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 3課 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唯物史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秦滅六國的過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掌握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時空觀念】掌握秦朝統一的過程與時間,知道從戰國到秦朝的這一社會轉型過渡期的階段特征。【史料實證】搜集有關秦朝中央集權制建立的資料,進行初步的歸納和分析,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歷史材料以獲取有效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的能力。【歷史解釋】通過讓學生自學和分組討論“秦統一的歷史意義”和“秦鞏固統一的其他措施及暴政”等問題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家國情懷】通過本節的學習,認識秦朝統一在中國歷史上的重大進步作用,逐步形成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情感。注意研究和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二學習重難點重點:秦朝統一的背景、鞏固措施,認識其在中國歷史的重要意義。難點: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現,解釋秦亡的原因。三課前預習1.秦朝的政治制度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秦朝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體制的______,丞相和諸大臣聽命于皇帝,一切______、______、______事務的決定權都在皇帝手中。(2)三公九卿制:三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丞相是____________之長,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統領眾官,丞相府是____________所在,秉承皇帝,統領百官;太尉掌管______;御史大夫是________,掌管______、______,同時又是最高____________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類政務的機構,泛稱“______”。三公九卿共同組成中央政府,國家重大事情由______進行廷議,最后由______裁斷。(3)文書: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行政,建立了以______為中心的文書傳遞系統。 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分為郡、縣兩級;郡是地方最高______機構,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設監察使掌監察;設36郡,后不斷增減。郡下設縣或道,根據戶數多少置縣令(長)、丞、尉。郡縣主要官員都由中央_________。2.秦末農民起義(1)時間:前209年。(2)爆發地:____。(3)過程①在陳勝、吳廣領導下“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陳勝自立為王,號為____。天下云集響應,起義迅速蔓延。②陳勝起義失敗,項羽、劉邦等領導的反秦勢力日益壯大。3.漢初的政治制度(1)基本沿襲秦朝,史稱“____”。(2)地方采取郡縣與分封并行制。原因 “懲亡秦孤立之敗”概況 ①漢高祖劉邦分封了七個____為諸侯王,對中央集權造成嚴重威脅;②后來陸續分封一批____,給漢王朝的統治和穩定埋下了隱患結果 漢景帝在位時,削減諸侯封地,引發了吳、楚等七國叛亂,最終被平定4.“文景之治”(1)漢初與民休息:漢初統治集團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訓,尊奉________思想,采取“________”政策,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提倡節儉,減少財政支出。(2)文帝、景帝在位期間,經濟得到了明顯恢復,社會穩定,史稱“________”。5.秦的統一:條件(1)客觀條件:長期戰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安定統一;各地域經濟的發展,要求打破____所帶來的阻礙。(2)歷史條件:秦地理位置優越,____雄厚;數代秦王勵精圖治,廣納賢才,吏治較為清明;商鞅變法后,秦尊奉____,獎勵耕戰,國家日益強盛。6.醫學和科技成就《黃帝內經》 成書于戰國至西漢之間,奠定了____的基礎《____》 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九章算術》 在中國數學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造紙術 105年,東漢____改進造紙術,推動紙成為主要書寫材料,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四自我檢測1.如表中所列言論,其共同的著眼點是( )言論 作者 出處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司馬遷 《史記·李斯列傳》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柳宗元 《封建論》三代至秦,渾沌之再辟者也,其創制立法,至今守之以為利,史稱其“得圣人之威” 張居正 《雜著·三代至秦》A.秦國奠定霸業 B.始皇個人品行 C.秦朝速亡原因 D.秦國制度創新2.如圖是秦朝的郡治分布圖。據此推知,秦朝郡治分布( )A.完全延續了春秋戰國郡治的設置 B.折射出秦朝經濟發展的地域差異C.體現了秦朝加強君主專制的需求 D.徹底消除了分封制復活的可能性3.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有事請毆(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據材料可知,秦朝( )A.注重建立比較詳密的法律體系 B.創立了全新的中央集權制度C.建立規范的文書行政管理制度 D.形成了多民族一體發展格局4.秦朝建立后,逐漸形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交通網。秦朝交通網的建設( )A.體現了“道法自然”的理念 B.加速了東方六國的滅亡C.有利于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 D.保障了秦朝的長治久安5.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接受了鄒衍的五行學說,認為周屬火德,秦代周,應當屬克火的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把禮服和旌旗皆用黑色。據此可知,秦始皇( )A.推行法家治國思想 B.意圖強化思想專制C.尋求立國合法依據 D.全國推行郡縣制度6.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正式廢除分封制,創立郡縣制。郡縣兩級的長官分別由中央任免,他們直接對中央政權負責。縣自秦以后一直作為基本的行政區劃,歷代沒有什么變化。秦朝這些舉措( )A.為中國中央集權體制確立奠定基礎 B.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劃時代意義C.郡縣二級的地方管理機制得以固化 D.官僚政治已經完全取代了貴族政治7.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不斷完善名號制度,將華美的詞語加在自身及其親屬頭上,如追尊自己的父親為“太上皇”,母親為“皇太后”,姐妹為“長公主”,其子為“皇太子”“皇子”等。名號制度的不斷完善旨在( )A.證明皇權來源的合法性 B.維護皇權的至高地位C.論證君權神授的合理性 D.推動權力向中央集中8.秦朝建之后,又北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設置了九原郡,修筑長城和“直道";征服南方越族地區,在嶺南置郡實施軍事鎮守和行政管埋。秦朝上述舉措( )A.有利于在邊疆推行管理政策 B.擴大了統一國家的規模C.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 D.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9.秦國規定東方各國來秦的移民可以享受免稅免租的優惠,任其開墾荒地;同時,對秦人采取獎勤罰懶的法治,用嚴刑峻法來處罰惰農。這一做法( )A.加速了小農經濟的破產 B.有助于增強國家的競爭實力C.有力維護了土地國有制 D.加劇了各階級間的對立情緒10.戰國時期,各國在邊界上修筑長城并建立軍事要塞。秦滅六國后,除了保留燕﹑趙兩國長城并加以連貫外,將內地長城與軍事要塞全部拆毀。此舉有利于( )A.維護皇帝獨尊 B.鞏固國家統一 C.加強思想控制 D.擴大地方權力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核心 政治 軍事 法律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百官 行政中樞 軍事 副丞相 圖籍 文書 監察 九卿 公卿 皇帝 郵傳 行政 直接任命2. 大澤鄉 “張楚”3. 漢承秦制 異姓功臣 同姓諸侯王4. 黃老無為 與民休息 文景之治5. 政治分裂 物質基礎 法家6. 中醫理論 神農本草經 蔡倫四自我檢測1.D2.B3.C4.C5.C6.A7.B8.A9.B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