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1.7哺乳動物》教學設計基本信息 課題 哺乳動物 課型 新授執教者 課時 1課時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七節內容。教材從生活在各種環境中的哺乳動物入手,通過生活情境和圖片觀察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研究動物的基本方法以及應用所學基本知識的能力。雖然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哺乳動物形態各異,但是它們都具備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介紹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使學生辯證的認識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認同人與動物共處一個地球,應和諧相處。最后,通過對動物特征的分析,提升學生綜合和概括的能力。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幾節課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運用事實和資料通過觀察和分析等活動,綜合不同方面的特點,概括出動物的主要特征,本節課繼續使用直觀手段和資料,使學生在鼓勵、點撥、啟發和問題的引領下通過比較鳥和哺乳動物的體表、運動、消化、呼吸、神經及生殖發育等方面的不同,概括出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本節課是基于前概念的基礎上,產生認知沖突,再結合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分析歸納,形成重要概念。教學目標 1. 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2. 舉例說明哺乳動物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3.辯證的認識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重難點 重點 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難點 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教學策略 問題啟發式教學、觀察法、討論法教具 教材 ,PPT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展示多種哺乳動物的圖片,包括水生哺乳動物:海豚;鯨魚;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陸生哺乳動物:鼴鼠等。 提問: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環境差別很大,為什么都屬于哺乳動物呢?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以及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求知欲。 問題引導,探究新知 教學任務一: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教師:請同學們看課本36頁,總結哺乳動物的兩個特征,并回答兩個問題:什么是哺乳?胎生哺乳有什么好處? 學生:看課本36頁,總結哺乳動物的兩個特征并回答問題。 1.體表被毛(除鯨等少數水生種類的體毛退化以外,哺乳動物的體表都被毛。) 體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哺乳動物是恒溫動物。 2.胎生: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在雌性體內發育,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從母體中產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優越的營養條件下成長。 胎生哺乳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教師:展示兔子和狼的牙齒圖片,并出示問題: 1.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共同特點 2.兔和狼的牙齒有什么不同 這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有什么關系 3.牙齒的分化對攝食和消化有什么意義 學生:觀察并討論以上問題。 師生共同明確哺乳動物的第三個特征:哺乳動物的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教師提問:除了以上三個特征,哺乳動物還有沒有其他特征呢? 學生:閱讀課本38頁,總結哺乳動物的最后一個特征。 哺乳動物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能靈敏感知外界環境變化,迅速做出相應的反應。 教師圖片展示鴨嘴獸并講解:鴨嘴獸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哺乳動物,它的主要特征是:體溫不恒定、卵生、哺乳。 教學任務二: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師:(過渡)哺乳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想一想,哺乳動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學生看課本38頁,總結哺乳動物的用途。 教師補充哺乳動物的危害: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還會傳播疾病 。 三、總結收獲,形成體系 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補充,對本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四、課堂練習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歸納本節課知識的主要內容,交流自己通過本節課學習的收獲。布置作業板書設計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1.體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齒具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 4.神經系統和感覺器官發達 哺乳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1.有利方面:提供動物蛋白;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皮毛具有經濟價值;導盲犬。 2.不利方面:鼠類猖獗會對農、林、牧業造成危害,還會傳播疾病 。教學反 思 哺乳動物離學生的生活很近,因為很多家養的寵物,家畜都是哺乳動物,可以多舉例來說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