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水的分布水的分布水的存在形式液態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固態水:極地和高山上的冰川氣態水:空氣中的水蒸氣水的循環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持續運動的過程,包括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水循環的過程陸地水、海洋水→大氣水蒸發: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釋放出來,轉化為大氣水升華:冰川在一定條件下,會直接升華為水蒸氣,成為大氣水大氣水→陸地水、海洋水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重新凝結成為液態水或凝華為固態水,并以液態雨水或固態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下來,落到陸地,成為陸地水,落到海洋成為海洋水陸地水→海洋水、地下水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在地球的引力的作用下,直接匯集成河流水、湖泊水,并形成地表徑流,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另一部分則下滲轉變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并形成地下徑流,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當然,還有少量陸地水轉化為冰川水資源的分布全球水資源分布情況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而內陸和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貧乏。據統計,全球大約有60%的地區正在經受著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如加拿大、美國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來越困難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大量的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近400個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嚴重缺水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水與生命水對植物的作用水是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植物的各大器官中都含有水,但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如根尖、嫩芽等含水量為60%~90%,干種子為10%~40%。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也是不同的,如水生植物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水對動物的作用動物也離不開水,水是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一般動物體的含水量高于植物,約為70%~80%,其中水母體內的含水量高達98%左右。一些動物有著自己特殊的結構,可以適應缺水的環境水對人體生命的作用對于人的生存活動來說,水也是至關重要的物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2.5升水。一個人可以十幾天不進食,但不能不補充水。偶爾攝入較多的水對人體幾乎是無害的,但是當人體內含水量不足時就會造成脫水,嚴重脫水時人就會有生命危險水的電解實驗1、實驗操作:往水電解器中注滿水,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氫氧化鈉(燒堿):增加水的導電性。接通直流電。2、實驗現象:a.通電后,發現兩個電極的表面都有氣泡產生; b.電解后,連接電源負極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大約是連接電源正極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的 2 倍; 3、氣體檢驗:連接電源負極的試管內的氣體可以燃燒,產生藍色火焰,為氫氣;連接電源 正極的試管內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為氧氣。 4、實驗結論:a.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b.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 2:1;5.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注意:(1)理論上,產生的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 2:1,但是由于氧氣微溶(不易溶)于 水,氫氣難溶于水,因此體積比大于 2:1。(2)氧氣的檢驗方法:把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小木條復燃。氫氣的檢驗方法:點 燃,發現它會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用干冷的燒杯罩住火焰,燒杯內壁出現小水珠。巧計:“正氧負氫,氫多氧少,體積比為二比一”。 當水分子分解時,生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很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水分子的構成①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②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電解是一個化學變化。專題精講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是 ( )A.陸地水 B.大氣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2.能使陸地上不斷得到淡水的水循環是 ( )A.海洋與陸地間的水循環 B.海洋與海洋上空的水循環 C.陸地與陸地問的水循環 D.地表水與地下水間的水循環3.下列關于我國基木國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充足 B.土地資源豐富,后備耕地充足C.水資源南豐北缺 D.工業分部西密東疏4.水循環的主要動力是 ( )A.太陽輻射 B.植物蒸騰作用 C.大氣運動 D.水的一態變化5.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于( )A.太陽 B.地球 C.海洋 D.生物6.對于自然界的水循環有下列幾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陸地和大氣之間水循環的主要途徑是蒸發、蒸騰和降水B.水循環過程中,水一定經歷了三種狀態的轉變C.水的循環離不開太陽,整個過程是一個吸熱的過程D.水循環過程中水量不會減少,因此不必擔心缺水7.科學研究表明:水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后,就會變成老化水,俗稱“死水”,不利于飲用。能使陸地上的水成為“活水”,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環主要是(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內陸循環 D.海洋循環8.根據水循環的觀念,試判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字面含意的正確性( ) 選項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A正確正確B正確錯誤C錯誤正確D錯誤錯誤9.