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1 地球上的水(第一課時)一、教學目標1、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了解水的重要性。2、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知道海洋中有豐富的資源。3、知道人類可利用的淡水是非常少的,樹立節約用水的觀念。二、課前預習1、地球表面的 覆蓋著廣闊的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水中有鹽類物質,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鹽類物質 ,所以海水不能喝。2、海水可以用 的方法進行淡化。3、海洋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的 和 。海洋中還蘊藏著巨大的 。4、陸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 ,其中大約1%是咸水,其余的 才是陸地上寶貴的淡水,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資源的 。5、 水數量不多,但這部分水卻會成云致雨,形成復雜的天氣現象。三、課內導學(一)水的分布和分類1.思考與討論:結合你的生活經驗,舉例說明水在哪里存在?根據你從課本、網絡、電視和其他材料中獲得的信息回答。2.水的分類 按狀態可分 、 和 ;按存在空間可分為 、 和 ;另外,按對生命的作用可分生物體內的水和生物體外的水;按化學性質可分咸水和淡水。(二)海洋水1、識記海洋覆蓋面積等數據。2、分組活動:模擬海水淡化(1)在加熱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老師提出的規則,防止安全事故。(2)海水 直接飲用。(3)鍋蓋上的水滴是鹽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遇冷凝結面成的,是淡水。(4)本實驗為海水淡化提供了理論依據。(5)按要求整理器材。思考和討論:你們能提出海水淡化的方法嗎?3、閱讀“資源豐富的海洋”,從食物、礦產和能源等方面加以了解。食物舉例: 礦產舉例: 能源舉例: (三)陸地水1、人類可利用的淡水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資源的 ,占地球總水量的 ,主要存在于 和 中。人類目前還不易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 和 。2、仿照圖1.1.3中的扇形圖,嘗試畫淡水比例扇形圖。3、閱讀“寶貴的地下水”,了解過多利用地下水的后果。會帶來的后果: (四)大氣水1、大氣中的水只占全球淡水資源的 ,但這部分水卻會 ,形成復雜的 。2、討論:除了下雨和下雪以外,你還可以根據哪些現象或實驗說明大氣中存在著水呢?(1)舉例: 。(課本中已經提到的例子除外)(2)設計一個小實驗,來證實大氣中存在著水。(五)完成課本練習.五、學后反思§1.1 地球上的水(第一課時)二、課前預習:1、71% 96.5% .35克 2、加熱 3、食物 礦產資源 能量 4、3.5% 2.5% 0.3% 5、大氣三、課內導學:(一)固態水 氣態水 液態水 海洋水 大氣水 陸地水 , (三)0.3% 0.0075% 河流湖泊 沼澤土壤 冰川 巖層深處的地下水(四)0.037% 成云致雨 天氣現象 云,霧,霜,露 燒開水時水汽消失在空氣中,夏天冷杯子外的水珠,冬天教室玻璃內側的水珠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1 地球上的水(第二課時)一 教學目標1、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2、了解水循環的類型及意義。3、會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環節。二、課前預習1、 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 。同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也 ,最高的是 等部分。2、人體的含水量約占體重的 左右,但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含水量 。3、為了保證健康,我們每天至少應該飲水 升。4、地球上的水在陸地、海洋和______之間不斷的循環。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水在陸地和海洋表面不斷地__________成水汽,植物的__________作用也向大氣輸送了一部分水汽。進入大氣中的水汽,隨_______而運動。如果氣溫逐漸_________,大氣中的水汽就會在高空形成__________或___ ___,成為雨水、雪花或冰雹降落到地球表面,統稱為___ ___。在陸地上,有些降水下滲為____ _____。有些降水在地表匯入______ ____,大部分又最終回歸入大海。這個過程就叫做_____ ______。5、水循環中水的總量___________,使水成為___________的資源。三、課內導學(一)植物體內含有水1、我們能從哪些生活實際可以體驗到植物體中含有水?結論: 2、活動:種子里含有水分嗎?(1)按老師的要求進行規范操作,特別是天平、酒精燈和試管的正確使用和加熱操作。(2)在加熱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作用是 。(3)在加熱過程中,在試管口附近會觀察到的現象是 ,這些觀察到的物質來自于 。(4)本活動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5)在活動中,如果要比較不同種子的含水量,應控制哪些條件相同?3、閱讀課本P6,回答: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是否相同?(二)動物體和人體內含有水1、動物體內含有水分,如水母的含水量高達98%。2、人 、 等現象可以證明人體中會有水。3、人體的含水量約占體重的 左右。人體不同的組織或器官中含水量不同。4、一般成年人每天平均 約1.5升,通過 和 散失水分約0.5-1升。為了保證健康,我們每天至少應飲水 。5、假如你的體重是60kg,估計自己體內所含的水約能裝滿幾只空易拉罐(每罐能裝360g水)?(三)地球上的水循環1、閱讀課本P7圖1.1.8地球上水的循環示意圖,并完成下列填空。(1).蒸發: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蒸發和__________蒸騰,陸地和海洋的水轉變成水汽進入大氣。 (2).水汽輸送:廣闊海洋表面蒸發的大量水汽,進入海洋上空,一部分隨著氣流運行,被輸送到大陸上空。(3).降水:通過大氣降水,大氣中的_________轉變成地表水和海洋水。 (4).下滲:地表水通過 轉變成地下水。 (5).徑流:陸地水一部分沿地表流動,形成__________徑流;一部分在地下流動,形成__________徑流。兩者經江河匯集,最后流入大海。 2、水循環的類型:(1).小循環 內陸循環:發生在陸地------大氣之間 海上內循環:發生在海洋------大氣之間(2).大循環:海陸間循環:發生在海洋-------陸地-------大氣三者之間3、水循環的意義促進了自然界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交換。維持地球上水的動態平衡,使自然界的水不斷地得到更新。4、完成思考與討論中的2個題目。