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一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案1.1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學習目標 素養目標1.從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中,歸納出植物和動物在結構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是統一的觀念,認同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不斷修正和發展的過程。 2.說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闡明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 3.通過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說出科學發現的基本特點,舉例說出歸納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1.生命觀念——認同生命活動建立在細胞的基礎之上。 2.科學思維——細胞學說的建立是一個曲折漸進的過程,認同技術進步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通過分析不同生物生命系統層次上的差異,培養歸納與比較的能力。分點突破(一) 細胞學說的內容、意義和建立過程基礎·落實1.建立者主要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建立。2.建立過程3.主要內容(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4.意義(1)細胞學說的建立,明確了細胞是生命有機體的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2)細胞學說的建立,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細胞水平,極大地促進了生物學的研究進程,它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座豐碑。(3)細胞學說的建立,為生物進化論的確立埋下了伏筆。深化·認知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1.施萊登和施旺只是觀察了部分動植物的組織,卻得出“所有的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該過程采用了什么科學方法?這一結論可信嗎?為什么?提示:采用了不完全歸納法;科學研究中經常運用不完全歸納法,由不完全歸納得出的結論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來預測和判斷,不過,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2.通過分析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你領悟到科學發現具有哪些特點?提示:(1)科學發現重視觀察和實證;(2)科學發現需要歸納和概括;(3)科學發現依賴于技術的進步;(4)科學學說的建立往往要經歷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二、在“系統思維”中提能1.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2.研究方法——歸納法歸納法是指由一系列具體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思維方法。根據依據事實的不同可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項目 完全歸納法 不完全歸納法考察的對象范圍 考察了某一類事物的所有對象 考察了某一類事物的部分對象結論的可靠程度 結論是真實可靠的 結論不一定真實可靠,有時存在例外的可能3.4個“未涉及”和2個“統一了”(1)4個“未涉及”指的是:①未涉及原核細胞;②未涉及真菌;③未涉及病毒;④未涉及生物或細胞間的“差異性”。(2)2個“統一了”指的是:①統一了“動植物”(均“由細胞構成”);②統一了“細胞”(細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對整體生命起作用,新細胞均來自老細胞)。應用·評價1.細胞學說建立于19世紀,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下列符合細胞學說的是( ) ①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 ②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③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④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 ⑤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⑥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A.①③⑤⑥ B.②④⑤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A 細胞學說內容: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生命起作用;新細胞是由老細胞分裂產生的。2.(2021·江蘇常州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細胞學說”建立過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比利時科學家維薩里通過大量的尸體解剖,從器官水平揭示了人體結構B.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C.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觀察到不同形態的細菌,并將其命名為細胞D.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總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解析:C 維薩里通過大量的尸體研究,揭示了人體在器官水平的結構,A正確;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B正確;列文虎克首次觀察到不同形態的細菌、精子等,但細胞的命名者為羅伯特·胡克,C錯誤;魏爾肖總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這一推論至今未被推翻,D正確。分點突破(二) 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基礎·落實1.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1)生物體與細胞的關系①單細胞生物:依賴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生物。②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生物。