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與應(yīng)用1.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2.意義(1)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3)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而實際中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當物體受外力但所受合力為零時,其運動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時相同,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3.慣性(1)定義: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2)量度: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zhì)量小的物體慣性小.(3)普遍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無關(guān).考點二 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與應(yīng)用1.牛頓第三定律的內(nèi)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三同、三異、三無關(guān)”(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質(zhì)相同;③變化情況相同.(2)“三異”: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體不同;③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3)“三無關(guān)”:①與物體的種類無關(guān);②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③與物體是否和其他物體存在相互作用無關(guān).3.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比較對應(yīng)名稱 比較內(nèi)容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一對平衡力不同點 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不一定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兩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疊加,不可求合力 兩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疊加,可求合力,合力為零一定是同性質(zhì)的力 性質(zhì)不一定相同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1.伽利略創(chuàng)造的把實驗、假設(shè)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的科學(xué)方法,有力地促進了人類科學(xué)認識的發(fā)展.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如下實驗:小球從左側(cè)斜面上的O點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向下運動,并沿右側(cè)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鋪墊三種粗糙程度逐漸降低的材料時,小球沿右側(cè)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為1、2、3.根據(jù)三次實驗結(jié)果的對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結(jié)論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qū)⑸仙脚cO點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將一直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tài)將發(fā)生改變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時,質(zhì)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2.伽利略根據(jù)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實驗和理想實驗,提出了慣性的概念,從而奠定了牛頓力學(xué)的基礎(chǔ).早期物理學(xué)家關(guān)于慣性有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物體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性質(zhì)是慣性B.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只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C.行星在圓周軌道上保持勻速率運動的性質(zhì)是慣性D.運動物體如果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3.(多選)如圖所示,在勻速前進的磁懸浮列車里,小明將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對桌面靜止.關(guān)于小球與列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滾動,則磁懸浮列車在加速前進B.若小球向后滾動,則磁懸浮列車在加速前進C.磁懸浮列車急剎車時,小球向前滾動D.磁懸浮列車急剎車時,小球向后滾動4.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在冰面上“拔河”.兩人中間位置處有一分界線,約定先使對方過分界線者為贏.若繩子質(zhì)量不計,冰面可看成光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對繩的拉力與繩對甲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甲對繩的拉力與乙對繩的拉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C.若甲的質(zhì)量比乙大,則甲能贏得“拔河”比賽的勝利D.若乙收繩的速度比甲快,則乙能贏得“拔河”比賽的勝利5.一起重機通過一繩子將貨物向上吊起的過程中(忽略繩子的重力和空氣阻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貨物勻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與貨物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無論貨物怎么上升,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貨物對繩子的拉力大小C.