五、學后反思1、植物體內含有水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含水量差異也很大。2、動物體內和人體內含有水分,水和生命密不可分。3、 §1.1 地球上的水(第二課時)二、課前預習1、水 不同 不同 根尖、嫩稍、幼苗 2、60% 不同 3、2~2.5L 4、大氣 蒸發 蒸騰 氣流 降低 水滴 冰晶 降水 地下水 河流湖泊 水循環 5、保持不變 可再生三、課內導學(一)植物體內含有水1、 夏天吃西瓜時,有很多西瓜汁,吃甘蔗時,有甘蔗汁等 看到 2、(2)防止出現水滴倒流使試管爆裂的現象 (3)有小水滴生成 小麥種子 (4)種子里含有水分 (5)種子的質量相同 試管均要干燥且大小規格一樣 加熱的時間要相同等 (二)動物體和人體內含有水2、排尿 出汗 3、 60% 4、排尿 呼吸 排汗 2~~~2.5升 5、100(三)地球上的水循環1.海面 地面 植物 3、水 4.下滲 5、地表徑流 地下徑流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 班級_____學號______姓名_____ §1.2 水的三態變化(第一課時)(熔化與凝固)一、學習目標1、會描述冰熔化過程中的特點。2、學會描繪冰的熔化曲線,會從冰的熔化曲線確定冰熔化的特點。3、知道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理解熔點和凝固點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二、課前預習1、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叫熔化。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叫凝固。2、某種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 ,這一溫度叫做熔點。 凝固過程中保持不變的 叫凝固點。3、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 ,水的凝固點是 。4、冰在熔化過程中要 熱,在凝固過程中要 熱。5、觀察冰的熔化過程實驗中,需用到的實驗器材有: 。6、復習回憶酒精燈、燒杯、鐵架臺等實驗儀器的使用。三、課內導學提問:夏天,剛從冰柜里拿出來的棒冰是什么狀態?吃在嘴里又變為什么狀態?思考:冰吸收熱量后是否馬上熔化?冰熔化時溫度怎么變?(一)、熔化和凝固活動:觀察冰的熔化過程(演示實驗)(1)器材:鐵架臺、鐵圈、燒杯、冰塊、溫度計、石棉網、酒精燈、玻璃棒、火柴,坐標紙。(冰塊要求碎,量多些,傳熱均勻溫度上升慢易控)(2)實驗方法及注意事項實驗所用冰塊的初始溫度應低于-5℃,事先將冰塊敲碎放入100毫升的燒杯中,在杯口用泡沫塑料板做一蓋,中間開一個小孔,小心地插入一支酒精溫度計。用酒精燈緩慢加熱,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記入表格。冰塊溫度升高較快,所以當冰塊開始熔化后要用玻璃棒在冰塊周圍不時攪動。(3)記錄并完成下面的表格(此表格學生每人一份,同教師一起完成)思考與討論:(演示過程中,學生邊思考)(1)冰塊熔化之前,冰塊的溫度是不是連續上升的?在冰熔化開始后,在冰塊整個的熔化過程中,溫度是否繼續上升?在什么情況下溫度又會繼續上升?(2)冰的熔化曲線中平行于時間軸部分表示什么含義?冰開始熔化時的溫度是多少?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發生變化嗎?補充晶體的概念。(二)、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看讀右圖,歸納熔化和凝固的特點并填表(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引導,使學生了解圖像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表示物理量變化的方法)溫度變化狀態變化吸熱情況AB段BC段CD段(1)、熔化: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熔化時要 。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 , 此時的溫度叫做這種固體的 。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 (2)、凝固:(是一個與熔化相反的物態變化過程)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凝固時要 。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 0 ,此時的溫度叫做這種固體的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是 (3)、物質實現熔化的條件可概括為兩條:一是溫度到達 ,二是要 。凝固的條件是:溫度到達 ,同時要 。(4)、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5)、試畫水的凝固圖像四、當堂練習1.物質從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叫熔化,熔化時的溫度叫做這種固體的__________。 物質從_________________的現象叫凝固,凝固時的溫度叫做這種液體的__________。2.冰變成水是冰的__________現象;在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是__________。3.下列物態變化中,屬于熔化現象的是 ( )A、灑在地面上的水干了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現露珠 C、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D、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越來越小4.下列事實中肯定不屬于熔化的是 ( )A、白糖受潮后逐漸變為液體 B、白糖放在鍋中加熱后成液體C、冰在10℃的環境中逐漸變成水 D、石蠟被加熱時逐漸軟化成液體5.判斷正誤。(1) 冰吸收熱量后,溫度一定會升高。 ( )(2) 溫度到達0℃時,冰一定會熔化。 ( ) (3) 在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 . ( )(4) 水在凝固成冰的過程中會放出熱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晶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非晶體。五、學后反思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蔣 月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2 水的三態變化(第二課時)一、學習目標1、會描述水的沸騰現象。會根據實驗數據描繪水的沸騰曲線。會從水的沸騰曲線確定水的沸點。2、理解蒸發的特點和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3、知道沸騰和蒸發的主要區別。二、課前預習1、物質 的現象叫汽化。2、汽化現象的兩種方式為 和 ,都需要 。3、液體 的溫度叫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4、根據生活經驗,試猜想一下,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哪些?5、水的沸騰實驗需用到的器材有 。