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41電荷和庫侖定律【知識梳理】一、電荷 電荷守恒定律1.元電荷、點電荷(1)元電荷:e= ,等于質子所帶的電荷量或者電子所帶電荷量的 ,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元電荷的 倍.(2)點電荷:代表帶電體的有一定電荷量的點,忽略帶電體的大小、形狀及電荷分布狀況的 模型.2.電荷守恒定律(1)內容:電荷既不會創生,也不會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 ,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 。(2)三種起電方式:摩擦起電、 起電、接觸起電.(3)帶電實質:物體 .(4)電荷的分配原則:兩個形狀、大小相同且帶同種電荷的同種導體,接觸后再分開,二者帶 電荷,若兩導體原來帶異種電荷,則電荷先 ,余下的電荷再 .二、庫侖定律1.內容中兩個靜止 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 ,與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 ,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 上.2.表達式F= ,式中k= N· m2/C2,叫做靜電力常量.3.適用條件(1)庫侖定律適用于 中靜止 間的相互作用。在空氣中,兩個點電荷的作用力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情況,可以直接應用公式;當兩個帶電體間的距離遠大于其本身的大小時,可以把帶電體看成點電荷。(2)對于兩個均勻帶電絕緣球體,可將其視為電荷集中在 的點電荷,r為 間的距離.(3)對于兩個帶電金屬球,要考慮表面電荷的重新分布,如圖所示.若為同種電荷:F k;若為異種電荷:F k.(4)不能根據公式錯誤地認為r→0時,庫侖力F→∞,因為當r→0時,兩個帶電體已不能看作 了.4.庫侖力的方向:由相互作用的兩個點電荷電性決定,即同種電荷相互 ,異種電荷相互 .【專題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關于元電荷e,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元電荷就是電子B.元電荷就是點電荷C.元電荷e的數值最早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D.元電荷就是指所帶的電荷量為的一類粒子,如電子、正電子和質子等2.如圖是庫侖扭秤實驗裝置,關于庫侖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庫侖扭秤能研究微小的庫侖力,它在設計時最主要的物理思想方法是微小放大法B.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是點電荷,只有體積足夠小的電荷才可以看成點電荷C.由庫侖定律公式可知,當時,F將趨向于無窮大D.帶電量分別為Q和2Q的點電荷A、B相互作用時,B受到的庫侖力是A的2倍3.A、B、C三點在同一直線上,B點位于A、C之間且AB∶BC=1∶2。在B處固定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在A處放一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它所受到的電場力為F。移去A處電荷,在C處放一電荷量為+2q的點電荷,其所受電場力為( )A. B. C.-F D.F4.如圖所示,左邊是一個原先不帶電的導體,右邊C是后來靠近的帶正電的導體球。若用絕緣工具沿圖示某條虛線將導體切開,分導體為A、B兩部分,這兩部分所帶電荷量的大小分別為QA、QB,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有( )A.沿虛線c切開,A帶負電,B帶正電,且QA>QBB.只有沿虛線b切開,才有A帶正電,B帶負電,且QA=QBC.沿虛線a切開,A帶正電,B帶負電,且QAD.沿任意一條虛線切開,都有A帶正電,B帶負電,而QA的值與所切的位置有關5.如圖所示,可視為質點的兩個帶同種電荷的小球a和b,分別靜止在豎直墻面和水平地面上,b球被光滑豎直板擋住,所有接觸面均光滑,a球由于緩慢漏電而緩慢下降,在此過程中( )A.地面對b的支持力變小B.豎直擋板對b的支持力變小C.a、b間的作用力變大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6.三個固定的帶電小球a、b和c如圖所示,相互間的距離分別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庫侖力的合力方向平行于a、b的連線。若a、b兩小球的電荷量分別為Qa、Qb,則( )A.a、b所帶電荷為同種電荷,B.a、b所帶電荷為異種電荷,C.a、b所帶電荷為同種電荷,D.a、b所帶電荷為異種電荷,7.如圖所示,光滑絕緣水平面上有質量分別為m和2m的小球A、B,帶異種電荷。有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為F的力作用在B上,當A、B間的距離為L時,兩小球可保持相對靜止。若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為F的力作用在A上,兩小球仍能保持相對靜止,則此時A、B間的距離為( )A. B.L C. D.8.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放著三個帶電小球(可看成點電荷),三個小球處在同一條直線上,要使三個小球都處于靜止狀態,則它們的電荷量分別為( )A.QA=4Q、QB=4Q、QC=4QB.QA=4Q、QB=-5Q、QC=3QC.QA=9Q、QB=-4Q、QC=36QD.QA=-4Q、QB=2Q、QC=-3Q9.甲乙兩個帶有同種電荷的小球,套在固定的光滑絕緣的圓弧桿上,處于平衡狀態,已知甲離最低點較近些,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球帶電量一定大于乙球帶電量B.甲球的荷質比一定大于乙球的荷質比C.甲球質量一定大于乙球質量D.甲球質量一定小于乙球質量10.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有一帶負電且帶電量為-q的小球A,在距水平面高h處固定一帶正電且帶電量為+Q的小球B。現給小球A一水平初速度,使其恰好能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此時兩小球連線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30°。已知A球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靜電力常量為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小球間的庫侖力為B.