無論貨物怎么上升,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小總大于貨物的重力大小D.若繩子質(zhì)量不能忽略且貨物勻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貨物的重力大小6.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zhì)量為7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zhì)量及定滑輪的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 m/s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考點一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內(nèi)容及表達式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它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表達式:F=ma.2.對定律的理解(1)矢量性a為研究對象在合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加速度;a與合外力方向一致.(2)瞬時對應(yīng)性一物體所受合外力恒定時,加速度恒定,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合外力隨時間改變時,加速度也隨時間改變;合外力為0時,加速度為0,物體就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多選)如圖所示,一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夠長的彈簧,則當木塊接觸彈簧后( )A.木塊立即做減速運動B.木塊在一段時間內(nèi)速度仍可增大C.當F等于彈簧彈力時,木塊速度最大D.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木塊加速度為02.如圖所示,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長到O點并系住物體m,現(xiàn)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物體一直可以運動到B點.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恒定,則( )A.物體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B.物體從A到O加速運動,從O到B減速運動C.物體運動到O點時所受合力為0D.物體從A到O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減小3.如圖所示,一小車上有一個固定的水平橫桿,左邊有一輕桿與豎直方向成θ角與橫桿固定,下端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P.橫桿右邊用一根細線吊一相同的小球Q.當小車沿水平面做加速運動時,細線保持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已知θ<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車一定向右做勻加速運動B.輕桿對小球P的彈力沿輕桿方向C.小球P受到的合力大小為mgtan θD.小球Q受到的合力大小為mgtan α考點二 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各類問題1.瞬時加速度問題:兩類模型(1)剛性繩(或接觸面)——不發(fā)生明顯形變就能產(chǎn)生彈力的物體,剪斷(或脫離)后,其彈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變恢復(fù)時間.(2)彈簧(或橡皮繩)——兩端同時連接(或附著)有物體的彈簧(或橡皮繩),特點是形變量大,其形變恢復(fù)需要較長時間,在瞬時性問題中,其彈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變.2.解決動力學(xué)圖象問題的關(guān)鍵(1)v-t圖象、x-t圖象、F-t圖象、F-a圖象等(2)看清圖象的橫、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單位并注意坐標原來是否從0開始.(3)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能夠抓住圖象的一些關(guān)鍵點,如斜率、截距、面積、交點、拐點等,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或受力情況,再結(jié)合牛頓運動定律求解.3.應(yīng)用整體法與隔離法處理連接體問題(1)物物連接體、輕桿連接體、彈簧連接體、輕繩連接體.(2)若連接體內(nèi)各物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體之間的作用力時,一般采用“先整體求加速度,后隔離求內(nèi)力”.4.動力學(xué)兩類基本問題(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解物體的運動情況:解這類題目,一般是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物體的初始條件,應(yīng)用運動學(xué)公式,求出物體的運動情況.(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解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這類題目,一般是應(yīng)用運動學(xué)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進而求出物體所受的某個力.1.(多選)質(zhì)量均為m的A、B兩個小球之間連接一個質(zhì)量不計的彈簧,放在光滑的臺面上.A球緊靠墻壁,如圖4所示,今用恒力F將B球向左擠壓彈簧,達到平衡時,突然將力撤去,此瞬間( )A.A球的加速度為 B.A球的加速度為0C.B球的加速度為 D.B球的加速度為2.(多選)如圖所示,物塊a、b和c的質(zhì)量相同,a和b、b和c之間用完全相同的輕彈簧S1和S2相連,通過系在a上的細線懸掛于固定點O,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細線剪斷.將物塊a的加速度的大小記為a1,S1和S2相對于原長的伸長量分別記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在剪斷的瞬間( )圖5A.a(chǎn)1=3g B.a(chǎn)1=0 C.Δl1=2Δl2 D.Δl1=Δl23.如圖所示,將一個質(zhì)量為m的三角形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當用一水平推力F經(jīng)過物體的重心向右推物體時,物體恰好以一較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某一時刻保持力的大小不變立即使推力反向變成拉力,則推力反向的瞬間( )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左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mgD.