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 §2.6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1)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氣候的定義,知道“天氣”和“氣候”的聯系與區別,并能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2、掌握影響氣候的因素。3、了解太陽對氣候的影響。4、理解陸地和海洋性質不同時對氣溫的影響。5、理解地形因素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氣候1、氣候是某一地區 天氣特征,它包括天氣的 和 。2、浙江地區 月的平均氣溫較高, 月的平均氣溫較低;知識點2、影響氣候的因素1、緯度位置的影響:太陽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它是地球表層 的主要來源。太陽輻射在地表 ,是形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南北兩極 ,導致地表的氣溫由 地區向 逐漸降低,形成不同的溫度帶。2、由于緯度位置不同,造成氣候差異,如,我國的海南島緯度 ,氣溫,長夏無冬。地處我國最北的漠河緯度 ,夏季,冬季長而 。3、海陸位置的影響: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 的影響也比較大。夏天,內陸一般比較 ,而海邊則往往比較 ,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主要原因陸地土壤和海洋水的 是不同的。4、由于海陸位置不同,生成氣候差異明顯,如,海洋上空 充足,空氣 ,因此沿海地區的 一般要比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更豐富。5、地形的影響:地形對 也有較大的影響。地勢高低不同,氣溫就有明顯的差異。山頂的氣溫明顯山麓。迎風坡的降水一般比背風坡 ;在對流層,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會下降約 ℃。二、例題講解例題1、下列描述中,屬于氣候特征的是( )A.狂風暴雨 B.萬里無云 C.陰雨連綿 D.四季分明例題2、海南島是我國冬季避寒的旅游勝地.導致海南島長夏無冬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地形地勢 C.海陸位置 D.海拔例題3、由表可知,形成那曲與南京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地名 緯度 平均海拔/米 1月均溫 7月均溫那曲(西藏) 31°29 N 4507 -14.4℃ 8.8℃南京(江蘇) 32°00 N 10 2.3℃ 28.8℃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勢 D.人類活動例題4、下圖為某地理興趣小組驗證影響氣候的因素所做的實驗,下列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A.同緯度地區,陸地氣溫一定高于海洋 B.隨緯度的升高氣溫逐漸下降C.陸地氣溫日較差大,海洋氣溫日較差小 D.距海近降水多,深居內陸降水少例題5、一位英國游客為了考察中國各地的春節風俗,從海南島出發,經過廣洲、武漢、北京,到達哈爾濱,一路上他感到越來越冷,不得不購衣御寒,主要原因是( )A.不適應我國氣候 B.緯度越來越高 C.地勢越來越高 D.距離越來越遠例題6、某觀賞植物每年4月開花,10月果實成熟,果實輕小且有翅(如圖甲),到了冬季逐漸脫落。在杭州的某空地上種植幾株該植物,若環境適合其自然生長和繁殖,結合我國季風示意圖(如圖乙),推測若干年后此空地上該植物的分布情況最有可能是( )(●表示原種植的植株,○表示繁殖產生的植株)例題7、大洋平均海拔800米,大洋山海拔1500.6米,為括蒼山脈第一高峰;年平均氣溫13.5℃,每年7月平均溫度22.5℃。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特點使得大洋成為人人向往的“避暑仙鄉”。(1)大洋夏季平均氣溫較低主要受 因素影響。(2)如圖是括蒼山脈某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海陸位置的影響 B.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風坡,北坡是迎風坡 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三、隨堂練習:1、下列描述中,前者屬天氣、后者屬氣候的選項是 ( )A.長夏無冬;有時有小雨 B.陰轉多云;四季如春C.終年高溫;冬暖夏涼 D.狂風暴雨;雷電交加2、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A.氣溫的差異 B.降水的差異 C.風向的差異 D.天氣的差異3、冬季,我國西沙群島天氣炎熱,樹木蔥郁,黑龍江沿岸卻冰天雪地、銀裝素裹,造成這種南北氣候差異的因素是( )A.地形 B.緯度位置 C.洋流 D.海陸位置4、1月四川盆地的平均氣溫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大約高出4℃,其主要原因是( )A.緯度位置高 B.接受的太陽輻射多C.遠離海洋 D.北面有山地阻擋冬季風5、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 )A.不同緯度氣溫不同 B.同一緯度的海陸氣溫不同C.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 D.南方氣溫比北方的高6、10.圖中形成降水的坡是( )A.迎風坡 B.背風坡 C.陽坡 D.陰坡(第6題圖) (第7題圖)7、下列關于圖中A、B、C、D四處降水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A點位于迎風坡,降水最多 B.B點位置最高,降水最多C.C點處于迎風坡的較高地點,降水最多 D.D點離海洋最近,降水最多四、課后鞏固:1、天氣和氣候的差異是( )A.天氣是經常變化的,氣候是相對穩定的 B.氣候是經常變化的,天氣是相對穩定的C.天氣天天變,氣候永遠不變 D.天氣和氣候是一樣的2、關于天氣和氣候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天氣是時刻在變化的 B.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是一樣的C.氣候具有穩定性 D.世界不同地區,氣候差異很大3、我國西北地區氣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較遠 B.緯度較高 C.海拔較高 D.溫度較高4、下列語句中,描述氣候的是( )A.東邊日出西邊雨 B.清明時節雨紛紛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D.四季如春5、下列反應本圖降水隨地形的變化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背風坡多雨迎風坡少雨 D.