(2)生理活動與細胞的聯系①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礎:細胞代謝。②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增殖、分化。③生物遺傳與變異的基礎: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2.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1)寫出圖中各數字表示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名稱①細胞; ②組織; ③系統; ④種群; ⑤群落; ⑥生物圈。(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3)動物體的結構層次→→→3.生命系統結構層次的聯系(1)從細胞到個體,體現了多細胞生物個體的發育歷程,同時也體現了生物的進化歷程,即由細胞生物進化到細胞生物。(2)從個體到種群再到群落,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3)從群落到生態系統再到生物圈,體現了生物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關系,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統。深化·認知一、在“思考探究”中解惑1.結合下列實例,判斷各實例所屬的生命系統的層次:A.草履蟲 B.樹葉 C.心臟 D.循環系統 E.血液 F.神經細胞 G.三葉草H.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鯉魚 I.某山上的所有生物 J.一片森林(1)屬于細胞和個體層次的分別是A、F、A、G。(2)屬于組織、器官和系統層次的分別是E、B、C、D。(3)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層次的分別是H、I、J。2.有人認為某池塘中的魚屬于種群,也有人認為應屬于群落,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你的判斷,并給出理由。提示:某池塘中的魚既非種群又非群落,因為“魚”既非一種生物又非全部生物。二、在“系統思維”中提能1.不同生物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圖解分析(1)單細胞生物由單個細胞直接構成,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沒有組織、器官、系統這三個結構層次。(2)高等植物沒有系統這一結構層次,其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植物體。(3)能完整表現生命活動的最小生命系統是細胞。(4)病毒是非細胞生物,不屬于生命系統。2.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比較種群=“一定區域”+“同種生物”+“所有個體”。例如,一片樹林中的全部獼猴是一個種群,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也是一個種群。群落=“一定區域”+“所有種群(即所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例如,在一片農田中,既有作物、雜草等植物,也有昆蟲、鳥、鼠等動物,還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生態系統=“一定區域”+“生物群落”+“無機環境”。生態系統有大有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3.非細胞生物——病毒(1)非細胞生物:病毒無細胞結構,絕大多數由蛋白質和核酸(DNA或RNA)構成。專營寄生,只能在活細胞內生長繁殖。根據病毒的宿主不同可分為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等。(2)病毒雖然沒有細胞結構,但其必須寄生在宿主(細胞)內進行大量繁殖,產生子代,表現生命的特征,所以病毒屬于非細胞生物。應用·評價1.(2021·江蘇蘇州高一期中)下列關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事實與證據,錯誤的是( )A.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B.人體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進行生長發育過程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D.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能獨立完成各種生命活動解析:D 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其單個細胞就能進行運動和分裂,這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A正確;人體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該事實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B正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C正確;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在宿主細胞內才能完成生命活動,D錯誤。2.(2022·江蘇南通高一月考)下列與生物體結構層次相關的描述,正確的是( )A.綠色開花植物: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B.大熊貓: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C.2019新型冠狀病毒:原子、分子、細胞、個體D.大腸桿菌:細胞、組織、個體解析:B 植物沒有系統層次,A錯誤;一個大熊貓個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B正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C錯誤;大腸桿菌是單細胞生物,一個細胞就是一個個體,沒有組織層次,D錯誤。3.(2021·山東青島高一期中)自然界中,從一個個體到整個生物圈包含著生命特征不同、多層次的生命系統。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病毒不能脫離細胞增殖,不屬于生命系統的層次也不能構成系統B.草履蟲既是一個細胞也是一個個體,一個池塘的草履蟲構成種群C.冷箭竹和大熊貓都具有組織、器官和系統等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D.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的生物及其無機環境構成的最大生命系統結構層次解析:B 病毒不能脫離細胞增殖,不屬于生命系統的層次,但病毒是蛋白質和核酸有規律結合的整體,屬于系統,A錯誤;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既是一個細胞也是一個個體,一個池塘的草履蟲構成一個種群,B正確;大熊貓具有組織、器官和系統等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冷箭竹不具有系統這一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C錯誤;組成生物圈的生物包括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的所有生物,而不只是地球表面的生物,D錯誤。