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8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唯物史觀:通過學習,分析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意義,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經濟體制改革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2.時空觀念:概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領域的成就,感知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及其偉大成就,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3.史料實證: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認識改革開放使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理解習近平“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的科學論斷。4.歷史解釋:運用文獻資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認識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概述“一國兩制”方針收回香港、澳門及處理兩岸關系的實踐意義。5.家國情懷:結合港澳回歸和兩岸關系的發展,理解“一國兩制”的內涵,從家國情懷的角度認識“一國兩制”對實現國家統一的重大意義。二學習重難點【重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改革開放的成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難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三課前預習66.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1)內容:_______年春,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2)影響①為認識中國_______奠定了理論基礎。②全黨整風運動和全_______開展起來,但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化了。67.成效(1)香港、澳門回歸過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意義 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2)海峽兩岸關系的進展緩和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后,中國政府推動大陸同臺灣同胞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雙方人員往來對話 ①“九二共識”:1992年11月,海峽兩岸達成了在處理兩岸事務性交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②汪辜會談:1993年4月,海協會、?;鶗撠熑嗽谛录悠屡e行會談,標志著兩岸關系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發展 ①頒布《反分裂國家法》:2005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以最大誠意和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一貫立場,表現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②習馬會面: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68.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召開時間和地點:1981年6月,北京。(2)內容:審議和通過了《_______》。(3)影響:科學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對統一全黨思想,開展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礎。69.“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形成:1989年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對_____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3)寫入黨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70.“一國兩制”構想成就(1)香港回歸①1984年12月,中國政府同英國政府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②_______年7月1日,中英兩國政府完成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2)澳門回歸①1987年4月,中國政府同葡萄牙政府簽署了中葡聯合聲明。②_______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3)意義: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4)與臺灣地區關系的發展①《_______》發表: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此后,中國政府推動大陸同臺灣同胞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促進雙方人員往來。②“九二共識”: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的代表在香港會晤,達成了在處理兩岸事務性交涉中“_______”的重要共識。③汪辜會談:_______年4月,“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標志著兩岸關系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④《反分裂國家法》:_______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以最大誠意和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一貫立場,表現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維護_______與_______的堅強決心。⑤兩岸領導人會面:_______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和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就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四自我檢測1.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反對“臺獨”,促進統一。可見,海峽兩岸穩定的政治基礎是A.“一國兩制”的構想 B.“一個中國”的原則C.“和平統一”的方針 D.“政治協商”的制度2.1993年的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表述道:“全年城鎮新安排就業700多萬人,年末城鎮待業率為2.3%?!?994年,有關內容改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05萬人,年末城鎮失業率為2.6%,”以上關于就業狀態用詞的變化反映了( )A.思想解放助推經濟體制改革深化 B.市場機制的無序性弊端已顯現C.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D.經濟體制改革激發了經濟活力3.據統計,1982年,??凇叭ツ耆芯头庞畴娪捌咔б话俣鄨觯^眾五百二十五萬人次,利潤十三萬一千多元”,“1985年在瓊中縣的灣嶺、營根、中平、長征、吊羅山、和平、紅島等區農村先后出現個體電影隊”。材料可以用來闡釋( )A.經濟政策的調整 B.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成熟C.城鄉差距的拉大 D.海南經濟特區的國貿地位4.下圖為1980—2015年我國務工遷移量與產業(就業)結構比重變化示意圖。據此可知,我國( )A.改革開放不斷向著縱深發展 B.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C.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D.城鄉間的差距不斷縮小5.如表記述了自1978年以來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據此可知,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時間(年) 改革內容1978—19841985—19881989—19911992—20002001—至今 改革農村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農村市場機制體制穩步推進農村體制改革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經營深化農村稅費和產權改革A.鞏固了公有制經濟地位 B.呈現出市場化改革方向C.完成了農業現代化使命 D.縮小了城鄉發展的差距6.下表所示,我國云南省農業生產和森林覆蓋率情況。這說明云南?。? )人均農業生產總值 人均糧食生產 森林覆蓋率1956年 100元 727斤 50%以上1976年 100元(按不變價格) 575斤 24.9%A.農村改革勢在必行 B.農業管理水平落后C.必須調整產業結構 D.農業處于全國后列7.1992年,我國證券市場首次放開,實行自由競價交易;1993年,股票發行額度制開始實行。此后,股票的發行與上市規模迅速擴大,利用股票融資改善企業經營的機制在新中國逐漸推廣開來。這主要得益于( )A.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明確 B.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C.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D.對外開放的日益擴大8.下圖是2020年新華社發表的朱慧卿為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所作宣傳畫《清理》。其意在 ( )A.加強地方政府對經濟計劃指導 B.揭露基層立法部門的盲目執法C.呼喚有法可依是市場經濟需求 D.強調政府對市場經濟宏觀管理9.2018年,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位列第五;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球3.4%,居世界城市首位;國際集裝箱吞吐量連續9年居世界第一,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的4%,每萬人口專利發明量47.5件。這種狀態出現,上海主要( )A.利用了突出區位優勢 B.得益于經濟特區政策C.挖掘了百年歷史潛能 D.借助了擴大開放東風10.據統計,“七五”時期(1986~1990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年均增長7.3%,集體所有制工業年均增長17.6%,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經營的工業年均增長74%。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由1985年的97.7%下降到1990年的91.4%。這一現象反映出中國( )A.改革開放的有效推進 B.計劃管理調控作用的增強C.經濟結構調整的完成 D.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實現三課前預習1. 1957 基本國情 全國反右派斗爭2.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3.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4.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5. 1997 1999 告臺灣同胞書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993 2005 國家統一 領土完整 2015四自我檢測1.B2.A3.A4.D5.B6.A7.A8.D9.D10.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