壓表的偏轉角等于電壓表的偏轉角,C錯誤,D正確。故選AD。【典例3】如圖所示,電流表A1(0~3A)和A2(0~0.6A)是由兩個相同的電流表改裝而成,現將這兩個電流表并聯后接入電路中,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1、A2的讀數之比為1∶1B.A1、A2的讀數之比為5∶1C.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D.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5【答案】BC【詳解】AB.量程不同的電流表讀數不同,電流表A1的量程為3 A,A2的量程為0.6 A,當偏轉角相同時,A1、A2的讀數之比為5∶1,A錯誤,B正確;CD.圖中的A1、A2并聯,表頭的電壓相等,電流相等,指針偏轉的角度相同,所以A1、A2的指針偏轉角度之比為1∶1,C正確,D錯誤。故選BC。練習1、(多選)某同學將一毫安表改裝成雙量程電流表。如圖所示。已知毫安表的內阻為100Ω,滿偏電流為1mA;R1和R2為定值電阻,且R1=5Ω,R2=200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使用1和2兩個接線柱,則電表量程為0-24mAB.若使用1和2兩個接線柱,則電表量程為0-21mAC.若使用1和3兩個接線柱,則電表量程為0-4.3VD.若使用1和3兩個接線柱,則電表量程為0-6.3V【答案】BC【詳解】AB.使用1和2兩個接線柱,則R1和毫安表并聯,則有帶入數據解得I=21mA故A錯誤,B正確;CD.使用1和3兩個接線柱毫安表滿偏電壓為U滿偏=R毫安×I滿偏=100Ω×0.001A=0.1V毫安表滿偏時總電流21mA,則R2分壓為U2=R2×I=200Ω×0.021A=4.2V所以最大測量值為Umax=U滿偏+U2=0.1V+4.2V=4.3V故C正確,D錯誤。故選BC。練習2、四個相同的小量程電流表(表頭)分別改裝成兩個電流表A1、A2和兩個電壓表V1、V2。已知電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電壓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裝好后把它們按圖所示接法連入電路,則( )A.電流表A1的讀數大于電流表A2的讀數B.電流表A1指針的偏轉角小于電流表A2指針的偏轉角C.電壓表V1的讀數小于電壓表V2的讀數D.電壓表V1指針的偏轉角等于電壓表V2指針的偏轉角【答案】AD【詳解】AB.電流表A1與電流表A2由相同表頭與不同電阻并聯改裝而成,并聯在電路中,電流表A1與電流表A2的指針偏轉角相同,電流表A1的量程較大,則電流表A1的讀數較大,A正確,B錯誤;CD.電壓表V1與電壓表V2由相同表頭與不同電阻串聯改裝而成,串聯在電路中,通過表頭的電流相同,故指針的偏轉角相同,因V1量程較大,所以電壓表V1的讀數大于電壓表V2的讀數,C錯誤,D正確。故選AD。練習3、將一個滿偏電流為10mA,內阻為120Ω的電流計改裝為量程為0.06A和15V的電流表和電壓表兩用表,如圖所示為該表的內部結構,則電阻R2的阻值( ) A.24Ω B.250Ω C.130Ω D.230Ω【答案】D【詳解】把電流表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要并聯電阻分流,所以改裝后電流表內阻為改裝成電壓表需要串聯分壓電阻,串聯電阻阻值為故選D。考點三、伏安法測電阻1.伏安法測電阻原理歐姆定律給了我們測量電阻的一種方法,由R=可知,用電壓表測出電阻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的電流,就可求出待測電阻的阻值.2.電流表的兩種接法內接法外接法電路誤差分析電壓表示數UV=UR+UA>UR電流表示數IA=IR R測=>=R真電壓表示數UV=UR電流表示數IA=IR+IV>IRR測=<=R真誤差來源電流表的分壓作用電壓表的分流作用3.選擇電流表內、外接的常用方法(1)直接比較法:當Rx RA時,采用內接法;當Rx RV時,采用外接法,即大電阻用內接法,小電阻用外接法,可記憶為“大內小外”.(2)公式計算法當Rx>時,用電流表內接法,當Rx<時,用電流表外接法,當Rx=時,兩種接法效果相同.(3)試觸法:適用于Rx、RV、RA的阻值關系都不能確定的情況,如圖所示,把電壓表的可動接線端分別試接b、c兩點,觀察兩電表的示數變化.若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明顯,說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對電路影響大,應選用內接法,若電壓表的示數有明顯變化,說明電流表的分壓作用對電路影響大,所以應選外接法.【典例1】用伏安法測量某電阻Rx的阻值,現有實驗器材如下:A.待測電阻Rx:范圍在5 ~8 Ω,額定電流0.45 AB.電流表A1:量程0~0.6 A(內阻0.2 Ω)C.