特別提醒(1)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是一個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2)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沒有組織、器官、系統這三個結構層次。(3)植物沒有系統層次。(4)病毒無細胞結構,不屬于生命系統的任一結構層次。(5)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可含“非生物成分”,如生態系統、生物圈包含無機環境。網絡構建(一圖串盡主干知識) [課時跟蹤檢測][基礎鞏固練]知識點一 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1.(2022·天津高一月考)細胞學說的創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不能說明( )A.細胞是一切生物結構的基本單位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C.新細胞可以由老細胞分裂產生D.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及其細胞產物構成解析:A 細胞學說說明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但不能說明細胞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的基本單位。2.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體都從受精卵開始,經細胞分裂、分化形成B.多細胞生物的細胞是相互獨立、互不聯系的單位C.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物學的認識進入分子水平D.細胞學的建立與科學觀察和歸納概括關系密切解析:D 有些單細胞生物不是從受精卵開始的,有些也不需要經過細胞分化,A錯誤;多細胞生物體的每項生命活動都是不同細胞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完成的,多細胞生物的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而不是相互獨立的單位,B錯誤;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物學的認識進入細胞水平,但沒有進入分子水平,C錯誤;細胞學說是科學觀察和歸納概括的結合,D正確。3.(2021·江蘇蘇州高一檢測)下列有關細胞和細胞學說的說法,錯誤的是( )A.施萊登與施旺運用了不完全歸納法得出了所有的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結論是不可靠的B.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均有細胞膜、細胞質,且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C.細胞學說使動植物結構統一于細胞水平,有力地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系D.理論和科學實驗的結合促進了細胞學說的建立和完善解析:A 細胞學說的建立是理論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結合,結論是可靠的,A錯誤;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均有細胞膜、細胞質,且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體現了細胞結構的統一性,B正確;細胞學說表明動植物在細胞結構上有相同的結構,所以統一于細胞水平,同時有力地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系,C正確;細胞學說的建立是在眾多前人觀察和思維的啟發下,通過理論和科學實驗的結合提出的,D正確。4.(2021·江蘇蘇州高一期末)下列關于歸納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A.施萊登和施旺在各自的研究中都用到了歸納法B.細胞學說的提出運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C.由不完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因為是準確的所以可以用來預測和判斷D.科學研究中經常運用不完全歸納法解析:C 施萊登和施旺通過顯微鏡觀察植物和動物結構,在此基礎上歸納并提出了細胞學說,A正確;細胞學說的提出只觀察了部分的植物和動物,并沒有觀察全部生物,因此運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B正確;歸納法分為完全歸納法和不完全歸納法,由不完全歸納得出的結論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來預測和判斷,不過,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C錯誤;科學研究中經常運用不完全歸納法,D正確。知識點二 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5.某同學在進行大腸桿菌培養時,培養基不慎被污染,培養基中除出現若干大腸桿菌菌落外還滋生了其他細菌和真菌。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培養皿中一個大腸桿菌菌落構成生命系統的一個種群層次B.大腸桿菌菌落的一個大腸桿菌可以屬于生命系統的不同層次C.除大腸桿菌菌落外,滋生的其他細菌和真菌構成一個群落D.培養皿中的培養基、所有大腸桿菌、細菌和真菌構成生態系統解析:B 種群是一定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整體,培養皿中一個大腸桿菌菌落沒有包括培養皿中所有的大腸桿菌個體,不屬于種群,A錯誤;一個大腸桿菌屬于細胞層次,也屬于個體層次,B正確;群落是一定空間范圍內,所有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整體,除大腸桿菌菌落外,滋生的其他細菌和真菌不能構成一個群落,C錯誤;生態系統是群落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整體,無機環境除培養基外還包括溫度、陽光等,D錯誤。6.(2021·江蘇南通高一檢測)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單個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上實現的B.草履蟲、變形蟲等均能完成攝食、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在生命系統的層次中屬于個體水平D.