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一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3.2 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第2課時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及生物膜系統學習目標 素養目標1.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過程。 2.簡述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1.生命觀念——建立部分與整體統一的觀念。 2.科學探究——運用同位素標記等方法巧妙設計實驗方案,探究生命活動過程與規律。分點突破(一)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基礎·1.分泌蛋白(1)概念: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一類蛋白質。(2)實例:消化酶、抗體和一部分激素。2.研究方法:同位素標記法。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過程深化·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1.人胰島素是一種由兩條多肽鏈(A鏈和B鏈)組成的蛋白質。胰島素合成時,最初在胰島B細胞內的附著核糖體上形成的是一條單鏈多肽——前胰島素原,其進入內質網腔后,信號肽酶切除信號肽形成胰島素原,后者被運輸至高爾基體,在高爾基體中切除連接序列(C鏈)形成A鏈和B鏈,然后通過二硫鍵將兩者結合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胰島素?,F代技術利用基因工程,將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利用發酵工程讓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據此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參與胰島素合成的有哪些細胞器?胰島素空間結構是在哪里形成的?提示:參與胰島素合成和加工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胰島素的空間結構是在內質網中形成的。(2)大腸桿菌菌體內能合成有活性的人的胰島素嗎?為什么?提示:不能。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沒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不能合成有生物活性的(即加工成熟的)胰島素。2.將分泌蛋白從內質網運到高爾基體的結構是什么?它跟分泌蛋白從高爾基體運到細胞膜的結構在來源上相同嗎?提示:囊泡。它們的來源不同。將分泌蛋白從內質網運到高爾基體的囊泡是由內質網形成的,將分泌蛋白由高爾基體運到細胞膜的囊泡是由高爾基體形成的。二、在“系統思維”中提能1.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過程(1)參與該過程的細胞器: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與線粒體。其中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是核糖體。(2)該過程中各種膜面積的變化圖甲和圖乙分別以直方圖和曲線圖形式表示在分泌蛋白加工、運輸過程中,內質網膜面積減小,高爾基體膜面積基本不變,細胞膜面積相對增大。2.分泌蛋白與胞內蛋白分泌蛋白 胞內蛋白合成場所 內質網上的核糖體 游離的核糖體作用場所 細胞外 細胞內實例 消化酶、抗體、部分激素等 呼吸酶、血紅蛋白等應用·1.(2021·江蘇連云港高一檢測)圖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過程,其中a、b、c分別代表不同的細胞器,圖乙表示該過程中部分結構的膜面積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圖甲中的a、b、c分別是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B.圖乙說明高爾基體與內質網和細胞膜之間沒有相互轉換C.圖甲中構成分泌蛋白的物質X最多有21種,b的產物沒有生物活性D.圖甲、圖乙所示變化都能體現生物膜具有流動性解析:B 由題圖可知,a、b、c 分別是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A正確;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過程中,高爾基體接受了來自內質網的囊泡之后,又形成新的囊泡運輸到細胞膜,這樣高爾基體的膜面積前后基本沒變,圖乙說明高爾基體與內質網和細胞膜之間有相互轉換,B錯誤;圖甲中構成分泌蛋白的物質 X 即氨基酸最多有21種,b是內質網,其初加工的產物沒有生物活性,還需要高爾基體進一步加工,C正確;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過程中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之間通過囊泡運輸蛋白質,所以圖甲、圖乙所示變化都能體現生物膜具有流動性,D正確。2.(2022·山東濟南高一月考)圖甲表示胰島素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圖乙表示胰島素合成和分泌過程中內質網、高爾基體及細胞膜面積的變化。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的結構②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動物細胞中的功能主要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乙中的曲線__________代表圖甲中①的變化。d、e、f代表的膜結構中,通過囊泡轉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②之后直接是細胞膜,因此②是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在動物細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轉運。(2)在一次蛋白質分泌的過程中,內質網的膜面積是減小(產生囊泡)的,高爾基體的膜先增大后減小(得囊泡,產生囊泡),細胞膜的膜面積是增大(得囊泡)的。內質網與高爾基體之間(d和f),高爾基體與細胞膜之間(f和e)是通過囊泡轉化的。答案:(1)高爾基體 對蛋白質加工、分類、包裝、轉運 (2)d d和f、f和e分點突破(二)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基礎·1.生物膜系統的組成和特點(1)組成(2)特點①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②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協調配合。2.