地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4.如圖所示,A、B兩球質(zhì)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圖甲中,A、B兩球用輕彈簧相連,圖乙中A、B兩球用輕質(zhì)桿相連,系統(tǒng)靜止時,擋板C與斜面垂直,輕彈簧、輕桿均與斜面平行,則在突然撤去擋板的瞬間有( )A.兩圖中兩球加速度均為gsin θB.兩圖中A球的加速度均為0C.圖乙中輕桿的作用力一定不為0D.圖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圖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5.(多選)如圖7a,一物塊在t=0時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運動的v-t圖線如圖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圖b中的v0、v1、t1均為已知量,則可求出( )A.斜面的傾角B.物塊的質(zhì)量C.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D.物塊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6.如圖所示,一長木板在水平地面上運動,在某時刻(t=0)將一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塊輕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塊與木板的質(zhì)量相等,物塊與木板間及木板與地面間均有摩擦,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物塊始終在木板上.在物塊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 )7.如圖甲所示,水平粗糙桌面上兩個相同的條形磁鐵的異名磁極正對放置,起初均靜止.已知兩磁鐵間吸引力F隨兩磁鐵間距離x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每根磁鐵質(zhì)量為m=0.2 kg,與桌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兩磁鐵起初距離為20cm,現(xiàn)在用手控制A,先用水平力讓它緩緩向B靠近,當發(fā)現(xiàn)B開始運動時,立即改用豎直向下的壓力壓住A使其保持靜止,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在B向A靠近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當x=5cm時,B將開始運動B.當x=4cm時,B的加速度為10 m/s2C.豎直向下壓力的最大值一定大于4 ND.B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可能達到28 m/s28.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和2m的兩個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輕質(zhì)彈簧的兩端,已知彈簧的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現(xiàn)沿彈簧軸線方向在質(zhì)量為2m的小球上有一水平拉力F,使兩球一起做勻加速運動,則此時兩球間的距離為( )A. B. C.L+ D.L+9.(多選)如圖所示,bc為固定在小車上的水平橫桿,上面穿著質(zhì)量為M的滑塊,滑塊又通過細線懸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鐵球.此時小車正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而滑塊、小鐵球均相對小車靜止,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若小車的加速度逐漸增大,滑塊始終和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當加速度增大到2a時( )A.橫桿對滑塊向上的彈力不變B.橫桿對滑塊的摩擦力變?yōu)樵瓉淼?倍C.細線對小鐵球的豎直方向的分力增大了D.細線對小鐵球的水平方向的分力增大了,增大的倍數(shù)小于210.(多選)在一東西向的水平直鐵軌上,停放著一列已用掛鉤連接好的車廂.當機車在東邊拉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東行駛時,連接某兩相鄰車廂的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為F;當機車在西邊拉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西行駛時,P和Q間的拉力大小仍為F.不計車廂與鐵軌間的摩擦,每節(jié)車廂質(zhì)量相同,則這列車廂的節(jié)數(shù)可能為( )A.8 B.10 C.15 D.1811.如圖,兩物塊P、Q用跨過光滑輕質(zhì)定滑輪的輕繩相連,開始時P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將一個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P上后,輕繩的張力變?yōu)樵瓉淼囊话搿R阎狿、Q兩物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P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重力加速度。則推力F的大小為( )B. C. D.12.成都“歡樂谷”是大型的游樂性主題公園,園內(nèi)有一種大型游戲機叫“跳樓機”.讓人體驗短暫的“完全失重”,非常刺激,參加游戲的游客被安全帶固定在座椅上,由電動機將座椅沿光滑的豎直軌道提升到離地面50 m高處,然后由靜止釋放,為研究方便,認為人與座椅沿軌道做自由落體運動2 s后,開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勻減速運動,且下落到離地面5 m高處時速度剛好減小到0,然后再讓座椅以相當緩慢的速度穩(wěn)穩(wěn)下落,將游客送回地面.(取g=10 m/s2)求:(1)座椅在自由下落結(jié)束時刻的速度是多大?(2)在勻減速階段,座椅對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體重的多少倍?13.觀光旅游、科學(xué)考察經(jīng)常利用熱氣球,保證熱氣球的安全就十分重要,科研人員進行科學(xué)考察時,氣球、座艙、壓艙物和科研人員的總質(zhì)量為M=800 kg,在空中停留一段時間后,由于某種故障,氣球受到的空氣浮力減小,當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氣球在豎直下降時,氣球速度為v0=2 m/s,此時開始計時經(jīng)過t0=4 s時間,氣球勻加速下降了h1=16 m,科研人員立即拋掉一些壓艙物,使氣球勻速下降.不考慮氣球由于運動而受到的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氣球勻加速下降階段的加速度大小a.