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一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1同步學案:2.5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一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1同步學案:2.5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一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
2.5 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
學習目標 素養目標
1.闡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儲存與傳遞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2.簡述DNA和RNA的區別與聯系。 3.概述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的結構特點。 1.生命觀念——核酸的結構特點決定了其能儲存遺傳信息。 2.科學思維——總結糖類、脂肪、蛋白質和核酸結構的共性,歸納出碳鏈是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從而認同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分點突破(一) 核酸的種類及其分布
基礎·
1.種類
(1)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2)核糖核酸:簡稱RNA。
2.分布
(1)真核細胞:DNA主要位于細胞核中,少量位于線粒體、葉綠體;RNA主要位于細胞質中。
(2)原核細胞:DNA主要位于擬核中;RNA主要位于細胞質中。
3.組成元素:只有C、H、O、N、P五種。
4.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
一個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堿基和一分子磷酸組成,其連接方式如圖所示:
(1)五碳糖:核糖、脫氧核糖。
(2)含氮堿基: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U(尿嘧啶)。
(3)分類
5.核酸的形式
核酸中的核苷酸相連的方式如圖所示
一般情況下,在生物體的細胞中,DNA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RNA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
6.DNA和RNA的比較
比較項目 DNA RNA
組成單位
組成 無機酸 磷酸
五碳糖 脫氧核糖 核糖
含氮堿基 特有 T 特有 U
共有A、G、C
7.功能
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深化·
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
1.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烈性、傳染性很高的傳染病,其特征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高達100%。該傳染病是由一種DNA病毒引起的,加熱(55 ℃條件下30分鐘或60 ℃條件下10分鐘)被病毒感染的血液,病毒可被破壞,許多脂溶劑和消毒劑也可以將其破壞。該病毒的核酸與HIV的核酸有什么不同?
提示:非洲豬瘟病毒的核酸是DNA,HIV的核酸是RNA。
2.DNA指紋技術在案件偵破工作中有重要的用途。刑偵人員將從案發現場收集到的血液、頭發等樣品中提取的DNA與犯罪嫌疑人的DNA進行比較,就有可能為案件的偵破提供證據。如圖是警方對受害者和現場血樣進行的分析圖,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DNA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提示:每個人的DNA分子中堿基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具有特異性,所以通過比對DNA的堿基序列可以確定犯罪嫌疑人。
(2)據圖分析,哪位懷疑對象是犯罪嫌疑人?為什么?
提示:懷疑對象3。由于在案發現場的血樣中提取的DNA與懷疑對象3的DNA完全吻合,而DNA 具有特異性,所以懷疑對象3是犯罪嫌疑人。
二、在“系統思維”中提能
1.生物遺傳信息的儲存位置
(1)細胞內既有DNA又有RNA,但兩者同時存在時只以DNA作為遺傳物質。由于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因此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中。
(2)部分病毒(如HIV、SARS病毒等)只含有RNA,故其遺傳信息直接儲存在RNA中;部分病毒(如T2噬菌體)只含DNA,故其遺傳信息直接儲存在DNA中。
2.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堿基、遺傳物質歸納
生物種類 核酸種類 堿基種類 核苷酸種類 遺傳物質
細胞生物 DNA和RNA 5種 8種 DNA
病毒 DNA病毒 DNA 4種 4種 DNA
RNA病毒 RNA 4種 4種 RNA
3.蛋白質和核酸的比較
蛋白質 核酸
元素組成 主要由C、H、O、N組成,有的可能含有S等 只含C、H、O、N、P 5種元素
組成單位 氨基酸
單體結構通式或模式圖 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堿基
形成場所 核糖體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等
分子多樣性的原因 氨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數目、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多種多樣 DNA分子中4種脫氧核苷酸的數量、排列順序不同
主要功能 結構物質:膠原蛋白、肌球蛋白等 ①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②表達遺傳信息,控制合成蛋白質; ③為遺傳信息的變異提供原材料; ④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
功能物質:①運輸,如血紅蛋白、載體蛋白;②催化,如大多數酶;③免疫,如抗體;④調節,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能源物質:可以被氧化分解放能,產物有尿素、CO2和H2O等
聯系 核酸在蛋白質的合成中起控制作用
應用·
1.(2022·江蘇無錫高一月考)關于核酸在細胞的分布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DNA全部分布在細胞核中、RNA全部在細胞質中
B.DNA和R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C.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生命體中的核酸只分布在細胞內
D.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不是DNA
