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課 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時空觀念:認識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和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所處的特定時空環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史料實證:通過文獻資料記載,解讀中國共產黨開辟革命新道路的過程、特點及影響。家國情懷:認識工農武裝割據、紅軍長征的斗爭精神,培養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唯物史觀:運用唯物史觀的階級斗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及辯證分析看待歷史的有關理論,評價工農武裝割據。歷史解釋:運用文獻資料,認識“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及實踐、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二學習重難點重點:認識中共開辟革命新道路的過程及意義、知道紅軍長征的過程。難點:認識紅軍長征的意義并體會長征精神;理解中共開辟革命新道路的必然性。三課前預習76.紅軍長征進程(1)開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2)遵義會議:①1935年1月,貴州遵義。②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3)勝利:1935年10月到達陜北______,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紅軍長征勝利結束。77.政權建設:____中央政府建立。(1)建立: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____召開,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選舉毛澤東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2)性質:蘇維埃政權屬于____、農民、紅軍士兵及一切勞苦大眾。(選必1)(3)意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____的寶貴探索與嘗試。78.“工農武裝割據”(1)建立根據地:到____年夏,全國已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革命武裝力量達10萬人。(2)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間、地點 1931年11月,江西____成立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選舉____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意義 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____的寶貴探索與嘗試(3)土地革命:“____”,受到廣大農民歡迎。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發展生產,支持革命。79.井岡山道路(1)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創立了第一個____。(2)井岡山會師:____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3)影響①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____”的星星之火 ②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____,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80.南昌起義(1)原因①____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 ②為了挽救革命,中國共產黨決定用____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2)過程①____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起義軍占領南昌城。②起義軍撤出南昌,南下廣東,在____地區失敗后,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的率領下,轉戰湖南;另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地區。(3)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____。四自我檢測1.20世紀30年代中期,四川地方當局曾擬議變賣成都皇城地產。這塊地的產權屬于四川大學,此舉引起川大校方的激烈反對。四川大學號稱“國立大學”,但實際卻控制在地方軍人之手。四川大學師生連續發表宣言,急電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各大新聞單位披露消息﹐迫使四川省政府收回成命。這說明當時( )A.國民政府已喪失對四川的有效統治 B.社會輿論對時局產生影響C.大學師生結成了反封建的統一戰線 D.知識階層主導了社會走向2.觀察如表。這反映出當時的中國( )年份 進口商品分類比重(%) 出口商品分類比重(%)生產資料 消費資料 原料 半成品 制成品機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等 消費品原料 直接消費資料 農產品 手工礦產品 機采礦產品 手工 機器 手工 機器1910 1.5 0.1 16.0 17.0 65.4 39.1 0.2 0.5 13.1 11.9 28.3 6.91920 3.2 0.2 25.1 16.9 54.6 36.4 0.9 2.8 8.2 12.3 31.2 8.21930 3.7 1.9 21.3 17.3 55.8 45.1 1.2 3.4 3.5 12.2 27.1 7.51936 6.1 2.7 35.6 13.0 42.5 44.1 2.6 1.6 6.7 5.6 32.4 7.1A.城市化推動了經濟發展 B.對外貿易凈值基本持平C.近代工業獲得一定發展 D.農業手工業競爭力增強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中共作出了沒收的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禁止土地買賣的規定。1929年中共通過的《土地問題決議案》規定:自耕農的田地不沒收;對富農只沒收多余的土地,不過分打擊;對大中小地主區別對待,給地主以生活出路。這一調整( )A.促進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形成 B.有利于革命根據地經濟建設C.適應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D.貫徹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4.如表所示為1928年和1934年南京國民政府部分商品的進口稅率。由此可知,當時的關稅改革( )年份 競爭性進口商品總稅率 工業原料和機器設備進口平均稅率1928 4.1% 5.5%1934 28.9% 15.7%A.源于民眾反帝愛國運動的壓力 B.體現了政府回收主權的成果C.為官僚資本的膨脹提供了便利 D.降低了民族工業發展的成本5.在井岡山根據地,毛澤東提出“商人只要贊助革命,共產黨就不沒收他們的財產”。他還規定:“累進稅法,最為適用;苛稅苛捐,掃除干凈。城市商人,積銖累寸,只要服從,余皆不論。”這些主張旨在( )A.發展新民主主義經濟 B.鞏固和發展根據地C.粉碎國民黨經濟封鎖 D.順利進行土地革命6.1927年,中共五大的會場背景特意突出孫中山及國民黨。1928年,中共六大的會場將中國共產黨的黨旗置于會場背景的中心位置,然后將馬克思和列寧的畫像置于黨旗的兩側。該變化折射出當時中國共產黨( )A.擺脫共產國際影響 B.吸取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C.開始探索革命道路 D.與孫中山和國民黨徹底決裂7.美國進步記者埃德加 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在遵義會議上,“中國革命的航船終于有了一位能駕馭其進程的舵手”。這一判斷主要依據是,遵義會議( )A.完成了黨工作重心的轉移 B.標志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C.糾正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D.確立了黨中央新的領導核心8.毛澤東曾說:“我們鬧革命,光是跑來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個家,……我們以家為依托,不斷向外發展,把我們四周的敵人一點點地吃掉、趕走,我們的日子慢慢地就好過了。”為此毛澤東的實踐是( )A.領導秋收起義 B.開辟陜甘寧抗日根據地C.開辟大別山根據地 D.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9.國民政府于1939年2月和1941年2月先后頒布《非常時期評定物價及取締投機操縱辦法》《非常時期取締日用重要物品回積居奇辦法》,并將其作為平抑物價的基本準繩。這表明當時國民政府( )A.財政狀況極其困難 B.致力于解決通貨膨脹C.全面實施統制經濟 D.以行政手段干預經濟10.不同歷史時期黨員構成的變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不斷發展。對如圖“中國共產黨黨員構成”變化原因的理解準確的是( )A.國民大革命運動蓬勃發展 B.“工農武裝割據”的開展C.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 D.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三課前預習1.吳起鎮2.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 瑞金 工人 人民革命政權3. 1930 瑞金 毛澤東 人民革命政權 打土豪,分田地4. 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8 工農武裝割據 農村包圍城市5. 國民革命 武裝起義 1927 潮汕 第一槍四自我檢測1.B2.C3.B4.B5.B6.B7.D8.D9.D10.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