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解析:C 多細胞生物體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故多細胞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上實現的,A正確;草履蟲、變形蟲等單細胞生物,單個細胞就能完成攝食、運動、生殖等各種生命活動,B正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屬于非細胞生物,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的任何層次,C錯誤;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其他層次都是建立在細胞這一層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細胞就沒有組織、器官、系統等層次,D正確。7.(2021·江蘇南京高一檢測)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它與細胞在起源上的關系一直是科學家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比較被人們認同的觀點是:生物大分子先形成細胞,其中的一部分脫離細胞演變成病毒。下列敘述不支持該觀點的是( )A.病毒都是寄生的,沒有細胞的存在就沒有病毒的繁殖B.病毒的核酸與宿主細胞的某些核酸片段堿基序列相似C.病毒的組成成分和結構介于生物大分子與細胞之間D.病毒與細胞內核酸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相似解析:C 病毒都是寄生的,沒有細胞的存在就沒有病毒的繁殖,可推斷病毒可能是脫離細胞演變而成的,A不符合題意;病毒的核酸與其宿主細胞的某些核酸片段堿基序列相似,兩者遺傳物質有相關性,可推斷病毒可能是脫離細胞演變而成的,B不符合題意;病毒的組成成分介于生物大分子和細胞之間,無法得出病毒與細胞的直接關系,故無法證明病毒起源于細胞,C符合題意;病毒與細胞內的核酸和蛋白質結合形成的復合物有相似之處,證明兩者在物質上有相似處,可證明病毒可能是脫離細胞演變而成的,D不符合題意。8.(2022·浙江金華高一月考)“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新型冠狀病毒必須寄生在細胞內才能增殖B.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青蛙的生命活動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細胞密切合作完成D.草履蟲的新陳代謝、繁殖等都在細胞參與下完成解析:B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進行生命活動,A正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錯誤;青蛙是多細胞動物,依賴不同分化程度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C正確;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其各項生命活動在細胞參與下完成,D正確。9.(2022·河北衡水高一檢測)下列各選項中,能體現生命系統層次由簡單到復雜的是( )①皮膚 ②人的血液 ③心肌細胞 ④魚缸里的一條魚 ⑤細胞內的核酸等化合物A.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④C.③②①⑤ D.④②①③解析:B 皮膚屬于器官層次,血液屬于組織層次,心肌細胞屬于細胞層次,魚缸里的一條魚屬于個體層次,細胞內的核酸等化合物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B正確。10.(2021·江蘇蘇州高一期中)如圖所示為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病毒屬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統B.綠色開花植物無結構層次③C.結構層次⑤包含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D.細菌為單細胞生物,只屬于結構層次中的①解析:B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屬于生命系統結構的任何層次,A錯誤;綠色開花植物無③系統這個結構層次,B正確;結構層次⑥表示生態系統,包含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結構層次⑤表示群落,是指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空間內分布的各物種的種群集合,C錯誤;細菌為單細胞生物,既屬于結構層次中的①細胞,又屬于結構層次中的個體,D錯誤。[素養提升練]11.(多選)(2022·湖南張家界高一月考)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發現細胞并創立了細胞學說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指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解析:ABD 細胞的發現者是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A錯誤;細胞學說是以動植物細胞的研究為基礎的,未涉及原核細胞,B錯誤;細胞學說使人們認識到動植物之間存在著共同的結構基礎,揭示了動物和植物的統一性,從而闡明了生物界的統一性,D錯誤。12.(多選)下列關于細胞與生命活動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引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均無細胞結構,其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B.綠藻、變形蟲、酵母菌、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只靠一個細胞就可以完成攝食、運動、分裂、應激性等多種生命活動C.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完成均需要多種細胞的密切合作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在細胞內或細胞參與下完成解析:BCD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都是病毒,病毒只有在宿主細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動;單細胞生物的一個細胞就相當于個體層次,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如反射活動,要在多種細胞的參與下才能完成,體現了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間的協作關系。13.(多選)如圖表示的是與生命系統相關概念的范圍,則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選項 a b cA 生物大分子 細胞 組織B 個體 種群 群落C 生態系統 群落 種群D 系統 器官 組織解析:C 由題圖可知,a包含b,b包含c。生物大分子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A錯誤。個體可以組成種群,種群可以組成群落,B錯誤。生態系統包括群落和無機環境,群落包括種群,C正確。組織可以構成器官,器官可以構成系統,D正確。14.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獨立完成自身所需要的一切生命活動。