解析:D 核酸分為DNA和RNA,真核細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細胞核中也含有RNA,A錯誤;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B錯誤;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生命體的核酸如病毒的核酸在細胞外,C錯誤;新型冠狀病毒含有的核酸是RNA,不含DNA,所以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D正確。
2.(2022·北京高一月考)如圖為真核細胞中某核苷酸長鏈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所示為脫氧核苷酸長鏈
B.②只存在于DNA中
C.③在DNA和RNA中相同
D.⑤只能在細胞核中找到
解析:D 由示意圖可知,該核苷酸長鏈含有胸腺嘧啶T,則應為脫氧核苷酸長鏈,②為脫氧核糖,只存在于DNA中,③為胞嘧啶,在DNA和RNA中都有。⑤(脫氧核苷酸鏈)主要位于細胞核中,但在線粒體、葉綠體中也能找到。
3.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一種RNA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那么在人類患者、鼠類、漢坦病毒這幾種生物體內,堿基種類及組成遺傳物質的核苷酸種類數依次是(  )
A.8、5、4和8、8.4 B.5、5、4和8、4、4
C.5、5、4和4、4、4 D.5、4、4和8、4、8
解析:C 人類含有DNA和RNA,共有A、T、G、C、U五種堿基,遺傳物質是DNA,根據堿基不同,分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四種;鼠含有DNA和RNA,共有A、T、G、C、U五種堿基,遺傳物質是DNA,根據堿基不同,分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四種;漢坦病毒是RNA病毒,含有A、U、G、C四種堿基,遺傳物質是RNA,因此根據堿基不同分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鳥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種。
分點突破(二)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基礎·
1.多聚體的組成
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碳鏈為基本骨架→單體→多聚體。
2.常見的多聚體及其單體
多聚體 單體
多糖 單糖
蛋白質 氨基酸
核酸 核苷酸
3.以模式圖表示生物大分子多聚體的連接方式
(1)若該圖為一段肽鏈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鍵,3的種類大約有21種。
(2)若該圖為一段核酸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五碳糖,2表示磷酸基團,3表示含氮堿基。
(3)若該圖表示多糖結構模式圖,則1、2、3連接形成的化合物是單糖。
深化·
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
1.生物大分子是由多個單體連接形成的多聚體。如圖是細胞內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模式圖。請據圖思考討論:
(1)若圖中的單體是葡萄糖,則其在植物細胞中構成的生物大分子和在人體細胞中構成的生物大分子分別是什么?
提示:在植物細胞中的多糖是纖維素和淀粉;在人體細胞中的多糖是糖原。
(2)若圖中的生物大分子是蛋白質,決定其多聚體具有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提示: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
(3)若圖中的單體中含有堿基T,則其構成的生物大分子是什么?在細胞中,該生物大分子與哪種物質結合形成染色質?
提示:DNA;蛋白質。
2.為什么碳元素稱為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
提示:碳原子能與其他原子形成4個共價鍵,易與其他原子結合形成復雜的有機物,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3.碳的哪些結構特點使它成為有機化合物的核心元素?
提示:碳的最外層有4個電子,它既可以得到電子,也可以失去電子,并且碳易形成環、鏈等結構。
二、在“系統思維”中提能
單體與多聚體
應用·
1.(2021·江蘇連云港高一檢測)下列關于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碳鏈是各種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基礎
B.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細胞利用種類較少的小分子脫水縮合成種類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煮沸處理餐具可殺死病原體
解析:B 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鏈為基本骨架,碳鏈是各種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基礎,A正確;糖類中的單糖、二糖和脂質不屬于生物大分子,B錯誤;細胞中利用種類較少的小分子(單體)脫水縮合成種類繁多的生物大分子(多聚體),如許多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后通過肽鍵相連形成蛋白質,C正確;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從而使其失去活性,故煮沸處理餐具可殺死病原體,D正確。
2.生命科學中常用圖示表示微觀物質的結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植物細胞中常見的3種有機物,則圖甲、乙、丙可分別表示(  )
A.RNA、DNA、纖維素    B.多肽、RNA、淀粉
C.DNA、多肽、糖原 D.多肽、核酸、糖原
解析:B 題圖甲表示由7種不同的單體構成的生物大分子,這些不同的單體只能表示不同的氨基酸,因此題圖甲可表示蛋白質或多肽;題圖乙表示由4種不同的單體構成的生物大分子,且為單鏈,因此這4種單體可表示4種核糖核苷酸,題圖乙可表示RNA;題圖丙表示由同種單體構成的生物大分子,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單體都是葡萄糖,其中淀粉和纖維素為植物特有的多糖,可用題圖丙表示。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
易錯提醒
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形成的基本方式都是脫水縮合。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質、核酸、多糖。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它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不是由單體組成的。
3.下列化合物中不屬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A.蛋白質 B.核酸
C.脂肪 D.淀粉
解析:C 脂肪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小,不屬于生物大分子。
名師提醒
脂肪是由甘油分子和脂肪酸分子結合而成的,但脂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蛋白質、核酸、多糖相比小很多,一般不稱其為生物大分子。磷脂和固醇同樣不屬于生物大分子。高中階段,涉及的生物大分子只有蛋白質、核酸、多糖三類化合物。