電流表A2:量程0~3 A(內阻0.05 Ω)D.電壓表V1:量程0~3 V(內阻3 kΩ)E.電壓表V2:量程0~15 V(內阻15 kΩ)F.滑動變阻器R:0~10 ΩG.蓄電池:電動勢12 VH.導線,開關為了較準確地測量,并保證器材安全,電流表應選______,電壓表應選__7.待測電阻Rx的額定電流為0.45 A,應選電流表A1;額定電壓Umax=0.45×8 V=3.6 V,應選電壓表V1;由于==375,==40,RV Rx,因此選用電流表的外接法測電阻;因為電壓表V1量程小于3.6 V,且要較準確地測量,故變阻器R應選擇分壓式接法,其電路如圖所示.【典例2】(多選)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量待測電阻Rx的阻值時,下列關于由電表產生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壓表的內電阻越小,測量越精確B.電流表的內電阻越小,測量越精確C.電壓表的讀數大于Rx兩端真實電壓,Rx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D.由于電流表的分流作用,使Rx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8、該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為通過Rx的真實值,電壓表的讀數為Rx兩端的電壓與電流表的分壓之和,大于Rx兩端的真實電壓,根據歐姆定律知,Rx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C對,D錯.該電路中,Rx的測量值實際上為R測=Rx+RA,故電流表的內電阻越小,測量越精確,A錯,B對.【典例3】兩個定值電阻R1、R2串聯后接在輸出電壓U=12 V的直流電源上,且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把一個內阻不是遠大于R1、R2的電壓表接在R1的兩端(如圖2-4-8所示).電壓表的示數為8 V,如果把此電壓表改接在R2兩端,則電壓表的示數將( )A.小于4 V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D.等于或大于8 V9.當電壓表接在R1兩端時,其示數為8 V,則此時電阻R2兩端的電壓為4 V,將R1與RV并聯后的電阻用R1V表示,則==,即R1V=2R2,由于R1>R1V,則R1>2R2.當電壓表改接在R2兩端時,將R2與RV并聯后的電阻用R2V表示,則R2>R2V.此時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與電壓表示數U2V之比為=>>故電壓表的示數將小于4 V.選項A正確.練習1、測定一個額定電壓UL=2.5V,額定電流約為0.3~0.4A的小燈泡L在正常工作時的阻值。供選擇的器材有:A.電流表A1(量程0.6A,內阻r1約為0.5Ω)B.電流表A2(量程30mA,內阻r2=30Ω)C.電流表A3(量程60mA,內阻r3約為20Ω)D.電壓表V(量程15V,內阻r4約為15kΩ)E.定值電阻R0=70ΩF.滑動變阻器R1:0~5Ω,額定電流1AG.滑動變阻器R2:0~1kΩ,額定電流0.2AH.電源E:電動勢為4.5V,內阻不計I.開關S及導線若干(1)測量時要求電表示數超過其量程的一半,需選用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和H、I(選填器材前對應的字母序號)。(2)請在虛線框內畫出合適的電路圖(圖中需標明所選器材的符號)。(______)(3)為保證小燈泡L正常工作,測量時要讓其中哪一個電表的示數調到多少?________。(4)測得小燈泡L在正常工作時的阻值RL=________(用實際所測物理量表示),并說明公式中各符號(題中已知的除外)的物理意義________。【答案】ABEF 電流表A2的示數為25mA I1為電流表A1的示數,I2為電流表A2的示數且為25mA 【詳解】(1)[1]測量時要求電表示數超過其量程的一半,額定電壓UL=2.5V,則電壓表量程太大不能選,可考慮電流表A2與定值電阻R0串聯改裝成一個電壓表,即改裝電壓表的量程為;電流表A1可用于測電流;根據歐姆定律估算小燈泡L在正常工作時的阻值為6~8Ω,滑動變阻器R2阻值太大,不適合做限流電阻,滑動變阻器R1小于燈泡正常工作時電阻,宜采用分壓電路,所以選擇阻值較小,額定電流較大的以分壓方式接入電路,采用外接法可以消除系統誤差。故選ABEF。(2)[2]根據上述分析畫出電路圖:(3)[3]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則解得所以調節R1將電流表A2的示數調到25mA。(4)[4]根據歐姆定律[5]式中I1為電流表A1的示數,I2為電流表A2的示數且為25mA。練習2、某同學改裝和校準電壓表的電路圖如圖所示,圖中虛線框內是電壓表的改裝電路。