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一學科核心素養課程標準與本節相對應的要求是:舉例說明陽光、溫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種之的相互作用都會影響生物的種群特征。根據上述要求,結合教材內容,確定本節教學目標:1.舉例說明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2.舉例說明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3.闡明種群研究在實踐中的應用。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非生物因素對整群數量變化的影響。2.生物因素對整群數量變化的影響。難點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影響的綜合性三閱讀教材,辨析觀點1.研究種群的變化規律以及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對瀕危動物種群的拯救和恢復有重要意義。( )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蒲公英的種群數量呈非周期性波動。( )(2)環境容納量會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而變化。( )(3)當某害蟲種群數量達到K/2時,進行殺蟲效果最佳。( )3.氣溫、干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等都屬于非密度制約因素。( )4.當一個種群的數量過少,種群可能會由于近親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 ( )5.種群出生率增加,種群密度一定增大。 ( )四課前預習1.一般來說,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影響的程度與種群密度有關,這些影響因素被稱作密度制約因素。例如禽流感病毒對養雞場中雞群的致死率會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野生環頸雉種群。氣溫、干旱等對種群數量影響的程度與種群密度無關,這種影響因素被稱作_______________因素,例如一場暴雨對相隔兩地的兩個舞毒蛾種群的影響是,種群密度高的種群死亡率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種群密度低的種群,種群密度高的種群中個體死亡的數量_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種群密度低的種群。2.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非生物因素(1)種類:在自然界,種群的數量變化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2)實例①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取決于林冠層的______________,即主要取決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強度。②在溫帶和寒溫帶地區,許多植物的種子在春季萌發為新的植株,主要受氣溫_________的影響。③蚊類等昆蟲在寒冷季節到來時一般會全部死亡,主要受氣溫___________的影響。④干旱缺水會使許多植物種群_____________升高;動物缺水可導致_____________的死亡,氣候干旱會使東亞飛蝗呈____________增長。(3)特點: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是_________。例如,春夏時節動植物種群普遍迅速增長,除氣溫升高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重要原因。3.密度制約因素和非密度制約因素一般來說,食物和天敵等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是相關的。例如,同樣是缺少會物,種群密度越高,該種群受食物短缺的影響就_______,因此,這些因素稱為_________因素。而氣溫和干旱等氣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對種群的作用強度與該種群的密度______,因此被稱為___________因素。例如,在遭遇寒流時,有些昆蟲種群不論其種群密度高低,所有個體都會死亡。4.種群數量的波動(1)波動:在自然界,有的種群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維持數量的_________。但對于大多數生物的種群來說,種群數量總是在_______中。處于波動狀態的種群,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可能出現_____________。(2)下降:當種群長久處于不利條件下,如遭遇人類亂捕濫殺和__________破壞,種群數量會出現持續性的或急劇的_______。種群的延續需要有_____________為基礎。當一個種群的數量________,種群可能會由于________等原因而衰退、消亡。5.有害生物的防治(1)在鼠害發生時,既適當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現存害鼠的種群數量,又通過減少其獲得食物的機會等方法降低其_________,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2)對農林害蟲的防治,如果一味依賴噴灑農藥的方法,既造成_____________,又傷及_________;有效保護或引入_________,則有利于將害蟲數量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五自我檢測1.下列關于影響種群數量變化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是綜合性的C.森林中不同植物之間爭奪陽光,說明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有影響D.捕食關系、競爭關系都體現了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生物因素2.下述古代詩句中,部分體現了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其中不屬于對種群數量變化產生影響的是( )A.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B.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C.昨夜雨疏風驟……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D.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3.下列有關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光照的年節律變化是一些動物遷徙的影響因素,可以影響種群的遷入遷出B.昆蟲的孵化需要一定的溫度條件,倒春寒的低溫會影響春天昆蟲種群的孵化率C.生物的生存離不開水,在干旱時所有動植物種群數量都會下降D.某些昆蟲在遭受寒流時無論種群密度高低所有個體都可能死亡4.如圖是一種酵母通氣培養的生長曲線,a、b是相同培養條件下兩批次培養的結果,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細菌污染B.b批次的接種量可能高于a批次C.t1時兩批次都會產生較多的乙醇D.t2時兩批次發酵液中營養物質剩余量相同5.20世紀末,野生熊貓分布在秦嶺、岷山和小相嶺等6大山系。全國已建立熊貓自然保護區40余個,野生熊貓棲息地面積大幅增長。在秦嶺,棲息地已被分割成5個主要活動區域;在岷山,熊貓被分割成10多個小種群;小相嶺山系熊貓棲息地最為破碎,各隔離種群熊貓數量極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熊貓的自然種群個體數量低與其繁育能力有關B.增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面積可提高環境容納量C.隔離阻礙了各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熊貓小種群內會產生近親繁殖D.在不同活動區域的熊貓種群間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貓的種群數6.2020年初在東非地區發生的蝗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其中沙漠蝗蟲因食量大、繁殖力強,危害極大。某科研小組對其種群數量變化進行了調查,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可用樣方法調查某地區沙漠蝗蟲卵的數量B.對蝗災區進行人工降雨可有效控制其數量C.氣溫持續升高不利于沙漠蝗蟲數量的增長D.影響沙漠蝗蟲數量變化的非生物因素是綜合性的7.由于歷史原因,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濫砍濫伐現象一度非常嚴重。近年來隨著巴西政府的各項保措施出臺,情況有了明顯改善。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保護措施實施后,雨林內許多種群的K值將提高B.某種群數量在短期內保持穩定,其年齡組成可能為增長型C.熱帶雨林中呈集群分布的種群通過領域行為來調節種群數量D.熱帶雨林生態環境優越,某種群在入侵初期單位時間內的增長倍數可能相同8.關于種群的增長,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引入到新環境的種群,一定時間內都能呈“J”形增長B.在環境條件變化的情況下,種群數量都會在K值附近波動C.在環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種群的增長都有在K值上下維持穩定的趨勢D.自然界的種群增長到一定程度都會在K值保持穩定,因此,都呈“S”形增長9.下列有關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種群密度主要受光照強度的影響B.溫帶地區植物的種子在春季萌發主要受氣溫的影響C.氣候干旱使所有生物的種群密度下降D.非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往往呈綜合性的10.種群密度是種群的數量特征之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種群的S型增長是受資源因素限制而呈現的結果B.某林場中繁殖力極強的老鼠種群數量的增長會受種群密度制約C.魚塘中某種魚的養殖密度不同時,單位水體該魚的產量有可能相同D.培養瓶中細菌種群數量達到K值前,種群密度對其增長的制約逐漸減弱1.正確2. 錯誤 正確 錯誤3.錯誤4.正確5.錯誤四課前預習1. 食物 天敵 高于 非密度制約 等于 高于2. 陽光 溫度 水 林冠層的郁閉度 升高 降低 死亡率 個體 爆發式 綜合性的 日照延長 降水增多3. 越大 密度制約 無關 非密度制約4.(1) 相對穩定 波動中 種群爆發(2) 棲息地 下降 一定的個體數量 過少 近親繁殖5. 化學和物理 環境容納量 環境污染 害蟲的天敵 天敵生物五自我檢測1.C2.C3.C4.B5.D6.C7.C8.C9.C10.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