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10.2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討論:①你覺得國家發展是誰的責任?②我們中學生對于國家發展能做的是什么?老師覺得大家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們可以穿越到1919年,看看那個時代的學生,在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做了些什么?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請問五四運動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么?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人、市民,在五四運動中都盡了自己的一分力量,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二、講授新課我們新中國之所以騰飛,之所以越來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勞動者在為國家盡自己的一分力量。研討:圖片中的這些成就是誰創造的?是通過什么方式創造出來的?(一)勞動成就今天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大人民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中國人民用實干精神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是人民創造出來的,是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出來的。研討:勞動者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從事不同的勞動,但都在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正是無數勞動者兢兢業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成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都是國家的建設者,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拓展研討:現在是中學生的你,能夠從事哪些勞動?努力學習做家務做值日大家說得都很好,看來我們都已經認識到了勞動的重要性,也繼續發揚了中國人踏實肯干的實干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二)實干創造未來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經21小時飛行后順利返回;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首次載人飛行;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這也是空間站運營期間航天員乘組常態化駐留周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三號”的發射成功,你看到了什么?這需要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神舟系列的發射成功,說明把中國夢變成現實,創造未來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需要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繼續發揚實干精神,才能用我們的勞動創造新的輝煌。小組討論①青少年是否需要實干精神?②實干精神在青少年身上應如何體現?③實干創造未來,青少年應怎樣做?活動形式:學生分小組討論,將個人想法提交給小組長,由小組長收集意見。青少年應努力學習,積極探索,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學習者、勞動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擔負起歷史重任,讓青春綻放出絢麗的光彩。三、課堂小結1.通過本節課的探究,你對于勞動的意義、勞動者的價值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共同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1.漫畫的寓意告訴我們( )①勞動是財富的源泉②勞動者包括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③無論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可以創造財富④腦力勞動者對國家的貢獻更大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A四、隨堂練習2.“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說明( )①把中國夢變成現實,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②我們國家所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廣大人民用辛勤勞動換來的③青少年要長大后才能擔負歷史重任④只有實干才能創造未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B3.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接受表彰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中,企業職工和其他勞動者1192人,農民500人,基本涵蓋各個領域和行業,尤其是基層勞動者的比例較高。這說明 ( )A.基層勞動者對社會貢獻最大B.體力勞動者是最光榮的C.每一位勞動者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D.農民比較容易得到表彰C4.我國著名氫彈專家于敏曾說:青年人選擇職業和專業方向,首先要選擇國家急需的。每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都與國家的興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才會有作為,才會是一個無愧于祖國和民族的人。這啟示我們( )①把中國夢變成現實,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②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積極探索,勇擔歷史重任③要肩負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④要像于敏一樣成為氫彈專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5.奮斗成就使命,實干托起夢想。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①需要我們發揚實干精神,用勞動創造新的輝煌②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經濟建設上③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④需要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板書設計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mp4 10.2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pptx 青春是什么顏色.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