三、課內導學(一)汽化(蒸發、沸騰)1、思考:夏天在地上灑水降溫,水的狀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汽化:物質由 變成 的現象。汽化包括 和 兩種形式。學生分組實驗:用酒精擦皮膚,會有什么感覺? (二)蒸發1、演示實驗:探究酒精蒸發是否吸熱。取兩支相同的溫度計,它們的示數相同。現將其中一支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包一塊浸有酒精的棉花,稍過片刻,觀察兩支溫度計的示數,有什么變化?(1)本活動需控制的變量是 。(2)你觀察到的現象是:兩支溫度計中包有濕棉球的溫度讀數 。 (3)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4)思考并回答:用酒精棉花擦皮膚,皮膚為何有涼的感覺?夏天在地上灑水為什么可以降溫? 2、思考討論:根據你的經驗,怎樣晾衣服容易干?并歸納出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的快慢與 、 、 有關。3、蒸發的特點:(1)蒸發是指只發生在 的汽化現象。 (2)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可進行。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 (3)液體蒸發時要 ,蒸發有 作用。(三)沸騰1、演示實驗:觀察水的沸騰。(1)在實驗過程中注意觀察下列內容:①水在吸熱升溫過程中,水中是否有氣泡產生?這些氣泡產生后的變化情況如何?②當水發生沸騰時,水中產生的氣泡的情況又是怎樣的?③整個沸騰過程中,水溫是否變化?④在水發生沸騰時,如果移開酒精燈,沸騰的現象是否繼續發生?這說明了什么?(2)每隔1分鐘,讀取一次溫度值。2、畫沸騰曲線時必須認真仔細,線條可以畫得粗一些。3、進行水沸騰過程的現象描述。(二)完成思考與討論中的各題并在課本空白處做好相關記錄。(三)認真讀右圖,填表并歸納沸騰的特點溫度變化狀態變化吸熱情況AB段BC段沸騰的特點:(1)沸騰是指同時發生在 的汽化現象。(2)沸騰要在 下才能進行。此時的溫度叫做 。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3)液體沸騰時要 熱量,但溫度保持 。*(4)水的沸點高低與氣壓有關(今后會學習)。(四)蒸發與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蒸 發 沸 騰相同點不同點發生部位溫度條件劇烈程度溫度變化*影響因素四、當堂練習1、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風有涼爽的感覺,如果把一支溫度計也放在吊扇下吹風,溫度計的示數將( ) 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 無法確定2、一支溫度計從裝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后,它的示數(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汽化的是( )A.燈泡的燈絲用久后比新時細 B.酒精擦在皮膚上感覺到涼快C.濕衣服晾在陽光下干得快 D.新鮮白菜會慢慢干癟為了研究影響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組同學各自做了研究實驗(實驗材料是相同的胡蘿卜),如圖所示,這四組實驗中,研究方法不正確的是( ) 五、學后反思1、汽化2、汽化的兩種形式3、蒸發及其影響因素4、沸騰和沸點5、蒸發與沸騰的異同二、課前預習1、由液態變為氣態 2、蒸發和沸騰 吸熱 3、沸騰時 100℃ 4、略 5、燒杯、水、玻璃棒、鐵架臺及其附件、鐵圈、石棉網、酒精燈、溫度計三、課內導學 (一)1、酒精很快干了,而且有涼的感覺 水由液態變為氣態 2、液態 氣態 蒸發 沸騰 (二)1、(1)溫度計相同、溫度計的初溫相同、同時、同地 (2)低 (3)水(液體)蒸發時要吸收熱量 水(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 (4)因為酒精蒸發要吸熱,可降溫;水蒸發也要吸熱,也可降溫 2、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速度 3、液體表面 吸熱 致冷 (三)(1)液體表面和內部 (2)一定溫度 沸點 100℃ (3)不變 (四) 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蒸 發 沸 騰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要吸熱;不同點發生部位液體表面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溫度條件任何溫度下進行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劇烈程度緩慢劇烈溫度變化溫度降低溫度保持不變*影響因素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速度氣壓的高低有關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 1.2 水的三態變化 (第3課時)一、學習目標1.了解氣體液化現象和特點并解釋有關自然現象。 2.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解釋有關自然現象。3.知道水的固態、液態、氣態之間的變化名稱及各種狀態變化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二、課前預習1.物質由 變為 的現象叫液化;物質由 直接變為 的現象叫升華;物質由 直接變為 的現象叫凝華。 2.液化過程中需要 熱,水蒸氣變成水就是 現象。3、冬天結冰的衣服在室外會變干就是冰的 現象,冬天北方樹上出現的霧凇就是水蒸氣 而成的。 4、升華過程中需要 熱,凝華過程中需要 熱。三、課內導學(一)、液化1、活動(1)觀察到的現象是:壺嘴斜上方有 、金屬片上有 、用手摸金屬片的感覺是 。(2)現象分析:物質 由變為 的現象,稱為液化,液化過程要 。(3)簡述“白氣”形成的過程: 。(4)注意:實驗中看到的“白氣”不是水蒸氣,而是小水珠。水蒸氣是不能用肉眼觀察到的。2、認真完成“思考與討論”中的3個問題。要明確:(1)“白氣”來自何處,即是何處的水蒸氣;(2)“白氣”因為什么而生成;(3)“白氣”是什么。試著寫一寫:(1)打開冰箱門時冒出的“白氣”: 水沸騰時冒出的“白氣”:(2)對鏡子呵氣時,看到 ,你的解釋: 夏天早晨青草上的露珠: 蜘蛛網上的露珠: (3)用高溫水蒸氣蒸饅頭的原理: 3、物質由 變為 叫做液化,該過程 熱,是 的相反過程。(二)、升華和凝華1、實驗:用酒精燈對固態的碘加熱,看到碘蒸氣,停止加熱,在表面皿上有固態的碘生成。(1)物質由 的現象叫升華,升華過程要吸熱。(2)物質由 的現象叫凝華,凝華過程要放熱。2、解釋生活中有關升華和凝華的例子:(1)用舊的日光燈管兩端為什么發黑? (2)保存衣物用的樟腦丸為什么會消失? (3)嚴冬玻璃窗為什么會結一層冰花? (4)干冰撒在空中會成什么樣的情況? (5)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樣形成的? (6)針狀霧凇(人造雪景)是怎樣形成的? (7)冰箱里的霜是怎樣形成的? (三)、物質三態間的轉變關系及能量變化如下:1、思考:(人工降雨)當天空云量較大時,用飛機在云層中播灑干冰(固態的二氧化碳),過一會兒,使雨下起來,這就是人工降雨。你想過人工降雨的物理過程是怎樣的嗎?2、思考和討論:用熱水洗澡時,浴室里常常彌散著水汽。