(2)拋掉的壓艙物的質(zhì)量m是多大?(3)拋掉一些壓艙物后,氣球經(jīng)過時間t1=5 s,氣球下降的高度是多大?14.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傾角=30°,斜面頂端有一輕質(zhì)光滑定滑輪。質(zhì)量為m的滑塊P通過不可伸長的細線繞過定滑輪與重物Q相連。開始時托著重物Q使細線豎直且恰好處于繃直狀態(tài),滑塊P與滑輪間的輕繩與斜面平行。現(xiàn)由靜止釋放重物Q,重物Q豎直向下運動經(jīng)過時間t0時,細線突然被燒斷,發(fā)現(xiàn)滑塊P又經(jīng)過時間t0恰好回到了出發(fā)位置,重力加速度為g,求:(1)重物Q的質(zhì)量;(2)滑塊P從開始運動到返回出發(fā)位置過程中運動的路程。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與應(yīng)用1.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2.意義(1)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2)指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3)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而實際中不受力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當物體受外力但所受合力為零時,其運動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時相同,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3.慣性(1)定義: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2)量度: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zhì)量小的物體慣性小.(3)普遍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無關(guān).考點二 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與應(yīng)用1.牛頓第三定律的內(nèi)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三同、三異、三無關(guān)”(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質(zhì)相同;③變化情況相同.(2)“三異”: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體不同;③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3)“三無關(guān)”:①與物體的種類無關(guān);②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③與物體是否和其他物體存在相互作用無關(guān).3.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比較對應(yīng)名稱 比較內(nèi)容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一對平衡力不同點 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不一定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兩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疊加,不可求合力 兩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疊加,可求合力,合力為零一定是同性質(zhì)的力 性質(zhì)不一定相同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1.伽利略創(chuàng)造的把實驗、假設(shè)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的科學(xué)方法,有力地促進了人類科學(xué)認識的發(fā)展.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如下實驗:小球從左側(cè)斜面上的O點由靜止釋放后沿斜面向下運動,并沿右側(cè)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鋪墊三種粗糙程度逐漸降低的材料時,小球沿右側(cè)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為1、2、3.根據(jù)三次實驗結(jié)果的對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結(jié)論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qū)⑸仙脚cO點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將一直保持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運動狀態(tài)將發(fā)生改變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時,質(zhì)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A解析:根據(jù)題意,鋪墊材料粗糙程度降低時,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當斜面絕對光滑時,小球在斜面上沒有能量損失,因此可以上升到與O點等高的位置,而B、C、D三個選項,從題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選項A正確.2.伽利略根據(jù)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實驗和理想實驗,提出了慣性的概念,從而奠定了牛頓力學(xué)的基礎(chǔ).早期物理學(xué)家關(guān)于慣性有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物體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性質(zhì)是慣性B.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只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C.行星在圓周軌道上保持勻速率運動的性質(zhì)是慣性D.運動物體如果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答案:AD解析:物體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即物體抵抗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性質(zhì),則A項正確.