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章 光現象第1課時 平面鏡成像特點1.通過實驗,探究并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能描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3.能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畫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4.知道實像與虛像的概念,能夠區分物體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木蘭辭》“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知識點1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系?2.猜想與假設:__像與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__.3.設計實驗:實驗器材:白紙、__玻璃板__、支架、兩個一樣大的物體、刻度尺.4.進行實驗:(1)組裝器材:把一張白紙平鋪在桌面上;把玻璃板插入支架,放在紙上做標記;檢查平面鏡與底面是否垂直.(2)第一次實驗: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紙的某位置;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同樣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慢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點燃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時蠟燭B的位置就是蠟燭A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經過測量比較,將數據記入下表中.次數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s/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s/cm 像與物的大小比較(放大、縮小或等大) 像與物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的關系(平行、垂直等)123(3)第二、三次實驗:把物體移動到更遠(或更近)的距離,重新做上面的實驗,并將測量結果記入下面的表格中.(4)移開蠟燭B,用白紙屏幕放在該位置上,直接觀察白紙上有沒有出現蠟燭的像.5.分析和論證:小組討論,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和物體的大小__相等__,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相等__,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__垂直__,像與物體左右__相反__.(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__對稱__.(3)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正__(填“正”或“倒”)立的,物理學中用__虛__線表示這個像.平面鏡成像的實質是由于光的__反射__形成的.6.評價與交流:(1)實驗為什么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鏡?__便于確定像的位置__.(2)實驗環境__暗__(填“亮”或“暗”)一些,效果更好.(3)兩個物體為什么要一樣大?__便于確定像的大小__.(4)有同學發現實驗中會看到兩個像,這是因為__玻璃板前后兩個面都可以成像__,應該換用較__薄__的玻璃板.(5)如果玻璃板不與桌面垂直,會出現什么現象?__無論怎么移動,鏡后的蠟燭都無法與虛像重合__.(6)刻度尺的作用是:__測量物距和像距__.(7)實驗時,應在哪一側觀察像?__玻璃板前側__.(8)如圖所示,進入人眼的光線是由平面鏡反射的光線,像是由__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__形成的,所以我們說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例1】 (深圳龍華區期末)關于平面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一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1 m處,他在鏡中的像距離平面鏡2 mB.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有關C.平面鏡只能成正立的虛像,且不能用光屏接到D.一束光線垂直照射到平面鏡上,入射角是90°【變式1】 (郴州中考改編)小明身高1.65 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 m處,他在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為__2__m,鏡中像的高度為__1.65__m.當他沿著與鏡面垂直方向水平面鏡1 m后,他在鏡中像與他的距離__變小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知識點2 平面鏡成像作圖【例2】 (廣州花都區期末)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解: 【變式2】 (廣州番禺區期末)如圖甲,學校舞蹈隊的同學小麗所看到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反射__現象形成的.通過平面鏡,她看到自己的腳尖,請在圖乙中畫出她看到自己的腳尖的光路圖(A點表示小麗的眼睛,B點代表腳尖). 解: 甲 乙平面鏡成像1.如圖所示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C)2.(深圳寶安區期末)深圳灣公園是市民周末休閑的好去處.如圖所示是白鷺飛向水面的情景.關于白鷺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白鷺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 B.白鷺飛向水面的過程中像會變大C.白鷺與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D.白鷺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第2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3.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方飛過,湖水深3 m,當小鳥距水面6 m時,小鳥在湖面的“倒影”是__虛__(填“實”或“虛”)像,該“倒影”距小鳥__12__m.4.(梅州大埔縣期末)如圖所示,小華同學站在平面鏡前2 m處,她看到鏡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反射__現象形成的,她的像和她之間的距離是__4__m.現將一塊和鏡面一樣大的木板放在鏡子后面1 m處,這時她在鏡子中__能__(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的像.5.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面電子鐘所成的像如圖所示,這時的時刻是__10:05__.6.(威海中考)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保留作圖痕跡). 解:7.(深圳南山區期末)小勇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的實驗:(1)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確定像的位置__.(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 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蠟燭B跟蠟燭A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__相等__;若用光屏代替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將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所成的是__虛__(填“虛”或“實”)像.(3)小勇用薄玻璃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發現,當他沿桌面移動未點燃的蠟燭B時,始終不能使蠟燭B與已點燃的蠟燭A的像重合,他在實驗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是__玻璃板與桌面不垂直__.1.(廣州海珠區期末)如圖所示,視力表AB放在人頭部的后上方.人通過觀察平面鏡里視力表的像,來檢查視力.要求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與人相距5 m.(1)平面鏡到人的距離為__2__m.(2)在圖中畫出:①視力表在平面鏡中的像A′B′.②視力表上A點反射的光經過平面鏡反射后到達人眼的光路圖. 解:2.(佛山南海區期末)如圖為水位測量儀的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光斑位置隨水位變化而變化.(1)完成A點發出的光經過水面反射后照射到B點的光路圖.解:(2)A點與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虛__(填“虛”或“實”)像.(3)A點與水面相距2.5 m,則A與它在水中的像A′之間的距離為__5__m.(4)若光斑B向左移動了0.5 m,說明水位__上升__(填“上升”或“下降”)了__0.25__m,在這個過程中像A′相對于A是__運動__(填“運動”或“靜止”)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