這種現象和霧的出現是一樣的嗎?請用水的三態變化來解釋?3、閱讀:凍雨的危害和預防4、鞏固:在下列各種現象中,在其后面的括號內分別填上屬于哪種物態變化。 (1)晴朗的天氣時,潑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 [ ] (2)冬天天很冷時,可以看到從嘴里呼出的“白氣”; [ ] (3)冬天把洗完的衣服掛在外面,很快就凍住了,但衣服也能干:[ ] (4)在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房間的窗子上往往會結一層霜。 [ ]四、學后反思物質三態空間的轉變關系及能量變化(在右圖中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和吸、放熱情況):§ 1.2 水的三態變化 (第3課時)二、課前預習1、氣態 液態 固態 氣態 氣態 固態 2、放熱 液化 3、升華 凝華4、吸 放三、課內導學(一)1、(1)白氣生成 水滴生成 比較熱(2)氣態 液態 放熱 (3)氣態、液態 放 汽化 (3)從壺嘴噴出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3 水是常用的溶劑(第1課時)一.學習目標1.了解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2.了解水和其他常見的溶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3.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的定義。4.練習固體藥品的取用。二.課前預習1.水是一種良好的 ,它能溶解各種 、 和 的物質。2.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 到另一種液體物質里,形成 、 的 叫做溶液。3.能 物質叫做溶劑,被溶解的物質叫做 。溶液由 和 組成。4.固體藥品的取用:塊狀固體:一般用 取用。粉末狀固體:用 取用,往試管裝固體粉末:用 送入。5.往試管中裝固體藥品時,先把試管 ,用藥匙把固體送到試管 ,然后使試管 ,讓藥品全部落入試管底部。 三.課內導學水溶液1、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1)明確純凈水能溶解哪些狀態的物質。(2)天然水是混合物。弄清天然水不是純凈的水的原因。2、活動:固體藥品的取用(1)仔細觀察老師的示范操作。(2)明確取用不同的固體應選用的器材。(3)練習各種固體藥品的取用。反復練習幾次。a.塊狀固體b.粉末狀固體c.往試管裝固體粉末3、活動(1)蔗糖溶解 你看到的現象是 。(2)高錳酸鉀溶解 你看到的現象是 。(3)蔗糖分子、鉀離子和高錳酸根離子均勻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間,形成均一、透明的液體。蔗糖分子、鉀離子和高錳酸根離子都是極其微小的微粒。4、溶液(1)理解溶液定義中幾個關鍵詞。(2)均一和穩定是溶液的特征。分散兩字體現溶液的形成。溶液是混合物,它由溶質和溶劑組成,即溶質是一種物質或一種以上的物質,溶劑是另一種物質。(3)溶液的組成溶劑 水是常用的溶劑溶質 一般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作為溶質溶液是由 和 組成的。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4)溶質和溶劑的判斷:A、只要溶液中有水,習慣上都把水看作溶劑(例如:硫酸溶液中,水為溶劑,硫酸為溶質);B、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無水的情況下)通常把量多的一種叫做溶劑,量少的一種叫做溶質;C、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5、練習(1)判斷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汽水、98%的酒精溶液、碘酒、蔗糖溶液、食鹽水 、稀硫酸(2)判斷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有哪些?鹽水、泥水、肥皂水、糖水、蒸餾水、純凈水五.學后反思1、溶液 2、固體藥品的取用第一章 第三節 水是常用的溶劑(第1課時)二.課前預習1.溶劑 固體 液體 氣體 2.分散 均一 穩定 混合物 3.溶解其他 物質的 溶質 溶質 溶劑 4.鑷子 藥匙 紙槽 5.傾斜 底部 直立起來 三.課內導學5、二氧化碳 水 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1.3 水是常用的溶劑(第2課時)一.學習目標1.了解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2.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定義。3.理解溶解度含義。二.學習重點、難點1. 重點: 物質的溶解能力,溶解度含義2. 難點: 溶解度含義三.課前預習1.常溫下蔗糖和食鹽在10g水中蔗糖溶解度更多,這說明不同溶質在同一種溶劑里的溶解能力 。 2.怎樣快且準確地把固體質量均勻地分成十份 3.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實驗中如何知道固體已經完全溶解?如何判斷固體不再完全溶解?4. 飽和溶液是指 ,不飽和溶液指 。5.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水中達到 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四.課內導學(一)實驗:比較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討論:(1)通過比較什么量來比較物質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2)實驗應該控制哪些變量?為什么? (3)同一物質的有多個組一起做,所測數據該怎么處理?2、按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必須規范有序。如玻璃棒、天平和量筒的規范使用。3、如實填寫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溶質的名稱在室溫時溶解于20mL水的份數溶解能力的大小硝 酸 鉀食 鹽4、通過比較實驗數據可得:溶解能力最大的物質是 ,溶解能力最小的物質是 。5、對做硝酸鉀實驗的試管進行加熱,觀察試管中未溶解的蔗糖是否繼續溶解。(二)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 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 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3、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三)溶解度1、溶解度概念?2、你認為要理解溶解度的含義應抓住哪四個關鍵詞?(1) (2) (3) (4) 3、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能力 。 五.當堂訓練1.在一定溫度下,把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 ,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 。 2.我們平常喝的湯水中溶有食鹽,這樣的食鹽溶液是飽和溶液嗎? 