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第13課五四運動【學習目標】1.知道五四愛國運動的基本史實;2.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感受五四青年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重點:知道五四運動從爆發到擴大的基本史實及其歷史意義。*難點: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基礎知識】1.五四運動導火線:_________的失敗。2.五四運動的過程:3.五四運動的性質:一場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運動、______運動、______運動。★概念解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4.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_______________的開端。促進了__________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__________的結合,為__________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轉折點、里程碑)【能力提升】假如你是五四運動紀念館的講解員,你會怎樣讓大家了解五四運動呢?(時間性質、一次和會、兩個階段、三個結果、四個新特征)【課堂檢測】1.“______的勝利發展,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不少知識分子開始走向工人群眾。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材料中橫線處的歷史事件是( )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洋務運動 D.辛亥革命2.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主事在條陳中寫道:“此次罷學風潮,近因由政治問題發生。”條陳中說的“罷學風潮”和“政治問題“分別指( )A.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B.五四運動;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C.五四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D.新文化運動;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3.下列口號中,最能體現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性質的是( )A.“打倒列強,除軍閥” B.“取消二十一條”C.“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D.“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4.說“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最主要的依據是( )A .青年學生成為斗爭主力B .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展示了偉大的力量C .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D .知識分子起了帶頭作用5.以下對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相同之處的討論,正確的是( )A.都經過長期的起義準備B.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都具有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性質D.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當堂訓練】1.青年學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的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學生揭開了一個新時代的序幕。這個新時代是( )A.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B.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C.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2.“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材料表明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原因在于A.社會各界形成斗爭合力 B.采取武裝斗爭的方式C.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D.中國人民開始覺醒了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某事件一百周年大會上講話時指出:“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該事件是(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一二·九運動4.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 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有(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治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有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該觀點的主要依據是( )A.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以實現B.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開辟中國歷史發展的新階段C.五四運動繼承了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D.革命指導思想和領導力量發生重大變化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