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7.2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一學科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通過學習,我們要進一步加深對這一基本國策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對這一基本國策的高度認同。2.科學精神: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3.公共參與: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必備知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關鍵能力:正確認識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難點: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與,又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三課前預習1.我國以共建____________________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__________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2.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______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______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3.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__________,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中國堅持建設__________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4.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國緊緊抓住 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 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 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5.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__________。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四自我檢測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再次下調0.1個百分點至3.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組織將中國2020年增長率預期上調0.2個百分點至6.0%。這從側面說明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穩定力量,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有助于發揮獨特作用。這表明( )①中國同其他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②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要辯證看待③中國的發展,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④中國經濟保持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糧食安全對于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而言,關系重大。2021年,中國糧食進口量再創新高,"大進小出",食物自給率持續下降,而我國糧食需求處于結構性增長階段,個別糧食品種缺口較大。特別是近期,受俄烏戰爭、新冠疫情等影響,國際糧價持續上漲。為應對國際糧價上漲,我國應( )①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各類糧食自給自足②立足資源稟賦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優先發展糧食生產③強化政府經濟監管職能,保證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④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讀數看經濟。下圖為近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狀況。由此可以推斷,我國對外直接投資( )①總體平穩,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②規模持續擴大,并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③質量提升,優化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布局④區域分布廣,與各國逐步建立起經濟命運共同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開始生效。RCEP談判涉及16方,包括柬埔寨、越南等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等非東盟成員國,歷時8年。中國始終是RCEP談判最堅定的支持者,其作用主要體現在( )①順應經濟全球化,推動區域性國際組織的形成②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③推動協定簽署,在談判中發揮了重要的主導作用④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建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2年1月1日,東盟10國+中、日、韓、澳、新共同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涵蓋全球30%以上人口、GDP、貿易和投資的最大自貿區誕生。自此,RCEP成員國間貨物貿易最終零關稅產品數整體上將超過90%,成員國間將加強合作,促進域內經濟要素自由流動,促進形成一體化大市場。RCEP生效的意義有( )①助力我國“雙循環”格局形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②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實現世界經濟一體化③區域內貿易成本和產品價格降低,惠及相關企業和消費者④消除市場貿易和投資風險,促進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1年11月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示的豐碩成果和諸多亮點(部分)如下圖所示:由此,可以推斷( )①我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②進博會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為參展國提供了經貿合作的廣闊平臺③我國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了以技術、品牌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優勢④進博會妥善處理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產業帶來的沖擊,使全球發展更加均衡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年5月21日,習近平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會,并發表題為《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的重要講話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清晰闡明推進全球抗疫合作的五點意見,鄭重宣布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舉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為國際社會團結抗疫凝聚了廣泛共識。由此可見( )①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③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不斷貢獻中國智慧④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中國等10國正式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除關稅優惠外,RCEP還在海關程序、檢驗檢疫等方面為亞大地區經貿規則樹立標桿。《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生效( )①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推動區域投資便利化②有利于減少貿易壁壘,增加區域內經貿往來③順應了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自由貿易的發展④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實現了區域內均衡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中國的對外開放進程,實質上就是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就是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因此,也可以這樣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與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密不可分。“密不可分”的依據是( )①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②推動了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③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④經濟全球化確實帶來了新問題,要辯證看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習近平主席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深刻總結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來的經驗啟示,展現新時代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堅定決心,匯聚起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以下對中國舉辦進博會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實施“引進來”戰略,逐步減少出口規模②轉變我國對外經濟結構,形成出口競爭新優勢③堅定維護世界共同利益,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④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一帶一路 共同分享2. 我國發展 沿線各國3. 多邊貿易機制 規則制定 開放型4.經濟全球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放型經濟5.受益者四自我檢測1.B2.D3.B4.C5.B6.A7.D8.C9.A10.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