小球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為C.小球A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D.小球A所受水平面支持力為二、多項選擇題1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個帶電體能否看成點電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狀、大小及電荷分布狀況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是否可以忽略不計B.點電荷是一種理想化模型,真正的點電荷是不存在的C.點電荷就是體積和電荷量都很小的帶電體D.根據可知,當時,12.M和N是兩個都不帶電的物體。它們互相摩擦后,M帶正電荷2.72×10-9 C,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A.在摩擦前M和N的內部沒有任何電荷B.N在摩擦后一定帶負電荷2.72×10-9 CC.摩擦過程中電子從M轉移到ND.M在摩擦過程中失去1.7×1010個電子13.兩個可以視為點電荷的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A、B,所帶電量之比為,它們在真空中相距r,現將它們相互接觸后再放回原處,則A、B間的靜電力大小可能變為原來的( )A.倍 B.3倍 C.倍 D.倍14.取一對用絕緣柱支持的導體A和B,使它們彼此接觸。起初它們不帶電,貼在下部的兩片金屬箔是閉合的,如圖所示。手握絕緣棒,把帶正電荷的帶電體C移近導體A。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帶電體C移近導體A時,兩邊的金屬箔都張開B.保持C不動,先把導體A和B分開,然后移開C,張開的金屬箔都合攏C.保持A和B接觸,C不動,若用手觸碰導體A的左端,則導體A下方的金屬箔合攏D.保持A和B接觸,C不動,若用手觸碰導體B的右端,則導體B下方的金屬箔合攏15.兩個質量分別是的小球,各用絲線懸掛在同一點,當兩球分別帶同種電荷,且電荷量分別為、時,兩絲線張開一定的角度、,如圖所示,此時兩個小球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則 B.若,則C.若,則 D.若,則16.如圖所示,ACB為固定在豎直面內的光滑絕緣半圓形軌道,在圓心“O”處固定一帶正電的點電荷Q,帶正電的小球可視為質點靜止在最低點C。現給小球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小球沿軌道緩慢地向上移動,對此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球所受庫侖力恒定 B.外力F一直增大C.小球合外力逐漸增大 D.小球對軌道的壓力逐漸增大17.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的兩個帶同種電荷的小球A、B,分別用長為L的絕緣細線懸掛在同一點O,兩細線與豎直方向各成一定的角度、,兩小球用一絕緣輕質彈簧相接,A、B球連線與過O點豎直線交于C點,初始時刻彈簧處在壓縮狀態,現增加A球的電荷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細線的拉力之比不變 B.兩細線的夾角不變C.與的長度之比不變 D.長度一定變大18.如圖(a),場源點電荷固定在真空中O點,從與O相距r0的P點由靜止釋放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離子,經一定時間,離子運動到與O相距rN的N點。用a表示離子的加速度,用r表示離子與O點的距離,作出其圖像如圖(b)。靜電力常量為是k,不計離子重力。由此可以判定( ) A.場源點電荷帶正電 B.場源點電荷的電荷量為C.離子在P點的加速度大小為 D.離子在P點受到的電場力大小為三、解答題19.如圖所示,一個掛在絕緣細線下端的帶正電的小球B靜止在圖示位置,其左側固定著另一個帶正電的小球A,已知B球的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靜止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A和B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整個裝置處于真空中(A、B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靜電力常量為k,,)。(1)求此時小球B受到的電場力大小和方向;(2)若小球A所帶電荷量為Q,求A、B間的距離。20.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沿一直線等距離排列三個小球A,B,C,三球質量均為m,A與B,B與C相距均為比球半徑r大得多。若小球均帶電,且,,保證三球間距不發生變化,將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推力F作用于A球,使三者一起向右勻加速運動。求:(1)的大小;(2)球的電性和電荷量。21.真空中點電荷A、B、C位于邊長r=30cm的正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其中A、B固定在水平光滑的絕緣地面上,如圖所示。開始時C處于靜止狀態,現使C帶上等量異種電荷,然后用絕緣棒將C先后與A、B接觸后移除,最后移除A、B的固定裝置并放一新點電荷D,使A、B、D均處于平衡狀態。A、B、C的電荷量分別為QA=QB=1.7×10-6C,QC=3.5×10-6C。已知A、B、C三個點電荷均在同一豎直平面內,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求:(1)C的質量m(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D的電荷量QD及所放位置。參考答案1.C 2.A 3.A 4.D 5.C 6.D 7.C 8.C 9.C 10.D11.AB 12.BCD 13.AD 14.AD 15.BC 16.AC 17.AC 18.BD19.(1),A指向B;(2)【解析】(1)對小球B受力分析,得解得方向為由A指向B。(2)由庫侖定律有解得20.(1);(2)正電荷,【解析】(1)(2)由于三者一起向右做勻加速運動,且距離保持不變, A、B對C有向右的排斥力,可知C一定帶正電荷,設C的帶電量為Q。則對C球對B球將A、B、C作為整體可知聯立解得,21.(1);(2),在B的右側處【解析】(1)開始C處于靜止狀態時,對C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有根據庫侖定律有解得(2)使C帶上等量異種電荷后,C與A接觸后A的電荷量為C再與B接觸后B的電荷量為因為此時A帶負電、B帶正電,且A的電荷量比B的電荷量大,所以為使A、B、D均處于平衡狀態,D一定在B的右側,且D帶負電,設B、D之間的距離為d,根據庫侖定律和平衡條件可得解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