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教案學習目標:1、 識別腔腸動物、扁形動物。2、概述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及它們與人類的關系。3、初步形成動物體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及生活習性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基本生物學基4、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學習重(難)點: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學習過程:一、觀察水螅圖片及水螅縱切片并閱讀P3-P4文字,回答下列問題:1、水螅生活在 中,通常會固著在 上,身體呈 色, 狀,頂端有多條細長的 ,呈 對稱。2、水螅的體壁由 和 兩層細胞構成,身體有 無 。3、常見的腔腸動物還有 、 、 、 等。二、觀察渦蟲的圖片,閱讀P6-7文字,回答問題:1、蝸蟲背面呈 色,腹面顏色 。身體 ,背腹 ,體形象一片 。渦蟲身體前端呈 形,兩側各有一個 ,頭部背面的兩個黑色的 ,可以辨別光線的明暗。2、渦蟲的身體是由 個胚層形成的,由于中胚層形成了 層,使渦蟲的運動能力比水螅強。3、 、 、 都屬于扁形動物。4、多數扁形動物中營 生活的。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閱讀下段文字,并回答問題:血吸蟲體長僅十幾毫米,身體前端有口吸盤和腹吸盤,它依靠吸盤吸附在人體腸壁的血管和肝臟的血管內,以吸血為生,能造成人的貧血等結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蟲病嚴重威脅我國特別是南方水鄉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解放以后,黨和政府帶領人民開展了消滅血吸蟲的群眾愛國衛生運動,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蟲。血吸蟲的傳播途徑是這樣的:血吸蟲卵隨人的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蟲———毛蚴。水中有一種軟體動物釘螺,毛蚴鉆入釘螺體內,發育成包蚴,包蚴再發育成尾蚴,這些屬于幼蟲階段。但是隨著幼蟲的發育,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一條毛蚴在釘螺體內可發育成幾萬至十幾萬條尾蚴! 尾蚴從釘螺體內出來,密集在水面。當人到水田干活時,尾蚴接觸到人的皮膚,就從皮膚侵入,隨血液循環到達小腸和肝臟的血管,發育為成蟲。(1)血吸蟲的成蟲生活在 ,以 為生。血吸蟲動物分類上屬于 動物,在營養方式上屬于 ,寄主有 和 。(2)請你設計三個方案,防止血吸蟲的傳播。① 。② 。③ 。3、自由討論3、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