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1.描述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2.說出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3.闡明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形成愛綠、護綠的意識。教學課件。一、導入新課師生一起欣賞一段優美舒緩的音樂片(畫面上出現人與自然的景色),創設一種意境,激發起學生的情感。 在欣賞完這段音樂片之后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問題:走在林蔭小路上和走在城市的大馬路上的感覺是一樣的嗎?分析原因。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說出原因,使學生對綠地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教師講述: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生長著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綠色植物。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氣候、土壤等條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炎熱多雨的南方和寒冷干燥的北方,在高山和平原,植物的種類差別很大。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護我國的植物資源,我們需要對我國植物的分布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什么是植被呢?一個地區內生長的所有植物叫做這個地區的植被。多媒體出示我國六種植被相關的圖片,指導學生自學,然后組織各組交流,對交流做引導、點評,保證交流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組織學生自學,明確以下兩點內容:(1)我國植被類型有哪幾種?(2)描述各植被類型的特點。探究二 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提問:我們這里的植被屬于什么類型呢?組織各小組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想一想我們身邊的各種植被是否有減少的現象?并引出下一問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多媒體出示世界部分國家森林狀況統計表格,并出示亂砍濫伐森林和土地荒漠化的圖片,讓學生交流討論。國家 國土面積/萬平方千米 森林面積/萬平方千米 人口/萬人 森林覆 蓋率/% 人均森林面積/公頃/人中國 960 220 141 178 23 0.16日本 37.8 25 12 530 66 0.2加拿大 998 347 3 830 35 11瑞典 45.0 28 1 040 62 2.7芬蘭 33.8 22.8 550 67 4.1 學生比較我國森林面積和人均占地面積,通過比較發現問題、分析出現荒漠化的原因。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和總結:①我國森林資源貧乏,屬于少林國家,并且資源分布不均勻。②我國森林面積和草原面積日益減少,并呈現退化趨勢。探究三 從我做起,保護植被1.多媒體播放森林和草原受到破壞的圖片、沙塵暴圖片、黃土高原溝壑圖片。教師講述:人類破壞自然,自然就會報復人類。那么,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134~135內容,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回答。提示:①立法。對森林和草原實行依法治理和科學化管理,力求使我國對植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盡快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②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教師要注意適時引導學生關注環境,讓自己成為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參與者。2.課后活動——綠化校園的設計活動指導學生學習教材P135“綠化校園的設計活動”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驟。教師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給予設計方法的指導。學生課下開展綠化校園的設計活動。三、課堂小結教師出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了解我國植被的類型及特點,植物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所以保護植被,合理的開發利用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提出,以實際行動參與保護植被,美化家園的活動中來的倡儀。見課件本節課主要是在了解我國的主要植被類型和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形成愛綠護綠的意識,積極參加綠化祖國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讓學生了解各種植被類型,描述各種植被類型的特點。通過計算森林覆蓋率,了解我國植被破壞的嚴重程度,喚起學生的危機感和環境保護意識。教學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