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 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一學科核心素養1. 政治認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2.科學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優秀文化的資源。3.公共參與: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堅定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難點: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與時代實踐的關系;把握實現文化綜合創新的宗旨。三知識梳理㈠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文化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2.人民是文化發展的主體,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3.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4.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5.文化發展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受益者。6.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質,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7.加強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㈡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1.文化發展要立足時代之基。每一種文化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類歷史前進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4.實現綜合創新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文化發展的基本途徑是什么?①文化發展要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②文化發展要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四自我提升1.“無名無款,只此一卷,青綠千載,山河無垠。”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一種清麗的中式美學跨越了千年的夢境,舞者的柔美勾勒出磅礴的千里江山,從青綠淡雅的寫意打開了綠水青山的氣魄,完美演繹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增強廣大觀眾的文化自信。這說明優秀的文藝作品需要( )①堅持思想內涵和藝術表達的有機統一②實現新文化與舊文化跨越時空的聯結③傾聽時代聲音,與人民同向同行④有目的地組合不同文化,聚合創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建黨百年重點影片《1921》作為特色黨史教育片,已在上海和北京兩地啟動長期固定放映活動。該活動以“參觀紅色經典+觀看紅色影片+聆聽紅色故事”為主要形式,讓每一位參與者從“實景”到“影像”,全方面感受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完整歷程。此項活動的文化價值在于( )①賡續紅色血脈,厚植愛國情感 ②筑牢理想信念,凝聚發展力量③借鑒外來文化,加強文化交流 ④傳承傳統文化,引領時代新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的《人世間》,以居住在北方某省會城市的一戶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視角,描繪了個幾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時間內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全面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經歷的翻天覆地的社會巨變。在以年輕人為主要用戶的網絡社交平臺上,豆瓣網友打出8.1的評分。《人世間》的熱播啟示我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 )①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②創新表達形式,培育民族精神③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④以人民為中心,貼近人民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雜技是一種傳統藝術形式,以前只是單純技術表演,無法激發觀眾想看的欲望。天津市雜技團轉換創作思路,將傳承千年的雜技藝術“流行化、年輕化”,同時引入雜技劇的概念,使之具有故事性,“給觀眾以驚喜,他才能再次走進劇場”。這啟示我們,文化創作應該( )①回答時代問題,完成時代任務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③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④提升文化產品質量,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電視劇《人世間》熱播,成為優秀文學作品改編為精品劇的成功案例。作品以居住在東北某省會城市一戶周姓人家的生活為脈絡,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50年來老百姓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中國社會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部電視劇自開播以來好評不斷,獲得了收視和口碑雙贏。這表明(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②文化能夠引領社會發展進步,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③文學與影視關系親密,共同開拓了文藝新境界④文化創作要貼近群眾,激發人們的共情共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抓緊抓實抓好,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就是要( )①用革命文化淬煉改革創新、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②用社會主義大眾文化激發守公德、嚴私德的道德責任③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④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音樂與奧林匹克運動有著不解之緣。《相約北京》《向世界微笑》《在一起,更精彩》等作品代表14億多中國人向世界發出冰雪之約,《美美與共》《永遠在一起》《一起向未來》則以更宏闊的筆觸描畫與世界人民攜手共進、守望相助的美好愿景。跨越地域、超越時空,被人們久久傳唱的飽含奧運精神的樂章( )①融匯奧運精神與家國情懷,展現拼搏向上的圓夢之約②堅持國際創作導向,建構人們的文化記憶與價值認同③抒發激情與夢想、拼搏與向往,成為鼓舞人們的嘹亮號角④立足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凝聚力量攜手走向美好明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遇見國博—5000多年中華文明在你眼前”——國家博物館專列亮相北京地鐵一號線。步入車廂,車窗、天花板、座椅靠背等乘客視線所及之處均布滿了“國博元素”。承載著中華民族5000多年璀璨文明的文物精品“走”出博物館,“四羊青銅方尊、彩繪陶兵馬俑、青瓷羊形燭臺”等文物形象在專列中精彩呈現,每款“文物”旁還配有俏皮可愛的配文(見下圖),與乘客零距離接觸,帶給乘客充滿文化韻味的別樣體驗。“國博專列——流動的博物館”旨在( )A.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B.發揮文化載體在提升文明素養中的決定作用C.讓文物說話,用科技手段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D.讓民眾體會文化的厚度與溫度,延續中華文明9.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諧音、拼音縮寫、外來語言糅雜在一起,再結合表情包,成為許多年輕人喜愛的表達方式。這種表達方式( )①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②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③引領著文化發展的方向④滿足了人民大眾廣泛的文化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黨史學習正當時。全國各地各大博物館、紀念館積極行動起來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受到廣大群眾歡迎。請根據以下內容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新聞標題( )·香山革命紀念館通過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建設虛擬展館。提供了虛擬全景、文物圖片、音樂視頻等多種內容,使千里之外的觀眾足不出戶,便可參觀。 ·貴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推出數字化展示,運用投影沙盤、多點觸摸、全息成像、虛擬講解員等多媒體手段,將長征故事、英雄人物立體化、生動化,調動觀眾能動性,實現良好互動。 ·長辛店二七紀念館收藏者京漢鐵路工人革命斗爭的大量實物,參觀者還可以通過電子互動設施,領取屬于自己的京漢長辛店鐵路工人俱樂部“會員證”。A.加強交流融合,促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B.創新傳播方式,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內涵C.堅定理想信念,搭建修復革命文化的平臺D.數字化賦能紅色文化,拉近歷史與公眾距離1.A2.A3.B4.D5.D6.D7.A8.D9.A1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