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5課明至清中葉的經濟與文化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能夠從相關史料和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為歷史敘述的可靠證據,能在不同的時空框架下理解明清時期經濟文化發展的情況,并據此對史事作出合理解釋。(史料實證、時空觀念、歷史解釋)2.能夠體會經濟與文化之間的關聯,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的國情,形成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正確的國家觀。(唯物史觀、家國情懷)二學習重難點重點:理解明清經濟、思想的新發展。難點:理解明清社會在時空背景下的歷史地位和困境三課前預習、1.小說和戲曲原因 城市____繁榮;社會____活動豐富;____進一步普及小說 元末明初 施耐庵、羅貫中在宋元話本基礎上創作了____ 是我國最早的兩部____小說,開創了____的寫作體裁明朝中期 吳承恩的____ 神話小說的杰作清朝中期 吳敬梓的____ 諷刺小說的杰作曹雪芹的____ 是我國____文學的高峰,也是享譽世界的名著戲曲 傳奇 代表作家有明朝____和清朝____等昆曲 江蘇昆山一帶發源的昆曲長期流行,被稱為“百戲之祖”。京劇 ____年間形成的京劇逐漸成為全國最流行的劇種。2.小說與戲曲繁榮的背景(1)______繁榮。(2)社會娛樂活動豐富。(3)文化知識進一步普及。3.西方科技的傳播——西學東漸(1)背景:從明朝后期起,一些歐洲天主教傳教士前來中國傳教。(2)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_____等。(3)表現①與一些開明的中國士大夫合作翻譯_____,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了西方科技知識。_____、李之藻、方以智等人對此產生了濃厚興趣,主張以開放的胸懷會通中西文化。《_____》《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學著作相繼被譯介到中國。②清朝前期,傳教士還運用歐洲先進_____,幫助清廷繪制了較為精確的全國地圖。17世紀,清政府任命來自歐洲的湯若望、南懷仁等主持欽天監工作,并招攬擅長數學、醫學、天文等方面的人才來到中國。4.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局限表現經濟發展 農業 ①隨著新航路的開辟,高產糧食作物____推廣種植,提高了____。____品種繁多,種植廣泛,農民兼營產品____或相關____手工業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行業中出現了新的經營方式,即____使用____勞動進行生產。商業 ①美洲等地的____通過海外貿易大量流入,促進了____和____發展,有利于____的集聚;(白銀成為主要貨幣)②形成了商人群體,如____;③以____為主的____興起。經濟局限 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____占據壓倒優勢日益僵化的____壓制和阻礙社會的進步與轉型5.陸王心學的產生(1)背景程朱理學獲得官方尊崇后,逐漸失去活力。(2)概述①概念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陸九淵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一套以____為核心的理論,形成陸王心學。②內容:“良知”就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____”,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發現、擴充、踐行,這樣就能達到圣賢境界。(3)評價①強調____,激勵人們____;以自己的內心為準則,又隱含一定的____②陸王心學帶有主觀唯心主義傾向。6.重要科技著作(1)①代表:李時珍____、徐光啟____、宋應星____。②特點:在各自領域對傳統科技進行了____。(2)徐宏祖的____是一部____名著。四自我檢測1.下表是17至18世紀中國白銀購買力情況。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傳統重農抑商政策的松動 B.賦役的貨幣化導致白銀貶值C.商業稅成為政府主要稅源 D.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2.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四鄉農家已精于機絲綾綢之業,江蘇盛澤、黃溪四五十里間,農家都以綾綢為業。明末盛澤鎮盛況空前,“市上兩岸綢絲牙行,約有千百余家,遠近村坊織成綢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賈來收買的,蜂攢蟻集,挨擠不開”。這一盛況主要反映( )A.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高 B.長途販運貿易較發達C.江南工商業市鎮興盛 D.全國性市場網絡形成3.明朝中葉,福建泉州農民“往往有改田種甘蔗者”,廣東東莞、番禺、增城和陽春一帶出現了“蔗田幾與稻田等”的現象,閩、粵地區荔枝和龍眼等水果的種植也成為農戶重要經濟來源之一。這種現象反映了明朝( )A.傳統小農經濟的瓦解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加深C.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 D.農民飲食結構重大改變4.正德元年,王陽明貴州龍場得道;嘉靖六年,陽明赴廣西平叛,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被后世譽為天泉證道。據此可知四句教法旨在( )A.宣揚知行合一 B.強調格物致知 C.闡明心性關系 D.提倡經世致用5.宋代諺語“蘇湖熟,天下足”常用于描述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一帶被視為當時的魚米之鄉的情景;到明代萬歷年間,已有“(荊楚)魚粟之利遍天下”的說法,明末甚至出現“吳以楚食為天”的說法。這一變化緣于( )A.湖廣地區經濟的近代化轉型 B.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相分離C.西方殖民勢力對江浙的侵擾 D.區域性產業分工的深入發展6.乾隆時期,規定“凡有司招商開礦,得稅一萬兩者,準其優開。開礦商民上稅三千兩至五千兩者,酌量給予頂戴”。這表明,當時( )A.對礦業實行專賣制度 B.放寬民間辦廠限制C.對商民征稅力度加大 D.鼓勵官民發展礦業7.馮夢龍短篇小說“三言”大賣,激起了出版商野心。他們聯系另一位通俗文學作家,凌初,于是《拍案驚奇》問世,市場一片叫好;書商見此,與凌商議,凌再次揮筆,寫出《二刻拍案驚奇》。這反映了當時( )A.商人文化眼光敏銳 B.短篇小說市場廣闊C.科舉考試內容變化 D.市民階層精神需求8.明末清初,反對專制暴君,公然宣稱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的思想家是A.李贄B.黃宗羲C.顧炎武D.王夫之9.明清時期,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傳統手工業從耕織結合的狀態下解放出來,成為專門的手工業行業,其中以棉紡織業為典型。此外,在傳統技術條件下,手工業者對政府的人身隸屬有所削弱,以民間市場為銷售對象的專業性手工業興起。這表明明清時期( )A.雇傭勞動生產方式成為主流 B.封建經濟基礎趨于解體C.商品經濟發展加速產業革新 D.重農抑商政策不斷弱化10.史載,明清時期,山東嶧縣和滕縣植棉較盛,“木棉轉鬻四方,其利頗盛”,“與商賈貿易,甲于.諸省”。嶧縣盛產各種果品,山區出現了“千樹桃杏”的專業果品戶;干鮮果品在臺兒莊運河碼頭“每歲為他商預出值,鬻江南而厚賈利”,“衣食皆仰給焉”。這反映出( )A.運河加強了南北間經濟交流 B.運河沿岸城鎮商業貿易繁榮C.農業商品化區域化發展趨勢 D.山東地區經濟發展領先全國三課前預習1. 商品經濟 娛樂 文化知識 《水滸傳》和《三國志通俗演義》 長篇白話 章回體 《西游記》 《儒林外史》 《紅樓夢》 古典現實主義 湯顯祖 孔尚任 道光2.城市商品經濟3. 利瑪竇 西方科學書籍 徐光啟 幾何原本 測繪技術4. 玉米、甘薯 糧食總產量 ②經濟作物 初級加工 副業 開設工場。 自由雇傭 白銀 長途 大額貿易 商業資本 徽商和晉商 經濟功能 工商業市鎮 小農經濟 專制統治5. “致良知” “天理 主觀能動性 奮發立志 平等和叛逆色彩。6. 《本草綱目》 《農政全書》 《天工開物》 總結 《徐霞客游記》 地理和地質學四自我檢測1.D2.C3.B4.A5.D6.D7.D8.D9.C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