3.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 g水中,達到 狀態時所溶解的 ,叫做這種物質的溶解度。 4.現有一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使它變為飽和溶液,其中不正確的( )A、加入硝酸鉀晶體 B、降低溶液的溫度 C、蒸發部分溶劑 D、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5.小明已經配制好300mL的硫酸銅溶液,但不知道是否飽和,你認為小明檢驗時最合適的方法是 ( )A.加入少量硫酸銅看是否還能溶解 B.冷卻 C.加熱 D.蒸發水 6.下列關于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克溶劑中所溶解的克數 B、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克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 C、該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克數 D、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克溶劑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數六.學后反思1.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答案:課前預習1、不同 2、每份一藥匙 3、容器底部沒有固體剩余 容器底部有固體剩余 4、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5、100克 飽和課內導學(二)1、一定量的溶劑里 2、一定量的溶劑里 (三)1、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2、一定的溫度 100克 飽和狀態 質量(g) 3、越強當堂訓練1、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 3、100 飽和 質量 4、D 5、A 6、D 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1.3 水是常用的溶劑(第3課時)一.學習目標1.了解溶解度曲線及意義。2.了解溫度對不同物質溶解能力的影響。3.了解物質在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二.學習重點、難點1. 重點: 溶解度曲線及意義2. 難點: 溶解度曲線及意義,溫度對不同物質溶解能力的影響三.課前預習1.觀察教材圖1.3.7溶解度曲線。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大。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化不明顯。 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2.溶解度曲線能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隨 的變化規律。 3.溶質溶解于溶劑的過程中都會伴隨 的變化。 四.課內導學1、活動:比較溫度對不同物質溶解能力的影響。溶質的名稱在70℃時溶解于20mL水的份數溶解能力的大小硝 酸 鉀食 鹽(1)你的發現是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2)根據老師的補充,記錄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 。2、溶解度曲線(1)仔細閱讀圖1.3.7,找出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的幾種物質、變化不太明顯的物質和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2)兩種物質溶解度曲線的交叉點表示什么?(3)你會區分幾種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嗎?3、活動:比較不同物質在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溶質的名稱溶于水后的溫度變化(試管底部變熱/幾乎不變/變冷)你的實驗結論(1)判斷三種物質的吸熱和放熱情況。(2)閱讀小資料:自熱罐頭和冰袋五.學后反思1.溫度對不同物質溶解能力的影響。2.物質在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3 水是常用的溶劑(第4課時)一.學習目標1、了解濁液,即懸濁液和乳濁液。2、了解濁液和溶液的區別。3、了解其他常用的溶劑。4、感受生活生產中的懸濁液與乳濁液。二.課前預習1、 懸浮在液體里的混合物,叫懸濁液。懸濁液靜置一段時間后會 。 2、 懸浮在液體里的混合物,叫乳濁液。懸濁液靜置一段時間后會 。 3、溶液和濁液之間的最大區別是濁液中的物質的顆粒 溶液中溶質的顆粒,分散得 ,而且不 。4、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說說洗滌劑對油污有何作用? 5、舉例其他常用的溶劑 。 6、用水作溶劑的溶液,叫做 ;當水和其他液體互相溶解時,通常不論液體的含量多少,都把水看作 。 三.課內導學(一)濁液1、活動:觀察水中加入不易溶解物質后的現象(1)各小組按老師的要求進行實驗,記錄現象,分析得出結論。(2)所得混合物和溶液比較,最大的區別是什么。2、濁液(1)懸濁液的主要特征是 ;屬混合物;靜置后會分層,且一般是上層是 ,下層是 。(2)乳濁液的主要特征是 ;屬混合物;靜置后會分層,且一般是上層是 ,下層是 。(3)生活生產中,你知道哪些濁液,請舉例: 懸濁液 。 乳濁液 。3、明確濁液和溶液的主要區別: 。4、閱讀“洗滌劑”和“護膚的冷霜”。了解洗滌劑去污和冷霜乳化的原理。洗滌劑:冷 霜:(二)其他常用的溶劑1、活動:其他常用的溶劑(1)把觀察到的現象填入課本中。(2)從兩個現象中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填入相應的空白處。結論:食物油不能溶于 ,而溶于 ;碘不溶于 ,而溶于 。2、酒精和汽油等都是常用的溶劑。干洗衣服所用的溶劑是一種叫四氯化碳的有機溶劑。3、溶質和溶劑的確定(1)水溶液:以水作溶劑的溶液,都叫水溶液(2)溶質和溶劑是相對而言的,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通常把量多的一種叫做溶劑(甲),量少的一種叫做溶質(乙)。該溶液稱為乙的甲溶液。(3)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4、閱讀“衣服的干洗”。了解干洗的基本原理。(五)完成課本練習。五.學后反思1.濁液及分類2.濁液各自的特征3.濁液和溶液的異同比較4. 其他常用的溶劑第一章 第三節 水是常用的溶劑(第4課時)二.課前預習1、固體小顆粒 分層 2、液體小液滴 分層 3、遠大于 不均勻 穩定 4、使油污乳化,顆粒變小,去除污漬 5、酒精 汽油 6、水溶液 溶劑 三.課內導學(一)濁液1.(1)混濁 分層 (2)顆粒特別大,混濁不均勻2. (1)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中 水 固體顆粒(2)液體小液滴懸浮在液體中 油滴等 水(3)豆漿、混濁的河水、碳素墨水、淘米水、菜湯等;牛奶、油湯、肥皂水、大寶乳液等3.濁液中的物質顆粒遠大于溶液中溶質的顆粒,分散不均勻,不穩定。4.