生物膜系統的功能深化·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1.結合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判斷下列哪些屬于生物膜系統,判斷的依據是什么?①核膜 ②液泡膜?、奂毎ぁ、苄∧c黏膜 ⑤高爾基體形成的囊泡提示:屬于生物膜系統的是①②③⑤;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⑤是高爾基體膜形成的,也屬于生物膜系統。2.科學家研制出一種透析型人工腎,它關鍵的結構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它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謝廢物透析掉。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請分析透析型人工腎的生物學原理是什么?提示:模擬了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二、在“系統思維”中提能1.各種生物膜在化學組成上的聯系(1)相似性:各種生物膜在組成成分的種類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質和脂質組成。(2)差異性:各種生物膜在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顯著差異,這與不同的生物膜功能的復雜程度有關——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2.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系(1)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基本支架,蛋白質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動性。(2)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連續性,如圖(3)在功能上的聯系: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運輸、分泌過程中,各細胞器之間協調配合。應用·1.(2021·江蘇淮安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細胞膜、葉綠體的內膜與外膜、內質網膜與小腸黏膜等都屬于生物膜系統B.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一般比較發達C.各種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完全一致,在結構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聯系D.枯草桿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統,否則就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解析:B 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因此細胞膜、葉綠體的內膜與外膜、內質網膜等都屬于生物膜系統,但小腸黏膜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上皮組織,不屬于生物膜系統,A錯誤;固醇類激素屬于脂質,內質網是“脂質”合成的車間,所以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中內質網一般比較發達,B正確;各種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在結構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聯系,C錯誤;枯草桿菌為原核生物,沒有細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統,D錯誤。2.(2022·山東煙臺高一檢測)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作用極為重要,下列關于生物膜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菠菜葉肉細胞、乳酸菌、草履蟲都具有復雜的生物膜系統B.豚鼠胰腺腺泡細胞的溶酶體膜、囊泡膜均屬于生物膜系統C.人體內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等均屬于生物膜系統D.各種生物膜組成成分基本相同,在結構上不具有連續性解析:B 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復雜的生物膜系統,A錯誤;豚鼠胰腺腺泡細胞中的細胞膜、核膜、溶酶體膜、囊泡膜、高爾基體膜、內質網膜等結構,都屬于生物膜系統,B正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是細胞內的結構,而人體內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結構,不屬于生物膜系統,C錯誤;各種生物膜在組成成分上基本相同,都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在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連續性,比如內質網可以與核膜和細胞膜直接相連,與高爾基體通過囊泡間接相聯系,體現了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與配合,D錯誤。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細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質進出細胞B.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C.維持細胞內部的環境相對穩定D.使細胞內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互不干擾解析:D 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維持細胞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等功能。使細胞內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互不干擾,是細胞器膜的功能,不是細胞膜的功能,即D符合題意。網絡構建(一圖串盡主干知識)[課時跟蹤檢測][基礎鞏固練]知識點一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1.下列關于胞內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部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是細胞質中游離的核糖體B.都是內質網上的核糖體C.分別是細胞質中游離的核糖體、內質網上的核糖體D.