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章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學習目標 1.說出動物對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 2.說出動物在生態系統中能夠促進物質循環,對植物的生長和繁殖的影響核心素養 1.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員的觀點。2.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人類的利害關系教學重點:動物在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等方面的作用。教學難點:動物在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作用。相關的課件、材料、視頻、圖片等。一、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羊吃草的圖片,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61的“想一想,議一議”。教師提問:適度的放牧對羊草的生長有好處嗎?(學生思考后回答)由此導入新課。二、探究新知探究一 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帶領學生回憶七年級上冊學過的有關生態系統的問題。(1)生態系統的概念、組成成分: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構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2)食物鏈的書寫方法: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最高級消費者。2.閱讀教材P61-62“資料分析”。讓學生寫出資料1和資料2的食物鏈,分析一種動物的增減對另一種生物的影響。(學生寫出食物鏈后教師可展示相關食物鏈中不同動物的數量增減關系)學生分小組,對三則資料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分析。提示:資料1:生態系統中的動物與其他生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當某種動物被消滅后,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影響整個生態系統。資料2:當某種動物數量增多時,以該動物為食的動物也會增多,從而限制這種動物的數量。此外,由于生存所需的食物和空間有限,某種動物的數量也不會無限增長。資料3:當有螞蟻“侵食”時,金合歡幼苗的成活率、生長速度均高于沒有被“侵食”的幼苗,所以螞蟻“侵食”對金合歡沒有害。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食物鏈中各生物之間的消長關系,并總結出生態平衡的定義: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作生態平衡。教師講述:生物圈中,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有著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各種動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動物對人類有利和有害的一面,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應從維護生物圈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合理地保護和利用動物資源。探究二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回顧有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識。學生分小組討論:(1)植物在生態系統中具有什么作用?(2)動物在生態系統中得到了什么?產生了什么?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結果畫出物質循環圖。師生共同總結:生態系統中沒有動物也能進行物質循環,但植物經過動物取食,在動物體內分解得更快,分解產物回到環境中的速度也就更快,因而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探究三 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閱讀教材P63-64圖片,帶領學生分析示例、討論總結:動物幫助植物繁殖后代、擴大植物的分布范圍,以及某種動物過多會造成危害。三、小結教師提問:學完本章后,你對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了怎樣的認識?學生思考、交流并回答:動物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們要全面地、辯證地看待它們。見課件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并且隨著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教師可通過講述生動的生物學史,列舉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學現象等,多種方式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他們解釋生物現象、探索新問題的求知欲。當學生產生了疑問,有了解問題的需要后,再讓他們自學教材,他們才能專心研讀,使自學獲得好的效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