洗滌劑:使油狀液滴破碎,變得更小,脫離衣服,進入水中。 冷霜:在乳化劑的作用下,冷霜中不溶于水的油狀物質分散,油和水兩者形成較穩定的乳化物。(二)1.水 汽油 水 酒精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4配制溶液(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 掌握一種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2. 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二、課前預習1. 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_________在_________所占的比。溶質的質量分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填表:溶液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100克4克92克8克200克180克三、課內導學1. 粗略估計溶液的濃度:給每一學習小組三杯不同濃度的糖水,分析討論判斷糖水濃度的方法:你小組得出的結論是: 。向全班學生展示三種不同濃度的硫酸銅溶液,分析討論判斷硫酸銅溶液濃度的方法:你小組得出的結論是: 。給每一學習小組兩杯濃度差不多的糖水,分析討論判斷糖水濃度的方法:你小組得出的結論是: 。向全班學生展示兩種顏色差不多的硫酸銅溶液,分析討論判斷硫酸銅溶液濃度的方法:你小組得出的結論是: 。說明:單憑感覺來判斷溶液的濃度是十分粗略的,想要準確地知道一定量溶液中含有的質量必須引進數學工具,何況實際應用中,常常需要準確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質的質量!2. 比較溶液的濃度:活動:在編有號碼1、2、3的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的質量大致為1 g)水,然后分別加入0.5 g、1g、1.5 g高錳酸鉀,振蕩靜置,并完成下表前四列:試管編號溶液顏色比較溶劑質量/g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的質量分數1 2 3 [介紹]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學習溶質的質量分數。(一)、溶質的質量分數1.定義: ;2.定義式: 。在上述活動探究中,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各是多少?把計算結果填在上表的空欄中。根據以上所學,同學們練習配制兩杯簡單的溶液,并用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比較。活動:按下表給定的量配制氯化鈉溶液(注:1克質量的水體積為1cm3)溶質質量/g溶劑質量/g溶質的質量分數1090 2080 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各是多少?把計算結果填在上表的空欄中。思考:對以上兩種氯化鈉溶液,我們是采用什么辦法比較溶液的濃稀? 討論結果: 。(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1.已知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例1.在農業生產上,常需要用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現要配制150 kg的這種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各是多少?總結:(1)溶質質量= (2)溶液質量= 2. 已知溶液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求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廣泛,而在實際生產中又往往需要把現有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增大或減小呢。討論: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或減小?結論:增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方法:(1) ;(2) ;減小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方法: 。例2:用A、B兩個燒杯各取90克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再向A燒杯中加入10g硝酸鉀,向B燒杯中加入10g水,并用玻璃棒攪拌至全部溶解。(1)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溶液的質量是多少?溶劑的質量是多少?(2) 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鉀(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各是多少?(3)上述形成的兩種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各是多少?五、學后反思1. 溶質的質量分數表示_________在_________所占的比。溶質的質量分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增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方法: 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增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方法: §1.4 配制溶液(第1課時)二、課前預習:溶質質量在溶液質量中所占的比 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溶液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96克4%100克8%2010%三、課內導學:1.粗略估計溶液的濃度答案合理即可2. 比較溶液的濃度:試管編號溶液顏色比較溶劑質量/g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的質量分數1淺紫 10 0.5 10.5 0.5/10.52紫 10 1 11 1/113深紫 10 1.5 11.5 1.5/11.5一、溶質的質量分數定義:溶質質量在溶液質量中所占的比 定義式:溶質質量/溶液質量*100%溶質質量/g溶劑質量/g溶質的質量分數 10% 20%結果:通過計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來比較溶液濃度大小的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24克 126克總結:(1)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 (2)溶液質量= 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結論:增大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方法:(1) 蒸發溶劑 ;(2) 增加溶質 ;減小原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方法: 加水 。