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每個公民認真學習民法知識,提高法治素養。科學精神: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意識: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為工作、生活的準則和指南,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公共參與: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二學習重難點重點: 了解民法保護人身權利的表現。難點: 理解如何積極維護人身權利。三課前預習1.肖像權的行使與保護①自然人享有______。自然人有權依法______、______、公開或者______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______、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______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2.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①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______和_______。②人身自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③人格尊嚴是________所必需的人身利益。3.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_______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______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______,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4.名譽權和榮譽權(1)名譽: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_________。(2)名譽權:_________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3)榮譽權: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_________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5.民法典對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保護①民法典把這三項權利置于_______編的前列。②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_______。③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______、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_________________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________和_________;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_________。四自我檢測1.老張是小王的上級主管,二人因公人住酒店相鄰房間。入住期間,小王無意間聽到老張在跟公司經理通電話,內容涉及對小王工作上的不滿。小王感覺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就跑到老張房門外偷偷錄音,并將錄音發給了公司的有關領導和同事。由此造成老張對小王的不滿產生矛盾,因調解不成,老張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 )①民事法律關系是人身關系②民事法律關系是財產關系③小王沒有侵犯老張的權利④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7周歲的小茹和同歲的小宣在體育課上玩鬧,雖然老師進行了適當的管理,但小宣還是撞倒了小茹,導致小茹的門牙掉落。下列關于此事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茹的人格權受損,小宣和學校均須承擔侵權責任②事件發生在體育課上,任課老師須承擔民事責任③小茹、小宣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此事件中不能承擔責任④此事件中小宣是侵權人,其監護人應承擔侵權責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甲某駕駛三輪載貨摩托車,與駕駛自行車的乙某的母親丙某發生碰撞,造成車輛損壞,丙某經搶救無效死亡。交警部門認定甲某、丙某負同等責任。案涉三輪載貨摩托車為實際使用人甲某于丁某經營的三輪車店購買,甲某無城鎮居住證,故將該車行駛證登記在丁某妻子戊某名下。事故發生時,甲某已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對出借身份證件的違規行為,已由相關行政機關予以處理。在該案例中( )①甲某冒用身份證件侵犯戊某姓名權 ②戊某無須承擔民事法律責任③經營者丁某應該承擔侵權責任 ④行政機關的處理符合民法基本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疫情防控期間,有些地方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管理,在封控區域內要做到“人不流動、足不出戶”、配合核酸檢測或抗原篩查等要求。絕大多數市民積極響應,主動配合。但也有少數市民認為,只要自己不出門就不必進行檢測。還有部分市民在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違反防疫規定和影響防疫工作的情況下,還到馬路上“打卡”、與同事一起離開封控宿舍前往河邊垂釣,相關人員均已被警方行政處罰。第四十二條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按照預防、控制預案進行防治,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第七十七條 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浴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七條 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公民應當服從人民政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所屬單位的指揮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工作,協助維護社會秩序?!浴吨腥A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依據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維護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發展②政府嚴格執法,有利于捍衛法律的權威與尊嚴,彰顯公平,伸張正義③全體人民都應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④公民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履行服從和配合管理的義務,就要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5.“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一種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智能技術,在法律框架內、道德約束下正確運用可利國利民,若為金錢所擺布,又可成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幕后幫兇。為了讓公眾不再為自己的“臉面”泄露擔憂,2022年3月8日,“人臉識別第--案”寫入了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這說明( )①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隱私權②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侵害他人身體權的行為都是違法的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獲取、儲存、處理他人的個人信息④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張某因工作中一批貨物受損,與孫某產生矛盾。張某就在微信朋友圈辱罵孫某,并附上了孫某的個體登記信息等。張某的不當言行在孫某從事的行業內流傳開來,給孫某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他的經營。據此,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張某侵犯了孫某的名譽權②張某與孫某之間的法律關系客體是行為③張某侵犯了孫某的榮譽權④張某應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并賠禮道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1年以來,工信部持續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常態化檢查力度,先后三次組織對用戶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開展“回頭看”。2021年11月3 日,工信部針對APP超范圍、高頻次索取權限,非服務場景所必需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下載等違規行為進行了檢查,并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 APP進行了公開通報。工信部的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民事主體的姓名權和肖像權應受到法律保護②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③經營者要切實維護好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④經營者要誠信經營,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公交車上,張某因剛下班太累閉眼休息而沒有注意到孕婦李某,孕婦李某對張某未給其讓座心生不滿,出言不遜,但張某一直閉口不接,李某倍感不爽,拍了張某的正面照發在朋友圈,并配文“不給孕婦讓座的男人不配為男人”,這給張某的正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干擾。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李某侵犯了張某的肖像權,張某可追究李某的違約責任B.李某侵犯了張某的名譽權,張某可追究李某的侵權責任C.國家要大力弘揚傳統道德和社會公德,對張某進行教育D.民事行為主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與他人利益9.2022年中國選手谷某某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奪得冠軍,受到極大關注。隨后有網友發現,某企業未經谷某某允許擅自使用其照片嵌入促銷廣告并惡意搶注“谷某某”商標,對此網友紛紛發表評論。下列評論正確的是( )①該企業應該對谷某某進行精神損害賠償②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利③該企業涉嫌侵犯了谷某某的肖像權和姓名權④谷某某能以榮譽權受損為由向法院起訴該企業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如今,智能家居設備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風險。一些不法分子將目光瞄向了智能家居設備,通過破解軟件或IP地址等方式,入侵并控制這些智能家居設備的攝像頭,窺探個人隱私。對此,我們應( )①依法打擊相關侵權行為,保障私人生活安寧②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公德,維護公序良俗③尊重他人隱私,不得收集、儲存、使用和提供他人個人信息④完善相關法律,加強對公民隱私權這一最基礎權利的保護力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肖像權 制作 使用 許可 丑化 偽造2. 人身自由 人格尊嚴 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 前提 人之為人3. 最基礎 最高 物質載體4.(1)社會評價(2)民事主體(3)非法剝奪5. 人格權 法律責任 醫療費 住院伙食補助費等 助器具費 殘疾賠償金 死亡賠償金四自我檢測1.B2.B3.D4.C5.C6.B7.D8.B9.B10.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