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3動物細胞》教學設計基本信息 課題 動物細胞 課型 新授執教者 課時 1課時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教材分析 本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三節的內容,本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在細胞水平上認識生物體,教學上肯定會有困難。這是因為細胞結構微小,距離學生的生活經驗較遠。因此,應當多給學生提供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機會,增加學生對細胞的感性認識。本節課內容比較抽象,但是學生有了前面的植物細胞的學習,學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觀察了植物細胞的結構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的實驗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還不是很強。教學目標 認識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說明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的異同點。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使用顯微鏡觀察。 嘗試制作動物細胞模型。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認識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2.說明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的異同點。難點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使用顯微鏡觀察。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具 教材 ,PPT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誰能夠概述一下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方法步驟。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過程是否和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過程相同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學生回答并思考。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問題引導,探究新知 (一)觀察動物細胞 1.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 (1)教師多媒體展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步驟,并講解注意事項,尤其是與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不同的地方。 ①觀察植物細胞時,載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動物細胞滴加生理鹽水(維持細胞正常 生活狀態); ②在洋蔥內側撕取→口腔內側壁刮取(消毒牙簽); ③把洋蔥內表皮展平→ 把牙簽附有的碎屑涂抹(使細胞均勻分散開)。 師生共同歸納實驗步驟:擦、滴、刮、涂、蓋、染、吸。 (2)學生根據總結的步驟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幫助,重點規范學生的實驗操 作。 2.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引導學生對本組各成員的實驗結果進行評價、分析和處理。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氣泡、雜質、細胞重疊、看不到細胞等。 教師設疑:如果視野中的細胞重疊,一定需要重新制作玻片嗎?應該如何操作?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可移動玻片,尋找不重疊的細胞觀察。 教師點撥:口腔上皮細胞太薄,視野需要暗一些。 3.畫細胞結構簡圖 依照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物像,選取其中一個細胞,并根據生物圖的基本畫法,畫出觀察到的各部分的結構。 教師巡視、指導、督促學生實事求是的畫圖。 (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課件展示不同的動物細胞,引導學生分析不同動物細胞結構的異同點。 通過分析得出結論:不同的動物細胞雖然形態不同,基本結構卻是一樣的: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等。 2.動物細胞的結構 學生自學教材47-48頁,結合圖2-5動物細胞模式圖,認識“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3.以小組為單位,歸納總結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 動植物細胞的異同:相同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質中都有線粒體;不同點是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 三、總結收獲,形成體系 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補充,對本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四、課堂練習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歸納本節課知識的主要內容,交流自己通過本節課學習的收獲。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 思 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制作和對比動植物細胞的異同是本節重點。以上節臨時裝片制作為基礎,這節的臨時裝片制作過程學生能夠獨立操作。教師點明載玻片滴加液體的不同及如何取材。要適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