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可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則B錯.行星在圓周軌道上保持勻速率運動是由于受到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向心力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是不斷變化的,則C錯.D項符合慣性定義,是正確的.3.(多選)如圖所示,在勻速前進的磁懸浮列車里,小明將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對桌面靜止.關(guān)于小球與列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滾動,則磁懸浮列車在加速前進B.若小球向后滾動,則磁懸浮列車在加速前進C.磁懸浮列車急剎車時,小球向前滾動D.磁懸浮列車急剎車時,小球向后滾動答案:BC解析:列車加(減)速時,小球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即原速率)不變,相對于車向后(前)滾動,選項B、C正確.4.如圖所示,甲、乙兩人在冰面上“拔河”.兩人中間位置處有一分界線,約定先使對方過分界線者為贏.若繩子質(zhì)量不計,冰面可看成光滑,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對繩的拉力與繩對甲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甲對繩的拉力與乙對繩的拉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C.若甲的質(zhì)量比乙大,則甲能贏得“拔河”比賽的勝利D.若乙收繩的速度比甲快,則乙能贏得“拔河”比賽的勝利答案:C解析:甲對繩的拉力與繩對甲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選項A錯誤.甲對繩的拉力與乙對繩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不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故選項B錯誤.設(shè)繩子的張力為F,則甲、乙兩人受到繩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為F,若m甲>m乙,則由a=得,a甲5.一起重機通過一繩子將貨物向上吊起的過程中(忽略繩子的重力和空氣阻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當貨物勻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與貨物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B.無論貨物怎么上升,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小都等于貨物對繩子的拉力大小C.無論貨物怎么上升,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小總大于貨物的重力大小D.若繩子質(zhì)量不能忽略且貨物勻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小一定大于貨物的重力大小答案:B解析: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和貨物對繩子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管貨物勻速、加速還是減速上升,大小都相等,A錯,B對;當貨物勻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和貨物重力是一對平衡力,貨物加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大于貨物的重力,貨物減速上升時,繩子對貨物的拉力小于貨物的重力,C、D錯.6.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質(zhì)量為7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過定滑輪將2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zhì)量及定滑輪的摩擦,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g取10 m/s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答案:B解析:設(shè)人對繩子的拉力大小為F,對建筑材料m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得F-mg=ma.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繩子對人向上的拉力F′與人對繩子的拉力F等大反向,設(shè)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為FN,對人應(yīng)用平衡條件可得:F′+FN=Mg,可解得FN=Mg-mg-ma=490 N.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與地面對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490 N,B正確.考點一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內(nèi)容及表達式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它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表達式:F=ma.2.對定律的理解(1)矢量性a為研究對象在合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加速度;a與合外力方向一致.(2)瞬時對應(yīng)性一物體所受合外力恒定時,加速度恒定,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合外力隨時間改變時,加速度也隨時間改變;合外力為0時,加速度為0,物體就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多選)如圖所示,一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夠長的彈簧,則當木塊接觸彈簧后( )A.木塊立即做減速運動B.木塊在一段時間內(nèi)速度仍可增大C.當F等于彈簧彈力時,木塊速度最大D.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木塊加速度為0答案:BC解析:當木塊接觸彈簧后,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恒力F和彈簧水平向左的彈力.彈簧的彈力先小于恒力F,后大于恒力F,木塊所受的合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則木塊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當彈力大小等于恒力F時,木塊的速度最大,加速度為0.