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教 案 年級 學科課題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周次課時 課型教學目標 1.知道義和團運動興起和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 2.理解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的落后性。 3.掌握《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義和團運動,抗擊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的簽訂。教學方法 閱讀指導法、講述法、討論法、練習法教 學 過 程 設 計 二次備課 及雙邊活動一、導入:展示與八國聯軍侵華相關的漫畫 在人類用歡呼聲擁抱新的世紀之年時,我們國家正在經歷一場侵略—八國聯軍侵華。所以我們中華民族是滿懷喪權辱國的屈辱和悲憤進入到20世紀的。 二、新授: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一)自主學習——導讀提綱(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二)義和團運動 1.義和團的興起 教師:(展示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表格興起時間、興起地點、興起背景、清政府態度、斗爭方式、提出口號、運動性質)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學生:(討論、發言) 辨析口號:扶清滅洋 教師:(講解“扶清”“滅洋”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教師:(展示《八股聯軍志》節選材料并提問)面對這樣的“扶清滅洋”的運動,西方列強的態度如何?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到了1900年夏天西方列強組成聯軍,向中國進軍……我們來開始第二目內容的學習——抗擊八國聯軍。 (三)抗擊八國聯軍 1.時間、侵略國、侵略原因 教師:(展示八國聯軍侵華的表格含時間、侵略國、統帥、侵略原因/目的)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1900年6月,西摩爾率領一支英、俄、日、法、德、美、意、奧八國軍隊組成的侵略聯軍2000余人,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 2.過程教師:(展示八國聯軍侵華的形勢圖并提問)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完簡單講述過程。 3.結果 教師:出示八國聯軍進京、慈禧西逃、八國聯軍“助剿”、義和團被鎮壓漫畫,講述義和團運動失敗,意義是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認中國“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 4.侵略者的暴行 教師:(展示侵略者在北京街頭橫沖直闖、燃燒的北京城的圖片,播放八國聯軍侵華視頻)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搶劫,無數村鎮淪為廢墟,天津被燒毀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殘墻斷壁。 【合作探究】 教師:想一想:義和團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主觀因素: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客觀因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 (四)《辛丑條約》的簽訂 教師:(講述《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簽約國。出示內容、危害表格圖)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內容及所學知識完成下表。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 教師:閱讀課本內容,歸納《辛丑條約》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總結) 【合作探究】教師:想一想:為什么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后,西方列強沒有瓜分中國?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義和團運動使列強感嘆中國人“含有無限蓬勃生氣”,并認為“世界所有國家中,中國是最不宜被瓜分的。清政府的腐朽,完全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三、小結 四、隨堂檢測:板 書 設 計 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