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認識生物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1.通過觀察比較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2.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學重點: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學難點: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圖片、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圖片、教學課件。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校園環境的照片,播放機器人表演的視頻。教師問題導入:上面展示的都是生物嗎?相信你一定認識不少生物。你能說出這些生物共同的特征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生物的世界。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1.教師過渡:要想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們首先需要對生物進行觀察。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2“科學方法”,并提問:你認為什么是觀察?科學觀察時需要做到哪些?教師講述: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觀察的基本要求:①要有明確的目的。②要全面、細致和實事求是,及時記錄。③對于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要有計劃和耐心。④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2.組織課堂活動——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教師:請同學們準備好紙和筆,我們觀察一組圖片(出示圖片),大家邊看邊把畫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開記錄下來,看誰記得最多,分得最準確。學生一邊認真觀看一邊記錄。教師及時評價:先從數量上了解情況,如記錄了3種生物的同學請舉手,4種以上的同學請舉手,5種以上的請舉手等。然后請2~3名同學談談記錄情況,給予評價和鼓勵。教師提問:你們是怎樣把它們區分開的呢?學生回答:生物是有生命的。探究二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4的圖1-1和圖1-2,思考:(1)植物怎樣獲得營養物質?(2)動物怎樣獲得營養物質?教師展示圖片并講述: (1)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機物。(2)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以植物或別的動物為食,從中獲得營養物質。2.生物能進行呼吸多媒體出示圖片:教師講述: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鯨需要時常浮出水面進行換氣。人也是一樣,人體從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能停止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提問:植物需要從外界吸收氧氣嗎?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講解:植物需要從外界吸收氧氣,以維持自身的生存。生物能進行呼吸,絕大多數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也需要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消耗氧氣,為植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多媒體出示圖片: 教師講述:生物在生活過程中,體內會不斷產生多種廢物,并且將廢物排出體外。請同學們想一下,動物都是通過哪些方式排出廢物的呢?植物會產生廢物嗎?它們排出廢物的方式又有哪些呢?學生分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講解:動物和人通過多種方式排出體內廢物。例如,人可以通過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等將廢物排出體外。植物也能產生廢物,植物的落葉能帶走一部分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多媒體播放獵豹追捕羚羊的視頻,并展示下列圖片:教師講述:生物能夠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獵豹在發現獵物后,能迅速追擊,羚羊發現敵害后迅速奔跑,這些都是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表現。教師提問:植物會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嗎?學生思考后回答。提示:含羞草受到觸碰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給作物施加化肥過多,會出現燒苗現象;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教師講述:生物體能夠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開始繁殖下一代。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來了解生物的這一特征。多媒體出示圖片: 許多植物產生種子,種子萌發并長成幼苗。幼苗能不斷長大。 動物的繁殖方式多種多樣。例如,鱷類通過產卵繁殖下一代,虎、狼等動物通過產仔繁殖下一代。 蘑菇屬于真菌,它能由小長大。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教師展示圖片并講述:生物體的子代與親代之間,在很多方面表現出相同的特征,但總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這就是生物表現出來的遺傳和變異的現象。 7.生物的其他特征教師提問:除了上述生物的特征以外,生物還有其他的特征嗎?學生思考后回答。提示: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等。三、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以及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同學們在課后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具有這些特征?或者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生物是否具有這些特征?生物的特征本節課是初中生物的第一堂課,也是整個初中階段生物學的開頭部分。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成為本節的第一個重點目標,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觀察生物,從而總結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但是第一節課,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還需要逐漸加強。對于病毒不是由細胞構成的,學生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改善教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