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彈力大于恒力F,合力向左,加速度大于0,故B、C正確,A、D錯誤.2.如圖所示,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長到O點并系住物體m,現(xiàn)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物體一直可以運動到B點.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恒定,則( )A.物體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B.物體從A到O加速運動,從O到B減速運動C.物體運動到O點時所受合力為0D.物體從A到O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減小答案:A解析:物體從A到O的過程中,彈力一直減小直至為0,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可知物體的加速度先向右減小再向左增大,物體先加速到速度最大,再減速,故A正確,B、D錯誤;物體運動到O點時,受到地面摩擦阻力的作用,所受合力不為0,C錯誤.3.如圖所示,一小車上有一個固定的水平橫桿,左邊有一輕桿與豎直方向成θ角與橫桿固定,下端連接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P.橫桿右邊用一根細線吊一相同的小球Q.當小車沿水平面做加速運動時,細線保持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α.已知θ<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車一定向右做勻加速運動B.輕桿對小球P的彈力沿輕桿方向C.小球P受到的合力大小為mgtan θD.小球Q受到的合力大小為mgtan α答案:D解析:對細線吊的小球Q研究,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tan α=ma,得到a=gtan α,故加速度向右,小車可能向右加速,也可能向左減速,故A錯誤;對小球P,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tan β=ma′,因為a=a′,得到β=α>θ.則輕桿對小球的彈力方向與細線平行,故B錯誤;對小球P、Q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ma=mgtan α,故C錯誤,D正確.考點二 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各類問題1.瞬時加速度問題:兩類模型(1)剛性繩(或接觸面)——不發(fā)生明顯形變就能產(chǎn)生彈力的物體,剪斷(或脫離)后,其彈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變恢復(fù)時間.(2)彈簧(或橡皮繩)——兩端同時連接(或附著)有物體的彈簧(或橡皮繩),特點是形變量大,其形變恢復(fù)需要較長時間,在瞬時性問題中,其彈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變.2.解決動力學(xué)圖象問題的關(guān)鍵(1)v-t圖象、x-t圖象、F-t圖象、F-a圖象等(2)看清圖象的橫、縱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單位并注意坐標原來是否從0開始.(3)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能夠抓住圖象的一些關(guān)鍵點,如斜率、截距、面積、交點、拐點等,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或受力情況,再結(jié)合牛頓運動定律求解.3.應(yīng)用整體法與隔離法處理連接體問題(1)物物連接體、輕桿連接體、彈簧連接體、輕繩連接體.(2)若連接體內(nèi)各物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體之間的作用力時,一般采用“先整體求加速度,后隔離求內(nèi)力”.4.動力學(xué)兩類基本問題(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解物體的運動情況:解這類題目,一般是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物體的初始條件,應(yīng)用運動學(xué)公式,求出物體的運動情況.(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解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這類題目,一般是應(yīng)用運動學(xué)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進而求出物體所受的某個力.1.(多選)質(zhì)量均為m的A、B兩個小球之間連接一個質(zhì)量不計的彈簧,放在光滑的臺面上.A球緊靠墻壁,如圖4所示,今用恒力F將B球向左擠壓彈簧,達到平衡時,突然將力撤去,此瞬間( )A.A球的加速度為 B.A球的加速度為0C.B球的加速度為 D.B球的加速度為答案:BD解析:撤去恒力F前,A和B都平衡,它們的合力都為0,且彈簧彈力為F.突然將力F撤去,對A來說水平方向依然受彈簧彈力和墻壁的彈力,二力平衡,所以A球的合力為0,加速度為0,A項錯,B項對.而B球在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彈簧的彈力作用,加速度a=,故C項錯,D項對.2.(多選)如圖所示,物塊a、b和c的質(zhì)量相同,a和b、b和c之間用完全相同的輕彈簧S1和S2相連,通過系在a上的細線懸掛于固定點O,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將細線剪斷.將物塊a的加速度的大小記為a1,S1和S2相對于原長的伸長量分別記為Δl1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在剪斷的瞬間( )圖5A.a(chǎn)1=3g B.a(chǎn)1=0 C.Δl1=2Δl2 D.Δl1=Δl2答案:AC解析:設(shè)物塊的質(zhì)量為m,剪斷細線的瞬間,細線的拉力消失,彈簧還沒有來得及發(fā)生形變,所以剪斷細線的瞬間a受到重力和彈簧S1的拉力T1,剪斷前對b、c和彈簧S2組成的整體受力分析可知T1=2mg,故a受到的合力F合=mg+T1=mg+2mg=3mg,故加速度a1==3g,A正確,B錯誤;設(shè)彈簧S2的拉力為T2,則T2=mg,根據(jù)胡克定律F=kΔx可得Δl1=2Δl2,C正確,D錯誤.3.如圖所示,將一個質(zhì)量為m的三角形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當用一水平推力F經(jīng)過物體的重心向右推物體時,物體恰好以一較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某一時刻保持力的大小不變立即使推力反向變成拉力,則推力反向的瞬間( )A.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左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方向水平向右C.地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mgD.