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名稱 生物的特征 授課年級 七年級設 計 者章節名稱 《生物》七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 學 時 1學時教學要求 觀察生物與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舉例說明生物的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能力。內容與學情分析 內容分 析 本單元主要包括認識生物和了解生物圈兩部分內容.認識生物分認識生物特征和周邊環境中的生物兩部分,用兩課時完成.了解生物圈從認識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開始,再認識生態系統,最后認識生物圈.整體內容是從局部認識開始,逐步放眼整個生物圈.讓學生從眼前生物看起,一點點開闊視野,逐步看向整個生物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認識生物圈是本單元的最終目的,了解生的特征,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態系統的概念是本單元要掌握的知識點.認識生物圈分三課時完成.第一節任生物的特征,以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說明生物具有一些特征,并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生物的主要特征,辨認生活中的物體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教學重 點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學難 點 受學生的知識基礎所限,“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等內容是教學的難點。學情分 析 七年級學生對生物和非生物一定的鑒別能力,但不能描述二者之間的差異。他們還沒有掌握觀察方法,不善于觀察比較,特別是有些不易觀察的生物特征。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生物的特征是認識生物的起點,是學生從具體的生物個體到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與存在形式——生物圈的認識的起步。教師在本節課重點要引導學生觀察認識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時要為學生認識生物與環境、生物圈做好鋪墊。教學目標 觀察生物與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舉例說明生物的特征,通過觀察和比較,對生物基本特征進行歸納和概括,鼓勵勇于對別人歸納的生物基本特征進行質疑和補充,積極參加討論活動。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活的盆栽月季(含花蕾)和塑料盆景月季(含花蕾),視頻資料,多媒體資料和相關圖片教學策略 先教給學生觀察比較的方法,再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在總結出:觀察——比較——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并讓學生明白這是認識生物,了解生物、利用生物的基本方法。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機器人做操、舞蹈、與人交流提問:機器人是不是生物?提問: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 觀看、思考回答討論、交流 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環節一 講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就要對生物進行觀察。那么,你認為什么是觀察呢?活動:鄉里是什么?在紙箱里放一物體,兩側留一個可以伸進手的孔,讓學生伸進收去摸箱子里的物體。補充:需要觀察更準確時,還要進行比較,甚至還需要測量。測量工具可以使我們的觀察更精確、更科學、更客觀。 討論、回答問題(觀察就是用眼睛看)學生通過活動體驗:觀察需要運用各種器官共同進行,要有順序,由整體到局部,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細致感知,分析,綜合信息,獲知真相。 教給學生觀察、比較的方法環節二 學習了如何進行觀察,我們就一起試試吧。活動:觀察活月季盆栽(含苞)和塑料月季盆景(含苞),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其他生物也具備這些特征嗎? 觀察、比較二者不同,找出其生物特征?;钤录灸苌L、繁殖、開花、結果;塑料月季則不行。討論分析,得出結論:生物能生長、繁殖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能力環節三 觀察課文中的插圖,分析一下:看看還有哪些特征? 學生觀察、比較、分析、討論,得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能力,養成從現象看本質的分析問題思路。環節四 小結:通過觀察比較,我們找到了生物與非生物的一些不同點,也認識了生物的基本特征,請同學們歸納生物的基本特征. 歸納,整理筆記. 梳理知識,建構只是框架.,達標檢測 需要 例如:密封吃花粉 、花蜜 能 例如 能 例如 生物 能 例如 能 例如 具有 例如板書設計要 生物的特征生物學習方法: 1、生物需要營養 2、生物要進行呼吸 觀察、比較、實驗 3、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分析、歸納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變異的特性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