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預防犯罪第五課第 2 框2022年10月8日 最新版犯罪場景盜竊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犯罪場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犯罪場景非法拘禁他人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按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處罰,最高可判死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罪的,從重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是指故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了解刑法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1刑法的內容刑法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2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閱讀“相關鏈接”中的刑法第十三條內容,找出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1嚴重社會危害性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如果社會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認為是犯罪。社會危害性的輕重大小主要決定于以下幾方面:行為侵犯的客體,即行為侵犯了什么樣的社會關系。侵犯的社會關系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之間的關系越重大,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也就越嚴重。行為的手段、后果以及時間、地點。犯罪的手段是否殘忍,使用還是不使用暴力。行為造成的危害結果。如行為是否造成了現實的危害結果、造成的危害結果的種類和程度等。行為人的情況及其主觀因素,如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是出于故意還是出于過失,是偶犯還是累犯,有無預謀,動機、目的的卑劣程度,等等。拓展知識最本質特征2刑事違法性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并不都是犯罪行為。所有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只有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達到觸犯刑法的嚴重程度時,這種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這些是民事違法行為社會危害性相對輕微,不是犯罪這些是行政違法行為社會危害性相對輕微,不是犯罪法律標志3應受刑罰處罰性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對不同的違法行為,分別采取不同的強制方法。犯罪應當受到刑罰處罰。必然法律后果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其他懲罰性賠償……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要受到行政制裁行政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行政處罰: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刑事違法行為(犯罪)要受到刑罰處罰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最本質特征法律標志必然法律后果關系 犯罪 一般違法區別 違反的法律 刑法 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嚴重社會危害性 對社會危害較輕受到的處罰 刑罰 刑罰以外的處罰聯系 ①都是違法行為,都觸犯法律 ②都對社會有危害性 ③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觀看視頻《村民襲警,民警多次警告無效后開槍將其擊斃》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為的緊急情形之一,經警告無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 (三)搶奪、搶劫槍支彈藥、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四)使用槍支、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實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槍支、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相威脅實施犯罪的; …… (九)聚眾械斗、暴亂等嚴重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十)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暴力襲擊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十三)實施放火、決水、爆炸、兇殺、搶劫或者其他嚴重暴力犯罪行為后拒捕、逃跑的; (十四)犯罪分子攜帶槍支、爆炸、劇毒等危險物品拒捕、逃跑的;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剝奪自由剝奪生命剝奪財產剝奪政治權利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管制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管制是我國特有的一種輕刑。被判處管制的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確定的期限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對罪犯的行為與心理進行矯正。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拘役短期剝奪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強制勞動。拘役由公安機關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監管場所執行,而不是像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刑罰在監獄執行。犯罪分子在拘役執行期間,執行機關應注意對犯罪分子進行認罪服法、政治時事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等教育,并因地制宜地組織他們參加生產勞動。要注意區分“拘役”和“拘留”。拘役和各種拘留的不同之處拘役是一種刑罰刑事拘留是一種強制措施司法拘留是一種強制措施行政拘留是一種行政處罰短期剝奪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強制勞動的刑罰對有重大犯罪嫌疑或犯罪后企圖逃跑、毀滅證據的犯罪分子,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對妨害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情節嚴重的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有期徒刑將犯罪人拘押于監獄,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凡有勞動能力的,都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勞動改造具有強制性,除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外,都必須參加勞動。因為通過勞動,可以改掉好逸惡勞的習性;學會一定的生產技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得以改造成自食其力、遵紀守法的公民。觀看視頻《四川監獄的“招生宣傳片”》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無期徒刑無期徒刑是剝奪犯罪人終身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無期徒刑是自由刑中最嚴厲的刑罰方法,主要表現在剝奪犯罪人終身人身自由。凡具有勞動能力的,應當參加勞動,接受教育和改造。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死刑死刑也稱為極刑、處決、生命刑。因為生命的寶貴性和不可再生性,它成為刑罰體系中最為嚴厲的刑罰方法,故又被稱為極刑。死刑對罪大惡極、嚴重危害他人和社會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處決,在嚴懲犯罪者、威懾和教育有犯罪企圖者,安撫受害者遺族、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以及人類倫理道德底線等方面,擁有特殊作用,其效果也非常顯著。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附加刑:罰金罰金,是指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屬于財產刑的一種。如果犯罪分子沒有錢款,可以對其擁有的合法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拍賣措施,用變賣、拍賣的錢款折抵罰金。注意區分罰金和罰款:罰金是由人民法院依據刑法判決的附加刑。罰款是由行政機關依據行政法規作出的行政處罰。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附加刑:沒收財產將犯罪人所有財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沒收財產的判決,無論附加適用或者獨立適用,都由人民法院執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會同公安機關執行。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附加刑:剝奪政治權利剝奪犯罪人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活動權利。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下列權利:(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三)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四)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附加刑:驅逐出境強迫犯罪的外國人離開中國國境。是對外國人在中國居留資格的剝奪。既防止其繼續危害我國的國家和人民利益,也是對國家主權的維護。驅逐出境適用方式有兩種:一是獨立適用。它是針對那些犯罪情節比較輕的外國人,沒有必要判處主刑的,可以單獨判處驅逐出境。二是附加適用。它是針對那些犯罪性質比較嚴重、判處了主刑或者其他附加刑的外國人,可在主刑執行完畢后適用驅逐出境。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16 周歲《刑法》明確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14 周歲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12 周歲鑒于近年來犯罪低齡化比較嚴重,我們國家剛剛對刑法進行了修正,2020年12月26日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已經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這個修正案里面對刑事責任年齡進行了有限的下調,可能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降到了12周歲最新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陳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陳某缺乏道德修養、自制力不強、缺失法制觀念,由違反紀律、一般違法,再到最后的犯罪,一步步地變成罪犯。