(1)已知表頭G滿偏電流為100μA,表頭上標記的內阻值為900Ω。R1、R2和R3是定值電阻。利用R1和表頭構成1mA的電流表,然后再將其改裝為兩個量程的電壓表。若使用a、b兩個接線柱,電壓表的量程為1V;若使用a、c兩個接線柱,電壓表的量程為3V。則根據題給條件,定值電阻的阻值應選R1=________Ω,R3=_________Ω。(2)用量程為3V,內阻為2500Ω的標準電壓表V對改裝表3V擋的不同刻度進行校準。所用電池的電動勢E為5V;滑動變阻器R有兩種規格,最大阻值分別為50Ω和5kΩ。為方便實驗中調節電壓,圖中R應選用最大阻值為__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3)校準時,在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P應靠近________(填“M”或“N”)端。(4)若由于表頭G上標記的內阻值不準,造成改裝后電壓表的讀數比標準電壓表的讀數偏小,則表頭G內阻的真實值_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900Ω。【答案】100 2000 50 M 大于 【詳解】(1)[1] 根據題意,與表頭G構成1mA的電流表,則解得 。[2] 若使用a、b兩個接線柱,電壓表的量程為1V,則代入數據得若使用a、c兩個接線柱,電壓表的量程為3V,則代入數據得。(2)[3] 電壓表與改裝電表并聯之后,電阻小于,對于分壓式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小于并聯部分,同時還要便于調節,故滑動變阻器選擇小電阻,即選擇的電阻。(3)[4] 在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P應靠近M端,這樣把并聯部分電路短路,起到一種保護作用。(4)[5] 造成改裝后電壓表的讀數比標準電壓表的讀數偏小,說明通過表頭G的電流偏小,則實際電阻偏大,故表頭G內阻的真實值大于。練習3、用伏安法測量某電阻Rx的阻值,現有實驗器材如下:A.待測電阻Rx:范圍在5 8Ω,額定功率1WB.電流表A1:量程0 0.6A(內阻約0.2Ω)C.電流表A2:量程0 3A(內阻約0.05Ω)D.電壓表V1:量程0 3V(內阻約3kΩ)E.電壓表V2:量程0 15V(內阻約15kΩ)F.滑動變阻器R:0 10Ω,額定電流2AG.蓄電池:電動勢12V,內阻不計H.導線,電鍵.(1)為了較準確的測量,并保證器材安全,電流表應選_________,電壓表應選_________(填所選設備的符號),并在圖甲虛線框內畫出電路圖,標明所選設備的符號____________.(2)根據電路圖,連接圖乙實物圖_________.【答案】A1 V1 【詳解】(1)[1]根據功率的計算公式得電阻額定電壓約為:因此可以選量程為,內阻的電壓表;[2]根據,所以電阻的額定電流:因此可以選量程為,內阻為的電流表;[3]測量電阻的原理是伏安法,由于變阻器總電阻與待測電阻的阻值相近,若采用限流式,待測電阻的分壓會超過其額定電壓,所以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式;因為:所以:,所以電流表采用外接法,測量誤差較小。根據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作出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2)[4]連接圖乙實物圖如圖所示。 二、夯實小練1.如圖所示,其中電流表A的量程為0.6 A,表盤均勻劃分為30個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R1的阻值等于電流表內阻的;R2的阻值等于電流表內阻的2倍.若用電流表A的表盤刻度表示流過接線柱1的電流值,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將接線柱1、2接入電路時,每一小格表示0.04 AB.將接線柱1、2接入電路時,每一小格表示0.02 AC.將接線柱1、3接入電路時,每一小格表示0.06 AD.將接線柱1、3接入電路時,每一小格表示0.01 A【答案】C【解析】當接線柱1、2接入電路時,電流表A與R1并聯,根據串、并聯電路的規律可知,R1分流為1.2 A,故量程為1.2 A+0.6 A=1.8 A,每一小格表示0.06 A,選項A、B錯誤;當接線柱1、3接入電路時,A與R1并聯后與R2串聯,電流表的量程仍為1.8 A,每一小格表示0.06 A,故C正確,D錯誤.故選C。2.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壓表V1和V2的內阻都遠遠大于R1、R2、R3和R4的電阻。R1和R3電阻未知,R2=R4=20 Ω,電壓表V1和V2的讀數分別為15 V和10 V,則a、b兩點間的電壓為( )A.23 V B.24 V C.25 V D.26 V【答案】C【解析】因為R1、R2、R3和R4串聯,且R2+R3=R3+R4,故R3和R4上的電壓也為10V。