為“探究食鹽對草履蟲的影響”,請根據所給材料和用具,在已給出步驟的基礎上完成實驗方案,并預測可能的實驗結果和得出相應的結論。實驗原理:草履蟲具有應激性,它對外界的刺激能發生反應。材料和用具:含草履蟲的培養液、不含草履蟲的培養液、食鹽、吸管、顯微鏡、載玻片、鑷子、吸水紙。(1)實驗方案實施步驟①從草履蟲培養液中吸取含有草履蟲的培養液,滴一滴在載玻片的左側,右側滴一滴不含草履蟲的培養液,并將兩滴培養液連通,在低倍顯微鏡下能觀察到草履蟲的運動狀況。過一段時間后,左右兩側培養液的草履蟲數量大致相當。②在載玻片左側含草履蟲的培養液中加入少許________,在顯微鏡下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預測可能的結果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可能的結果 相應的結論A.左右兩側培養液的草履蟲數量大致相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草履蟲從左側培養液游向右側培養液 b.食鹽對草履蟲是有害刺激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實驗排除食鹽濃度因素的影響)解析:(1)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食鹽對草履蟲的影響,所以在培養液中要加入食鹽。在載玻片左側含草履蟲的培養液中加入少許食鹽,在顯微鏡下觀察草履蟲的運動方向。(2)如果食鹽對草履蟲沒有影響,左右兩側培養液的草履蟲數量大致相等;如果食鹽對草履蟲是有害刺激,則草履蟲從左側培養液游向右側培養液;如果食鹽對草履蟲是有利刺激,則草履蟲從右側培養液游向左側培養液。答案:(1)食鹽 草履蟲的運動方向(或分布) (2)a.食鹽對草履蟲沒有影響 C.草履蟲從右側培養液游向左側培養液 c.食鹽對草履蟲是有利刺激15.七星湖是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新開發的重點旅游風景點,水域深,水面廣,野生鯽魚資源豐富。湖內蘆葦叢生,每年春秋有大批白天鵝、遺鷗、青章、鶴等十幾種珍稀鳥類來此棲息。回答下面的問題:(1)七星湖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關聯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2)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七星湖的一只野生鯽魚屬于__________,鯽魚的心臟屬于________,心肌屬于________。(3)七星湖內的植物________(填“能”或“不能”)構成群落這一生命系統層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白天鵝為例從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遺傳信息傳遞等方面簡要說明細胞是多細胞生物最基本的生命系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七星湖是一定區域內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相互關聯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屬于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的生態系統。(2)一只野生鯽魚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屬于個體;鯽魚的心臟是由多種組織構成的能夠獨立進行一定功能的結構,屬于器官;心肌是由細胞有序構成的組織。(3)群落是一定區域內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的總和,七星湖的植物沒有包括這一區域的動物和其他生物。七星湖內的植物不能構成群落。(4)白天鵝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如白天鵝的各種生理活動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生長發育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遺傳與變異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細胞是白天鵝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答案:(1)生態系統 生物群落 無機環境 (2)個體 器官 組織 (3)不能 群落是一定區域內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的總和,七星湖的植物沒有包括這一區域的動物和其他生物 (4)白天鵝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如白天鵝的各種生理活動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生長發育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遺傳與變異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細胞是白天鵝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16.(2021·江蘇連云港高一期末)根據如圖所示的顯微結構回答:(1)綠眼蟲和變形蟲都是由________構成的________生物,都能完成運動、攝食、增殖等生命活動,由此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上來看,在一條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構成________,綠眼蟲和變形蟲等所有生物構成一個________,整條小河構成一個________。(3)分析下列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以刺槐為例):葉肉細胞→葉→刺槐→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分析回答有關問題:①上述生命系統中屬于“器官”結構層次的是________。②在生命系統各個結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小結構層次是________。③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看,一片刺槐林應屬于________。解析:(1)綠眼蟲和變形蟲都屬于單細胞生物,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進而說明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在一條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構成種群;所有生物構成群落;群落和無機環境構成生態系統。(3)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屬于器官;細胞是生命系統的最基本層次;一片刺槐林包含所有生物及光、水等無機環境,應屬于生態系統層次。答案:(1)一個細胞 單細胞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3)①葉 ②細胞 ③生態系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