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 植物細胞1.正確、規范地制作臨時裝片,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能夠針對觀察結果中可能出現的成像不佳等情況,從材料制備、儀器設備、操作程序等方面初步分析原因。2.知道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學重點:制作并觀察臨時裝片;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學難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多媒體課件、實驗所需材料(洋蔥鱗片葉、新鮮的黃瓜、清水、碘液、鑷子、刀片、滴管、紗布、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等)。一、導入新課首先復習上節課所學的關于顯微鏡的使用的知識。導入: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梨、黃瓜、番茄都是由什么構成的呢?它們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觀察呢?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認識臨時裝片教師:多媒體播放不同類型的玻片標本,并講解:按照實驗材料的不同類型及材料處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將常用的玻片標本分為三種類型。像用刀片和解剖刀切取葉片橫切面的薄片而制成的南瓜莖橫切的玻片標本,就屬于切片。切片適用于固體實驗材料的觀察;而像人血涂片,卻是一種以液體為實驗材料的玻片標本;除了切片和涂片外,還有用鑷子撕下或解剖針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而制成的蠶豆葉下表皮細胞裝片。教師板書歸納玻片標本的類型:(1)按對材料的處理分為:切片、涂片、裝片。(2)按存放時間分為:永久玻片、臨時玻片。探究二 觀察植物細胞(實驗——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1.教師:講解并引入實驗。(1)闡述目的要求:P42~44“實驗”的目的要求。(2)介紹材料用具:讓學生進行認識,清點材料用具,注意儀器使用的講解。(3)介紹實驗方法步驟和操作要領。教師先進行演示并講解: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步驟:(1)擦: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注意朝同一方向擦拭。(2)滴:將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撕、展: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取一小塊透明薄膜——內表皮。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鑷子將它展平。(4)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5)染、吸: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6)觀察。教師板書步驟:擦→滴→撕→展→蓋→染→吸。講解每個步驟的要點和技巧,引導學生對臨時裝片制作過程中的某些細節進行思考和總結,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思考:(1)擦片:為什么要擦拭干凈?(為了觀察時更加清晰,同時也避免了對要觀察植物細胞的干擾)(2)滴清水:需要用到什么實驗用具呢?(滴管)怎樣使用滴管?(豎直使用,用完立即歸位)滴水過多會出現什么情況?過少又會怎么樣?(太少易產生氣泡;太多水滴易飄浮移動和溢出)(3)撕取標本:為什么用鑷子從洋蔥葉內側撕取?(因為觀察的是葉內表皮細胞)為什么要一小塊,而且越薄越好?(有利于觀察得更清晰,避免出現幾層細胞的重疊)需要用到什么實驗用具來控制實驗材料的大小呢?(刀片)用刀片切成什么樣才好呢?(正方形)(4)展平:為什么要展平?(避免出現幾層細胞的重疊)借助什么工具呢?(鑷子、解剖針)(5)蓋蓋玻片:這一步需要注意什么呢?為什么要一邊先接觸,而不直接蓋上去?為什么要緩緩地放下?(避免在蓋玻片下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6)染色:用什么染色劑進行染色呢?(碘液)要怎么染呢?(出示模擬載玻片和蓋玻片的教具,并請學生上來演示)我們是給什么染上色?為什么要用碘液進行染色?(使細胞著色,利于清晰地觀察細胞)(7)吸引:為什么要從一側吸引?可不可以不用吸水紙吸引而直接滴加?(不可以。這樣做是為了讓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2.學生:通過教師的演示和講解,掌握正確的操作步驟后,開始動手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進行觀察。(在學生進行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和糾正)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自己所觀察到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形態和結構。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評價、分析和處理。學生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氣泡(與細胞相區別)、有污點、細胞集中重疊、染色不均勻等。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臨時裝片的制作技巧。3.教師結合教材P44“生物圖的畫法及注意事項”進行講解并在黑板上演示,講解細胞結構簡圖的繪制方法與技巧。學生進行觀察、理解教師的講解與示范并練習繪畫細胞結構簡圖。探究三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教師:下面我們利用自己所繪制的細胞結構圖來認識植物細胞的結構:位于細胞最外面的是細胞壁,緊貼細胞壁內側的是細胞膜,染色較深的是細胞核,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是細胞質,在成熟的植物細胞中還有比較大的液泡。學生:借助自己所繪制的細胞結構圖來認識植物細胞的結構。教師:下面我們借助手中的材料,繼續觀察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注意思考: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黃瓜表層果肉細胞兩者的結構有哪些異同?學生:動手實驗,繼續觀察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思考問題。提示:相同的結構主要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等。不同的結構是:綠色部分的細胞中,細胞質內有葉綠體。(總結學生分析情況并及時評價)教師進一步提問: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具有哪些功能呢?學生閱讀教材P45內容后回答問題。教師講述:最外側是細胞壁,起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緊貼細胞壁內側的一層薄膜為細胞膜,能夠保護并控制物質的進出;染色較深的是細胞核,近似球形,內含遺傳物質;植物綠色部分的細胞中,細胞質內還具有葉綠體,它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細胞都具有的是線粒體,它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在細胞的中央具有一個比較大的液泡,里面含有細胞液,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它們這些結構都存在于細胞質中,所以細胞質是生命活動的場所。教師總結:植物細胞的各種結構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它們協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三、課堂小結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見課件本節內容以學生動手實驗為主,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情況,遇到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總結,對于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教學中要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充分利用實驗材料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的同時,還要注重重點內容的強調,做到實踐與知識學習相促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