網絡構建(一圖串盡主干知識)
[課時跟蹤檢測]
[基礎鞏固練]
知識點一 核酸的種類及其分布
1.(2022·浙江杭州高一月考)如圖為核苷酸的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DNA與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點只在②方面
B.如果②為核糖,則③有5種
C.③在生物體中共有8種
D.人體內的③有5種,②有2種
解析:D DNA與RNA在核苷酸上的區別是:五碳糖不同,含氮堿基不完全相同;如果②為核糖,則③有4種,可構成4種核糖核苷酸;③在生物體中共有5種,即A、G、C、T、U;人體內既有DNA又有RNA,所以③有5種,②有2種。
2.(2021·江蘇揚州高一檢測)如圖甲是組成乙或丙的基本單位,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甲一定是乙的組成單位
B.若甲組成丙,則甲中m不可能是胸腺嘧啶
C.人的神經細胞中含有甲的種類是8種
D.洋蔥根尖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是乙,可以水解產生4種核苷酸
解析:A 甲為核苷酸,可能是脫氧核苷酸,還可能是核糖核苷酸,乙是DNA分子,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所以甲可能是乙的組成單位,A錯誤;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堿基,丙為RNA,甲組成丙,甲是核糖核苷酸,其中m是含氮堿基(A、C、G、U),不含堿基T,所以m不可能是胸腺嘧啶,B正確;人的神經細胞含有DNA和RNA,因此含有四種核糖核苷酸和四種脫氧核苷酸,共8種核苷酸,C正確;洋蔥根尖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是DNA,即圖中的乙,DNA水解產物是四種脫氧核苷酸,D正確。
3.(2021·北京高一期末)愈傷組織細胞在一種包含所有必需物質的培養基中培養了幾個小時,其中一種化合物具有放射性(3H標記)。當這些細胞被固定后進行顯微鏡檢,利用放射自顯影發現放射性主要集中于細胞核,標記的化合物最可能是(  )
A.一種氨基酸 B.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D.葡萄糖
解析:C 由題意可知,被標記的放射性物質主要分布在細胞核,應為DNA,其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C正確。
4.(2021··江蘇淮安高一期中)下列有關DNA和RNA的比較,正確的是(  )
A.分布上,真核細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細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細胞質中
B.從化學組成上,DNA與RNA的堿基完全不同
C.從元素組成上,DNA和RNA的元素組成相同
D.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相同
解析:C 真核細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其次是線粒體和葉綠體,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A錯誤;從化學組成上,DNA與RNA的堿基不完全相同,共有的堿基是A、G、C,DNA特有的堿基是T,RNA特有的堿基是U,B錯誤;DNA和RNA的元素組成都是C、H、O、N、P,元素組成相同,C正確;DNA的基本單位為脫氧核糖核苷酸,其特有堿基為T,RNA 的基本單位為核糖核苷酸,其特有堿基為U,基本單位并不相同,D錯誤。
5.(2021·江蘇揚州高一檢測)如圖為DNA和RNA化學成分的比較概念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  )
A.脫氧核糖、鳥嘌呤、腺嘌呤、磷酸
B.胸腺嘧啶、腺嘌呤、胞嘧啶、磷酸
C.核糖、脫氧核糖、腺嘌呤、磷酸
D.胞嘧啶、鳥嘌呤、腺嘌呤、磷酸
解析:D 分析圖形可知黑色陰影部分是DNA和RNA共同含有的,脫氧核糖只有DNA含有,RNA含有的是核糖,A、C錯誤。胸腺嘧啶是DNA中特有的堿基,B錯誤。胞嘧啶、腺嘌呤、鳥嘌呤和磷酸是DNA和RNA都共同含有的,D正確。
知識點二 核酸是由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
6.有三個核酸分子,經分析已知,共有五種堿基、八種核苷酸、四條核苷酸鏈,它們是(  )
A.1個DNA和2個RNA B.3個DNA
C.2個DNA和1個RNA D.3個RNA
解析:A 由題意可知,3個核酸分子中共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由此推斷,3個核酸分子中既有DNA也有RNA;又由題意可知,3個核酸分子共有4條核苷酸鏈,已知DNA由2條鏈組成,RNA由1條鏈組成,所以這3個核酸分子是1個DNA分子和2個RNA分子,A正確。
7.(2022·天津高一期中)將雙螺旋結構的DNA分子徹底水解,得到的產物是(  )
A.兩條多聚脫氧核苷酸鏈 B.四種脫氧核苷酸
C.磷酸、脫氧核糖、含氮堿基 D.C、H、O、N、P五種元素
解析:C DNA分子初步水解的產物是4種脫氧核苷酸,再進一步水解可得到磷酸、脫氧核糖和四種含氮堿基(A、G、C、T)。
知識點三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8.(2021·江蘇蘇州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m個氨基酸總共構成了n個環狀肽,這些環狀肽中至少含n個游離的氨基
B.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種
C.脂肪、蛋白質和核酸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但并不都是生物大分子
D.細胞中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攜帶的遺傳信息不一定相同
解析:C m個氨基酸形成n條環狀肽,這些環狀肽中至少含0個游離的氨基,A錯誤;小麥細胞中既有DNA,又有RNA,所以A、G、C對應的核苷酸各有2種,T對應的核苷酸是1種,共7種,B錯誤;蛋白質和核酸是由許多的單體聚合而成的多聚體,脂肪并不是多聚體,因此這三類物質并不都是生物大分子,C正確;蛋白質不能攜帶遺傳信息,D錯誤。
9.(2021·江蘇鹽城高一期中)組成細胞的相關分子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V代表N元素,Z代表N、P元素
B.乙類氨基酸的S元素只能存在于R基中
C.組成DNA的核苷酸W含有核糖和胸腺嘧啶
D.脂質可能具有調節生命活動的作用
解析:C 糖的組成元素為C、H、O,核苷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P,故Z為N、P,氨基酸的基本組成元素為C、H、O、N,故V為N元素,A正確;氨基酸的基本組成元素為C、H、O、N,乙類氨基酸的S元素只能存在于R基中,B正確;組成DNA的核苷酸是由脫氧核糖、磷酸和含氮堿基組成的,C錯誤;某些脂質在細胞中可以起調節生命活動的作用,如性激素,D正確。
[素養提升練]
10.(多選)(2021·江蘇連云港高一階段檢測)如圖表示有關生物大分子的簡要概念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若b為葡萄糖,則c在動物細胞中可能為乳糖
B.若c為RNA,則b為核糖核苷酸,a為C、H、O、N
C.若c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b為氨基酸
D.若b為脫氧核苷酸,則c只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中
