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6.2日益開放的世界經濟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認同中國關于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理念。2.科學精神:辯證地把握經濟全球化的作用,科學認識經濟全球化的阻力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措施,理性認識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3.法治精神:了解現階段全球治理機制,樹立正確的全球治理規則意識。4.公共參與:通過學習,激發積極參與和推進經濟全球化建設的責任和熱情。二學習重難點1.學習重點: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2.學習難點: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措施三課前預習1.把握好經濟全球化方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2.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1)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__________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__________的要求更加迫切。(2)另一方面,__________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__________基礎。3.現階段的全球治理機制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發達國家主導建立起來的。這些機制在應對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維持了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但是,由于自身存在不足、易受霸權主義影響以及缺乏相應的調整和變革,傳統的全球治理機制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需要加以變革和完善,從而為各國發展尤其是__________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4.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__________,符合各方利益。經濟全球化是__________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5.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__________。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各國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國問題越來越多,如行業技術標準的不統一、跨國犯罪、環境污染、全球金融市場動蕩、貧富分化等,對各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社會逐漸意識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因此,“全球治理”理念應運而生四自我檢測1.經濟全球化使經濟發展超越了國家界限,國際間經濟聯系日益加深,商品和資本跨國流動日益頻繁,規模日益擴大,覆蓋面日益廣泛。這說明( )①經濟全球化是科技發展的產物②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③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④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發展日趨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2021年是中歐班列開行十周年。10年來,中歐班列開行累計突破4萬列,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打通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2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我國的出口貨物也從小商品擴展到汽車、光伏發電設備等高技術產品。中歐班列作為新形勢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載體,已成為沿線國家廣泛認同的“國際公共產品”。中歐班列開創了亞歐陸路運輸新篇章,鑄就了沿線國家互利共贏的橋梁紐帶。可見,中歐班列( )A.發揮了各國比較優勢,實現了中歐均衡發展B.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C.引領了經濟全球化的走向,推動中歐之間合作共贏D.助力我國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3.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并發表演講,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盡管出現了很多逆流、險灘,但經濟全球化方向從未改變、也不會改變。”這是因為( )A.經濟全球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對它無能為力B.經濟全球化不僅帶來機遇還帶來挑戰,挑戰大于機遇C.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人們應積極修復這種缺陷D.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4.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RCEP生效后,已核準成員之間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據統計,到2030年,RCEP有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凈增加5190億美元,國民收入凈增加1860億美元。下列關于RCEP生效實施促進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傳導過程正確的是( )①減讓貿易關稅→降低成員國通關成本→提高區域貿易自由化程度②改善地區貿易和投資環境→避免貿易摩擦→促進區域經濟深度融合③發揮比較優勢→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④優化對外貿易和投資布局→減少貿易壁壘→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追逐利潤的狂熱,“始終左右著資本家”,使其處于“無休止的運動”之中。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這句話道出了( )A.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B.資本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C.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主要因素D.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根本動因是各國對本國利益的追求6.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21年11月4日在上海開幕。從首屆的578.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到第二屆的711.3億美元,再到第三屆疫情影響下依然達成726.2億美元的合作意向,進博會自舉辦以來交出了穩步增長的成績單,踐行著“越辦越好”的承諾,激活了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中國舉辦進博會( )①是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向世界主動開放中國市場,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體現②是擴大對外投資的規模和效益,減少國際貿易摩擦,帶動國內經濟發展的舉措③有利于推動參展國的企業和產品進入中國市場,豐富國內市場供給④是中國搭建的全球性交易平臺,能促進相關國家展示發展成就和比較優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城鎮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高質量的城鎮化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世界城鎮化展望(2018)》中的估算和預測,1950—2050年全球及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變動情況如右圖所示。材料表明( )①人口是國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人口數量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②2025—2030年,全球人口增長幾乎全部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城鎮人口增長③2030—2050年,發展中國家城鎮人口增長數量將高于全球人口增長數量④發展中國家推進高質量的城鎮化對全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19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我們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堅持“拆墻”而不是“筑墻”,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這是基于( )①經濟全球化能推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②經濟全球化能推動世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③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的發展更加均衡④經濟全球化主要是由發展中國家主導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19年7月12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理事會第四屆年會在盧森堡開幕。這是亞投行成立3年多來首次在亞洲以外地區召開理事會年會。“亞投行”成員國突破100個國家,其重點是面向亞洲各國,加大對亞洲各國基礎設施投入。據此可知,“亞投行”的成立( )①可讓中國主導、左右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②能幫助亞洲國家更好地應對國際經濟競爭與挑戰③可以消除“亞投行”成員國在經濟上的貧富差距④有利于建設開放型、聯動型世界經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削弱了美國各地的石油需求,截至2020年4月20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55.90美元,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為305.97%。全球經濟增長又添不確定因素。由此可知( )①經濟全球化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②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③資本全球化使各國的生產成本大大下降④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課前預習1.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2.(1) 生產力 國外市場(2) 運輸和通信 物質技術3.發展中國家4. 經濟規律 社會生產力5.全球治理四自我檢測1.B2.D3.D4.B5.D6.D7.D8.A9.D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