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態有 、 和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極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的形式存在,空氣中的水主要以 形式存在。自然界的水,隨著 的改變,狀態也會發生變化。10.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 升水,主要的供水途徑是 和 。11.讀世界水儲量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在圖所示水圈的各種水體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體類型分別是:A. ;B. ;C. ;E. (2)在上述各種水體中, 為水圈的主體, 為陸地淡水的主體..(3)在圖中F所代表的各種水體中,數量最多的是 ,數量最少的是 .11.水是生命之源,保擴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1)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填數字)施加影響.(2)嘉興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我們要珍惜和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12.水是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組成部分之一。(1)一般動物含水量占總質量的 ,其中水母體的含水量高達 左右。(2)參與地球上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過程,即生物的 活動離不開水。例如,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之一就是 。(3)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是不是不需要水 13.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緊缺型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人均水量/(米3/年)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上述資料顯示,北京屬于 缺水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你家中的節水辦法是 (寫出一條即可)。14.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如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獲取淡水。回答問題:(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 (填“淡水”或“海水”)。二、專題練習1.地球上各種水體中,儲量最多的是( )A.大氣水 B.江河水 C.地下水 D.海洋水2.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陸地水、冰川、江河水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3.地球上淡水總儲量最多的水體是( )A.河流水 B.大氣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4.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大氣水 B.河流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5.能夠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大量補充、更新的是( )A.海陸間循環 B.海上內循環 C.巖石圈的物質循環 D.生物循環 6.下列關于水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資源處于不斷地循環更新過程中,因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海陸間水循環和陸地循環都能使水資源得到不斷地更新C.水循環實現了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D.水循環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7.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的劃分依據是( )A.水的物理性質 B.水的化學性質 C.水的空間分布 D.水汽含量多少8.地球上的水處于不停地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下列不屬于水循 環的主要環節是( ) A.蒸發 B.徑流 C.水汽輸送 D.太陽輻射9.大氣中的水蒸氣主要來自( )A.海洋水的蒸發 B.大氣的降水 C.植物的蒸發 D.河流,湖泊水的蒸發10.下列有關地球上水體儲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確的是(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氣水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11.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來自( )A.地球內能 B.太陽輻射 C.地表徑流 D.大氣環流1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中包含的科學原理是( )A.降水和徑流 B.徑流和下滲 C.蒸發和降水 D.水汽輸送和徑流13.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全部淡水資源的0.3%,它主要包括(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層地下水、陸地水14.目前浙江省正試點“海綿城市”建設。“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具有“彈性”,遇到降雨時能夠就地“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的建設對城市水循環環節的主要影響是( )①增加地面下滲 ②改變水汽輸送 ③減少水汽蒸發 ④減少地表徑流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X、Y、Z分別表示水循環的某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階段是蒸發,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B.X階段是蒸騰,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C.X階段是凝結,Y階段是蒸發,Z階段是凝固 D.X階段是降水,Y階段是蒸騰,Z階段是凝結16. 地球上的水的總儲量約為1.386×1018米3,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中,其中_______是咸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17. 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陸地淡水和大氣水)僅占總水量的2.53%,陸地淡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雖然占總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體的種類較多,并為人類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18.