解析:ABD 若b為葡萄糖,則c為多糖,在動物細胞中的多糖可能為糖原,乳糖屬于二糖,不是生物大分子,A錯誤;若c為RNA,則b為核糖核苷酸,a為C、H、O、N、P,B錯誤;若c具有信息傳遞、運輸、催化等功能,則c為蛋白質,此時b為氨基酸,C正確;若b為脫氧核苷酸,則c為DNA,DNA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擬核、DNA病毒中,D錯誤。
11.(多選)(2022·浙江寧波高一月考)如圖表示生物體內兩種重要化合物的化學組成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大分子B由兩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
B.HIV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大分子B中
C.a與a之間通過“—NH—COOH—”相連接
D.人體內a的種類有21種,b的種類有4種
解析:BD HIV的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和RNA。分析題圖可知,a是氨基酸,A是蛋白質,b是核糖核苷酸,B是RNA,RNA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鏈構成,A錯誤;HIV的遺傳信息儲存在大分子RNA中,B正確;氨基酸之間通過“—NH—CO—”相連接,C錯誤;人體內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有21種,核糖核苷酸的種類有4種,D正確。
12.(多選)(2021·北京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干旱環境中生長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只有蛋白質和核酸也可以構成生物
C.在小鼠的體細胞內檢測到的二糖很可能是蔗糖
D.構成蛋白質、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解析:AB 干旱環境中生長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A正確;只有蛋白質和核酸也可以構成生物,如病毒,B正確;蔗糖是植物體內的二糖,C錯誤;構成淀粉的單體是葡萄糖,其排列順序不具有多樣性,D錯誤。
13.如圖表示與核酸有關的物質或結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中填寫對應的字母):
(1)絕大多數生物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 ]________。與另一類核酸相比,在組成上的區別是后者含有______和________。
(2)d含有氮元素,則在HIV內d共有________種,e共有________種。
(3)f被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元素a主要有________。
解析:(1)絕大多數生物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f(DNA);與RNA相比,在組成上的區別是RNA含有尿嘧啶和核糖。(2)d是含氮堿基,則在HIV(RNA病毒)內d共有4種,e(核糖核苷酸)共有4種。(3)f被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是b、c、d(磷酸、核糖、含氮堿基),核酸由C、H、O、N、P 5種元素組成。
答案:(1)f 脫氧核糖核酸(或DNA) 尿嘧啶 核糖 (2)4 4 (3)b、c、d C、H、O、N、P
14.甲、乙為兩核酸分子局部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核酸甲的中文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結構1、4、5的中文名稱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核酸是細胞內攜帶________的物質。在部分病毒(如HIV、SARS病毒等)中,承擔該功能的核酸是________。
(4)甲、乙兩圖中共有________種堿基,有________種核苷酸。
解析:(1)核酸甲中含堿基T,說明這條鏈應該是脫氧核苷酸鏈,所以核酸甲為脫氧核糖核酸。(2)每個脫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脫氧核糖、1分子含氮堿基組成,從圖中可以看出1為磷酸,2是腺嘌呤,3是脫氧核糖,由1、2、3一起構成腺嘌呤脫氧核苷酸。(3)細胞內的核酸攜帶著生物的遺傳信息,HIV、SARS病毒均是RNA病毒,其中的核酸是RNA。(4)甲圖中有A、T、C、G 4種堿基,構成的脫氧核苷酸有4種,乙圖中有A、U、G 3種堿基,構成的核糖核苷酸有3種,故兩圖中共有A、T、C、G、U 5種堿基,7種核苷酸。
答案:(1)脫氧核糖核酸 核酸甲中含有堿基T (2)磷酸 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核糖 (3)遺傳信息 RNA (4)5 7
15.如圖是生物體內幾種有機物的組成成分及它們各自功能的關系圖,m1、m2、m3分別是大分子物質M1、M2、M3的組成單位,其中①和②分別代表組成M3和M4的主要元素。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m1被形容為“生命的燃料”,它是__________,M1在人體細胞內是指_________
______,在玉米種子細胞中主要是指________。
(2)圖中①代表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②代表的化學元素是________。
(3)人體中的m2約有________種,每種之間的區別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體(除病毒外)中的m3有____________種,每種之間的區別在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不同。
解析:由題圖中提示可知,主要能源物質M1是多糖,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M2是蛋白質,遺傳信息的攜帶者M3是核酸;而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分別是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人體中的氨基酸有21種,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生物體(除病毒外)中的核苷酸有8種,它們的區別在于五碳糖和堿基的不同。
答案:(1)葡萄糖 糖原 淀粉 (2)N N、P (3)21 R基的不同 (4)8 堿基 五碳糖
[階段驗收評估]
(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Ⅰ(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組成細胞的各種分子具有重要功能。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  )
A.脂肪是細胞中良好的儲能物質,當糖代謝異常時,可分解脂肪來供能
B.多糖分子是細胞中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物質,它們都含有特殊的化學鍵
C.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為其作為生命活動的承擔者提供了前提條件
D.核酸分子具有攜帶遺傳信息、催化、運輸、參與構成細胞結構等的功能
