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八上 §2.6氣候和影響氣候的因素(2)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季風的概念,理解我國季風的形成機理2、知道世界氣候的變化3、關注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季風1季風:在大范圍區城, 季盛行,風向 的風,稱為季風。其中 最強盛,范圍最廣。2、季風的形成:冬季,歐亞大陸氣溫 ,太平洋氣溫 ,風從中國 吹向 ;夏季則相反,形成季風。知識點2、氣候變化1、氣候變化:是指長時期內 的變化。 變化是氣候變化的重要標志。2、近百年來全球氣溫的變化:近百年來的儀器觀測記錄表明,近現代全球平均氣溫呈 趨勢。目前,全球氣溫正處于 的過程中。知識點3、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1、有利影響:植樹造林、修建水庫、大面積農業灌溉等都能改良 地區的小氣候,增加 ,減輕旱澇災害的危害。2、不利影響: 、 等會造成氣候惡化。3溫室效應:人類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 的大幅度減少,使得大氣中的 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加速了全球氣候的 趨勢,這種現象稱為 效應。4、城市“熱島”現象:是指城市形成了一種 較高、 較低、霧霾增多的特殊氣候,它使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 的暖空氣團,猶如海面上的島嶼。二、例題講解例題1、唐朝詩人王之渙有詩云:“羌笛何須怨 ( http: / / www.21cnjy.com )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而自西域歸來的李白卻說:“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試從科學角度分析這兩種風分別是( )A.夏季風、冬季風 B.西北風、東北風C.冬季風、夏季風 D.秋季風、春季風例題2、近年來,許多歐美的游客熱衷于“末日旅游”,把旅游目光鎖定在他們認為即將消失的景觀,游客把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作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過度墾荒,將導致山體滑坡B.氣候異常,冰雪融水淹沒乞力馬扎羅山C.海陸變遷,山峰將變成平地D.全球變暖,可能導致赤道雪峰景觀消失例題3、下列氣候特點或現象中,與其影響因素關聯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盛夏寒-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關B.春風不度玉門關-與夏季風的影響有關C.華北平原春干旱-與地形的影響有關D.天涯海角隆冬暖-與海陸位置的影響有關例題4、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 )A.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B.秦嶺-淮河一線C.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 D.橫斷山脈一線例題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迎風破多雨而背風坡少雨B.近些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加速了全球氣候變暖趨勢C.氣象觀測中把溫度計放到百葉箱中,只是為了防止被風吹雨D.仙人掌的葉成針狀,有利于適應沙漠地區干燥、少雨環境例題6、讀甲、乙兩地年內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甲、乙兩地氣候特征:相同點: 。不同點: 。(2)分析甲地的氣候特征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有利影響: 。不利影響: 。(3)面對國際糧價上漲,請對乙地所在國提高糧食產量提出建議:。(寫出兩點)三、隨堂練習:1、下列有關季風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東南季風的成因是夏季陸地氣壓低于海洋氣壓B. 西北季風的成因是冬季海洋氣壓低于陸地氣壓C. 季風的特點是風向隨季節變化而顯著變化D. 風向季節變化是形成季風的主要原因2.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人類亟須解決二氧化碳帶來的溫室效應,下列行為不能減緩溫室效應的是( )A. 城市建造居民區,工廠遠離居民區 B. 車輛實行單雙號行駛C. 大力開發太陽能汽車代替普通汽車 D. 每年三月全國開展植樹造林活動3、浙江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地形 D.季風4、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有( )A. 植樹造林可以使氣溫升高 B. 修建水庫可以使溫差減小C. 引水灌溉使水資源減少 D. 圍海造田引起海嘯5、根據中國近5000年來氣溫距平變化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明朝時北冰洋的極地冰蓋曾經融化B. 寒冷時期農作物不會生長C. 目前全球氣溫正處于逐漸升高的過程中D. 中國的氣候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不同步6、近年來,我國多地頻現霧霾天氣,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危害,人們要求改善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下列能減少或杜絕出現霧霾天氣的行為是( )①農民燃燒秸稈肥田 ②大力推廣家庭小汽車的使用③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 ④倡導步行或乘坐公交車出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7、下列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上任一地區氣溫都在升高B.區域性氣候的變化比全球性氣候變化簡單C.近百年來我國氣溫升高趨勢高于全球升高趨勢D.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四、課后鞏固:1、關于城市出現“熱島”現象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氣溫增高 B.人口高度密集 C.空氣嚴重污染 D.能量消耗較多2、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國家之一,其原因是(B)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復雜 D.洋流作用3、“溫室效應”的成因主要是受( )A.地形因素的影響 B.人類活動的影響 C. 海陸因素的影響 D.洋流因素的影響4、我國氣候變化可能分為:①溫暖時期、②寒冷時期、③寒暖交錯時期、④氣候波動時期,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5、下列哪些人類活動對氣候產生不利影響( )①大量燃燒煤、石油等能源 ②大力植樹造林,擴大綠化面積 ③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④實施人工降雨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6、小宇同學發現,附近超市里,一年四季均可買到任何季節生長的“時令”鮮蔬,這就是反季節蔬菜。這個現象說明了( )A.蔬菜的適應能力很強B.不同氣候類型的地區形成不同生活和生產方式C.人類活動可以改善局部氣候條件D.人類活動對氣候的不利影響7、下列人類活動能改良局部地區小氣候的是( )①植樹造林 ②毀林開荒 ③修建水庫 ④向大氣中排放廢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如圖是科學家根據相關研究繪制的60萬年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變化和全球溫度變化的圖線,據圖分析可得( )A.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引起全球溫度的變化B. 全球溫度的變化引起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C. 