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2.2動物體的結構層次》教學設計基本信息 課題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課型 新授執教者 課時 1課時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教材分析 本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二節的內容,主要講述的是人體的結構層次,這是基于以下原因:人體的結構層次涵蓋了其他動物的結構層次,講解了人體的結構層次,其他動物的結構層次就很容易理解;人體的結構層次與每個人密切相關,是學生必須了解的內容,教學時可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既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解并掌握組織、器官、系統的概念及動物體或人體的構成,對比人體的四大組織,是本節的重點。但組織是怎樣形成的,也就是細胞如何分化成組織,由于細胞分化比較抽象,難理解,所以細胞分化是難點之一;如何正確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也比較抽象,也是難點。學情分析 學生已知動物和人體的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但是從受精卵到動物體要經歷哪些變化不是很了解,這也正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在小學已經知道人體是由許多器官構成的,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而細胞分化、組織、系統等概念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實驗、出示圖片、資料分析、視頻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這些概念。教學目標 概述人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玻片標本。教學重難點 重點 概述人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難點 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教學策略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具 教材 ,PPT教學過程 導入 動物和人體的發育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一個細胞是怎樣變成完整的生物體的?通過細胞分裂,可以使細胞數目增多,但細胞分裂的結果是一個細胞變成兩個相同的細胞,而組成人體的細胞都一樣嗎?例如神經細胞、肌肉細胞、骨細胞等等,它們的形狀、結構、功能有很大的差異,這是為什么呢?本節課我們就來探討這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求知欲。 問題引導,探究新知 (一)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1.展示人體不同種類細胞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形態、結構上的不同。 設疑:這些形態、結構各不相同、功能各異的細胞是怎樣形成的呢? 2.課件展示受精卵經多次分裂后再分化成不同種類細胞的圖片。 師生歸納:細胞分化的概念。 3.教師畫出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的圖示,讓學生判斷。強化對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區分和理解。 4.組織 (1)閱讀教材,明確組織的概念。 (2)引導學生觀察教材圖2-12,設疑:受精卵是怎樣形成各種不同組織的? 小組討論歸納:多細胞生物體細胞分裂的結果和形成不同組織的過程。 (3)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60頁四種基本組織的插圖及圖下的文字說明,嘗試用表格的形式比較四種基本組織的細胞組成、細胞的形態、結構特點、排列情況、分布、功能等。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1.課件展示胃的解剖圖,體現胃是由多種組織形成的。 教師講述:胃是以平滑肌為主由多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 學生組內討論歸納器官的概念。 教師點撥:(1)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動物和人體的器官一般由上述四種組織構成,但由于器官的功能不同,與之功能 相適應,往往以其中的一種或兩種組織為主。比如,心臟這一器官,由四種組織構成,但主要是心肌,這與它的功能相適應。 (2)組織和器官的區分方法:如果我們從給出的一個結構中找到了至少兩種組織,就可以判斷出它是一個器官,而不能認為是一個組織。 2.拓展深化 列舉皮膚的例子,分析皮膚的結構層次。 學生討論回答:人的皮膚是器官。皮膚表面具有上皮組織,皮膚不慎被劃破后流血,血屬于結締組織,感到非常疼說明皮膚里有神經組織,皮膚里還有肌肉組織。 (三)器官構成系統和人體 1.展示人體消化系統的圖片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 你看到了哪些器官 這些器官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學生分析回答: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腸、肛門、唾液腺、肝臟、胰腺等。這些器官都在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中起作用。 2.總結系統的概念。 3.教師提問:人在運動時和安靜時相比,身體出現了哪些變化?說明了什么?幫助學生理解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回答: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說明了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三、總結收獲,形成體系 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補充,對本節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四、課堂練習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歸納本節課知識的主要內容,交流自己通過本節課學習的收獲。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 思 本節課利用學生已知的有關動物細胞形態結構方面的知識,了解構成人體的細胞是多種多樣的,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理解組織的概念。多媒體展示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分布、特點及功能,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讓學生自然地形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的認識,教學重點難點自然攻破。教師也需要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為下一節課《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做鋪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