解析:B 脂肪是細胞中良好的儲能物質,機體不能利用糖類分解供能時,脂肪可分解供能,A正確;多糖分子是細胞的能源物質,但不含有特殊的化學鍵,B錯誤;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蛋白質功能具有多樣,因此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為其作為生命活動的承擔者提供了前提條件,C正確;核酸分子中DNA儲存遺傳信息,RNA可將遺傳信息傳遞,同時,RNA也具有催化(核酶)、運輸氨基酸(tRNA)、參與細胞器(如核糖體中含rRNA)構成等的功能,D正確。
2.(2021·江蘇連云港高一期末)如圖為由A、B、C三條鏈共81個氨基酸構成的胰島素原,需切除C鏈才能成為有活性的胰島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C鏈的切除需要消耗2分子的水
B.胰島素原中至少含有1個游離的氨基
C.參與構成該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共有81個羧基
D.有活性的胰島素分子中含有2條肽鏈、49個肽鍵
解析:C 由題圖可知,C鏈分別以肽鍵與A、B鏈相連(30和31號氨基酸、60和61號氨基酸之間為肽鍵相連),故C鏈的切除需要消耗2分子的水,A正確;由題圖可知,胰島素原是一條肽鏈,所以至少含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1個游離的羧基,B正確;參與構成該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至少含有81個羧基,C錯誤;由題圖分析可知,有活性的胰島素分子是由51個氨基酸形成的2條肽鏈,其中含有49個肽鍵,含有3個二硫鍵,D正確。
3.(2021·山東青島高一期中)某牛奶飲品每100 mL中部分營養成分含量如表:
鈣 維生素D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40~80 mg 1~4 μg ≥1.0 g ≥0.4 g ≥4.0 g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維生素D可以增進補鈣效果
B.蛋白質攝入可以補充氨基酸
C.脂肪的儲能效率比糖類的高
D.細胞中碳水化合物是結合水
解析:D 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的吸收,從而增進補鈣的效果,A正確;蛋白質經消化吸收后可分解為氨基酸,因此,攝入的蛋白質可以補充氨基酸,B正確;等量的糖類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前者比后者釋放的能量少,因此,脂肪的儲能效率比糖類的高,C正確;細胞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指糖類,D錯誤。
4.(2022·江蘇淮安高一檢測)下列有關水和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
①水能溶解、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并維持細胞形態
②細胞中無機鹽含量很少且大多數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③哺乳動物的血液中鈣離子含量過高,會出現抽搐等癥狀
④無機鹽可以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⑤休眠種子與萌發種子相比,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更小
⑥缺碘會引起兒童佝僂病
A.六項 B.五項
C.四項 D.三項
解析:B 自由水能自由流動,能溶解、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可以維持細胞的形態,①正確;細胞中無機鹽含量很少且大多數是以離子形式存在,②錯誤;血液中鈣離子含量過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過高會引起肌無力,③錯誤;無機鹽不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提供能量的主要是糖類,④錯誤;休眠種子與萌發種子相比,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更大,自由水和結合水的比值與細胞的代謝強度有關,⑤錯誤;碘是人體重要的必需的營養素,當碘缺乏時,就會造成甲狀腺腫大,⑥錯誤。
5.(2022·江蘇常州高一期中)如圖表示構成真核細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組成情況,下列對這些化合物能表現的生理功能的推測,錯誤的是(  )
A.若甲物質參與光合作用,則甲物質可能分布于葉綠體中
B.若乙物質位于人體紅細胞中,則該物質可能是血紅蛋白
C.若丙在細胞中儲存遺傳信息,則丙是RNA
D.圖中除了Fe外,其他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解析:C 若甲物質參與光合作用,則甲物質為葉綠素,分布于葉綠體中類囊體薄膜上,A正確;若乙物質位于人體紅細胞中,則該物質可能是血紅蛋白,B正確;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若丙在細胞中儲存遺傳信息,則丙為DNA,C錯誤;圖中除了Fe外,其他元素都是大量元素,D正確。
6.初步研究表明,β AP(β 淀粉樣蛋白)沉積是Alzheimer型老年癡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 AP是由其前體蛋白APP(一種含695個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狀態下異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 AP的過程如圖所示。根據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論錯誤的是(  )
A.β 分泌酶起催化作用時消耗水分子
B.一個β 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個肽鍵
C.β AP寡聚合物可能引起大腦功能異常
D.用雙縮脲試劑檢測β AP會產生紫色反應
解析:B β 分泌酶起催化作用時水解大分子,需要消耗水分子,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一個β AP分子含有39個氨基酸,則至少含有38個肽鍵,B錯誤;β AP沉積是Aizheimer型老年癡呆的主要病理特征,老年癡呆者記憶力降低,記憶與大腦皮層有關,因此β AP的作用效果可能會引起大腦功能異常,C正確;β AP是一種蛋白質,可以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D正確。
7.巰基和二硫鍵對于蛋白質的結構及功能極為重要。研究發現,當細胞受到冰凍時,蛋白質分子相互靠近,當接近到一定程度時,蛋白質分子中相鄰近的巰基(—SH)氧化形成二硫鍵(—S—S—)。解凍時,蛋白質氫鍵斷裂,二硫鍵仍保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巰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結冰后產物總的相對分子質量相比未結冰有所下降
C.結冰和解凍過程涉及到肽鍵的變化
D.抗凍植物有較強的抗巰基氧化能力
解析:C 巰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可知,巰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A正確;結冰后蛋白質分子中相鄰近的巰基(—SH)氧化形成二硫鍵(—S—S—),失去了2個H,所以分子量減少,B正確;從圖中看出,結冰和解凍沒有涉及氨基酸的脫水縮合或者肽鍵的斷裂,因此沒有涉及肽鍵的變化,C錯誤;細胞受到冰凍時,蛋白質分子中相鄰近的巰基(-SH)會被氧化形成二硫鍵(-S-S-),抗凍植物能夠適應較冷的環境,根據形態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可推知抗凍植物有較強的抗巰基氧化能力,D正確。