a、b兩點間電壓是R1和R2上電壓與R3和R4上電壓之和,即(15+10)V=25V。故選C。3.把表頭G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改裝原理為并聯電阻能增大通過G的電流B.改裝成電流表后,表頭G本身允許加的電壓增大了C.改裝后,表頭G自身的電阻減小了D.改裝后使用時,表頭G本身的參量都不改變,整個并聯電路允許通過的電流增大了【答案】D【解析】把表頭G改裝成大量程的電流表時,只是并聯了一個分流電阻,使整體并聯電路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增大,但表頭的各特征量都不變,故D對,A、B、C錯。故選D。4.如圖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電阻阻值R1=R2=R3,接在電路中,則它們兩端的電壓之比為( )A.1∶1∶1 B.1∶2∶2C.1∶4∶4 D.2∶1∶1【答案】D【解析】R2、R3并聯電阻為,再根據串聯電路分得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知U1∶U2∶U3=2∶1∶1,D項正確。故選D。多選題5.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用同一表頭改裝成的電壓表,電壓表的量程越大,其內阻越大B.并聯電路的總電阻一定大于每一個支路的電阻C.串聯電路任一電阻增大(其他電阻不變),總電阻一定增大D.并聯的電阻具有分壓作用【答案】 AC【解析】 由并聯電路的特點知,并聯電路的總電阻比任一支路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電阻增大(其他支路不變),總電阻增大,所以B錯誤;用同一表頭改裝成的電壓表,電壓表的量程越大,其內阻越大,故A正確;串聯電路任一電阻增大(其他電阻不變),總電阻一定增大,故C正確;串聯電阻具有分壓作用,故D錯誤。故選AC。6.如圖所示,甲、乙兩個電路都由一個靈敏電流計G和一個電阻箱R組成,它們中一個是測電壓的電壓表,另一個是測電流的電流表,那么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甲 乙A.甲表是電流表,R增大時量程增大B.甲表是電流表,R增大時量程減小C.乙表是電壓表,R增大時量程減小D.乙表是電壓表,R增大時量程增大【答案】BD【解析】電壓表電阻分壓,串聯一個電阻;電流表電阻分流,并聯一個電阻,所以甲表為電流表,乙表為電壓表。并聯電路電阻大時分流少,所以R增大時量程減小,A錯誤,B正確;串聯電路電阻大時分壓多,所以R增大時量程增大,C錯誤,D正確。故選:BD。四、培優練習1.如圖所示,a、b兩端電壓恒定,電阻R1=2 kΩ,用內阻也是2 kΩ的電壓表測電阻R1兩端電壓為2 V,測R2兩端電壓為4 V,則不接電壓表時,關于a、b間總電壓判斷正確的是( )A.等于6 V B.大于6 VC.小于6 V D.以上說法都不對【答案】B【解析】測R2兩端電壓時讀數為4V,即電壓表與R2并聯所得的電壓為4V,此時R1分得的電壓應大于2V,故a、b間總電壓應大于6V。故選B。2.毫安表的滿偏電流是1 mA,內電阻為100 Ω,現有兩個定值電阻R1=200 Ω,R2=600 Ω,用這兩個電阻把毫安表改成量程1 V的電壓表,圖中正確的是( )【答案】D【解析】A.電路的量程為U=Ig=0.9 V,故A錯誤。B.電路的量程為U=Ig×(Rg+R1)=0.3 V,故B錯誤。C.電路的量程為U=IgRg+R1=0.33 V,故C錯誤。D.電路的量程為U=IgRg+R2=1 V,故D正確。]故選D。3.三個阻值都是6 Ω的電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連接起來,如圖所示的四個圖中等效電阻(即總電阻)等于4 Ω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由電阻的串聯、并聯特點可知選項A中的總電阻為18 Ω,選項B中的總電阻為2 Ω,選項C中的總電阻為4 Ω,選項D中的總電阻為9 Ω,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電流表的內阻是Rg=200 Ω,滿刻度電流值是Ig=500 μA,現欲把這個電流表改裝成量程為1.0 V的電壓表,正確的方法是( )A.應串聯一個0.1 Ω的電阻B.應并聯一個0.1 Ω的電阻C.應串聯一個1 800 Ω的電阻D.應并聯一個1 800 Ω的電阻【答案】C【解析】把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需串聯一個電阻R,改裝后U=Ig(Rg+R),解得R=-Rg= Ω=1 800 Ω,即應串聯一個1 800 Ω的電阻,C正確。故選C。5.