例2 (1) 9克 90克 81克 (2) 19克 81克 100克;9克 91克 100克 (3) 19% 9%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 學號 姓名 §1.4配制溶液(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 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2. 能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二、課前預習1. 稀釋溶液的有關計算的原則是: 2. 把100克98%的硫酸稀釋成10%的硫酸,需加水( )A. 880克 B. 800克 C. 88克 D. 100克三、課內導學(一)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例1. 將1 g食鹽放入燒杯中,再加入9 ml水,用玻璃棒攪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燒杯中加入10 ml水,攪拌。(注:1克質量的水體積為1cm3)試分別寫出稀釋前后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稀釋前:溶質質量是 ,溶液質量是 ,溶質質量分數為 ;稀釋后:溶質質量是 ,溶液質量是 ,溶質質量分數為 ;討論:溶液稀釋問題解題的關鍵是什么? 例2:科學實驗室現有98%的濃硫酸,但在實驗中常需要用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 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稀釋為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鞏固練習:(1)把200g 20%的食鹽水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2)把30 g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加水稀釋到100 g。此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多少?總結:溶液稀釋和配制問題的計算關鍵: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后溶質的質量 涉及到體積時:計算溶質質量分兩步走:先計算溶液質量,再計算溶質質量.(二)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1. 實驗器材: 2. 步驟:(1) ,(2) (或 ),(3) 。注意:①天平使用時注意用稱量紙、左物右碼的原則。②量筒量取液體時注意觀察的方法,不可俯視或仰視。③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能加快溶解,攪拌時不可將溶液濺出。3. 學生活動:(1)計算: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鈉 g,水 g。(2)用托盤天平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倒入燒杯中。(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注:1克質量的水體積為1cm3),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4)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溶解。 (5)將配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藥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放到試劑瓶五、學后反思1. 溶液稀釋和配制問題的計算關鍵: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后溶質的質量 2.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1) ,(2) (或 ),(3) 。§1.4 配制溶液(第2課時)二、課前預習:溶質質量不變 A三、課內導學:稀釋前:溶質質量是 1克 ,溶液質量是 10克 ,溶質質量分數為 10% ;稀釋后:溶質質量是 1克 ,溶液質量是 20克 ,溶質質量分數為 5% ;溶質質量不變 鞏固練習:(1)195克 (2)6%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實驗器材: 量筒、燒杯、膠頭滴管、玻璃棒、天平、氯化鈉固體、藥匙、蒸餾水 步驟:(1) 計算 ,(2) 稱量 (或 量取 ),(3) 溶解 。3. 學生活動:(1)3克 47克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 主備人: 審核人: 班級:___ __ 學號___ __ 姓名:________ ___ §1.4 水的組成 一、學習目標1.通過觀察電解水的實驗現象,了解其產物,知道水的組成。2.知道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及燃燒產物。3.了解點燃可燃性氣體可能會引起爆炸。二、課前預習補充知識介紹:檢驗氣體是否是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內,若木條復燃,則氣體是氧氣。純凈的氫氣能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產生水珠。1.當水結成冰或變成水蒸氣時,水的化學性質沒有發生變化,水_____(填有或者沒有)變成別的物質。在水中通直流電,水分解生成____ __和___ __,這一過程中有新的物質生成。 2.氫氣跟空氣中的______氣發生反應,化合生成_______。 3.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組成的。 4.氫氣的爆炸范圍是:氫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 。 三、課內導學(一)水的電解1、活動(1)通電前要做到:在水電解器中注滿水;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氫氧化鈉;關閉兩個活塞。(2)實驗中要明確:通的是 ;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 ,與負極相連的是 ;加硫酸或氫氧化鈉是為了 ;(3)進行實驗:①接通直流電根據預習的知識你猜測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你觀察到的現象是:兩個電極出現 ,兩支玻璃管內液面 ;哪個玻璃管液面下降較多 ,說明產生的氣體體積 (填“多”或“少”)②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根據預習的知識你猜測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你觀察到的現象是: ;說明: ; ③用點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開活塞 根據預習的知識你猜測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你觀察到的現象是: ;說明: ; ④用一個干燥的燒杯放置在玻璃管尖嘴的上方 描述你觀察到的現象: (4)分析現象,得出結論:以上現象說明水通入直流電后,會生成 和 ,說明水中含有 和 ,水是由 和 組成的。