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5.1法不可違1.政治認同: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懂得依法規范自身行為;2.道德修養:加強自身修養,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3.法治觀念: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感受法律的尊嚴,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4.健全人格: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活動的能力;5.責任意識: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教學目標:1、法律的規范作用有哪些?2、什么是違法行為?以及違法行為種類有哪些?3、如何做到遵章守法?請同學們在5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46-51的內容,并結合《學導練》中的課前預習,思考以下問題,并將答案在課本上劃出。自主學習第一章節01、違法無小事分享交流:唐山打人事件案犯一審全部獲刑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唐山打人案判了2022年9月13日至15日,河北廣陽區人民法院根據刑法作出判決:被告人陳繼志犯尋釁滋事罪、搶劫罪、聚眾斗毆罪、開設賭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2萬元。法律詞典初識違法行為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A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B▲▲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和方向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有效的準繩①指引作用②評價作用1.法律的作用P46教學目標探究分享賞圖片,答問題:P47“探究與分享”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類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①民事違法行為②行政違法行為③刑事違法行為(1)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分類: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如欠債不還)反行政法律規范,應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的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如故意殺人的行為)2.含義: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分類一般違法行為(危害程度較輕)②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為:犯罪(危害程度較重)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違法 類別 比較內容 違反的 法律 社會 危害性 法律后果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法行政法相對輕微一般違法相對輕微一般違法承擔民事責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受到行政制裁(行政處分、行政處罰)(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宣傳VB 留等)刑法最嚴重犯罪接受刑事處罰(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罰金、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等)共同點:①都是違法行為;②都有社會危害性;③都要承擔法律責任;不同點:①觸犯的法律不同;②社會危害程度不同;③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結論:①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②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活動3:找一找:同與不同比較一般違法(民事違法、行政違法)與犯罪環節一:學法違法無小事筆記區判斷違法行為的方法1、一看違反的法律類別(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違法行為的危害(輕或重)3、三看違法者的被處罰結果(1)行政違法行為:拘留、罰款、開除、記過(2)民事違法行為:賠償、賠禮道歉(3)刑事違法行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等。1、酒駕。2、搶劫他人財物。3、欠錢不還。4、吸毒。5、拾得別人的錢物不還。6、醉駕7、販毒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行為。小試牛刀:判斷以下屬于哪種違法行為?第二章節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法的行政違法行為。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P49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指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相關鏈接P49※1.身邊違法行為有哪些——①行政違法行為(1)行政違法行為52341妨害公共安全擾亂公共秩序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侵犯人身權利財產安全妨害社會管理生活中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鏡頭一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卻只發放一半貨物。鏡頭二照相館沒有經過他認同同意,將其藝術照片展出,以招徠顧客。鏡頭三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違反了《合同法》侵犯了肖像權侵犯了著作權民事違法行為(2)民事違法行為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民事活動都是由民法來規范的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典型違法行為規范法律民事權利包括民法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人身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等。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等。在民事活動中,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判斷違法行為類型的技巧:一看所違法的法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 ——直接得出結論二看承擔的法律責任:如,拘留、罰款——直接得出結論三看典型行為:如,擾亂公共秩序——參考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遵章守法第三章節2021年7月31日,經警方調查,吳亦凡因涉嫌強奸罪被朝陽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8月16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經依法審查,對犯罪嫌疑人吳某凡以涉嫌強奸罪批準逮捕 。2022年6月10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依法開庭審理了被告人吳亦凡強奸、聚眾淫亂一案。因涉及被害人隱私,案件依法采取不公開開庭審理方式。法院將依法擇期宣判。①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預防行政違法行為)③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預防民事違法行為)※3.我們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課堂總結法律的社會作用:法律是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標準或方向,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違法行為種類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社會和諧的保證:遵章守法如何做?認識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法不可違1、下列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的是( ) A.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行為 B.違反城市管理法規的行為 C.學生未按時交作業的行為 D.毆打他人而導致死亡的行為 B2、一名旅客在從寧波飛往昆明的航班上謊稱其同伴攜帶了炸彈。飛機抵達昆明機場后,這名旅客因涉嫌擾亂公共秩序被機場公安治安拘留15日。旅客的行為是( )A.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C.嚴重違法行為 D.民事違法行為B3、2017年2月22日,南充一網友黃某在微博上發布村民吃大盤雞感染H7N9死亡,參與搶救的村委會書記已被隔離……5 570頭家禽已被感染的信息。經調查,該信息為謠言。警方在及時辟謠后將黃某抓獲。這一案例帶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每種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③不良行為一定會發展為違法犯罪④要理性利用傳播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D小王家飼養的寵物狗經常在夜里狂吠,鄰居對此很有意見,多次與小王交涉,小王卻理直氣壯地說:“我有權養狗,狗叫是正常現象。”鄰居于是報警,說狗叫擾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們的權利。最終,小王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小王很不服氣。4.材料分析題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5.1法不可違課件.pptx 唐山打人案判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