分別是內質網上的核糖體、細胞質中游離的核糖體解析:C 在游離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在細胞內起作用;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則依次進入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經加工、運輸后分泌到細胞外。2.(2021·江蘇常州高一期中)多數分泌蛋白含有信號肽序列,通過內質網—高爾基體(ER Golgi)途徑分泌到細胞外,被稱為經典分泌途徑;但真核生物中少數分泌蛋白并不依賴ER Golgi途徑,稱為非經典分泌途徑(如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經典分泌途徑和非經典分泌途徑的蛋白質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B.經典的蛋白分泌途徑伴隨著生物膜的轉化,體現了膜的流動性C.非經典分泌途徑分泌的蛋白質的肽鏈中有信號肽序列D.非經典分泌途徑的存在對經典分泌途徑是一種必要和有益的補充解析:C 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經典分泌途徑和非經典分泌途徑的蛋白質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A正確;經典分泌途徑需要內質網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囊泡膜和高爾基體融合,高爾基體進行進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囊泡膜和細胞膜融合,將物質分泌到細胞外,該過程伴隨著生物膜的轉化,體現了膜的流動性,B正確;多數分泌蛋白含有信號肽序列,通過內質網—高爾基體(ER Golgi)途徑分泌到細胞外,非經典分泌途徑分泌的蛋白質的肽鏈中沒有信號肽序列,不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C錯誤;非經典分泌途徑的存在,能夠使一些特殊結構的蛋白質易于分泌,非經典分泌途徑的存在對經典分泌途徑是一種必要和有益的補充,D正確。3.用含有35S標記的氨基酸的培養基培養動物細胞,該細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種含35S的蛋白質。35S在細胞各結構間移動時不經過( )A.核糖體 B.線粒體C.內質網 D.囊泡解析:B 由分泌蛋白形成的過程可知,35S標記的氨基酸出現的順序為:核糖體→內質網→囊泡→高爾基體→囊泡→細胞膜。因此35S不經過線粒體,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為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提供能量。4.(2021·山東日照高一期末)如圖表示某細胞在某項生命活動前后相關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情況。根據圖中信息推測,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質是( )A.呼吸酶 B.胰島素C.性激素 D.膽固醇解析:B 從圖中信息來看,內質網膜面積減小,細胞膜面積增大,而高爾基體膜面積相對不變,可以推測發生了蛋白質的分泌過程。題中給出的四種物質中,呼吸酶和胰島素是蛋白質,呼吸酶存在于細胞內。5.(2021·江蘇鹽城高一檢測)一項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研究揭示了體內蛋白分選轉運裝置的作用機制,即為了將細胞內的廢物清除,細胞膜塑形蛋白會促進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將來自細胞區室表面舊的或受損的蛋白質帶到了內部回收利用工廠,在那里將廢物降解,使組件獲得重新利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過程中,動力可由葉綠體提供B.“分子垃圾袋”應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該結構具有一定的流動性C.“回收利用工廠”可能是溶酶體,“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D.人體細胞內能形成囊泡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和中心體等解析:B 細胞膜塑形蛋白在細胞的核糖體內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線粒體或細胞質基質提供,而葉綠體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應,A錯誤;分子垃圾袋屬于囊泡,由生物膜構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正確;溶酶體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細胞中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等,可以作為“回收利用工廠”,蛋白質水解的產物為氨基酸,故“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為核苷酸,C錯誤;中心體沒有生物膜結構,故無法形成囊泡,D錯誤。6.從某腺體的細胞中提取一些細胞器,放入含有14C標記氨基酸的培養液中,培養液中含有這些細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質和條件,連續取樣測定標記的氨基酸在這些細胞器中的數量,圖中正確的描述曲線是( )解析:A 腺體細胞能合成與分泌相應的分泌蛋白,而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體上合成,其次由內質網進行初步加工,然后再由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因此放射性出現的先后順序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A正確,B錯誤;中心體不參與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C錯誤;分泌蛋白沒有進入線粒體中,D錯誤。7.如圖表示用含3H標記的氨基酸培養液培養某細胞過程中蛋白質的合成和分泌示意圖,則該細胞中出現3H的部位依次為( )A.⑤→③→②→④→⑤ B.⑤→②→③→④→⑤C.⑤→①→②→④→⑤ D.⑤→①→③→④→⑤解析:B?、偈呛四?,②是核糖體,③是內質網,④是高爾基體,⑤是細胞膜。3H標記的氨基酸要首先由培養液經細胞膜進入細胞,在核糖體脫水縮合,然后依次進入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高爾基體產生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分泌到細胞外。知識點二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8.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功能越復雜的生物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就越多B.