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能安靜的燃燒,產生 火焰,生成 ;補充:產生的兩種氣體的體積比: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_;(二)閱讀“可燃性氣體的爆炸”,了解爆炸范圍。 氫氣是一種可燃性的氣體,如果空氣里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 ,點燃時會發生爆炸。同樣,像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氣體都存在發生爆炸的范圍,點燃在這個范圍內的不純的一氧化碳、甲烷都會發生爆炸。因此,我們在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確保可燃性氣體的純度不在爆炸范圍內(驗純)。五、學后反思1.水通直流電會電解成跟水的狀態和性質完全不同的氧氣和氫氣。2.產生氣體體積:陰極氫氣多,陽極氧氣少,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比1。3.驗證及現象:氫氣會燃燒,火焰淡藍色,放出熱量,產物是水;氧氣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氣燃燒后生成了水。怎樣驗證?4.水電解的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答案:課前預習:1、沒有 氫氣 氧氣 2、氧 水 3、氫 氧 4%-74.2% 課內導學:(一)1、(2)直流電 陽極 陰極 增強導電性 (3)① 略 氣泡 下降 陰極 多 ②略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該氣體是氧氣 ③ 略 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該氣體能燃燒 ④ 在燒杯內壁出現水珠(水霧) (4)氫氣 氧氣 氫 氧 氫 氧 淡藍色 水 2:1 (二)4%-74.2%初中科學七年級(下)助學稿主備人: 審核人:班級:_______學號: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6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一、學習目標1.了解全球范圍和我國的“水荒”。2.知道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3.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二、課前預習1.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降水量的70%以上集中在 季。我國淡水資源比較豐富的是_____________部地區,“南水北調”是因為我國_____________部淡水資源非常貧乏。我國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的 ,我國也是一個缺水的國家,面臨缺水危機的城市達400多個。2.水體污染是指排放到水里的污染物的數量超過了_____ ______ _。 3.列舉你所知道的我國大型的水利工程 等。 4.水體的主要污染物有 等。 5.富營養化污染的河流,水中的氧含量_____________,導致魚類大量_____________。三、課內導學(一)人類面臨的“水荒”1、感受數據:全球:約有100多個國家缺水,13億人缺少飲用水,30億人的飲用水不符合衛生要求,有40%的河流已經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萬人因飲用水不合格而致病。我國:據2009年統計,平均每個人僅占有約2300m3的淡水資源,只相當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有400多個城市面臨缺水危機。2、完成思考與討論(1)認真閱讀圖1.6.1和圖1.6.2。(2) 小資料“黃河下游曾經斷流”說明了什么?(3)看圖1.6.3“世界淡水資源的分布”,世界上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地區主要在哪幾個大洲?把結果記錄在課本相應的空白處。(4) 閱讀下圖,說說我們寧波的降水情況。(二)日趨嚴重的水體污染1.記住水體污染的概念。2.找一找:水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注意:是人類自己污染了水體。3.了解被污染的水體會帶來哪些危害。4.閱讀:“蘇州河的治理”和“水體的自凈能力”。(三)、水的合理利用和保護1.討論回答課本中所提出的5個問題。2.閱讀了解“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和“全國關注的南水北調工程”。請你談談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五、學后反思1.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大致分布。2.水體污染及其危害。3.水的合理利用和保護。第一章 §1.6 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二、課前預習1.夏 東南 西北 四分之一 2.水體的自凈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人體健康和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 3.長江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 4.生活污水、工業污水、農藥、化肥等 5.低 死亡 三、課內導學(一)2(2)2004年,寧波降水主要集中在5、8、9和12月。從多年平均情況看,寧波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冬季比較干旱。(3)人們的用水量的增加,造成了更嚴重的淡水危機。(4)世界上淡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地區主要是:非洲、亞洲(西亞、中亞)和大洋州。2.請你談談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改變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水資源分布的不平衡狀況、解決離河流較遠的地區卻缺少水源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地球上的水(第1課時).doc 1-1-2地球上的水(第2課時).doc 1-2-1水的三態變化(第1課時).doc 1-2-2水的三態變化(第2課時).doc 1-2-3水的三態變化(第3課時).doc 1-3-1水是常用的溶劑(第1課時).doc 1-3-2水是常用的溶劑(第2課時).doc 1-3-3水是常用的溶劑(第3課時) - 副本.doc 1-3-4水是常用的溶劑(第4課時).doc 1-4-1配制溶液(第1課時)xin.doc 1-4-1配制溶液(第2課時)xin.doc 1-5水的組成.doc 1-6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