8.(2021·河北衡水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大體相同
B.在同一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相同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根據其含量不同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D.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解析:B 不管是相同的生物體還是不同的生物,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是大體相同的,但是組成它們的各種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含量是不同的,由此才可以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
9.(2021·江蘇南京高一期中)如圖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儲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解析:C?、俚慕M成元素是C、H、O、N,所以①最可能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A正確;②的組成元素只有C、H、O,且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可能是脂肪,B正確;③的組成元素是C、H、O、N、P,且能儲存遺傳信息,所以③也可能是RNA,C錯誤;④的組成元素只有C、H、O,且在肝臟和肌肉中合成,可能是肝糖原和肌糖原,D正確。
10.人的紅細胞必須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鈉溶液中,若將紅細胞置于濃鹽水中,紅細胞則會失水皺縮,從而喪失輸送氧氣的功能。這些事實說明(  )
A.無機鹽對維持生物體的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
B.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C.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出細胞
D.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
解析:B 人體內的紅細胞生活在血漿里,血漿的無機鹽濃度為0.9%,紅細胞生活在這種環境中能維持滲透壓的平衡,此時細胞吸水和失水保持平衡狀態。0.9%的氯化鈉溶液濃度與血漿中的無機鹽濃度相同,所以紅細胞放在這種環境中,細胞的形態和功能不會發生變化。如果將紅細胞放在濃鹽水中,紅細胞會散失水分皺縮,從而喪失輸送氧氣的功能。如果放在清水中,紅細胞會吸水漲破,造成溶血現象,也會使細胞喪失功能。這些事實說明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11.某22肽被水解成1個4肽,2個3肽,2個6肽,則這些短肽的氨基總數的最小值及肽鍵總數依次是(  )
A.6 18 B.5 18
C.5 17 D.6 17
解析:C 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是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是一個氨基酸的氨基脫掉一個H原子和相鄰的氨基酸的羧基脫去的羥基形成一分子水,所以每條肽鏈上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分別分布在肽鏈的兩頭,并且一條肽鏈上的肽鍵數應比氨基酸數少1。共得到5條肽鏈,所以有5個氨基;1個4肽含有3個肽鍵,2個3肽含有4個肽鍵,2個6肽含有10個肽鍵,共17個肽鍵。
12.(2021·江蘇南通高一檢測)杜甫的《發秦州》有“充腸多薯蕷,崖蜜亦易求”的名句,薯蕷俗名山藥,其塊莖中平均含粗蛋白14.48%,粗纖維3.48%,淀粉43.7%及多種微量元素等。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山藥細胞中微量元素有Zn、Fe、Ca等
B.山藥細胞中的糖類都是其能源物質
C.山藥細胞中核酸的徹底水解產物有3種
D.山藥中蛋白質的藥用功能由其結構直接決定
解析:D Ca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A錯誤;山藥細胞中的糖類并非都是其能源物質,如纖維素是構成山藥細胞壁的成分,不是其能源物質,B錯誤;山藥中核酸的徹底水解產物是磷酸、2種五碳糖、5種含氮堿基,C錯誤;結構決定功能,山藥中蛋白質的藥用功能由其結構直接決定,D正確。
13.(2021·河北石家莊高一檢測)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為—CH3)4個,現脫掉其中的丙氨酸(相應位置如圖所示),得到4條多肽鏈和5個氨基酸(脫下的氨基酸均以游離態正常存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五十肽脫掉4個丙氨酸得到的幾種有機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8個氧原子
B.若將得到的5個氨基酸縮合成五肽,則有5種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將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重新連接成一條長鏈,則將脫去4分子水
D.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
解析:C 據圖分析可知,每脫掉1個丙氨酸需要破壞2個肽鍵,脫掉4個丙氨酸共破壞了8個肽鍵,有8分子水參與,故該50肽水解得到的幾種有機物比原50肽增加了8個氧原子,A正確;得到的5個氨基酸,其中有4個是丙氨酸,故這5個氨基酸縮合成5肽,可有5種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正確;這4條多肽鏈若重新連接成一條長鏈,需要形成3個肽鍵,脫去3分子水,C錯誤;每條肽鏈中至少有1個游離的氨基和1個游離的羧基,故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D正確。
14.(2021·北京高一期中)如表是一組探究有機物存在與否的鑒別實驗,按表中編號順序對應下列各項中的內容,錯誤的是(  )
待測物 試劑 顏色 反應條件
胰島素 雙縮脲試劑 ① —
脂肪 ② 橘黃色 —
③ 斐林試劑 磚紅色 水浴加熱
A.紫色、蘇丹Ⅲ染液、果糖
B.紅色、蘇丹Ⅲ染液、蔗糖
C.紫色、蘇丹Ⅲ染液、葡萄糖
D.紅色、蘇丹Ⅲ染液、麥芽糖
解析:B?、僖葝u素是蛋白質,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②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液染成黃色;③斐林試劑可與還原糖在水浴加熱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而還原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
15.下列關于細胞中脂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脂質包括磷脂、脂肪和性激素三種類型
B.脂質中的磷脂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