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_____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極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氣中,水則主要以______的形式存在。19.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過程和環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循環。20.通過水循環的過程,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更新最快的是________,更新周期為9~11天;更新最慢的是______,更新周期約10000年。21. 根據下圖完成下面的問題。(1)海洋水通過B______,形成大氣水,大氣水通過A______重新落到海洋上,海洋上空的大氣水通過C______到達陸地上空,再通過D______落到陸地上,陸地上的水通過F______或_______流入海洋中,也可以通過E______形成大氣水。(2)地球上的水循環是指_______、陸地水和_______之間的相互轉換和運動。22.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數字代表的水循環各環節是:①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__(2)圖中水循環的類型是________,該循環發生的領域是______和______之間。(3)簡要說明水循環的意義。 課后練習我學會了 1、水的電解: 實驗裝置:在________的玻璃管里________,接通________,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兩個電極上出現了_______,兩支玻璃管內液面_______。 產生氣體的比較與檢驗:電極氣體的量檢驗方法及現象結論正極氣體體積是負極的________氣體能使________正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負極氣體體積是正極的________氣體能在空氣中____,產生________火焰負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 實驗結論:這個實驗說明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即可表示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子的構成: 水電解實驗可以說明水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________。 水分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____和____組成的。 水的電解產生新物質,是________變化。 二、我理解了 3、檢驗氧氣的方法,正確的是-----------------------------------------------------------------( )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果復燃則可能是氧氣 B.用鼻子聞一下 C.用嘴巴吸一口,感覺舒服的是氧氣 D.用眼睛觀察 4.在水通電分解的實驗中,產生的兩種氣體體積比大致是----------------------------( ) A.1∶1 B.1∶2 C.1∶3 D.1∶4 5.關于水的電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物理變化 B.是化學變化 C.是物理性質的表現 D.產生的氧氣體積較大 6、如圖所示是電解水實驗。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 ) A.觀察電解水的現象 B.研究電解水產物的性質 C.探究電解水的條件 D.驗證水是由氧和氫組成 7、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電源后,兩支玻璃管內 的水面都下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接正極的玻璃管內水面下降快 B.接負極的玻璃管內水面下降快 C.兩支玻璃管內水面下降一樣快 D.不確定 8、關于電解水的實驗,錯誤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水通直流電能生成氫氣和氧氣 9.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 玻璃管內產生氧氣 B.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 C.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很多雜質 D.水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 10、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水電解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中有氫氣和氧氣 B.水電解時水分子被破壞 C.水電解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D.水在電解前后,氫和氧的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 11.查閱資料知道,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 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認為實驗已經成功 C.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 D.檢查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12、在做水的電解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其目的是---------------------( ) A.增強水的導電性 B.增加生成的氧氣的量 C.增加生成的氫氣的量 D.以上說法都正確 13、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屬于物理變化 B.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 14、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B,則B是______, b應接電源的_______。 (2)圖中現象表明實驗是“未開始”“剛開始”還是“已進行一段時間”?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體積是8毫升, 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是____毫升。 (4)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了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是 ( C )A.陸地水 B.大氣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答案】C【解析】地球表面約71%的面積被水覆蓋,海洋水是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2.能使陸地上不斷得到淡水的水循環是 (A)A.海洋與陸地間的水循環 B.海洋與海洋上空的水循環C.陸地與陸地問的水循環 D.地表水與地下水間的水循環【答案】A【解析】大氣中的水汽主要來自海洋,一部分還來自陸地表面的蒸發。海洋水通過蒸發成為大氣水,然后凝結降落到地面,形成江河、湖泊水,通過徑流到海洋。故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不符合題意。3.下列關于我國基木國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C)A.