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 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學習目標1.識別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2.概述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它們與人類的關系。核心素養1.認同動物的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2.認同個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教學重點:線形動物、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線形動物、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準備相關圖片制作PPT;活體蚯蚓(有條件的話還可準備蛔蟲的浸制標本和蚯蚓模型)、糙紙、棉球、放大鏡;布置預習實驗——觀察蚯蚓。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蛔蟲和蚯蚓的圖片。教師提問:大家請看大屏幕上的動物,大家知道這兩種動物的名字嗎?它們是不是屬于同一類群呢?學生回答。教師導入: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這些生物的生活世界來了解一下它們吧!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線形動物1.多媒體出示幾種線形動物的圖片,請同學們觀察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2.多媒體出示蛔蟲結構示意圖(雌蟲)。(也可以利用浸制標本和模型)教師提問:(1)蛔蟲寄生在人類的小腸中,你能找到或推測出它們的其他特征嗎?如內部結構或者生理功能特征。(2)它的形態結構特征與適應寄生生活有何關系?學生觀察、思考、分析、交流、討論,回答問題。師生共同總結:線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3.多媒體出示蛔蟲的生活史及感染蛔蟲病的途徑和危害。歸納總結預防蛔蟲病的措施。探究二 環節動物1.進行實驗——觀察蚯蚓。要求:按照教材P9-10的要求進行觀察。步驟一: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思考:如何根據外形特點區分蚯蚓的前、后端,背面、腹面?步驟二:將蚯蚓放在糙紙上,觀察它的運動,注意其身體粗細及長短的變化。思考:蚯蚓的運動方式——蠕動,是哪些結構相互配合完成的?步驟三:用手觸摸蚯蚓,感覺它體表的黏液。注意:在觀察過程中,應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它的體表保持濕潤。思考:蚯蚓體表干燥會窒息死亡,如果將蚯蚓完全浸沒在水中,會如何呢?教師提問:蚯蚓在平面玻璃上和牛皮紙上運動的快慢一樣嗎?為什么?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教師進一步提問:(1)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你能找到或推測出它的其他特征嗎?如內部結構或者生理功能特征。(2)通過以上的觀察、比較與分析,思考:蛔蟲和蚯蚓是不是屬于同一動物類群?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判斷、推測、交流、討論,回答問題。2.多媒體出示沙蠶、蛭等環節動物的圖片,請學生通過觀察,歸納出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11相關內容,師生共同總結環節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三、小結這節課,同學們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動物學知識,概括出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并對這兩類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見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運用對比的方法,同時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例如,腔腸動物、扁形動物都是有口無肛門,從線形動物開始出現肛門。在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之間的關系。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搜集資料的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