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 中國與新興國際組織學習目標必備知識: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特點、作用等;中國與這些新興國際組織中及機制的關系。關鍵能力:認同中國與新興國際組織關系的健康發展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中國越來越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科學精神:分析新興國際組織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樹立科學精神。公共參與:中國積極推動新興國際組織的發展。基礎梳理(一)二十國集團1.產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社會深感有必要對全球經濟進行監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國家主導的舊的國際機制已難以勝任此任務,二十國集團因此成為新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2.特點:二十國集團成員覆蓋面廣、代表性強,其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3.焦點:二十國集團主要討論全球重大經濟金融熱點問題。4.中國與二十國集團①中國是二十國集團的創始國,也是二十國集團中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二十國集團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②中國提出共同構建創新、開放、聯動和包容型世界經濟的中國主張,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二)金磚國家1.產生背景:金磚國家的誕生和發展,是世界經濟變遷和國際格局演變的產物。2.金磚精神:金磚五國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入,深化了團結互信,增進了五國人民福祉,拉緊了利益和情感紐帶,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并重回增長之路作出了突出貢獻。3.中國與金磚國家:中國一直努力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形成和不斷發展,順應歷史大勢,把握發展機遇,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建設性作用。4.作用: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金磚國家已成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的重要平臺。(三)上海合作組織(1)產生背景①“上海五國”會晤機制建立: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建立“上海五國” 會晤機制。②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01年,烏茲別克斯坦加入,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立。③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2)“上海精神”: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組織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3)合作領域:上合組織自成立之初就將打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視為重要的合作領域。(四)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產生背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是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金融合作機構。2016年1月正式運營,總部設在北京。(2)亞投行的投資方向、運作原則和目標①投資方向:亞投行致力于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為能源、電力、交通、通信、農業基建、供水、環衛、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項目提供資金支持。②運作原則:公開、透明、獨立、問責。③目標:精簡、廉潔、綠色。(3)作用:亞投行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非相互替代。易錯提示1.G20是國際政治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答案:×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全球經濟治理平臺,并不是國際政治治理的平臺。2.上海合作組織是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答案:×解析:亞太經合組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3.中國是二十國集團、金磚機制、上海合作組織、亞投行的創始國,所以在這些新興國際組織及機制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答案:×解析:中國雖然是這些新興國際組織及機制的創始國,但是發揮的是建設性作用不是主導作用。4.金磚各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積極推進區域政治經濟一體化。答案:×解析:金磚合作可以推進區城經濟一體化,并非區域經濟政治一體化。深化探究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成立以來,上海合作組織堅持遵循《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每年召開一次峰會,共同商議安全、經貿、文化、軍事、司法等領域的合作事宜。2018年6月11日,上海合作組織在中國青島舉行元首理事會,這是該組織擴員后的第一次峰會,確認了完善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各國共同的事業,這是中國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被吸收到聯合國的有關決議之后,又一次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絕大多數國家的行動指南,并將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哪些特征 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二十國集團(G20)是一個新型的國際組織,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余12個重要經濟體組成。其宗旨是為推動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討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并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G20由當年主席國設立臨時秘書處來協調集團工作和組織會議,圍繞確立的議題召開會議,自主開展活動。 2016年G20峰會在中國杭州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美國總統、英國首相、法國總統等均出席會議。結合材料,概述G20這一國際組織的主要特征。隨堂訓練1.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進一步明確了 G20合作的發展方向、目標、舉措,并就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的一攬子政策和措施達成“杭州共識”。這一共識的達成( )①表明與會各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②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平衡發展③表明中國成為維護世界秩序的主導力量④表明各國領導人消除了外交政策的分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金磚機制與上合組織在成立伊始都經受了西方漠視與低估,但金磚機制與上合組織逐步走向壯大,日益受到世人關注。下列關于金磚機制和上合組織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①它們的發展都有利于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包容有序的方向發展②前者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平臺,而后者則是區域性政府間國際組織③前者的成員國完全固定,而后者一直處在擴容之中④它們都強調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上海合作組織由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多國組成。2019年,在上合組織比什凱克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針對復雜的國際形勢,強調要把上合組織打造成當今世界團結互信、安危共擔、互利共贏、包容互鑒的地區合作機制典范。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上合組織具有明確的目的性②上合組織是眾多貿易協定的管理者③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深化互利合作④各國際組織的共同宗旨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4.上海合作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于它踐行“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這超越了文明沖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材料表明( )①上海合作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②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題③秉持“上海精神”有利于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贏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1年1月1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迎來開業運營五周年。五年來,亞投行的成員由57個發展到103個。作為首個由中國倡建的多邊開發銀行,亞投行累計批準貸款額超過220億美元,累計批準項目108個,為發展中國家注入新動力。亞投行的發展有利于( )①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平衡、普惠與包容②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③發揮中國方案在國際治理中的主導作用④推動合作成為國際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①上海合作組織以憲章為指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上海合作組織的目的性;②上海合作組織由主權國家參加,每年召開一次峰會,體現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國際性和自主性。解析:本題考查國際組織的特征。學生解答時首先要明確國際組織的特征的內容,然后結合上海合作組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由主權國家參加”等做法分析其特征2.答案:國際性:由原八國集團以及其余12個重要經濟體組成的世界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目的性:以尋求合作并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為宗旨;組織性:設立臨時秘書處來協調集團工作和組織會議;自主性:其成員國圍繞確立的議題召開會議,自主開展活動。解析:可從國際組織的國際性、目的性、組織性、自主性這四個方面概括G20(二十國集團)這一國際組織的主要特征。隨堂訓練1.答案:A解析: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進一步明確了二十國集團合作的發展方向、目標、舉措,就推動世界經濟增長達成了杭州共識,這表明與會各國間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平衡發展,①②正確;中國不是維護世界秩序的主導力量,③錯誤;④中“消除”表述錯誤,排除。2.答案:A解析:①②正確表述了金磚機制與上合組織的聯系和區別,入選;金磚機制的成員國也不是完全固定的,③錯誤;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是上合組織強調的“上海精神”,④錯誤。3.答案:B解析:把上合組織打造成當今世界團結互信、安危共擔、互利共贏、包容互鑒的地區合作機制典范,這既符合中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主張,也符合上合組織的目標,體現了上合組織的目的性,①③符合題意。②中“管理者”一詞夸大了上合組織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國際組織都以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為宗旨,④錯誤。4.答案:B解析:材料強調了上海合作組織踐行“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 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這表明了上海合作組 織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秉持“上海精神”有利于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①③符合題意;②與題意無關,不選;④說法錯誤,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5.答案:A解析:亞投行的發展為發展中國家注入新動力,這說明亞投行的發展有利于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話語權,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平衡、普惠與包容,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①②符合題意;中國方案在國際治理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而非主導作用,③說法錯誤;合作不是國際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之一,④說法錯誤。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