全球溫度的變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D. 全球溫度的變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變化沒有關系(第8題圖) (第9題圖)9、下列關于季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東南季風的成因是夏季大陸氣壓低于海洋 B.西北季風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氣壓高于陸地C.季風的特點是風向隨季節轉移而顯著變化 D.季風是大氣環流的一個組成部分10、如圖是我國夏季風示意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東南季風由太平洋吹向我國大陸,西南季風由印度洋吹向我國大陸,其氣流特點是寒冷濕潤B.夏季風很難到達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太靠北C.浙江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多雨D.季風的影響是我國降水時間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國東部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第10題圖) (第11題圖)11、讀我國冬季風、夏季風風向圖,答下列問題:(1)表示冬季風的是 圖(填A或B),浙江省紹興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2)當我國盛行風向為B圖時,我國東部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 。(3)我們把 (冬、夏)季風影響明顯地區稱為季風區。12、近年來,全球變暖正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有人說,地球的溫度就像一輛失控狂飆的汽車,如果不設法讓它降下來,就會有災難性的后果。(1)有人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過度排放所造成的。從較長的歷史時期來看,情況是怎樣的呢?分析圖得出你的觀點。;(2)不論科學研究最終會得出什么結論,低碳生活代表著低成本、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下列做法:①大力發展火力發電;②優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③夏天,空調最低溫度不低于26 ℃;④鼓勵乘坐私家車出行,其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填序號)。(第12題圖) (第13題圖)13、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熱而不住他家,這激發了他探究城鄉溫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請全班同學分別到選定的地點,于中午同一時間測出各測試點的氣溫,以此繪制出如圖所示的“區域—溫度”坐標圖:(1)圖中氣溫最低的區域是農村。分析該區域氣溫低的主要原因: 。(2)隨著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多城郊居民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進了新型社區,周圍建有許多的公園湖泊,氣候適宜,居住環境比市中心更為舒適,從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來看,說明了 。(3)如果圖中所示為杭州夏季某日的氣 ( http: / / www.21cnjy.com )溫,而在浙江東南部沿海此時正遭受臺風的影響,這種現象說明浙江省處在 (填“季風區”或“非季風區”),圖中各處氣溫變化是當地 變化的標志。(4)依據中國氣象局氣象資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杭州被網友列為新“四大火爐”之一,引發廣泛關注。受高樓、大氣污染、人為熱源等影響,夏、秋兩季杭州形成了較為嚴重的城市“熱島”現象。結合圖中信息,請提出一種降低市中心環境氣溫的辦法: 。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冬、夏 相反或近于相反 亞洲季風2、低 高 大陸 太平洋知識點2、1、氣候狀態 氣溫2、波動上升 逐漸升高知識點3、1、局部 濕度和降水量2、毀壞森林 排放大量有害物質3、煤、石油、天然氣 森林 二氧化碳 變暖 溫室4、氣溫 濕度 氣溫高于四周郊區二、例題講解:例題1、A解析:以玉門關為界,玉門關以東為季 ( http: / / www.21cnjy.com )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春風指夏季風,夏季風使氣溫升高。“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中的“長風”指的是西北風,也稱為冬季風。例題2、D解析: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垂直地帶性非常明顯,山頂有永久積雪冰川,而近些年來由于全球變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速度加快。例題3、B解析:A.青藏高原盛夏寒,是因為海拔高,與地形地勢有關,故A錯誤。B.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因為玉門關位于非季風區,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故B正確。C.華北平原春旱的原因主要是夏季風還沒來到,降水少,故C錯誤。D.天涯海角隆冬暖,是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故D錯誤。例題4、C解析:中國季風氣候區面積廣大。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在季風區內,冬、夏風向有規律地更替。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勁吹來自亞洲大陸內部的偏北風。這種冬夏相反的盛行風向變化,在相當程度上帶來了明顯的氣候季節變化。例題5、C解析:A.迎風破多雨而背風坡少雨,正確。B.近些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加速了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正確。C.氣象觀測中把溫度計放到百葉箱中,是為了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和減少空氣流動對測溫的干擾,錯誤。D.仙人掌的葉成針狀,有利于適應沙漠地區干燥、少雨環境,正確。例題6、(1)相同點:夏季高溫多雨、降水季節變化大。不同點:甲地全年氣溫高、甲地雨季比乙地短。(2)有利影響:全年高溫,降水豐富,利于作物生長的季節較長。不利影響:易受旱澇災害的影響。(3)建議:發展農業技術、提高糧食單產、保護耕地。(寫出兩點)解析:(1)從圖中可分析出甲地全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氣溫高,雨季短,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乙地夏季高溫多雨,但氣溫年較差較大,冬季溫度較低,雨季比甲地長。(2)甲地因全年高溫,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季節較長,同時降水豐富,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但是甲地夏季降水豐富,其余季節降水少,容易形成旱澇災害。三、隨堂練習:1、D 2、A 3、D 4、B 5、C 6、C 7、D四、課后鞏固:1、B 2、B 3、B 4、A 5、C 6、C7、C 8、D 9、B 10、D11、(1)A;亞熱帶季風氣候 (2)臺風 (3)夏12、(1)①目前,二氧化碳濃度低于歷史大部分時期;②二氧化碳濃度與氣溫上升不成正比;③二氧化碳不一定是造成氣溫上升的罪魁禍首;④低碳生活理念,似乎不那么重要與迫切;⑤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未必造成災難性后果。(2)①④13、(1)植被豐富,水量多,水的比熱容大,吸熱不易升溫。(2)人類活動可以改良局部區域的小氣候。(3)季風區 氣候(4)加大綠化面積,修建人工湖,建設城市“風道”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