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一節 杠桿水銀課堂第九章 機械和功觀察與思考觀察與思考觀察與思考這些工具在使用時共同特點:②都有力的作用;③都繞固定點轉動。①都是硬棒;把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1.定義:注明: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一、杠桿1)支點(O):2)動力(F1):3)阻力(F2):杠桿繞著轉動的點;使杠桿轉動的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2.概念:OF2F1注明:支點不一定在杠桿中間,也可以在杠桿端點。一、杠桿一、杠桿OF2F1OF1F2正確找出支點、動力和阻力。一、杠桿撬不動溫馨提示:手移動一段距離,或套上一根長管。起不出打不開怎么辦啊?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一、杠桿F1F2l1ol24)動力臂(L1):5)阻力臂(L2):2.概念:(4)標出力臂L1、L2 ,并加上垂足符號。方法:(1)找支點、動力、阻力;(2)作出力的作用線,用虛線正向或反向延長;(3)過支點作出力的作用線的垂線——虛線 ;(杠桿的五要素)二、杠桿的平衡條件1.杠桿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杠桿在滿足什么條件時才會平衡?猜想假設:假設一:假設二:假設三:假設四:F1+L1=F2+L2F1–L1=F2–L2F1/L1=F2/L2F1 · L1=F2 · L2提出問題:二、杠桿的平衡條件設計實驗:1)實驗器材:杠桿、鐵架臺、鉤碼、彈簧測力計。2)組裝器材:①將鐵架臺放在水平臺上;②將杠桿掛在鐵架臺上;③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水平平衡。優點:既避免了杠桿重力的影響,又能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進行實驗:二、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演示實驗1:注明:1)用鉤碼的重力作為動力和阻力;2)一定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進行實驗:二、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 杠桿的平衡條件演示實驗2:注明:1)用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作為動力;2)一定要使杠桿水平平衡。收集數據:二、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論證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 = 阻力×阻力臂F1L1= F2L2二、杠桿的平衡條件公式:L1L2F1F2=公式變形:二、杠桿的平衡條件交流討論:1.力的單位是牛頓;3.彈簧秤必須豎直向上拉;4.如圖,若斜拉時,則力臂變小,拉力變大。2.力臂的單位只需兩邊統一;5.由變形公式 F1/F2=L2/L1 可知: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使用的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即省力;反之則費力。三、杠桿的分類由 F1L1= F2L2 可知:1.當L動>L阻 時,則F動<F阻,即省力,叫省力杠桿。例如:扳手、鋼絲鉗、撬杠、剪刀等等。1)優點是省力;注明:2)缺點是費距離。 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即用動力臂越長的杠桿就越省力。阿基米德曾說過: “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三、杠桿的分類三、杠桿的分類由 F1L1= F2L2 可知:2.當L動<L阻 時,則F動>F阻,即費力,叫費力杠桿。例如:釣魚桿、火鉗、食品夾、筷子 等等。1)優點是省距離;注明:2)缺點是費力。三、杠桿的分類由 F1L1= F2L2 可知:3.當L動=L阻 時,則F動=F阻,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叫等臂杠桿。例如:注明:天平、蹺蹺板等等。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同時既不省距離也不費距離,三、杠桿的分類補充:轆轤輪軸轆轤是可以連續轉動的省力杠桿。表明:三、杠桿的分類輪軸是由輪和軸組成且能繞共同軸線轉動的簡單機械。RL結論:1.動力作用在輪上的輪軸是省力輪軸,費距離;2.動力作用在軸上的輪軸是費力輪軸,省距離。F1F2四、課堂小結一、認識杠桿1.我們把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2.杠桿五要素:支點O、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1.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或勻速轉動時,我們稱為杠桿平衡。2.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三、杠桿的分類1.等臂杠桿:L1= L2 ; F1= F2 。2.省力杠桿:L1> L2 ; F1< F2 。3.費力杠桿:L1< L2 ; F1> F2 。五、課堂練習1.用杠桿撬一塊重1000N的石塊,如果動力臂長100cm,阻力臂長20cm,那么要用_______N的力就可以撬起石塊。2.如果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是100N,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桿平衡時,阻力是_______N。3.如圖,杠桿平衡,若在右端鉤碼下加掛2個等重的鉤碼,左端鉤碼的位置應當______移_____格,才能使杠桿重新平衡。五、課堂練習4.如圖,請畫出最省力的動力臂和動力的方向。OL1F1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杠桿的平衡條件2.mp4 杠桿的平衡條件3.mp4 第一節 杠桿.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