地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答案:D解析:開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知推力F等于摩擦力,即F=Ff,某一時刻保持力的大小不變立即使推力反向變成拉力,物體仍然向右運動,摩擦力仍然向左,則合力為F合=F+Ff,方向向左,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a==,方向水平向左,故A、B錯誤;地面對物體有支持力和摩擦力,支持力等于重力,摩擦力等于F,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知,地面對物體的作用力F′=,故D正確,C錯誤.4.如圖所示,A、B兩球質(zhì)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圖甲中,A、B兩球用輕彈簧相連,圖乙中A、B兩球用輕質(zhì)桿相連,系統(tǒng)靜止時,擋板C與斜面垂直,輕彈簧、輕桿均與斜面平行,則在突然撤去擋板的瞬間有( )A.兩圖中兩球加速度均為gsin θB.兩圖中A球的加速度均為0C.圖乙中輕桿的作用力一定不為0D.圖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圖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答案:D解析:撤去擋板前,擋板對B球的彈力大小為2mgsin θ,因彈簧彈力不能突變,而桿的彈力會突變,所以撤去擋板瞬間,圖甲中A球所受合力為0,加速度為0,B球所受合力為2mgsin θ,加速度為2gsin θ;圖乙中桿的彈力突變?yōu)?,A、B兩球所受合力均為mgsin θ,加速度均為gsin θ,可知只有D對.5.(多選)如圖7a,一物塊在t=0時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運動的v-t圖線如圖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圖b中的v0、v1、t1均為已知量,則可求出( )A.斜面的傾角B.物塊的質(zhì)量C.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D.物塊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ACD解析:由vt圖象可求知物塊沿斜面向上滑行時的加速度大小為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os θ=ma,即gsin θ+μgcos θ=.同理向下滑行時gsin θ-μgcos θ=,兩式聯(lián)立得sin θ=,μ=,可見能計算出斜面的傾角θ以及動摩擦因數(shù),選項A、C正確;物塊滑上斜面時的初速度v0已知,向上滑行過程為勻減速直線運動,末速度為0,那么平均速度為,所以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遠距離為x=t1,根據(jù)斜面的傾角可計算出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為xsin θ=t1×=,選項D正確;僅根據(jù)vt圖象無法求出物塊的質(zhì)量,選項B錯誤.6.如圖所示,一長木板在水平地面上運動,在某時刻(t=0)將一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塊輕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塊與木板的質(zhì)量相等,物塊與木板間及木板與地面間均有摩擦,物塊與木板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物塊始終在木板上.在物塊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 )答案:A解析:在達到相同速度之前,有-μmg-μ·2mg=ma1 a1=-3μg達到相同速度之后,有 -μ·2mg=ma2 a2=-2μg由加速度可知,圖象A正確.7.如圖甲所示,水平粗糙桌面上兩個相同的條形磁鐵的異名磁極正對放置,起初均靜止.已知兩磁鐵間吸引力F隨兩磁鐵間距離x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每根磁鐵質(zhì)量為m=0.2 kg,與桌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兩磁鐵起初距離為20cm,現(xiàn)在用手控制A,先用水平力讓它緩緩向B靠近,當發(fā)現(xiàn)B開始運動時,立即改用豎直向下的壓力壓住A使其保持靜止,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在B向A靠近過程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當x=5cm時,B將開始運動B.當x=4cm時,B的加速度為10 m/s2C.豎直向下壓力的最大值一定大于4 ND.B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可能達到28 m/s2答案:C解析:AB.B受到桌面的滑動摩擦力f=μmg=0.5×0.2×10 N=1.0 N當A對B的吸引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時,B開始滑動,由題圖乙可知,當x=4cm時,B開始滑動,且加速度為零,故AB錯誤;C.當x=0時,吸引力F=3.0 N,最大,要使A不動,應(yīng)滿足桌面對A的摩擦力fA=μ(mg+N)≥FN≥4 N故C正確;D.當x=0即F=3.0 N時,B的加速度最大,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F-f=maB的最大加速度為10 m/s2,故D錯誤。8.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和2m的兩個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一輕質(zhì)彈簧的兩端,已知彈簧的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現(xiàn)沿彈簧軸線方向在質(zhì)量為2m的小球上有一水平拉力F,使兩球一起做勻加速運動,則此時兩球間的距離為( )A. B. C.L+ D.L+答案:C解析:兩個小球一起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相等,對系統(tǒng)進行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m+2m)a,對質(zhì)量為m的小球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可得:kx=ma,則此時兩球間的距離為L+,C正確.9.(多選)如圖所示,bc為固定在小車上的水平橫桿,上面穿著質(zhì)量為M的滑塊,滑塊又通過細線懸吊著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鐵球.此時小車正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而滑塊、小鐵球均相對小車靜止,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若小車的加速度逐漸增大,滑塊始終和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當加速度增大到2a時( )A.