我們必須謹慎交友、防微杜漸、遵紀守法。法律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遠離犯罪未成年人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與希望,未成年人的素質與品行將會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但未成年人同樣正處于辨認和控制能力相對欠缺的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外界誘惑,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未成年人很容易沾上不良習性,甚至誤入歧途,走上犯罪的不歸路遠離犯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大錯由小錯累積而成”“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中國古代的名言警句里有不少告誡我們預防犯罪要從小抓起,防微杜漸。青少年的犯罪行為往往是從不良習慣的養成開始滋生的。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觀看視頻《法制動畫:青少年犯罪》不良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長的下列行為(一)吸煙、飲酒;(二)多次曠課、逃學;(三)無故夜不歸宿、離家出走;(四)沉迷網絡;(五)與社會上具有不良習性的人交往,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六)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七)參與賭博、變相賭博,或者參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動;(八)閱覽、觀看或者收聽宣揚淫穢、色情、暴力、恐怖、極端等內容的讀物、音像制品或者網絡信息等;(九)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不良行為。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是違法行為,是指未成年人實施的有刑法規定、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行為,以及嚴重危害社會的下列行為(一)結伙斗毆,追逐、攔截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等尋釁滋事行為;(二)非法攜帶槍支、彈藥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三)毆打、辱罵、恐嚇,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四)盜竊、哄搶、搶奪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五)傳播淫穢的讀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六)賣淫、嫖娼,或者進行淫穢表演;(七)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八)參與賭博賭資較大;(九)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遠離違法犯罪。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中學生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觀看視頻《偷手機不忘學刑法 民警:學法知法更須守法》宣誓結束語我鄭重宣誓: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徹底告別不良行為習慣,提高法制意識,遠離違法犯罪,做一個文明守法的中學生,為社會和諧與國家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隨堂練習2022年2月,犯罪嫌疑人任某因制售盜版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 4 萬元,成為全國首例侵犯北京冬奧吉祥物形象著作權刑事案件。對這一案件理解不正確的是( )A.罰金屬于刑罰處罰中的主刑B.任某應該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C.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D.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維護我們合法權益解析A:罰金屬于刑罰中的附加刑,A說法錯誤,故選A隨堂練習2022年1月17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王富玉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一案,對被告人王富玉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王富玉這一違法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 )A.行政違法性B.應受刑罰處罰性C.民事違法性D.嚴重社會危害性解析AC:錯誤,王富玉的行為是犯罪行為,而不是行政違法行為或民事違法行為;B:不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排除;故本題選D。隨堂練習有研究數據顯示,少年犯在犯罪前,有打架行為的占57.9%,有曠課行為的占49.8%,經常光顧網吧的占44.9%,有賭博行為的占44.3%,看過黃色書籍和淫穢音像制品的占31.9%。這警示我們( )A.小錯難避免,大錯不能犯B.不良行為任其發展一定會導致違法犯罪C.不良行為和犯罪行為之間沒有界限D.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解析BD:題干中的描述,說明了不良行為任其發展,就有可能導致違法犯罪,所以預防違法犯罪,要從杜絕不良行為開始,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D說法正確;B說法錯誤;A:說法錯誤,小錯可以避免;C:說法錯誤,不良行為與犯罪行為之間有嚴格的界限;故本題選D。隨堂練習“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遲”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②要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③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④犯罪不一定是違法,違法一定是犯罪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④:錯誤,犯罪一定違法,違法不一定犯罪。排除;故本題選A。隨堂練習廣西德保縣政協原副主席亞兵曾被通報“工作期間飲酒,醉酒后又駕駛機動車輛并發生致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3年。對公職人員違法行為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公職人員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貴任,并要加重處罰②觸犯刑法,是公職人員犯罪的最本質特征③公職人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國家權力的行為都是違法行力④公職人員醉酒駕駛機動車輛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解析①:公職人員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并不是要加重處罰,故排除①;②: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故排除②;故本題選D隨堂練習張某未按規定掃碼登記,刻意隱瞞行程,逃避疫情防控檢查,且多次外出購物,造成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2022年4月13日,鄭州市公安局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條之規定,對張某進行立案偵查。對此,社會上有不同看法,你認同的是( )A.刑法是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B.張某的行為并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不會受到刑罰處罰C.公安機關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履行了懲辦犯罪分子的職責D.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張某應該為自己的過失承擔刑事責任隨堂練習(2022·湖北武漢·中考真題)某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齊某犯非法采礦罪,依據刑法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這告訴我們(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一切違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解析A:觀點錯誤,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觀點正確,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觀點錯誤,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觀點錯誤,犯罪行為要追究刑事責任;故本題選B。隨堂練習(2022·湖北武漢·中考真題)某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齊某犯非法采礦罪,依據刑法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這告訴我們(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一切違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解析A:觀點錯誤,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觀點正確,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觀點錯誤,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D:觀點錯誤,犯罪行為要追究刑事責任;故本題選B。重點知識背誦默寫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這是犯罪的_______________。犯罪具有______________,這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犯罪具有應受刑罰處罰性,這是犯罪的_______________。中學生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①______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_______,自覺_______自己的行為, _______違法犯罪。②從_______做起,避免沾染______________ ,杜絕______________ 。③增強______________ ,依法_______,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必然法律后果珍惜危害規范遠離小事不良習氣不良行為法治觀念自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 預防犯罪.pptx 偷手機不忘學刑法 民警:學法知法更須守法.mp4 四川監獄發布“招生宣傳片”.mp4 村民襲警,民警多次警告無效后開槍將其擊斃.mp4 法制動畫:青少年犯罪.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