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充足 B.土地資源豐富,后備耕地充足C.水資源南豐北缺 D.工業分部西密東疏【答案】C【解析】我國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性,具體表現為“東多西少,南多北少”。4.水循環的主要動力是 (A)A.太陽輻射 B.植物蒸騰作用 C.大氣運動 D.水的一態變化【答案】A【解析】水循環的主要動力來自于太陽輻射。5.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于( A )A.太陽 B.地球 C.海洋 D.生物【答案】A【解析】地球上的能量除了核能、地熱能、潮汐能(也就是引力能)外,都是來自于太陽光能,水體運動的本質主要是太陽輻射能的分布不均而導致的熱量及物質流動。6.對于自然界的水循環有下列幾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 )A.陸地和大氣之間水循環的主要途徑是蒸發、蒸騰和降水B.水循環過程中,水一定經歷了三種狀態的轉變C.水的循環離不開太陽,整個過程是一個吸熱的過程D.水循環過程中水量不會減少,因此不必擔心缺水【答案】A【解析】陸地和大氣之間水循環的主要途徑是蒸發、蒸騰和降水。7.科學研究表明:水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后,就會變成老化水,俗稱“死水”,不利于飲用。能使陸地上的水成為“活水”,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環主要是( B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內陸循環 D.海洋循環【答案】B【解析】海陸間循環使海洋源源不斷地向陸地供應淡水,使水資源得到再生。8.根據水循環的觀念,試判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字面含意的正確性( B ) 選項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A正確正確B正確錯誤C錯誤正確D錯誤錯誤【答案】B【解析】植物的蒸騰作用和水分的蒸發,使水蒸氣到空中,在空中凝結成云,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剩余的水匯集入江河,由此可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匯集流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不會倒流入河,回到陸地.但海洋中的水,又會蒸發,以水蒸氣的形式到達陸地上空,最終又會以雨雪的形式從天上來到陸地.從生物圈的水循環角度來看,陸地上的水可以匯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陸地,所以“奔流到海不復回”是錯誤的。9.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態有 、 和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極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的形式存在,空氣中的水主要以 形式存在。自然界的水,隨著 的改變,狀態也會發生變化。【答案】氣態水 液態水 固態水 液態 固態 氣態 溫度【解析】見本節知識點掃描。10.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 升水,主要的供水途徑是 和 。【答案】2.5 飲水 飲食【解析】見本節知識點掃描。11.讀世界水儲量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在圖所示水圈的各種水體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體類型分別是:A. ;B. ;C. ;E. (2)在上述各種水體中, 為水圈的主體, 為陸地淡水的主體..(3)在圖中F所代表的各種水體中,數量最多的是 ,數量最少的是 .【答案】(1)A.海洋水;B.地球上的淡水;C.陸地成水;E.地下淡水(2)海洋水 冰川水 (3)永凍土底冰 生物水【解析】見本節知識點掃描。11.水是生命之源,保擴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1)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填數字)施加影響.(2)嘉興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我們要珍惜和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答案】(1)⑤ (2) BC【解析】(1)“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工程”對⑤地表徑流環節有影響。(2)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會造成水污染,故A不符合題意;植樹造林,涵養水源能保護水資源,故B符合題意;隨手關閉水龍頭可節約水資源,故C符合題意,故選BC。12.水是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組成部分之一。(1)一般動物含水量占總質量的 ,其中水母體的含水量高達 左右。(2)參與地球上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過程,即生物的 活動離不開水。例如,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之一就是 。(3)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是不是不需要水 【答案】(1) 70%~80% 98% (2) 生命 要有充足的水分 (3)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需要水。【解析】水對生命活動是至關重要的。長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條件下的生命體,為了適應當地的水分供給特點,往往會形成特定的行為特點和生理結構特點。例如,有“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一次可以喝大量的水并儲存在胃(里面有可以儲水的水脬)中,之后幾天不喝水也不會有生命危險。【解析】 由題圖可知,Ⅰ為海洋水變為大氣水,是蒸發;Ⅱ為地表水匯入海洋,是地表徑流;Ⅲ為地表水轉為地下水,是下滲;Ⅳ為地下水匯入海洋,是地下徑流。故選D。13.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緊缺型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人均水量/(米3/年)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上述資料顯示,北京屬于 缺水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你家中的節水辦法是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 極度 用洗菜水沖洗廁所(或用節水型水龍頭等,合理均可)【解析】 對照圖表可知,北京市人均水量低于500米3/年,屬于極度缺水城市。節水辦法有多種,可從盡量減少水的用量、循環用水等方面考慮。14.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如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獲取淡水。回答問題:(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 (填“淡水”或“海水”)。【答案】 蒸發 液化 淡水【解析】 (1)太陽輻射使海水溫度升高,溫度越高蒸發越快。(2)水蒸氣上升過程中遇到溫度較低的塑料膜發生液化。 (3)蒸發時從海水中出來的物質只有水蒸氣,沒有食鹽等雜質,水蒸氣液化得到的一定是淡水。參考答案:1—15 DCDAA AACAC BACDA16. 海洋 陸地 大氣 生物體 海洋水17.