橫桿對滑塊向上的彈力不變B.橫桿對滑塊的摩擦力變?yōu)樵瓉淼?倍C.細線對小鐵球的豎直方向的分力增大了D.細線對小鐵球的水平方向的分力增大了,增大的倍數(shù)小于2答案:AB解析:取滑塊和小鐵球構(gòu)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豎直向上橫桿對系統(tǒng)的支持力和系統(tǒng)受到的總重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滿足F=(M+m)a,其中F表示橫桿對滑塊的摩擦力.當小車的加速度增大到2a時,橫桿對滑塊向上的彈力保持不變,而橫桿對滑塊的摩擦力增加到原來的2倍.隔離小鐵球為研究對象,細線的豎直分力F1=mg與小鐵球重力平衡,細線的水平分力F2=ma產(chǎn)生加速度,所以當小車的加速度增加到2a時,細線對小鐵球豎直方向的分力不變,水平方向的分力變?yōu)樵瓉淼?倍.10.(多選)在一東西向的水平直鐵軌上,停放著一列已用掛鉤連接好的車廂.當機車在東邊拉著這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東行駛時,連接某兩相鄰車廂的掛鉤P和Q間的拉力大小為F;當機車在西邊拉著車廂以大小為a的加速度向西行駛時,P和Q間的拉力大小仍為F.不計車廂與鐵軌間的摩擦,每節(jié)車廂質(zhì)量相同,則這列車廂的節(jié)數(shù)可能為( )A.8 B.10 C.15 D.18答案:BC解析:設(shè)PQ西邊有n節(jié)車廂,每節(jié)車廂的質(zhì)量為m,則F=nma①設(shè)PQ東邊有k節(jié)車廂,則F=km·a②聯(lián)立①②得3n=2k,由此式可知n只能取偶數(shù),當n=2時,k=3,總節(jié)數(shù)為N=5當n=4時,k=6,總節(jié)數(shù)為N=10當n=6時,k=9,總節(jié)數(shù)為N=15當n=8時,k=12,總節(jié)數(shù)為N=20,故選項B、C正確.11.如圖,兩物塊P、Q用跨過光滑輕質(zhì)定滑輪的輕繩相連,開始時P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將一個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P上后,輕繩的張力變?yōu)樵瓉淼囊话搿R阎狿、Q兩物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P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重力加速度。則推力F的大小為( )B. C. D.答案:A解析:P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時,由平衡條件有推力F作用在P上后,輕繩的張力變?yōu)樵瓉淼囊话耄?br/>故Q物體加速下降,有可得而P物體將有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而受滑動摩擦力,對P由牛頓第二定律解得12.成都“歡樂谷”是大型的游樂性主題公園,園內(nèi)有一種大型游戲機叫“跳樓機”.讓人體驗短暫的“完全失重”,非常刺激,參加游戲的游客被安全帶固定在座椅上,由電動機將座椅沿光滑的豎直軌道提升到離地面50 m高處,然后由靜止釋放,為研究方便,認為人與座椅沿軌道做自由落體運動2 s后,開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勻減速運動,且下落到離地面5 m高處時速度剛好減小到0,然后再讓座椅以相當緩慢的速度穩(wěn)穩(wěn)下落,將游客送回地面.(取g=10 m/s2)求:(1)座椅在自由下落結(jié)束時刻的速度是多大?(2)在勻減速階段,座椅對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體重的多少倍?答案:(1)20 m/s (2)1.8倍解析:(1)自由下落2 s后速度v=gt①代入數(shù)據(jù)得:v=20 m/s②(2)自由下落2 s高度:h1=gt2③設(shè)H=50 m,h2=5 m,勻減速高度:h=H-h(huán)1-h(huán)2④又v2=2ah⑤設(shè)座椅對游客作用力為FN,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N-mg=ma⑥聯(lián)立③④⑤⑥得:=代入數(shù)據(jù)得:=1.813.觀光旅游、科學(xué)考察經(jīng)常利用熱氣球,保證熱氣球的安全就十分重要,科研人員進行科學(xué)考察時,氣球、座艙、壓艙物和科研人員的總質(zhì)量為M=800 kg,在空中停留一段時間后,由于某種故障,氣球受到的空氣浮力減小,當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氣球在豎直下降時,氣球速度為v0=2 m/s,此時開始計時經(jīng)過t0=4 s時間,氣球勻加速下降了h1=16 m,科研人員立即拋掉一些壓艙物,使氣球勻速下降.不考慮氣球由于運動而受到的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氣球勻加速下降階段的加速度大小a.(2)拋掉的壓艙物的質(zhì)量m是多大?(3)拋掉一些壓艙物后,氣球經(jīng)過時間t1=5 s,氣球下降的高度是多大?答案:(1)1 m/s2 (2)80 kg (3)30 m解析:(1)設(shè)氣球勻加速下降的加速度為a,受到空氣的浮力為F,則由運動公式可知:h1=v0t0+at解得a=1 m/s2(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Ma拋掉質(zhì)量為m的壓艙物,氣球勻速下降,有:(M-m)g=F,解得m=80 kg.(3)設(shè)拋掉一些壓艙物時,氣球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t1=5 s下降的高度為H由運動學(xué)公式可知:v1=v0+at0H=v1t1解得H=30 m.14.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傾角=30°,斜面頂端有一輕質(zhì)光滑定滑輪。質(zhì)量為m的滑塊P通過不可伸長的細線繞過定滑輪與重物Q相連。開始時托著重物Q使細線豎直且恰好處于繃直狀態(tài),滑塊P與滑輪間的輕繩與斜面平行。現(xiàn)由靜止釋放重物Q,重物Q豎直向下運動經(jīng)過時間t0時,細線突然被燒斷,發(fā)現(xiàn)滑塊P又經(jīng)過時間t0恰好回到了出發(fā)位置,重力加速度為g,求:(1)重物Q的質(zhì)量;(2)滑塊P從開始運動到返回出發(fā)位置過程中運動的路程。答案:(1);(1)解析:(1)細線斷前,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對滑塊P有對重物Q有滑塊P的位移滑塊P在時的速度細線斷后,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滑塊P的加速度大小又經(jīng)過時間,滑塊P運動的位移由題意可知解得(1)細線斷后滑塊P沿斜面上升的距離滑塊P從開始運動到返回出發(fā)位置運動的路程解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屆高三物理一輪復(fù)習(xí)牛頓定律3.1牛頓基本定律(學(xué)生版).docx 2023屆高三物理一輪復(fù)習(xí)牛頓定律3.1牛頓基本定律(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