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基本相同C.葉綠體的外膜和內膜都屬于生物膜系統D.溶酶體、液泡、核糖體均具有單層膜結構解析:D 核糖體無生物膜。9.(2021·江蘇南通高一檢測)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斯曼因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而榮獲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提出生物膜之間的融合是通過膜上特異性蛋白復合物的識別和結合實現的。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特異性蛋白復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糖蛋白B.胰島素和唾液淀粉酶均通過囊泡運輸到細胞外C.囊泡和細胞膜的識別并特異性結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說明準確的信息傳遞保證了生命活動的有序性解析:C 由題意可知,囊泡和其細胞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蛋白復合物,只有二者相互識別并特異性結合后方可實現囊泡和細胞膜的融合,因此蛋白復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識別蛋白,A正確;胰島素和唾液淀粉酶都屬于分泌蛋白,通過胞吐作用由囊泡運輸到細胞外,B正確;通過囊泡運輸和分泌物質的過程屬于胞吐,不能表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體現的是膜的流動性,C錯誤;由題意可知,細胞的囊泡運輸是通過信息傳遞調控的,由此可以說明準確的信息傳遞保證了生命活動的有序進行,D正確。[素養提升練]10.(多選)(2022·湖北武漢高一月考)如圖為細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運輸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B.分泌蛋白的加工和運輸過程不需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C.在化學成分上,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具有相似性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慢解析:BD 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中發生生物膜的融合,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A正確;分泌蛋白的加工和運輸過程需要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B錯誤;在化學成分上,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具有相似性,都主要含有磷脂和蛋白質,C正確;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加工相關,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D錯誤。11.(多選)生物膜系統是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等構成的整體。生物膜系統與細胞代謝和細胞通訊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質、糖蛋白和糖脂等B.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均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C.溶酶體和高爾基體在行使功能時可能伴隨膜組分的更新D.內質網的膜上附著有多種酶,性腺細胞內質網豐富解析:ACD 組成細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質、糖蛋白、糖脂和膽固醇等物質,A正確;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種多樣,有的細胞分泌化學物質,通過化學物質與靶細胞膜表面受體結合傳遞信息,也有的兩個相鄰細胞的細胞膜直接接觸傳遞信息,也有的兩個細胞之間形成通道,攜帶信息的物質通過通道進入另一個細胞,從而實現信息傳遞,B錯誤;溶酶體和高爾基體在行使功能時伴隨著膜的融合,所以存在膜組分的更新,C正確;內質網是脂質合成的車間,性腺細胞主要合成和分泌性激素(固醇類激素),故性腺細胞內質網豐富,D正確。12.(多選)(2021·江蘇南京高一檢測)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大多數蛋白質都由細胞核內的基因編碼。如圖為細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質進入線粒體的過程,由圖可知( )A.信號序列與受體蛋白的結合具有特異性B.信號序列作為向導決定了蛋白質的去向C.前體蛋白質的成熟過程只是空間結構的改變D.信號序列與受體結合后內外膜的蛋白轉運體才能形成通道解析:ABD 根據題意可知,信號序列與受體蛋白的結合具有特異性,從而實現了相關蛋白的定向轉運,A正確;信號序列與相應受體的特異性結合,決定了蛋白質的去向,B正確;圖中顯示,前體蛋白質的成熟過程除了空間結構的改變,還有信號序列的切除,C錯誤;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信號序列與受體結合后內外膜的蛋白轉運體形成通道,從而前體蛋白質可以進入,D正確。13.(2021·江蘇連云港高一檢測)圖1為某雌性哺乳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2是細胞膜內陷形成的囊狀結構即小窩,與細胞的信息傳遞等相關。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從化學成分角度分析,新型冠狀病毒(RNA病毒)與圖1中結構________(填結構名稱)的化學組成最相似。圖1中屬于細胞生物膜系統的有________(在①~⑩中選擇填空)。(2)小窩蛋白的合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過程類似于分泌蛋白,則圖1中參與小窩蛋白形成的細胞器有________(填寫序號)。小窩蛋白分為三段,中間區段主要由________(填“親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殘基組成,其余兩段均位于圖1細胞的________(填寫序號)中。(3)小窩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發光下能夠發出熒光,當膽固醇與這些氨基酸結合,會使熒光強度降低。為研究小窩蛋白中間區段與膽固醇的結合位點,分別向小窩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膽固醇,檢測不同肽段的熒光強度變化,結果如圖3。