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湖泊淡水 土壤水 河水18. 液態 固態 氣態19. 蒸發 水汽輸送 降水 下滲 沿地表或地下流動20. 水 大氣 巖石 生物 大氣水 冰川21. (1) 蒸發 降水 水汽輸送 降水 河流 地下河 蒸發(2) 海洋水 大氣水22. (1) 蒸發 水汽輸送 降水 地表徑流(2) 海陸間循環 海洋 陸地(3) ①使海水不斷淡化,為陸地提供大量淡水資源;②使陸地水不斷得 到補充;③使水資源不斷循環和更新。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水的分布水的存在形式液態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固態水:極地和高山上的冰川氣態水:空氣中的水蒸氣水的循環水循環: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持續運動的過程,包括蒸發、蒸騰、凝結、降水、徑流水循環的過程陸地水、海洋水→大氣水蒸發:陸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發的形式釋放出來,轉化為大氣水升華:冰川在一定條件下,會直接升華為水蒸氣,成為大氣水大氣水→陸地水、海洋水空氣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條件下,又會重新凝結成為液態水或凝華為固態水,并以液態雨水或固態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下來,落到陸地,成為陸地水,落到海洋成為海洋水陸地水→海洋水、地下水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在地球的引力的作用下,直接匯集成河流水、湖泊水,并形成地表徑流,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另一部分則下滲轉變為地下水和土壤水,并形成地下徑流,流入大海,成為海洋水。當然,還有少量陸地水轉化為冰川水資源的分布全球水資源分布情況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而內陸和沙漠地區,水資源則比較貧乏。據統計,全球大約有60%的地區正在經受著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如加拿大、美國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來越困難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大量的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淡水資源的1/4。據統計,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近400個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嚴重缺水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水與生命水對植物的作用水是植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植物的各大器官中都含有水,但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如根尖、嫩芽等含水量為60%~90%,干種子為10%~40%。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也是不同的,如水生植物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水對動物的作用動物也離不開水,水是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一般動物體的含水量高于植物,約為70%~80%,其中水母體內的含水量高達98%左右。一些動物有著自己特殊的結構,可以適應缺水的環境水對人體生命的作用對于人的生存活動來說,水也是至關重要的物質。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2.5升水。一個人可以十幾天不進食,但不能不補充水。偶爾攝入較多的水對人體幾乎是無害的,但是當人體內含水量不足時就會造成脫水,嚴重脫水時人就會有生命危險水的電解實驗1、實驗操作:往水電解器中注滿水,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氫氧化鈉(燒堿):增加水的導電性。接通直流電。2、實驗現象:a.通電后,發現兩個電極的表面都有氣泡產生; b.電解后,連接電源負極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大約是連接電源正極的試管內的氣體體積的 2 倍; 3、氣體檢驗:連接電源負極的試管內的氣體可以燃燒,產生藍色火焰,為氫氣;連接電源 正極的試管內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為氧氣。 4、實驗結論:a.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b.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 2:1;5.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注意:(1)理論上,產生的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 2:1,但是由于氧氣微溶(不易溶)于 水,氫氣難溶于水,因此體積比大于 2:1。(2)氧氣的檢驗方法:把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在試管口,小木條復燃。氫氣的檢驗方法:點 燃,發現它會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用干冷的燒杯罩住火焰,燒杯內壁出現小水珠。巧計:“正氧負氫,氫多氧少,體積比為二比一”。 當水分子分解時,生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很多氫分子聚集成氫氣;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水分子的構成①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②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電解是一個化學變化。專題精講1.地球上儲量最大的水是 ( )A.陸地水 B.大氣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2.能使陸地上不斷得到淡水的水循環是 ( )A.海洋與陸地間的水循環 B.海洋與海洋上空的水循環 C.陸地與陸地問的水循環 D.地表水與地下水間的水循環3.下列關于我國基木國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充足 B.土地資源豐富,后備耕地充足C.水資源南豐北缺 D.工業分部西密東疏4.水循環的主要動力是 ( )A.太陽輻射 B.植物蒸騰作用 C.大氣運動 D.水的一態變化5.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于( )A.太陽 B.地球 C.海洋 D.生物6.對于自然界的水循環有下列幾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A.陸地和大氣之間水循環的主要途徑是蒸發、蒸騰和降水B.水循環過程中,水一定經歷了三種狀態的轉變C.水的循環離不開太陽,整個過程是一個吸熱的過程D.水循環過程中水量不會減少,因此不必擔心缺水7.科學研究表明:水長時間處于靜止狀態后,就會變成老化水,俗稱“死水”,不利于飲用。能使陸地上的水成為“活水”,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環主要是( )A.海上內循環 B.海陸間循環 C.內陸循環 D.海洋循環8.根據水循環的觀念,試判斷“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字面含意的正確性( ) 選項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A正確正確B正確錯誤C錯誤正確D錯誤錯誤9.