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5.4.2 細菌 學案課題 4.2 細菌 章 4 學科 生物 年級 八【教學重點】 細菌的形態、結構和生殖方式。【教學難點】 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導學方法】 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 1.17世紀荷蘭人________________制成了能放大200~300倍的顯微鏡,讓世人知道了細菌的存在。2.19世紀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瓶來做實驗,向世人證實了細菌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的細菌造成了肉湯的腐敗。他還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______以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后人稱他為“________________” 。3. 細菌是____________細胞生物,個體十分微小。4. 細菌根據形態分為三種:____________________,如肺炎雙球菌;____________________,如大腸桿菌;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甲烷螺旋菌。5. 絕大多數細菌的細胞中沒有_________________,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它們是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________。6. 細菌的結構:基本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菌沒有____________,只有DNA集中的區域。7. 細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生殖的。______________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學習探究【新知導入】【合作探究】 下列是“檢測教室中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步驟: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與瓊脂混合配制培養基;②將配制好的培養基平鋪在兩個培養皿中進行高溫處理,冷卻后使用;③在教室打開培養皿A ,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培養皿B不做任何處理。④將兩套培養皿同時放入恒溫箱中培養,幾天后觀察培養皿中菌落的生長情況。(1)在第2步操作中培養皿和培養基進行了高溫處理,目的是______。(2)步驟3的操作,相當于細菌、真菌一般培養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______。(3)在實驗過程中選取兩套培養皿的目的是______。(4)如果實驗成功,幾天后觀察培養皿中的菌落,會發現培養皿______中的沒有菌落生長。(5)真菌的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根據組成身體的細胞數量的多少可以分為______和______兩類。真菌與細菌的區別在于細菌沒有______。【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 1.一些放久的橙子上,常會長出灰綠色斑塊。這些斑塊通常是( )A.細菌 B.霉菌 C.酵母菌 D.污染物2.與真菌菌落相比,細菌菌落的特點是( )A.菌落較大,呈絨毛狀B.菌落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C.菌落較大,呈青綠色D.菌落較小,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3.對于如圖所示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A.“毛”的顏色不同,說明霉菌不是同一類型B.所看到的“毛”是霉菌的菌落C.所看到的“毛”是由細菌形成的菌落D.橘子易發霉長毛是因為橘子能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水分、有機物等4.每種細菌或真菌在一定條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 )A.每種細菌或真菌所形成的菌落大小是相同的B.只有形成菌落才能用肉眼觀察到C.不同細菌或真菌所產生的分泌物是不同的D.不同種類的細菌或真菌所形成的菌落在大小、形狀、光澤度、顏色、硬度等方面各具有一定的特征5.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無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進行接種B.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進行高溫滅菌處理C.本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實驗D.接種后的培養基應再次進行高溫滅菌處理6.在探究硬幣上是否有細菌的實驗中,將硬幣在細菌培養基表面輕輕一按,這一做法在細菌的培養方法中叫( )A.接種 B.種植 C.培養 D.接合7.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探究實驗中,一組同學的實驗過程如圖所示,要完成步驟③,需要在何種條件下進行( )A.高溫高壓 B.冰箱保存C.適宜溫度 D.以上選項都正確8.下列環境中,細菌和真菌分布較多的是( )A.海嘯肆虐后的廢墟 B.活化的火山口C.干旱的沙漠 D.寒冷的北極冰川9.炎熱的夏天,食物很容易變餿,引起食物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是( )A.夏天空氣潮濕,化學物質的污染嚴重B.夏季陽光太強,食物容易分解C.溫度較高,食物中的細菌、真菌大量繁殖D.炎熱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發過快10.如圖所示的培養基上有兩處菌斑:A處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處為黑色呈絨毛狀,以下判斷錯誤的是( )A.B處可能是某種真菌的菌落B.A處可能是某種細菌的菌落C.A處可能是細菌或真菌的個體D.B處可能是由一種霉菌形成的參考答案課前預習:【答案】1、列文虎克。2、長頸 自然發生的 原來已經存在 巴氏消毒法 微生物學之父3、單4、球菌 桿菌 螺旋菌 5、葉綠體 異養 分解者6、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莢膜 鞭毛 成形的細胞核7、分裂 芽孢合作探究:【答案】(1)滅菌 (2)接種 (3)形成對照 (4)B(5)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單細胞真菌、多細胞真菌、成形的細胞核課堂練習:1、B 2、B 3、C 4、D 5、D 6、B 7、C 8、A 9、C 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