C.脂肪分解釋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動
D.脂質在核糖體上合成
解析:B 脂質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三種類型,A錯誤;脂質中的磷脂是細胞膜等生物膜的組成成分,B正確;脂肪分解釋放的能量先用來合成ATP,ATP可以直接用于生命活動,C錯誤;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脂質在內質網合成,D錯誤。
一、選擇題Ⅱ(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6.如圖表示糖類的化學組成和種類,則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多糖,它們均可繼續水解
B.①、②均屬還原糖,在加熱條件下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將產生磚紅色沉淀
C.④、⑤分別為纖維素、肌糖原,二者均儲存能量,可作為儲能物質
D.④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纖維素酶可將其破壞,④的合成與高爾基體有關
解析:ABC 圖示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多糖,其中單糖不能繼續水解;②中蔗糖不屬于還原糖;纖維素不屬于儲能物質,用纖維素酶可除去細胞壁。
17.如圖是DNA和RNA組成的結構示意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DNA和RNA中的N元素存在于堿基中
B.由脫氧核苷酸組成的核酸全部分布于細胞核中
C.判斷DNA和RNA的唯一依據是堿基種類
D.DNA徹底水解能得到四種產物
解析:BCD 核苷酸中的N元素存在于含氮堿基中;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細胞質中也存在少量的DNA;DNA和RNA在五碳糖和堿基種類以及結構方面都有差別,所以判斷二者的依據也有多種;DNA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是磷酸、脫氧核糖和四種堿基,所以徹底水解的產物有六種。
18.甲圖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乙圖表示由4個單體構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甲圖中③是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則藍細菌細胞的③為RNA
B.若甲圖中的②可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只在動物細胞中能夠找到
C.乙圖中若單體是4種脫氧核苷酸,則該化合物徹底水解后的產物最多有6種
D.乙圖中若單體是氨基酸,則該化合物徹底水解后的產物中氫原子數增加6個
解析:CD 甲圖中①表示蛋白質,②表示糖類、固醇或脂肪,③表示DNA或RNA,④若能吸收、傳遞和轉換光能,則為葉綠素。藍細菌的遺傳物質是DNA,A錯誤。若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應為脂肪。脂肪在植物細胞中也有,如花生種子,B錯誤。乙圖中若單體是4種脫氧核苷酸,則該化合物應為DNA。DNA徹底水解后產物為磷酸、脫氧核糖、4種堿基,C正確。乙圖中若單體是氨基酸,則該化合物應為多肽,其中含3個肽鍵,故水解后應加入3個水分子,氫原子數增加6個,D正確。
19.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結構規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結構單位,按一定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形成的多聚體,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若該圖為一段肽鏈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肽鍵,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種類有20種
B.若該圖表示多糖的結構模式圖,則淀粉、纖維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C.若該圖為一段單鏈D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磷酸基團,2表示脫氧核糖,3的種類有4種
D.若該圖為一段RNA的結構模式圖,則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團,3的種類有4種
解析:ABC 若該圖為一段肽鏈的結構模式圖,1是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鍵,3是R基,3 的種類有21種,A錯誤;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葡萄糖,但連接形成的結構不同,B錯誤;若該圖為一段單鏈DNA的結構模式圖,1應表示脫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團,3表示含氮堿基,3的種類有4種,C錯誤;若該圖為一段RNA的結構模式圖,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團,3表示含氮堿基,3的種類有4種,D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共58分。請按要求作答)
20.(22分)關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細胞(干)中以及活細胞中的含量(質量分數/%)如表,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細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細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細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細胞中含量明顯比人細胞(干)中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___元素,發生差異的原因是活細胞中的各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這兩種元素在人體細胞干物質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___中。(4分)
(2)水在生命活動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細胞內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細胞代謝作用。
①在秋季收獲大豆后,要進行晾曬才能入倉儲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細胞中的________水。如果大豆細胞內水分過多,則會使細胞的________加強。(4分)
②從上述現象可以推斷,植物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含量比值變_________,則新陳代謝加強。水雖然具有極性,但與其他物質結合后因為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為生物體的構成成分,這種水與抗逆性(干旱、寒冷等)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相關”或“負相關”)。(8分)