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6、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內陸高原 C.山地迎風坡 D.背風山坡7、一般而言,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同緯度的1月平均氣溫( )A.海洋高于陸地 B.陸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8、下面的氣候要素圖中,最有可能表示杭州市的氣候狀況的是( )A.A B.B C.C D.D9、影響氣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熱比沙土大,在同樣多的太陽輻射的條件下,陸地升溫和降溫都比海洋 (選填“快”或“慢”),表現出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差異,從而影響氣候。晴朗夏日,海邊城市陸地與海洋之間會形成海、陸風,可用甲、乙兩圖表示,其中表示晚間空氣流動的是 (選填“甲”或“乙”)圖。寒潮是一種災害性天氣,2021年1月,杭州遭遇到了極強寒潮,1月8日杭州城區最低氣溫僅為-6.4℃,為近30年來1月份的歷史第二低溫;臨安天目山仙人頂出現了-20.6℃的極端低溫。杭州城區與天目山在同一天中最低氣溫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兩地 不同。(第9題圖) (第10題圖) (第11題圖)10、如圖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區的海平面等壓線圖,請根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1)影響 A 處的天氣系統是高壓,在該天氣系統控制下, A 處的天氣特點是 (2)圖中 C 處將受到 的影響,屆時該地將出現降雨、降溫和大風天氣。11、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所示A地海拔為3300米,B地海拔為300米,若A地氣溫為15℃,則B地氣溫為________℃;(2)造成A、B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3)運用這一原理,人們在夏季往往到________避暑。12、請根據下表數據回答問題:(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表中所列氣溫變化情況最有可能是一年里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比較分析哈爾濱與三亞的氣溫可知:存在顯著差異的是 ,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3)分析表中烏魯木齊與長春的有關數據可知:兩個城市之間存在差異的氣象要素是_______,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第12題表格) (第13題圖)13、如圖所示,A 地海拔 2000 米,B 地海拔 3000 米,C 地海拔 1100 米,D 地海拔 100 米, 此地常年刮東風,回答下列問題:(1)A、D 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米,兩地氣溫相差約 ℃。(2)A、C 兩地相比,降水較多的是 ,因為 A 地處于 ,C 地處于 。(3)B、C 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是 。(4)解釋一下C處比A處多雨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長時間內 平均狀況 極端狀況2、7-8 1-2知識點2、1、熱量 分布的不均勻 遞減 低緯度 兩極2、低 高 高 短 寒冷3、氣溫和降水 炎熱 涼爽 比熱容4、水汽 濕潤 降水5、氣溫和降水 低于 多 6二、例題講解:例題1、A解析:天氣是某地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變化,特點是多變;氣候是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定性。四季分明描述的是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具有穩定性,屬于氣候,選項ABC描述的都是某地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變化,特點是多變,屬于天氣。例題2、A解析:海南島長夏無冬,說明氣溫高,海南島之所以氣溫高是因為緯度位置低,接受太陽輻射的熱量多。例題3、C解析: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那曲位于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氣溫低。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頂積雪終年不化的主要原因。例題4、C解析:通過這一實驗可以得出結論,陸地的氣溫日較差大,而海洋的氣溫日較差小,因為水的比熱容更大,溫差更小。例題5、B解析:我國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在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對北半球來說,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低。我國北方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晝短,得到太陽的光熱少。一位游客從海南島出發,經過廣洲、武漢、北京,到達哈爾濱,一路上他感到越來越冷,氣溫會越來越低,是因為緯度越來越高。例題6、A解析:從題意可知4月開花,10月果實成熟,到了冬季逐漸脫落,從乙圖可看出我國冬季風是從西北刮向東南方向,最好種子落在東南方向比較多,故A符合題意。例題7、B解析:A:由圖可知,這種降水量的變化主要是受海拔的影響,A錯誤。B:在一定高度內,降水量隨地勢的升高而增加,B正確。C:由圖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是迎風坡,北坡降水少,是背風坡,C錯誤。D:由圖可知,山的南坡降水多,北坡降水少,D錯誤。三、隨堂練習:1、B 2、A 3、B 4、D 5、C 6、A 7、C四、課后鞏固:1、A 2、B 3、A 4、D 5、D 6、C 7、A 8、C9、快;乙;地形10、(1)天氣晴朗,空氣干燥 (2)冷鋒11、(1)33 (2)海拔不同(3)山上12、(1)B(2)哈爾濱比三亞氣溫低 哈爾濱比三亞緯度高(3)溫差大小 海陸分布13、(1)1900 11.6 (2)C 背風坡 迎風坡 (3)氣溫隨海拔上升而下降 (4)在迎風坡,暖濕空氣沿迎風坡爬升,氣溫下降,水汽冷卻液化形成降水。背風坡氣流 下沉,氣溫上升,小水滴升溫汽化,不易形成降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