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態有 、 和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極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的形式存在,空氣中的水主要以 形式存在。自然界的水,隨著 的改變,狀態也會發生變化。10.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約需 升水,主要的供水途徑是 和 。11.讀世界水儲量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在圖所示水圈的各種水體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體類型分別是:A. ;B. ;C. ;E. (2)在上述各種水體中, 為水圈的主體, 為陸地淡水的主體..(3)在圖中F所代表的各種水體中,數量最多的是 ,數量最少的是 .11.水是生命之源,保擴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1)如圖為水循環示意圖,人們常常通過對地表的改造,影響地球上的水循環,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以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途徑中的 填數字)施加影響.(2)嘉興是飲用水較為缺乏的地區,我們要珍惜和保護水資源。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C.隨手關閉水龍頭12.水是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組成部分之一。(1)一般動物含水量占總質量的 ,其中水母體的含水量高達 左右。(2)參與地球上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過程,即生物的 活動離不開水。例如,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之一就是 。(3)生活在沙漠地區的駱駝,是不是不需要水 13.閱讀下列圖表,回答問題:我國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圖緊缺型輕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極度缺水人均水量/(米3/年)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上述資料顯示,北京屬于 缺水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你家中的節水辦法是 (寫出一條即可)。14.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如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獲取淡水。回答問題:(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下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 (填“淡水”或“海水”)。二、專題練習1.地球上各種水體中,儲量最多的是( )A.大氣水 B.江河水 C.地下水 D.海洋水2.陸地水是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而人類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總儲量的0.3%,它主要包括(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陸地水、冰川、江河水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3.地球上淡水總儲量最多的水體是( )A.河流水 B.大氣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4.地球上主要水體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大氣水 B.河流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5.能夠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大量補充、更新的是( )A.海陸間循環 B.海上內循環 C.巖石圈的物質循環 D.生物循環 6.下列關于水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資源處于不斷地循環更新過程中,因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海陸間水循環和陸地循環都能使水資源得到不斷地更新C.水循環實現了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D.水循環影響著全球的氣候和生態,并不斷地塑造著地表形態7.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的劃分依據是( )A.水的物理性質 B.水的化學性質 C.水的空間分布 D.水汽含量多少8.地球上的水處于不停地運動和相互轉化之中,下列不屬于水循 環的主要環節是( ) A.蒸發 B.徑流 C.水汽輸送 D.太陽輻射9.大氣中的水蒸氣主要來自( )A.海洋水的蒸發 B.大氣的降水 C.植物的蒸發 D.河流,湖泊水的蒸發10.下列有關地球上水體儲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確的是(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氣水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11.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來自( )A.地球內能 B.太陽輻射 C.地表徑流 D.大氣環流1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詩中包含的科學原理是( )A.降水和徑流 B.徑流和下滲 C.蒸發和降水 D.水汽輸送和徑流13.地球上淡水很少,可利用的淡水只是地球上全部淡水資源的0.3%,它主要包括( )A.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B.湖泊水、江河水、冰川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 D.江河水、深層地下水、陸地水14.目前浙江省正試點“海綿城市”建設。“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具有“彈性”,遇到降雨時能夠就地“吸收、存蓄、滲透、凈化”徑流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的建設對城市水循環環節的主要影響是( )①增加地面下滲 ②改變水汽輸送 ③減少水汽蒸發 ④減少地表徑流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在水循環中,水不斷地在大氣和地表之間運動。如圖所示為水循環的一部分,圖中X、Y、Z分別表示水循環的某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階段是蒸發,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B.X階段是蒸騰,Y階段是凝結,Z階段是降水 C.X階段是凝結,Y階段是蒸發,Z階段是凝固 D.X階段是降水,Y階段是蒸騰,Z階段是凝結16. 地球上的水的總儲量約為1.386×1018米3,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中,其中_______是咸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17. 