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生物學科教案主備人 審核人 復備人 總課時數課題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課型 新授備課時間: 年 月 日 上課時間: 年 月 日教學 目標 1.舉例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運用生態平衡的觀點分析社會和自然現象。 3.認同動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員,建立生物與環境和諧統一的觀點。重點 動物在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等方面的作用。難點 1.動物群體數量的消長對其他生物和環境的影響。 2.動物在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作用。教學方法 運用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等教學方法。 教具教學環節及內容 個性化備課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一、精彩導入 激活思維 二、自主學習 發現疑難 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叫生態平衡? 3.各種生物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 4.什么叫仿生,記住5種仿生的例子 三、合作探究 魅力精講 1.各小組在組內交流后展示自己的成果,且注意不同層次的問題由不同層次的同學來展示,然后可以由小組其他成員補充。 2.各個重點知識的記憶采用小組比賽方式,建立小組競爭機制。 探究任務一 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1-62頁三個資料分析,寫出食物鏈,分析食物鏈中各種生物之間的消長關系,完成討論題后回答: 1.什么是生態平衡? 2. 動物在生態平衡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探究任務二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有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識,畫出物質循環圖,強調物質循環的本質,幫助學生理解動物是如何和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 1.為什么說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干草堆放久了,會被分解者逐漸分解,如果被羊吃了,會在羊體內分解,你認為這兩種方法哪種分解得更快呢? 探究任務三 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1.自然界中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什么的關系? 2.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各有什么意義? 四、課堂總結 體會收獲 1.生態平衡及其調節: (1)生態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相對穩定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 (2)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人為破壞或外來干預超過這個限度時,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 (3)人為的破壞和干擾是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 2.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1)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不僅包括碳循環、氮循環,也包括水、無機鹽的循環,同時伴隨著能量的流動。 (2)沒有動物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照樣能夠進行,動物的加入促進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巧記動物促進物質循環:直接間接食植物,消化吸收有機物,糞便遺體分解者,二氧化碳和尿液,生產者用又循環,動物促進說不完。 五、當堂達標 反饋補救 1.下列關于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動物作為生物圈中的消費者,能促進物質循環 B.動物作為食物鏈中重要的結構成分,使各種生物種群的數量趨于平衡 C.動物在生物圈中能夠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 D.動物在生物圈中只有積極的一面,沒有有害的一面 2.下列關于動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葉為食,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B.蜜蜂采蜜,可以幫助植物傳粉 C.青蛙捕捉害蟲,可以維持稻田的生態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數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3.用網將人工種草的試驗區罩起來,過一段時間發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卻生活得很好。這一事例說明的道理是( ) A.網罩擋住了鳥類卻擋不住蟲子 B.網罩影響了草的光合作用 C.生物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D.吃草的昆蟲失去了鳥類的控制而猖獗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