(3)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在玉米細胞(干)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人細胞(干)中的元素是氧,發生這種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組成玉米細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成分較多,此類化合物主要作為_________(填細胞結構)的基本組成成分。(4分)
(4)蛋白質和核酸是構成原生質的主要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 __________是蛋白質的特征元素。(2分)
解析:(1)分析表格可知,活細胞中含量明顯比人細胞(干)中含量多的是O和H,這主要是由于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C、H兩種元素在人體細胞干物質中主要存在于蛋白質中。(2)①曬干大豆,可除去種子中的自由水,自由水多,代謝增強,不利于種子的保存。②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增大,新陳代謝增強。水雖然有極性,但與其他物質結合后因失去流動性、溶解性而成為生物體的構成成分,這種水分與抗逆性呈正相關。(3)玉米細胞干重中氧明顯高于人細胞(干),其原因是玉米含有糖類(如纖維素)比較多,這類化合物主要作為細胞壁的基本組成成分。(4)蛋白質與核酸相比,最明顯的區別是蛋白質含S,而核酸含P。
答案:(1)氫  水  蛋白質 (2)①自由 代謝?、诖蟆×鲃有?、溶解性 正相關  (3)糖類 細胞壁 (4)S
21.(19分)如圖是生物體細胞內部分有機化合物的概念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麥種子中的儲能物質c是________,人和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c是________。(4分)
(2)兩個氨基酸發生脫水縮合反應時,產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2分)
(3)b結構的多樣性決定其功能的多樣性,如b具有參與組成細胞結構、防御、________、________、信息傳遞等重要功能。(4分)
(4)SARS病毒的遺傳信息儲存在e中,e初步水解的產物是____________;在小麥葉肉細胞中,e主要存在于______中。(6分)
(5)d中參與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1)據圖可判斷,c是多糖,小麥種子中的儲能物質c是淀粉,人和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c是糖原。(2)兩個氨基酸發生脫水縮合反應時,產物是H2O和二肽。(3)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體現在:具有參與組成細胞結構、防御 、催化、運輸、信息傳遞等重要功能。(4)SARS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即e,RNA初步水解的產物是核糖核苷酸;在小麥葉肉細胞中,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5)d是脂質,脂質中參與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是磷脂。
答案:(1)淀粉 糖原 (2)H2O 二肽 (3)催化 運輸 (4)核糖核苷酸 細胞質 (5)磷脂
22.(17分)(2021·江蘇蘇州高一檢測)據藥理研究,一種茅草的根內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將它開發成一種保健飲料。該產品是否適用于糖尿病患者,某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此作為研究課題,請你完成下面的實驗鑒定報告。
實驗目的:鑒定一種茅草的根是否含有還原糖和淀粉。
實驗器材:一種茅草的根、所需試劑、研缽、燒杯、試管、紗布、漏斗、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滴管等。
(1)實驗原理:還原糖可用________試劑來檢測,淀粉可用________來檢測。(2分)
(2)實驗步驟:
①用研缽將一種茅草的根磨碎、過濾,取其濾液。
②取A、B兩支試管,各加入2 mL濾液。
③往A試管中加入1 mL斐林試劑,搖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3分)
④往B試管中加入2滴碘液,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3)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及分析:
①如果A試管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這種茅草的根________________;如果A試管________________,說明這種茅草的根________________。(12分)
②如果B試管出現藍色,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淀粉;如果B試管不出現藍色,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有淀粉。
解析:(1)由題意可知,本實驗的實驗原理是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反應出現磚紅色沉淀,淀粉遇碘變藍色。(2)實驗步驟:①用研缽將一種茅草的根磨碎、過濾,取其濾液。②取A、B兩支試管,各加入2 mL濾液。③A試管加入1 mL斐林試劑,搖勻,放入盛有50 ℃~65 ℃ 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 min,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④往B試管中加入2滴碘液,觀察是否出現藍色。(3)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及分析:①如果A試管出現磚紅色沉淀,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還原糖;如果A試管沒有出現磚紅色沉淀,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還原糖。②如果B試管出現藍色,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淀粉;如果B試管不出現藍色,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有淀粉。
答案:(1)斐林 碘液 (2)放入盛有50 ℃~65 ℃ 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 min  (3)出現磚紅色沉淀 含有還原糖 不出現磚紅色沉淀 不含還原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沧州市| 临桂县| 双柏县| 郁南县| 健康| 巴东县| 北流市| 兴宁市| 丰顺县| 长垣县| 东辽县| 阿巴嘎旗| 锦屏县| 尉氏县| 滦南县| 洪雅县| 绍兴县| 响水县| 湖南省| 永兴县| 巩义市| 德化县| 正阳县| 黑龙江省| 巫山县| 天峻县| 元谋县| 静乐县| 当雄县| 邛崃市| 榆社县| 拉萨市| 德化县| 阳春市| 扶绥县| 枣阳市| 犍为县| 宜昌市| 汉川市|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