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陸地淡水和大氣水)僅占總水量的2.53%,陸地淡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雖然占總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體的種類較多,并為人類提供了幾乎全部的生活和生產用水。18.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_____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極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氣中,水則主要以______的形式存在。19.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過程和環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持續不斷的循環。20.通過水循環的過程,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發生了密切的聯系,共同構成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更新最快的是________,更新周期為9~11天;更新最慢的是______,更新周期約10000年。21. 根據下圖完成下面的問題。(1)海洋水通過B______,形成大氣水,大氣水通過A______重新落到海洋上,海洋上空的大氣水通過C______到達陸地上空,再通過D______落到陸地上,陸地上的水通過F______或_______流入海洋中,也可以通過E______形成大氣水。(2)地球上的水循環是指_______、陸地水和_______之間的相互轉換和運動。22.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數字代表的水循環各環節是:①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④________(2)圖中水循環的類型是________,該循環發生的領域是______和______之間。(3)簡要說明水循環的意義。 課后練習我學會了 1、水的電解: 實驗裝置:在________的玻璃管里________,接通________,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兩個電極上出現了_______,兩支玻璃管內液面_______。 產生氣體的比較與檢驗:電極氣體的量檢驗方法及現象結論正極氣體體積是負極的________氣體能使________正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負極氣體體積是正極的________氣體能在空氣中____,產生________火焰負極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 實驗結論:這個實驗說明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即可表示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分子的構成: 水電解實驗可以說明水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________。 水分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____和____組成的。 水的電解產生新物質,是________變化。 二、我理解了 3、檢驗氧氣的方法,正確的是-----------------------------------------------------------------( ) 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如果復燃則可能是氧氣 B.用鼻子聞一下 C.用嘴巴吸一口,感覺舒服的是氧氣 D.用眼睛觀察 4.在水通電分解的實驗中,產生的兩種氣體體積比大致是----------------------------( ) A.1∶1 B.1∶2 C.1∶3 D.1∶4 5.關于水的電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物理變化 B.是化學變化 C.是物理性質的表現 D.產生的氧氣體積較大 6、如圖所示是電解水實驗。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 ) A.觀察電解水的現象 B.研究電解水產物的性質 C.探究電解水的條件 D.驗證水是由氧和氫組成 7、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電源后,兩支玻璃管內 的水面都下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接正極的玻璃管內水面下降快 B.接負極的玻璃管內水面下降快 C.兩支玻璃管內水面下降一樣快 D.不確定 8、關于電解水的實驗,錯誤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D.水通直流電能生成氫氣和氧氣 9.下列關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氫氣,與電源正極相連的 玻璃管內產生氧氣 B.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能燃燒 C.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很多雜質 D.水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 10、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水電解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所以水中有氫氣和氧氣 B.水電解時水分子被破壞 C.水電解能生成氫氣和氧氣,所以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 D.水在電解前后,氫和氧的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 11.查閱資料知道,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 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B.實驗所得數據與理論值相差不多,可認為實驗已經成功 C.大膽提出假設: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D.檢查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12、在做水的電解實驗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其目的是---------------------( ) A.增強水的導電性 B.增加生成的氧氣的量 C.增加生成的氫氣的量 D.以上說法都正確 13、如圖是水電解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電解屬于物理變化 B.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 14、如圖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和電解水生成氣體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甲試管中生成氣體B,則B是______, b應接電源的_______。 (2)圖中現象表明實驗是“未開始”“剛開始”還是“已進行一段時間”?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體積是8毫升,則生成氫氣的體積是____毫升。 (4)該實驗可以說明,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了兩種不同的氣體,請書寫其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解析版).doc 地球上的水、水的組成(原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