據此分析可得到的結論是小窩蛋白中間區段與膽固醇的結合位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當小窩中結合的膽固醇過少時,小窩蛋白的________結構改變,小窩會變扁平,影響細胞的信息傳遞功能。解析:(1)從化學成分角度分析,新型冠狀病毒的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質,與圖1中核糖體(其組分是蛋白質和RNA)的化學組成最相似。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則圖1所示結構中,參與生物膜系統構成的有①內質網、⑥線粒體、⑧細胞膜、⑨核膜、 ⑩高爾基體。(2)小窩是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的,小窩蛋白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在核糖體上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肽鏈依次進入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進行加工,由囊泡運輸到細胞膜,故參與小窩蛋白形成的細胞器有①內質網、⑤核糖體、⑥線粒體、⑩高爾基體。由題圖可知,小窩分為三段,中間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殘基組成,其余兩段位于圖1細胞的②細胞質中。(3)已知“小窩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發光下能夠發出熒光,當膽固醇與這些氨基酸結合,會使熒光強度降低”,圖3中結果顯示,在肽段1中加入膽固醇之后熒光強度下降很多,而在肽段2中加入膽固醇之后熒光強度幾乎無變化,顯然在肽段2中加入的膽固醇并未與肽段2發生結合,因此可推測小窩蛋白中間區段與膽固醇的結合位點在肽段1中。(4)當小窩中結合的膽固醇過少時,小窩蛋白的空間結構改變,因為結構影響功能和形態,小窩會變扁平,進而影響細胞的信息傳遞功能。答案:(1)核糖體?、佗蔻啖幄狻?2)①⑤⑥⑩ 疏水性 ② (3)肽段1 (4)空間14.如圖是某動物細胞的部分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已知該細胞具有分泌抗體的功能。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圖中除核糖體外,不參與構成生物膜系統的細胞器是[ ]________;請依次寫出抗體合成與分泌過程中經過的細胞結構:______________(僅填標號),為該過程提供能量的場所主要是[ ]____________。(2)下表是與抗體合成及分泌有關的三種細胞器的化學成分。細胞器 蛋白質/% 脂質/% 核酸/%甲 67 28 少量乙 59 40 0丙 39 0 59據表分析,甲、丙分別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具有三大功能:①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解析:(1)該細胞中不參與構成生物膜系統的細胞器有[4]核糖體和[6]中心體。抗體是分泌蛋白,該蛋白質在[4]核糖體上合成后,先后經過[3]內質網和[7]高爾基體的加工,最后通過[5]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所需能量主要通過[1]線粒體提供。(2)與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核糖體的成分為蛋白質和RNA,它沒有膜結構,因此不含脂質,故丙表示核糖體;線粒體有雙層膜,含有脂質和蛋白質,同時也含有少量核酸,故甲表示線粒體。(3)細胞膜的功能有三個方面,即作為系統的邊界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答案:(1)6 中心體 4、3、7、5 1 線粒體 (2)1 線粒體 4 核糖體 (3)5 細胞膜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15.如圖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過程示意圖,圖2表示某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圖1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分泌蛋白從產生到分泌出細胞所經過的細胞器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該過程需要圖2中________(填標號)提供能量。(2)藍細菌與圖2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圖2為高等動物細胞,不應有的結構是________(填標號),應該添加的結構是________(填名稱)。(3)若圖1過程中合成了一條含2個天冬氨酸(R基為—C2H4ON)、分子式為CxHyOzN17S2的多肽鏈,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6,則該多肽鏈形成過程中失去的水分子質量最多為________。解析:(1)研究題圖1中分泌蛋白的運輸過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即通過追蹤示蹤元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該方法也叫同位素示蹤法;分泌蛋白從產生到分泌出細胞所經過的細胞器依次為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該過程需要題圖2中的4線粒體提供能量。(2)藍細菌細胞屬于原核細胞,題圖2的細胞屬于真核細胞,二者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藍細菌無以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假如題圖2為高等動物細胞,在1~9各結構中不應有的結構是1細胞壁、3葉綠體和9液泡,應該添加的結構是中心體(中心體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中)。(3)天冬氨酸的R基(—C2H4ON)中含有N原子,即分子式中含有兩個N原子,若題圖1過程中合成了一條含2個天冬氨酸、分子式為CxHyOzN17S2的多肽鏈,可知該多肽鏈中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數為17-2=15個,進而推測形成該多肽鏈最多脫去的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15-1=14個,因此該多肽鏈形成過程中失去的水分子質量最多為14×18=252。答案:(1)同位素標記法 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4 (2)藍細菌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1、3、9 中心體 (3)25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