(多選)四個相同的電流表分別改裝成兩個安培表和兩個電壓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電壓表 V1的量程大于 V2的量程,把它們按圖接入電路中,則 ( )A.A1的讀數比A2的讀數大B.A1指針偏轉角度比A2指針偏轉角度大C.V1讀數比 V2讀數大D.V1指針偏轉角度比 V2指針偏轉角度大【答案】 AC【解析】 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根據電表改裝的原理可知,安培表A1的內阻小于A2的內阻,當它們并聯時,流過A1的電流要大,故A正確;因為安培表是由兩個同樣的電流表改裝而成的,當安培表并聯在電路中時,內部的電流表也是并聯的,所以流過電流表的電流是相同的,即指針偏的轉角度一樣大,故B錯誤;電壓表 V1的量程大于 V2的量程,根據電表改裝的原理可知,電壓表 V1的內阻大于 V2的內阻,當它們串聯時,電壓表 V1的分壓要大,故C正確;電壓表串聯時,內部的電流表也是串聯在電路中的,所以流過電流表的電流是相同的,即兩表的指針偏轉角度一樣大,故D錯誤.故選AC。6.(多選)如圖,虛線框內為改裝好的電表,M、N為新電表的接線柱,其中靈敏電流計G的滿偏電流為200 μA,已測得它的內阻為495.0 Ω.圖中電阻箱讀數為5.0 Ω.現將MN接入某電路,發現靈敏電流計G剛好滿偏,則根據以上數據計算可知 ( )A.M、N兩端的電壓為1 mVB.M、N兩端的電壓為99 mVC.流過M、N的電流為2 μAD.流過M、N的電流為20 mA【答案】 BD【解析】 MN兩端電壓U=IgRg=200×10-6×495 V=0.099 V=99 mV,故A錯誤,B正確;流過M、N的電流I=Ig+=200×10-6 A+ A=0.02 A=20 mA,故C錯誤,D正確.故選BD。7.如圖所示,是有兩個量程的電流表的電路.當使用a、b兩個端點時,量程為I1=1A,當使用a、c兩個端點時,量程為I2=0.1A,.已知表頭的內阻Rg為100Ω,滿偏電流I為2mA,求電阻R1、R2的值. 【答案】 解:接a、b時,R1起分流作用為一支路,G與R2串聯為一支路,此時量程為 I1=1A,而電流表的量程為當G表頭達到滿偏時通過兩個支路的總電流,即為 I1=Ig+ …①同理,接a、c時,R1+R2為一支路起分流作用,G為一支路,此時量程為 I2=0.1A則 I2=Ig+ …②由①②式構成一方程組,只有R1與R2為未知量,代入數據求得:R1=0.2Ω,R2=1.84Ω答:電阻R1、R2的值分別為0.2Ω和1.84Ω【解析】當接ab兩個接線柱時,電表和電阻R2 串聯再與電阻R1并聯,利用歐姆定律可以求出流過電表的電流,結合并聯電路的特點可以求出總電流的表達式;當接ac時,兩個電阻串聯后與電表并聯,利用歐姆定律結合電流的特點可以求出量程的表達式,兩式聯立可以求出兩個電阻的大小。8.某待測電阻Rx的阻值約為20Ω,現要測量其阻值,實驗室提供器材如下:A.電流表A1(量程150mA,內阻約為10Ω)B.電流表A2(量程20mA,內阻r2=30Ω)C.電壓表V(量程15V,內阻15kΩ)D.定值電阻R0=100Ω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約為10ΩF.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約為1000ΩG.電源E,電動勢E=4V(內阻不計)電鍵S及導線若干(1)測量時要求電表讀數不得小于其量程的,應選擇的電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滑動變阻器是________。(填電表前面的字母符號)(2)請你在線框內畫出測量Rx的實驗原理圖(圖中元件使用題干中相應英文字母符號標注)。(________)(3)若實驗時電流表A1的讀數為1,電流表A2的讀數為,電壓表V的讀數為U,請根據畫出的實驗原理圖,用已知的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Rx=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答案】A B E 【詳解】(1)[1][2][3]電源電動勢為,電壓表量程為,電壓表量程太大,不能用電壓表測電壓,可以把已知內阻的電流表與定值電阻串聯作電壓表測電壓,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為了分壓法能夠便于調節電壓,所以選擇阻值較小的滑動變阻器,故需要的電表的字母符號為:A、B、E;(2)[4]由于改裝的電壓表內阻已知,故電流表采用外接法,滑動變阻器阻值較小,為測多組實驗數據,滑動變阻器應采用分壓接法,電路圖如圖所示:(3)[5]待測電阻兩端電壓: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待測電阻阻值:其中、分別為電流表和的示數,和分別為定值電阻和電流表的阻值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